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琴史與琴器》:穿越千年的琴脉解码——从南宋琴坛纷争到元明古琴鉴定的全景观照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2

《琴史與琴器》:穿越千年的琴脉解码——从南宋琴坛纷争到元明古琴鉴定的全景观照

一、书籍基本信息:古琴研究的双楫巨制

本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王风教授撰著,2023年6月商务印书馆推出精装本。全书422页收录近160张高清琴器图像,ISBN9787100225885,定价128元,纳入人文史丛系列。作为古琴史与琴器鉴定的跨界力作,本书打破学科壁垒,将琴史考据与琴器实证熔于一炉,既具史学深度又具文物学精度,堪称古琴研究的双重证据法典范。

二、内容亮点:在琴弦上勾勒三百年琴史风云

区别于传统琴史的泛泛之谈,本书以三大创新维度重构南宋至明前期的琴界图景:其一,显微镜式的家族考订——通过浙操徐门江操刘门两大琴族的七八代人传记,如徐天民祖孙四代掌教浙操的谱系重建,最大程度还原宋元江浙琴坛对峙的鲜活历史;其二,望远镜式的琴器断代——对八床唐宋元明古琴的独立鉴定,如南宋仙籁连珠式琴、元代飞瀑连珠臞仙琴等重器,既继承王世襄、郑珉中先生的鉴定体系,又提出元琴不应作为断代概念的突破性观点;其三,时间胶囊式的掌故钩沉——为郑珉中先生藏琴手记作长篇笺释,将乾隆御铭琴、祝公望蕉叶琴等名器的承传故事娓娓道来,如金声蕉叶琴背后祝公望与文徵明的雅集轶事,让古琴在纸页间了起来。

三、写作特点:学术硬核与诗性叙事的双重变奏

作为跨界研究典范,本书的学术价值体现在对新材料新方法的开拓——运用年鉴学派长时段理论分析琴史变迁,结合考古类型学进行琴器断代。文学性则流淌在每个细节:描写大圣遗音伏羲式琴时,用光晕在琴面流转,如千年时光凝结的琥珀;叙述万壑松声改斲琴时,通过南宋官琴的斲制工艺与明代改斲痕迹的层叠构建出立体视觉画面。这种学术的骨骼文学的肌肤的融合,使本书既具理论深度又具可读性。最震撼的是开篇那句:古琴不是简单的乐器,而是流动的文明基因库。”——这不仅是学术的注脚,更是对当下非遗保护的深刻启示。

四、阅读体验:一场与古琴的跨时空对话

初读浙操徐门章节,最触动我的是徐天民祖孙四代掌教浙操的家族史诗——那些散碎的文献碎片,经作者妙手串联,竟如电影般浮现出南宋琴坛的繁华图景。当读到仙籁连珠式琴的鉴定细节时,那份在显微镜下看历史的震撼,让人深深感受到古琴器鉴定的魅力。更妙的是书中埋设的时间胶囊”——开篇至德丙申的铭文,在末章祝公望蕉叶琴中竟与文徵明的题跋产生奇妙呼应,这种首尾相扣的叙事魔法,让阅读成为一场寻宝游戏。

五、评价与影响力:跨越学界的琴学圣经

自2023年出版以来,本书已被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列为古琴研究必读经典,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学者评价其重新定义了古琴史与琴器研究的边界,而普通读者则盛赞其像考古纪录片般引人入胜。正如郑珉中先生所言:这本书不仅是学术著作,更是穿越时空的对话——当我们凝视这些古琴时,也在照见自己的文化基因。在当下非遗保护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中,书中对古琴器鉴定与琴史研究的科学方法,更显出强烈的现实关怀。

