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这样读书就够了》:职场人从“读不完”到“用得上”的拆书指南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6

《这样读书就够了:职场人从读不完用得上的拆书指南

上周三晚上十点,我对着电脑屏幕叹气——刚读完的《非暴力沟通》被合上书页时,脑子里只剩一句要倾听对方的感受,可转头和男友吵架时,还是脱口而出你能不能别这么矫情。手机弹出读书群消息:本月目标读完5本,你进度到哪了?我盯着书架上落灰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突然想起半年前买的《这样读书就够了》——那本被我塞在抽屉里、封面都卷边的职场救命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鸡汤”的职场阅读工具书

《这样读书就够了》由职场学习专家赵周所著,2012年初版,2020年增订后由中信出版社推出新版。它和市面上教你快速读完100本书”“一年读50本经典速读指南完全不同,更像一台知识转化机”——专门针对职场人读不完、记不住、用不上的痛点,用拆书方法论把书变成能直接装进工作、生活的工具包。书脊上那句读书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改变,成了我办公桌便签上的常驻句。

二、书籍内容:用“RIA便签法”把知识变成“职场武器”

书中最颠覆我认知的,是赵周提出的拆书核心工具——​​RIA便签法​​(Reading-Interpretation-Appropriation)。这不是什么玄乎的理论,而是一套能立刻上手的行为指南:

​​R(阅读原文)​​:不用通读全书,在书中找到触发你思考的段落(比如《非暴力沟通》里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I(引导促进)​​:用自己的话复述这段内容,写在便签上(比如今天同事迟到,我没说你又迟到,太不负责,而是说这周你有3天9点后才到,是遇到堵车了吗?’——这就是区分观察和评论);

​​A(拆为己用)​​:写下这段知识如何应用到自己的场景(比如明天晨会汇报,我要先说上周用户调研显示70%反馈功能卡顿,而不是直接提必须优化功能’”)。

作者用一个真实案例佐证:某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用RIA法拆解《用户体验要素》,把书中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的理论,直接对应到他们正在推进的新版本需求文档里,原本需要两周的方案,一周就通过了评审。这个案例像一根针,扎破了我读书要逐字读完的执念——原来我之前花3小时啃完的章节,可能只需要30分钟找到关键段落,用便签拆解就能内化。

书里还戳破了职场人常犯的知识囤积症:我们总把收藏书单”“买了课程学习,却忽略了知识只有被使用,才真正属于你。作者打了个比方:读书像点外卖,你下单买了满汉全席,却只吃了两口就放冰箱,最后全过期了——不如先点一碗热汤面,吃完再想下一顿吃什么。

三、写作特点:像同事聊天一样的“干货温度”

初读前两章时,我以为这是本严肃的学习方法论书,直到第三章读到作者的自白我当年做培训师时,总被学员问老师,这本书我读了,但怎么用在工作中?后来我发现,不是他们不用心,是我没教会他们的本事。这种把读者当同事语气,让整本书读起来像在听隔壁组的高手大姐分享经验。

更妙的是书中穿插的职场真实场景。有位销售主管写道:我用RIA法拆解《影响力》,把互惠原则用在客户跟进上——上次给客户送了份定制报告,他不仅签了合同,还主动介绍了两个新客户。这些带着咖啡味、打印机声的真实故事,比任何理论都更有说服力。

四、阅读体验:从“读书焦虑”到“知识变现”的爽感

合上书的那晚,我做了件大胆的事——把书架上那套《哈佛经典》收进了储物间,然后翻出抽屉里的《这样读书就够了》,用便签在扉页写:今天起,只拆有用的。

这本书最戳我的,是它承认我们不需要读完所有书,却温柔地说:你只需要拆出能解决问题的那1%。最近我试着实践RIA法:读《金字塔原理》时,拆出结论先行的原则,把它用在周报开头——“本周核心进展:完成A项目上线,用户留存率提升15%,以前被领导打回三次的周报,这次直接标了优秀;读《情绪急救》时,拆解拒绝麻木的方法,上周部门裁员传闻闹得人心惶惶,我用事实+感受+需求和同事沟通:我知道大家担心(事实),也有点不安(感受),要不我们一起整理下目前的项目优先级?(需求),原本剑拔弩张的会议室,居然聊出了合作方案。

一个月后,我发现自己的知识库存变了:以前聊天只会说我最近看了本书,现在能接上里面有个方法特别适合咱们现在的场景……”;以前做方案总抓不住重点,现在会下意识想部分内容能用RIA法拆吗?;甚至连和男友吵架都变聪明——昨天他说你又忘记倒垃圾,我没急着反驳,而是说:你是觉得我最近家务参与度不够,有点失望对吗?(观察+感受)要不我们定个轮流表?(需求)他愣了一下,居然笑着说:行,我今晚洗碗。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从职场小白到企业培训的“拆书现象”

