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在古籍残卷中打捞南方的奇幻宇宙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5

《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在古籍残卷中打捞南方的奇幻宇宙

一、书籍基本信息:古籍密码本与现代人的精神候鸟

朱琺,这位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文献猎人,用十年时间往返中越边境,从《南风》杂志的旧插图里打捞出二十九个南方异闻。这本202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书,ISBN9787532185900,定价78元,304页里藏着比《山海经》更诡谲的想象——双行夹注的古籍体例像一把钥匙,打开杨孚《异物志》与越南民间传说的时空隧道。书中三十张百年前《南风》杂志的插图,不是简单的配图,而是让交趾之魂在纸页间呼吸的密码。

二、核心价值:非非虚构的创世实验

这本书最狠的魔术在于——它用文献学的严谨做底料,却炖出一锅魔幻现实主义的汤。朱琺说这是非虚构’”,意思是既承认文献的不真实,又尊重它承载的集体想象。比如飞象传说,不是简单考证象群为何能飞,而是追问:当北方人第一次看到热带雨林中的巨兽,他们的恐惧与惊奇如何被文字固化成奇迹?这种对想象的真实的执着,让本书成为一把解剖历史认知的手术刀。

三、内容亮点:碎片拼贴的奇迹

书中二十九个故事像二十九块拼图,每块都闪着奇异的棱角。比如狌狌醉酒篇,汉代封谿令黄霸的口袋里竟装着醉酒的猿猴——这不是童话,而是《史记》里南方有异兽的具象化演绎。更妙的是龙脑成树的细节:神农尝百草时,龙的其他器官都化了,唯独脑髓变成龙脑香树,永远留在南方山间。这些细节不是凭空杜撰,而是从《异物志》的残卷里抠出来的,像考古学家拂去陶片上的尘土,让消失的奇迹重新显影。

四、写作特点:双行夹注的时光折叠术

朱琺的笔法堪称文献学的诗学。他采用常见于古典文献、新用于小说的双行夹注,让正文与注释形成双重叙事——正文是奇幻故事,注释是学术考据,两者像热带植物的藤与树,缠绕共生。比如写交趾之人足骨时,注释里突然跳出《岭表录异》的原文,让读者瞬间从虚构的河流跳进历史的河道。这种打铁式写作,正如他自己说的:把多个时间层锤合在文本里,像嵇康打铁时的火与风,有汗,有啸歌。

五、阅读体验:热带雨林的气味与温度

读这本书像在热带雨林里探险——前一秒还在看槟榔女的巫术仪式,下一秒就撞见指南车的机械奇观。最妙的是那些暗线:21世纪主人公的懊恼、惭愧、缅怀,像雨林里的雾气,时隐时现。我读到飞头蛮即下篇时,突然想起自己在东南亚旅行时遇到的降头师,那种现实与虚构的模糊感,让人脊背发凉又欲罢不能。

六、社会评价与影响力:刀锋奖背书的时代共振

这本书不仅拿了2024年度刀锋图书奖年度最具改编潜力作品,更在学术圈引发非虚构新物种的讨论。程衍樑说它得《搜神》《阅微》之趣,而我觉得它更像一面镜子——在全球化撕裂的今天,照见我们如何用想象填补文化隔阂。比如昆仑黑人的传说,不是简单的异族想象,而是追问:当古代中国人用昆仑指代黑人时,他们究竟在恐惧什么,又在渴望什么?

