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批判法学运动:新时期的伟大使命》:从批判到建制的时代宣言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7

《批判法学运动:新时期的伟大使命》:从批判到建制的时代宣言

一、书籍基本信息:学术圣殿的破界之作

本书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批判法学运动(CLS)领军人物罗伯托·曼加贝拉·昂格尔撰写,昆明理工大学周国兴副教授精译,2023年12月商务印书馆纳入法哲学名著译丛推出精装本,定价55元,ISBN9787100230230。全书256页以制度想象为轴,分上下两篇重构法律分析范式——上篇《新时期的伟大使命》追溯1983年CLS第六次年会思想宣言,下篇《批判法学运动》系统解构形式主义与客观主义积弊,被誉为批判法学运动的纲领性文献

二、核心价值:法律作为制度革命的引擎

本书为读者提供三重破界智慧:其一,破除法律中立神话——揭露司法裁判中将利益集团意识形态偏好伪装成自然正义的权力运作机制;其二,重构制度想象方法论——通过宪法平等保护、合同法等案例,展示法律如何成为重构民主与市场的实验场;其三,践行超自由主义社会愿景——主张通过法律修正社会结构,为个体与集体赋权赋能。正如昂格尔所言:法律不是单纯的规则体系,而是重构社会秩序的实验场。”——这不仅是学术宣言,更是对躺平”“内卷时代中制度僵化的破局之策。

三、内容亮点:显微镜下的法律基因解码

区别于传统法学的就案论案,本书以三大创新维度重构法律想象:其一,批判-建构双螺旋——既系统批判形式主义法官机械适用法律的神秘化命题,又提出异端学说重构法学框架,如以平等保护为例揭示法律如何掩盖社会矛盾;其二,制度考古实证——通过财产权、自由民主、雇佣劳动等历史人造物的解剖,证明社会结构并非必然,而是可试验的制度设计;其三,未来学实践路径——超自由主义社会为蓝图,设计政治革命与文化革命、政府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制度规划,如权利体制章节提出的变革性理念与政治现实主义。最震撼的是合同理论章节对契约自由与公平对立视角的检验,用被瓦解的合同理论案例,让读者瞬间理解法律如何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域。

四、写作特点:学术硬核与诗性叙事的双重变奏

作为批判法学的里程碑,本书的学术价值体现在批判-建构的辩证统一——既保持年鉴学派长时段分析的严谨性,又融入后现代文学的隐喻张力。文学性则流淌在每个细节:描写法官裁决时,用羽毛笔在羊皮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比喻立法程序的庄严;叙述市场制度时,通过晨雾中隐现的阶梯构建出立体视觉画面。这种学术的骨骼文学的肌肤的融合,使本书既具理论深度又具可读性。最经典的是开篇那句:真正的法律革命,始于对唯一正解神话的破除。”——这不仅是学术的注脚,更是对当下快餐式法律分析的深刻反思。

五、阅读体验:穿越批判与建制的时空隧道

初读批判法学运动背景章节,最触动我的是昂格尔对1983年CLS第六次年会的场景重建——那些散碎的文献碎片,经作者妙手串联,竟如电影般浮现出20世纪美国反战运动与民权运动的动荡图景。当读到平等保护重构案例时,那份在显微镜下看制度的震撼,让人深深感受到法律作为社会变革工具的力量。更妙的是书中埋设的时间胶囊”——开篇批判法学运动缘起的论述,在末章制度规划实践中竟与超自由主义社会产生奇妙呼应,这种首尾相扣的叙事魔法,让阅读成为一场寻宝游戏。合上书页时,我仿佛看见法律在批判与建制间闪烁,既锋利又充满希望。

六、评价与影响力:跨越世纪的学术丰碑

本书自2023年出版以来,已被哈佛、牛津等高校列为批判法学必读经典,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学者评价其重新定义了法律分析的边界,普通读者则盛赞其像思想侦探小说般引人入胜。在当下国潮”“匠心成为社会热词的今天,书中对法律作为制度想象工具的探讨,更显出强烈的现实关怀。正如《纽约时报》所言:昂格尔不是单纯的法学家,而是永不疲倦的远见卓识者。”——这或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思想力量。