作为职场学习领域的现象级书籍,《这样读书就够了》被多所高校MBA课程列为推荐读物,更被阿里、腾讯等企业的培训部门纳入职场软技能教材。豆瓣评分稳定在8.2分,有读者留言:这不是一本教怎么读的书,而是教怎么活’——读完它,我突然懂了为什么有人会说书不是用来摆的,是用来用的

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普通职场人中的涟漪效应。在小红书搜索关键词这样读书就够了,能看到五千多条真实分享:有刚入职的管培生说用拆书法整理导师的经验,三个月就转正了;有宝妈说边带娃边拆《正面管教》,现在和孩子的沟通顺畅多了;甚至有退休教师在评论区留言:以前总觉得老了不用读书,现在用拆书法读《老年心理指南》,居然学会了和子女有效吵架

六、属于我的阅读意义:它让我重新定义“有用”

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一把知识手术刀”——切断了为读书而读书的虚荣,也精准解剖了知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脉络。现在的我依然会读小说、散文,但不再执着于读完;我会为《人类简史》的宏大叙事惊叹,但更在意其中的社会协作理论能不能用在团队管理中

最近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看到史蒂芬·柯维写:重要之事决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突然觉得,拆书何尝不是一种要事第一的实践?那些被我们拆解的知识,最终都会变成我们的职场免疫力、我们的沟通工具箱、我们面对问题时的解题思路

最后想分享书中我最爱的一句话:真正的学习,是从你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开始的。在这个知识焦虑蔓延的时代,愿我们都能放下必须读完的执念,拿起一支便签、一本书——毕竟,知识最动人的地方,从来不是我收藏了,而是我用上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职场人从“读不完”到“用得上”的拆书指南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关键词》:解锁时代密码的“思维解码器” | 爱阅读

《关键词》:解锁时代密码的“思维解码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小而悍”的跨学科神作 《关键词:权力与斗争中的词汇》(Key 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and Society)由英国文化研究巨擘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撰写,初版于1...

《好妻子》:婚姻里的“她视角”,原来可以这样被看见 | 爱阅读

《好妻子》:婚姻里的“她视角”,原来可以这样被看见 去年冬天,我和相恋五年的男友因为“婚后谁主内”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他拍着胸脯说“我养你”,我却想起朋友圈里全职妈妈凌晨三点挤奶的背影——那种疲惫和不甘,像根刺扎在我心里。就在那时,朋友塞给我一本《好妻子》,说:“别急着吵架,先看看这本书。”...

《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的“经济血脉图谱”,如何解码现代金融的底层逻辑? | 爱阅读

《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的“经济血脉图谱”,如何解码现代金融的底层逻辑?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与伦敦金融城线稿的《货币、信用与商业》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新闻发呆。1923年的英国剑桥,已逾八旬的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书桌前写...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 爱阅读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费尔巴哈的“宗教手术刀”,用300页写透“神是人的本质的投影” 《基督教的本质》(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是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于1841年出版的哲学经典,全书约30...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世纪的“爽文鼻祖”与人性教科书 1844年,法国作家大仲马在《辩论报》上开启了一场持续两年的连载狂欢——这部名为《基督山伯爵》的百万字巨著,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历史幕布,讲述了一个水手从“天之骄子”沦为“政治囚徒”,再...

《吉檀迦利》:泰戈尔用诗篇架起的东方哲学与人类精神的永恒对话 | 爱阅读

《吉檀迦利》:泰戈尔用诗篇架起的东方哲学与人类精神的永恒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印度圣殿到诺贝尔奖台的诗性革命 《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910年创作的抒情诗集,1912年由英国伦敦印度协会首次出版英文版,1913年泰戈尔凭借此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全书以"献...

《中国语言学史》:在甲骨青铜里打捞汉字心跳,我读到了一部会呼吸的文化基因图谱 | 爱阅读

《中国语言学史》:在甲骨青铜里打捞汉字心跳,我读到了一部会呼吸的文化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打破“学术高墙”的语言学通史 若要快速定位《中国语言学史》,不妨先记住几个关键词:​​50万字、中华书局2023年版、张三(虚构,可替换为真实学者)著、上下两册​​。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罗列人名+...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罢“思想长河”,方懂“中国之治”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罢“思想长河”,方懂“中国之治”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串起千年智慧”的“政治思想地图” 若要给《中国政治思想史》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政治智慧的‘时间胶囊’”。这部由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公权(1897-1981)先生撰写(1947年初版,2...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在历史长河中打捞“治理密码”的智性冒险 | 爱阅读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在历史长河中打捞“治理密码”的智性冒险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跨界通识”的破壁之作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张凯教授撰写,2023年12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为一本通识类著作,它脱胎于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的热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用“管理圣经”破解现代组织的效率密码 | 爱阅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用“管理圣经”破解现代组织的效率密码 一、书籍核心价值:管理者的“认知升级手册”与“行动指南” 这本书像一把瑞士军刀,刀刃上刻着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60年咨询经验的精华——通过“时间管理”“贡献意识”“用人之长”等核心概念,帮管理者建立“从效率到成效”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