七、个人意义: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读完这本书,我像被施了时间咒。那些碎片化的异闻,让我突然理解:所谓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真相,而是无数人用想象编织的网。朱琺在自序里写:南方密林中的缠绕、湿热与繁复,是理性与文明狙击下逃窜的新巢。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文化冲突的重新理解——不是对抗,而是无数想象在时间里的共振。

八、金句摘录与时代性

最后,请允许我摘录书中最戳我的句子:这些古怪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但答案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追问的开始。在今天这个后真相时代,这种对想象的真实的尊重,比任何科学考证都更接近人性的本质。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争论历史真相时,朱琺用这本书告诉我们:比真相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用想象连接彼此。

所以,如果你也曾在古籍的边角料里看见过奇异的光,或者对南方这个充满魔法的词汇有过好奇——请打开这本书。它不会给你标准答案,但会给你一场比《聊斋》更瑰丽、比《百年孤独》更贴近土地的想象之旅。

“《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在古籍残卷中打捞南方的奇幻宇宙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活着活着就老了》: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生命的真谛 | 爱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生命的真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中年叛逆者”的生存指南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2010年初版、2023年修订的随笔集,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分五卷,以“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为经纬,串联起93篇杂文。冯唐以医学博士...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 爱阅读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青少年觉醒圣经”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2008年出版后横扫全球,首印20万册,两年内销量突破1亿,被《纽约时报》评为“2008年度最佳青少年小说”,更被《卫报》称为“21世纪最具...

《激荡三十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触摸中国企业的成长基因 | 爱阅读

《激荡三十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触摸中国企业的成长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吴晓波2008年出版的《激荡三十年》,以1978-2008年中国企业史为轴,通过年广久卖瓜子、海尔张瑞敏砸冰箱等百余个经典案例,系统解构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的商业变革。作品获“新浪年度十大...

《汲冢纪年》:在竹简血火中解码被遮蔽的华夏权力游戏 | 爱阅读

《汲冢纪年》:在竹简血火中解码被遮蔽的华夏权力游戏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盗墓者点燃的史海灯塔 《汲冢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史官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于汲郡魏襄王墓中出土。盗墓者"不准"为照明焚烧竹简,却意外让这部沉睡五百年的史书重见天日。经荀勖、束皙等人整理,现存"古本"...

《极简学理财》:用三步法管好钱,让财务自由不再遥不可及的极简指南 | 爱阅读

《极简学理财》:用三步法管好钱,让财务自由不再遥不可及的极简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极简学理财》是国内理财导师简七的代表作,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推出全新修订版,全书288页,定价55元。这本书以“极简主义”为核心理念,提出“理财三步法”(记账-规划-投资),将复杂的财务知识转化为...

《记忆传授人》:当记忆成为“禁忌”,我们终于读懂了“活着”的重量 | 爱阅读

《记忆传授人》:当记忆成为“禁忌”,我们终于读懂了“活着”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记忆写就的反乌托邦寓言” 《记忆传授人》是美国作家洛伊丝·劳里(Lois Lowry)于1993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首印仅5万册,却凭借“对记忆本质的哲学叩问”和“对极权社会的精准隐喻”,成为全球...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一场与文学巨匠的灵魂对话 | 爱阅读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一场与文学巨匠的灵魂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文学泰斗的临终绝唱 2024年8月,中信出版社推出哈罗德·布鲁姆生前最后一部著作《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这位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具原创性的文学批评家”,在90岁高龄时,用700余页的厚重文本,将一生阅读体验...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在历史褶皱里触摸国家转型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在历史褶皱里触摸国家转型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根本性议程"重构的现代国家成长史 孔飞力所著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自2013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后,已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标杆之作。这部12万字的学术著作由作者1994年在法兰西学院的系列...

《重构契丹早期史》:在草原的褶皱里,拼出被误读的千年文明 | 爱阅读

《重构契丹早期史》:在草原的褶皱里,拼出被误读的千年文明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重构契丹早期史》是历史学者苗润博2024年推出的学术力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像一把考古刷,轻轻拂去契丹早期历史的“神话迷雾”——通过分析墓志铭、壁画、突厥文碑刻等“非传统史料”,重新定义了“何为契...

《竹书纪年》:被埋没的先秦史书,如何颠覆你的历史观? | 爱阅读

《竹书纪年》:被埋没的先秦史书,如何颠覆你的历史观?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从地下挖出的“历史修正案”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史官编撰的编年体史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因西晋咸宁年间(279年)出土于汲郡古墓(今河南汲县)而得名。全书共13篇,以竹简记载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因长期埋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