六、个人意义与时代回响:为何此刻更需读此书

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是学术启蒙,更像一面照见自我的镜子。当读到浙操徐门家族对琴艺传承的坚守时,我联想到当下非遗传承人的守艺精神;而元琴不应作为断代概念的论断,又让我对传统创新的辩证关系产生深层思考。最关键的是,书中那句真正的古琴研究,不是收集古董,而是理解文明”——当您合上这本书,会发现自己不仅读懂了古琴,更读懂了如何在传统中寻找创新的智慧。此刻,不妨让这部琴学百科全书成为您书架上的新坐标——毕竟,理解古琴,正是理解我们自身文化基因里沉睡的密码。

“《琴史與琴器》:穿越千年的琴脉解码——从南宋琴坛纷争到元明古琴鉴定的全景观照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王的人马》:当理想主义者沦为权力的囚徒,我们都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 | 爱阅读

《国王的人马》:当理想主义者沦为权力的囚徒,我们都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撕开“美国梦”面具的南方寓言 《国王的人马》是美国作家罗伯特·佩恩·沃伦(Robert Penn Warren)于194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次年获普利策文学奖,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并称为“南方文学双...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寓言,写尽人性的真实与荒诞 | 爱阅读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寓言,写尽人性的真实与荒诞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密西西比河水流写成的成长史诗”,马克·吐温的“美国精神镜像”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88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视为“美国文学的里程碑”。它的诞生源于马克·吐温对童年生活的...

《呼兰河传》:在萧红的东北小城里触摸时代的裂痕与温情 | 爱阅读

《呼兰河传》:在萧红的东北小城里触摸时代的裂痕与温情 一、书籍基本信息:民国文坛的"东北叙事明珠" 《呼兰河传》是民国女作家萧红于1940年创作的自传体小说,202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经典文学典藏"系列精装本。这部被鲁迅称为"北方人民的民间传说"的作品,以东北小城呼兰河为舞台,用孩童视角解...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 爱阅读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思想警钟” 《华氏451度》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的反乌托邦经典,1953年出版后轰动全球,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被译成40多种语言,销量超5000万册。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2019...

《活出意义来》:在绝望与希望间,找到生命的锚点 | 爱阅读

《活出意义来》:在绝望与希望间,找到生命的锚点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经典著作《活出意义来》(1946)以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开创了“意义疗法”流派。作品获“美国图书馆协会畅销书”称号,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本心理学著作...

《基督山伯爵》:一部在复仇与救赎中燃烧的史诗,藏着人生最极致的爽与悟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一部在复仇与救赎中燃烧的史诗,藏着人生最极致的爽与悟 一、书籍基本信息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巅峰之作,1844年首次以连载形式发表,至今已被翻译成百余种语言,全球销量超2亿册,被读者称为“‘世界通俗小说的天花板’——既有过山车般的剧情,又有直抵人心的思考”。全书以1...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迷宫中寻找人性灯塔的史诗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迷宫中寻找人性灯塔的史诗   一、核心价值:一本写给“困兽”的生存哲学手册 当你在职场被同事构陷、在感情中被挚爱背叛、在人生关键节点遭遇不公时,是否幻想过化身“复仇者”?大仲马用1392页的鸿篇巨制告诉你:真正的复仇不是毁灭敌人,而是在深渊中守住灵魂的完整。书中那句“人类...

《最后一课》:一盏照见“文化根脉”的“教室烛火” | 爱阅读

《最后一课》:一盏照见“文化根脉”的“教室烛火”​ 一、书籍基本信息:短篇小说的“精神原子弹”与“文化纪念碑”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 Daudet)的经典短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收录于《星期一故事集》),以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普鲁士占领为...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 爱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一、书籍基本信息:撕开表象世界的哲学手术刀 叔本华的这部哲学巨著像一把锋利的冰锥,1818年首次出版便刺穿了康德哲学的华丽帷幕。这位柏林大学教授用德语写就的"痛苦宣言",将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的温床拽进意志的深渊,被尼采称为"欧洲精神的地震仪",...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在历史褶皱里触摸国家转型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在历史褶皱里触摸国家转型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根本性议程"重构的现代国家成长史 孔飞力所著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自2013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后,已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标杆之作。这部12万字的学术著作由作者1994年在法兰西学院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