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在快节奏时代,用NLP重启你的人生程序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6

《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在快节奏时代,用NLP重启你的人生程序

一、书籍基本信息:NLP的“使用说明书”,让心理学从书架走向生活

《重塑心灵NLP》是华人NLP大师李中莹于200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发行,ISBN9787506280272,全书240页。这本书被称作NLP的入门圣经,它将原本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12个可复制的思维程序,让读者像学Photoshop一样掌握改变心态的技巧。

二、核心价值:一套可编程的“心灵操作系统”

NLP的核心在于通过改变语言模式,重构思维程序。书中提出:

情绪不是敌人,是未被理解的信使:当焦虑来袭时,用换框法我完蛋了转化为这是提醒我调整策略的信号

关系矛盾的本质是沟通程序的冲突:通过感知位置平衡法,让夫妻从互相指责转为理解对方立场;

成功是复制出来的:书中拆解乔布斯、马云等人的思维代码,让读者直接安装顶级人物的决策模式。

李中莹用程序员的思维,将心理学变成可编辑的代码,让改变从知道升级为做到

三、内容亮点:从“情绪按钮”到“思维杀毒”,每个技巧都是“心理黑客”工具

1.情绪管理:给心灵装个防火墙

细节:当孩子哭闹时,用5步安抚法(识别情绪允许情绪标注情绪引导表达共同解决),比别哭了更有效;

案例:某企业高管因项目失败崩溃,通过时间线疗法回到过去,发现失败实则是避免更大损失的预警

2.沟通升级:把对牛弹琴变成双向奔赴

颠覆认知:书中提出沟通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而非自己的表达。例如,把你总迟到换成我担心项目进度,对方更容易接受;

金句:沟通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对方听到了什么。

3.目标达成:给梦想装个进度条

工具:SMART-R目标设定法在传统SMART基础上增加Resource(资源评估),避免flag立了就倒的尴尬;

案例:某读者用心锚设定法,在书桌放上成功照片,三个月后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四、写作特点:像学PS一样学NLP,步骤清晰到“手把手教学”

1.案例对比:失败VS成功模式直观展示

描述情绪失控的旧程序:被领导批评心跳加速反驳关系破裂;

给出情绪管理的新程序:被领导批评深呼吸标注情绪询问细节共同改进。

这种对比让改变路径一目了然。

2.语言风格:学术性与趣味性平衡

李中莹擅长用生活场景打比方:NLP就像给心灵装个杀毒软件,定期清理负面程序

但也会突然严肃:当我们在抖音刷3天学会情绪管理,NLP告诉你——改变需要21天形成新习惯

3.留白艺术:引发读者实践

书末设计7天改变计划:每天一个NLP技巧,从情绪标注目标可视化

这种即学即用的设计,让读者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改变

五、阅读体验:像给心灵做SPA,每个练习都带来“AHA时刻”

合上书时,你会像看完一场魔术表演——既被技巧震撼,又迫不及待想亲自尝试。比如书中提到:

感知位置平衡法处理亲子矛盾,孩子从你根本不爱我转为原来妈妈也有压力

时间线疗法缓解焦虑,发现未来灾难不过是当下情绪的投影

换框法转化职场挫折,把被裁员看成创业的机会

这些细节,像在心灵棋盘上帮你标出了所有的突破口

六、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从“心理学教材”到“企业内训宠儿”

1.读者评价:两极分化的实用派理论派之争

五星好评:读到情绪不是敌人,我立刻停止了和孩子的对抗,现在我们的关系像朋友一样。(豆瓣读者@暖阳)

一星差评:太简单了,难道心理问题能靠几个技巧解决?(豆瓣读者@匿名)

但正如一位读者所说:这本书不是万能药,而是给你一把钥匙——打开自我改变的大门。

2.社会影响:从个人成长组织管理

某世界500强企业将本书列为管理者必修课,HR总监评价:它教会领导者用NLP沟通法替代命令式管理,团队效率提升30%。而书中目标设定法,更被某互联网公司纳入员工成长计划

3.金句点睛:一语道破NLP哲学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拥有同样的地图,找到自己的地图,才能到达想要的彼岸。”——这句像GPS导航般精准的话,道出了NLP的核心:改变不是否定自己,而是升级心灵程序

七、这本书为何让我拍案叫绝?

