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自由选择》:一部解锁“个人与市场关系”的理性启蒙书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6

《自由选择》:一部解锁个人与市场关系的理性启蒙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自由选择》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与妻子罗丝·弗里德曼联合撰写的经典著作,1980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50万册,被读者称为用通俗语言读懂市场经济的入门钥匙。全书以自由选择是经济繁荣与个人幸福的核心为核心思想,共10章,覆盖通货膨胀、政府角色、教育改革、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它并非晦涩的经济学专著,而是用案例+数据+逻辑的模式,打破政府干预越多越好的认知误区,传递市场自由与个人责任相辅相成的理念,既是经济学爱好者的必读书,也适合想理解个人选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普通人,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全球对市场经济的认知。

二、书籍内容

这本书最惊艳的地方,是它把复杂的经济逻辑藏进了每个人都能看懂的日常案例里,像用放大镜拆解自由选择如何影响生活,让你突然明白超市里的商品、口袋里的工资,都和自由息息相关。比如谈通货膨胀,弗里德曼没有堆砌经济公式,而是用面包价格举例: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严重时,面包价格从每块0.25美元涨到1美元,普通家庭不得不减少其他开支——而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商家黑心涨价,而是政府过度发行货币,导致货币贬值。他还特别对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下的选择:计划经济时期,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买布要凭布票,选择极其有限;而市场经济下,超市里的面包有几十种口味,衣服有无数款式,这种选择的丰富性,正是自由市场带来的福利。这个细节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我们总觉得自由是抽象的概念,却没发现它早已渗透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做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的日常里。再比如谈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作者没有空谈政府该管什么,而是用教育改革举例:政府主导的公立教育,往往因缺乏竞争导致质量参差不齐;而允许私立学校、家庭教育参与竞争,家长能根据孩子的需求选择教育方式,学校也会为了吸引学生而提升教学质量——这种用自由选择倒逼服务优化的思路,彻底打破了政府包办一切才好的误区。

三、写作特点

首先,弗里德曼擅长用提问式开头+案例解答,每章开头都抛出读者关心的日常问题,比如为什么工资涨了,却感觉日子更紧了?”“为什么有些行业总是垄断,消费者没得选?,再带着问题展开分析,像破案一样层层递进,避免了先讲理论再举例的枯燥。比如分析垄断时,先问为什么电信行业以前只有一家公司,现在却有多家运营商?,再解释以前政府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形成行政垄断;后来放开市场准入,企业自由竞争,消费者才有了更多选择,让读者边读边思考,印象更深刻。其次,书中的数据可视化特别贴心,比如用折线图展示美国政府支出占GDP比例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清晰看出政府支出越多,通货膨胀率越高;用表格对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国家的人均收入,让自由市场更能创造财富的结论一目了然,哪怕是对经济学不熟悉的人,也能通过图表快速理解核心观点。另外,弗里德曼的语言特别直白幽默,没有经济学专家的距离感,比如把政府过度干预比作给汽车装太多刹车汽车需要刹车,但装太多刹车会让车开不动;政府需要监管,但管得太多会让市场失去活力,这种比喻既形象又好记,让抽象的经济理论瞬间变得可触摸。

四、阅读体验

刚开始读这本书,我是想搞懂为什么自己明明努力工作,却总觉得钱不够花’”——比如几年前买一杯奶茶只要10元,现在却要20元,工资涨的速度赶不上物价涨的速度。翻到通货膨胀章节时,突然被戳中:原来钱不够花不只是自己赚得少,还和货币贬值有关,而货币贬值的背后,是政府货币政策的选择。后来我试着用书中的方法观察市场:比如发现小区门口以前只有一家水果店,价格贵、服务差;后来又开了两家,三家店开始比拼谁的水果更新鲜、谁的价格更实惠,自己买水果时不仅选择更多,还能买到性价比更高的水果——这正是自由竞争带来的好处。不过读这本书也有恍然大悟的时刻,比如看到“‘福利政策不是越多越好’”时,想起以前总觉得政府补贴越多,老百姓越幸福,但书中指出过度福利会让人们失去工作的动力,比如有些国家的失业补贴太高,有人宁愿在家领补贴也不上班,这让我明白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要承担个人责任,不能依赖政府包办一切’”。有一次和朋友讨论为什么有些行业创新,我用书中垄断限制创新的观点分析:比如以前手机行业只有少数几个品牌,新品更新慢;现在市场放开,国内外品牌自由竞争,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朋友听完说以前总觉得垄断更稳定,现在才明白自由竞争才是创新的动力’”——这本书就像经济逻辑的翻译官,把复杂的现象转化成清晰的道理,读完后感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更通透了。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从个人角度来说,《自由选择》教会了我理性代替情绪看经济问题。以前看到物价上涨,会跟着抱怨商家黑心;看到企业裁员,会指责资本家无情;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什么”“自由选择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比如看到裁员,不再只骂企业,而是会想是不是行业竞争太激烈,企业不调整就会倒闭,裁员是为了活下去;看到物价上涨,会分析是不是原材料涨价,或者货币发行过多。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让我减少了抱怨,还学会了从自身出发做选择”——比如找工作时,不再只看工资高低,还会看行业是否有自由竞争的空间,因为有竞争的行业往往更有活力,个人也更有发展机会。读完这本书,我还养成了“‘关注市场动态’”的习惯:比如看新闻时,会留意政府又出台了什么政策”“哪些行业放开了市场准入,慢慢发现自己的生活,早已和自由选择紧紧绑在一起