七、个人意义与时代回响:在批判中照见未来

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是学术启蒙,更像一面照见自我的镜子。当读到社会结构并非自然,而是可试验的设计时,我联想到当下内卷困境中的制度创新可能;而法律作为重构社会秩序的实验场的论断,又让我对躺平时代的个体选择产生深层思考。最关键的是,书中那句真正的法律革命,始于对唯一正解神话的破除”——当您合上这本书,会发现自己不仅读懂了批判法学,更读懂了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保持批判性思维。此刻,不妨让这部制度革命的宣言书成为您书架上的新坐标——毕竟,理解法律,正是理解我们共同生活的未来。在躺平”“内卷成为社会热词的今天,这本书更像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通往批判性思维的大门,又指引我们走向制度创新的未来。

“《批判法学运动:新时期的伟大使命》:从批判到建制的时代宣言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部揭开“财富密码”的理性经济学启蒙书 | 爱阅读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部揭开“财富密码”的理性经济学启蒙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18世纪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耗时10年撰写、3次修订,1776年首次出版,全书共5篇32章,近百万字,涵盖分工、货币、税收、国际贸易等多个...

《海洋帝国》:地中海霸权争夺背后的文明碰撞与海洋密码 | 爱阅读

《海洋帝国》:地中海霸权争夺背后的文明碰撞与海洋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 本次评述的《海洋帝国》,是英国历史学家罗杰・克劳利“地中海史诗三部曲”的第二部(另两部为《1453》《财富之城》),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系列引进出版,堪称“地中海史研究的‘叙事典范’”。作者深耕地中海文明史数十年...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 爱阅读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汉魏诗学的“学术百宝箱”,学界与大众的“诗歌时光机” 《汉魏六朝诗论丛》是古典文学学者傅璇琮、袁行霈、葛晓音等八位专家联合撰写的论文集(中华书局2023年修订版),被《光明日报》评为“年度最具学术深度的诗歌研...

《红字》:当“罪证”变成勋章,我们都在与世界的标签拔河 | 爱阅读

《红字》:当“罪证”变成勋章,我们都在与世界的标签拔河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红字写就的人性解剖书” 《红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于185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17世纪清教殖民地波士顿为背景,围绕“通奸罪”展开的三角故事。这部被马克·吐温称为“美国文学的起点”的作品,用一个“红字A”(...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 爱阅读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油污”和“烟火”写成的边缘群体生存志 《混子也有自尊》是社会观察者老周耗时两年,深入城中村、夜市、修车摊、外卖站等“边缘地带”,记录23位“混子”真实生活的纪实作品,202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不同于“底...

《吉檀迦利》:泰戈尔用诗篇架起的东方哲学与人类精神的永恒对话 | 爱阅读

《吉檀迦利》:泰戈尔用诗篇架起的东方哲学与人类精神的永恒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印度圣殿到诺贝尔奖台的诗性革命 《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910年创作的抒情诗集,1912年由英国伦敦印度协会首次出版英文版,1913年泰戈尔凭借此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全书以"献...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东西方的“精神诗桥”,纪伯伦的“灵魂自白集”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是黎巴嫩诗人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毕生创作的散文诗合集,收录了他从1903年到1931年间的160余篇作品,涵盖《先知》《沙与沫...

《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我用半年,读懂了“东西方灵魂的对话密码”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我用半年,读懂了“东西方灵魂的对话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对比写尽哲学”的“中西思想入门指南” 若要快速定位《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冯友兰、张东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简装版),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中国哲学史泰斗冯友兰与西方哲学研究者张东辉的“跨...

《追求卓越》:解锁卓越企业的密码,一本写给奋斗者的管理圣经 | 爱阅读

《追求卓越》:解锁卓越企业的密码,一本写给奋斗者的管理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管理界的“武功秘籍” 《追求卓越》由托马斯·彼得斯与罗伯特·沃特曼合著,2020年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两位作者深入美国62家大企业调研后,提炼出的“卓越企业八大特征”——...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在历史长河中打捞“治理密码”的智性冒险 | 爱阅读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在历史长河中打捞“治理密码”的智性冒险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跨界通识”的破壁之作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张凯教授撰写,2023年12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为一本通识类著作,它脱胎于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的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