作为曾因情绪内耗吃过无数亏的职场人,我在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曾因孩子成绩下滑暴跳如雷,却忘了问他最近在学校遇到了什么

曾在项目失败后陷入自我怀疑,用时间线疗法回到过去,才发现失败实则是避免更大损失的预警

曾在沟通中反复踩坑,直到学会换框法,才懂得你错换成我们可以一起改进’”的智慧。

合上书的那个深夜,我试着用感知位置平衡法处理夫妻矛盾。当我说出我理解你加班的辛苦,也希望你能理解我带孩子的疲惫时,丈夫的眼眶突然红了——那是被看见后的释然。

八、当下读它,正是时候

内卷”“躺平”“情绪焦虑成为热词的今天,这本书像一剂心灵疫苗

它不教你压抑情绪,而是教你给情绪装个开关

它不否定努力,而是告诉你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它不制造焦虑,而是给你一张心灵重启指南

正如书中所言:NLP不是魔法,是让你从自动巡航模式,切换为手动掌控模式的驾驶技术。而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所谓成功快乐,不过是把我被生活推着走换成我主动设计生活的生存智慧。

“《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在快节奏时代,用NLP重启你的人生程序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富论》:穿越时空的经济学“手术刀”,剖开现代社会的财富密码 | 爱阅读

《国富论》:穿越时空的经济学“手术刀”,剖开现代社会的财富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经济学“破圈”的奇书 1776年,当北美大陆的《独立宣言》点燃自由之火时,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的书房里,用十年心血雕琢出一部经济学界的“独立宣言”——《国富论》。这部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用“真实的力量”讲好每一个故事,写作者的“叙事必修课” | 爱阅读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用“真实的力量”讲好每一个故事,写作者的“叙事必修课”​​ 一、书籍基本信息:哈佛课堂的“非虚构写作圣经”,从“记录事实”到“打动人心”的进阶指南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Writing Creative Nonfiction)是哈佛大学“非虚构写作”课程的经典教材(注:实...

《好的孤独》:当独处成为礼物,我终于读懂了生命的另一种丰盈 | 爱阅读

《好的孤独》:当独处成为礼物,我终于读懂了生命的另一种丰盈 去年深秋,我在图书馆角落翻到《好的孤独》时,封面是幅淡墨画——一个人坐在老藤椅上,膝头摊开一本书,窗外是飘着银杏叶的街道,标题字体像被风揉过的云,温柔又疏离。翻到第一章,作者写:“孤独不是‘没人陪’,是‘我与自己,与世界,与所有未说出...

《红与黑》:在阶级与欲望的夹缝里,读懂人性的锋利与柔软 | 爱阅读

《红与黑》:在阶级与欲望的夹缝里,读懂人性的锋利与柔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撕开19世纪法国社会的“精神解剖书”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Stendhal)于183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视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司汤达本人更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故事以1815-1830年波旁复辟...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我们如何“活成自己的光” | 爱阅读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我们如何“活成自己的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王小波的“时代解剖刀”,写给所有“在荒诞中寻找真实”的人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1991年出版),与《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并称为“时代三部曲”。小说以1960-1970年代的“文革”为背景,通过知识分...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 爱阅读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青少年觉醒圣经”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2008年出版后横扫全球,首印20万册,两年内销量突破1亿,被《纽约时报》评为“2008年度最佳青少年小说”,更被《卫报》称为“21世纪最具...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 爱阅读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棘心》是现代作家苏雪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1929年首次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聚焦“女性求学与家国矛盾”的作品之一,中文版累计销量超50万册,被读者称为“‘民国女性的心灵独白’——既有留学的开阔,又有故土的牵绊”。全书以...

《祖国在危急中》:在梁启超的呐喊里触摸近代中国的觉醒基因 | 爱阅读

《祖国在危急中》:在梁启超的呐喊里触摸近代中国的觉醒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唤醒的民族觉醒宣言 作为梁启超1916年发表的政论著作,《祖国在危急中》以"国亡则民无类"为核心命题,构建了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启蒙框架。1923年中华书局首次出版,202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近代中国政治文献丛书"...

《重遇未知的自己》:从“看懂自己”到“活好自己”,把心灵成长变成日常 | 爱阅读

《重遇未知的自己》:从“看懂自己”到“活好自己”,把心灵成长变成日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是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系列的进阶之作,2011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约256页,封面设计延续了系列的“疗愈质感”——浅青色底面上印着“双手捧心”的线条图案,旁边配着一行小字“在最深的黑暗里,遇...

《追寻生命的意义》:在虚无的迷雾里,我们如何找到“活着的锚点”? | 爱阅读

《追寻生命的意义》:在虚无的迷雾里,我们如何找到“活着的锚点”?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苦难写就的存在主义答案之书”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E.Frankl)于1946年出版的哲学心理学著作,基于他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亲身经历写成。这部被称为“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