从社会评价来看,《自由选择》的影响力早已超越经济学领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评价它用通俗的语言,让普通人理解了自由市场的核心价值,是经济启蒙的经典之作;《华尔街日报》把它列为影响世界经济政策的20本书之一,认为它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改革,比如美国里根政府、英国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政策,都受到了弗里德曼思想的影响。在中国,这本书也被很多经济学家推荐为理解市场经济的必读书,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当下社会,它的理念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放开民营企业准入”“鼓励平台经济竞争,本质上都是在扩大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市场更有活力。

在当下讨论公平与效率’”“关注行业垄断’”“担心通货膨胀’”的社会,《自由选择》的主题特别贴合热点。现在很多人关心为什么有些行业总是一家独大,消费者没得选,其实本质是缺乏自由竞争;担心工资跑不赢通货膨胀,也能在书中找到政府货币政策影响货币购买力的答案。另外,在年轻人就业难的当下,这本书也能给我们启发:自由市场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比如互联网行业的自由竞争,催生了主播、运营、程序员等无数新职业;而个人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自由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不是依赖铁饭碗

书中最能体现精髓的句子,是自由不仅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工具——它能让个人发挥创造力,让市场充满活力,最终带来经济繁荣与个人幸福;而失去自由,无论是经济还是个人,都会失去发展的动力。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道尽了自由选择的核心: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在规则下自主选择、承担责任。如果你也想搞懂为什么超市里的商品那么多”“为什么工资会涨也会跌”“为什么自己的选择越来越多,想在经济世界里活得更清醒,那《自由选择》绝对值得一读。相信你翻开它时,会和我一样,在简单的案例里找到自由与生活的关联,甚至会突然明白:原来我们每天的选择,都在参与塑造这个世界的经济模样。

“《自由选择》:一部解锁“个人与市场关系”的理性启蒙书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傅立叶选集》:19世纪“和谐社会设计师”的“理想国”密码 | 爱阅读

《傅立叶选集》:19世纪“和谐社会设计师”的“理想国”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被低估的未来预言家”的思想遗卷 《傅立叶选集》(Selected Works of Charles Fourier)是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夏尔·傅立叶(Charles Fourier,1772-183...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一本读懂市场经济本质的“经济学圣经” | 爱阅读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一本读懂市场经济本质的“经济学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初版于1776年(恰好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年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系统阐述市场经济原理的著作**,也被称为《国富论》。它诞生于工业革命萌芽...

《行善圣人朱利安的传奇》:当善意成为日常,平凡人也能活成光 | 爱阅读

《行善圣人朱利安的传奇》:当善意成为日常,平凡人也能活成光 去年深冬在旧书市集淘到这本书时,书脊已经有些磨损,深棕色封面上印着个模糊的修士剪影——他挽着粗布长袍,怀里抱着一筐刚烤好的面包,嘴角挂着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拽进了13世纪的法国乡村:寒风卷着麦香掠过修道院的石墙,朱利安正踮脚把最后一...

《红与黑》:野心与灵魂的镜面迷宫 | 爱阅读

《红与黑》:野心与灵魂的镜面迷宫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把打开19世纪法国的“手术刀”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本名亨利·贝尔)的巅峰之作,1830年首次出版便如一颗“文学炸弹”,炸开了复辟王朝时期虚伪的社会表皮。这部32万字的长篇小说以“红”(军装)与“黑”(教袍)为隐喻,讲述外省木匠...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 爱阅读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思想警钟” 《华氏451度》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的反乌托邦经典,1953年出版后轰动全球,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被译成40多种语言,销量超5000万册。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2019...

《灰塔笔记》:当记忆爬上灰塔,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遗忘诗” | 爱阅读

《灰塔笔记》:当记忆爬上灰塔,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遗忘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记忆迷宫的“时光标本”,2024年现象级心理悬疑神作 《灰塔笔记》是90后作家“时叙”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中信出版社“时光文丛”推出。封面设计极具隐喻感——浅灰色水泥墙面爬满常春藤(叶片间夹着半张泛黄的便签)...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废墟里,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答案 | 爱阅读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废墟里,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答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不是“心灵鸡汤”,是“人性黑暗中的光”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经典著作,1946年出版后横扫欧美,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本书”,全球销量超3000...

《吉米·科里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当天才儿童撞上真实世界,我们终于读懂了“聪明”的另一副模样 | 爱阅读

《吉米·科里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当天才儿童撞上真实世界,我们终于读懂了“聪明”的另一副模样 一、书籍基本信息:天才的“成长观察日记” 《吉米·科里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是美国作家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纪实文学代表作,2021年出版后横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畅销榜,被《时代周刊》评...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 爱阅读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卧底”美联储的实战手册 《极简央行课》由前纽约联储公开市场交易室高级交易员王造撰写,2023年由格致出版社推出。作者拥有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背景,现任MonetaryMacro公司首席投资官,曾在美...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 爱阅读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200页的“思想考古地图”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由经济思想史学者赖建诚撰写,2023年3月由格致出版社出版。这本200页的小书,以严复1901年译介亚当·斯密《国富论》(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