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老攻身患绝症》:当死亡阴影漫过床头,他们的爱却在褶皱里发了芽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老攻身患绝症》:当死亡阴影漫过床头,他们的爱却在褶皱里发了芽

最近翻完一本让我躲在被窝里哭湿半盒纸巾的小说——《老攻身患绝症》。合上书页时,窗外的月光正漫过窗帘缝,我盯着天花板上的光斑发了很久的呆——原来最戳心的不是生死诀别,而是那些被病痛揉皱的日子里,两个人如何把活着过成了一首带刺的情诗。

一、基本信息:藏在“小众”里的真诚

《老攻身患绝症》是作家竹西2024年的新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位擅长写市井烟火里的人性微光的作者,此前以《楼下早餐铺的第七年》打动过无数读者。不同于传统耽美小说的甜宠套路,这部作品聚焦于绝症背景下的同性伴侣生活,用细腻到近乎解剖的笔触,剖开了亲密关系中最真实的肌理。

二、内容:在病床上种一朵“日常”的花

故事的主角是相恋五年的老攻陈叙和周明远。陈叙被确诊淋巴瘤晚期时,两人刚凑够首付买了间老破小的二手房,墙皮还没来得及刷,阳台上的绿萝刚抽出新藤。小说没有刻意渲染抗癌的悲壮,反而把镜头对准了最琐碎的日常:

陈叙化疗后掉头发,周明远翻出压箱底的钩针,对着视频学织假发套,线团滚到沙发底下,他趴在地上够的时候,后脑勺的白发沾着灰尘,像落了层薄雪;

医院规定探视时间到晚上八点,周明远总在七点五十就开始收拾保温桶,里面的萝卜炖牛腩炖得太烂,汤面上浮着一层金黄的油花,陈叙喝到最后会笑着说:明远,你这锅汤比我化疗的药还苦。周明远就瞪他:苦?那你再喝口蜂蜜水?然后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

陈叙的手越来越凉,冬天睡觉总爱往周明远怀里钻,周明远就买了个暖手宝裹在毛衣里,半夜起来给陈叙焐脚,两个人的脚趾头交缠着,像两根冻红了的胡萝卜……

这些细节像一把细齿的梳子,慢慢梳开了绝症这个宏大命题下的褶皱——原来爱情从不需要生死相随的宣言,而是在今天他的白细胞又降了0.1”“明天该换哪种止疼药的反复里,把陪伴熬成了最浓的药引。

三、写作特点:用“钝感”写“锐痛”,在平淡里挖出惊雷

竹西的文字有种奇妙的钝感力:她不写撕心裂肺的哭嚎,不写我一定要救他的热血口号,反而用最平实的语言,把疼痛磨成细沙,渗进每一个字缝里。比如陈叙第一次做骨穿时,她写:护士把针推进脊椎的瞬间,陈叙的背绷得像张拉满的弓,周明远攥着他的手,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却听见陈叙轻声说像被蚊子咬了一下’——后来周明远才知道,那是他这辈子说过最大的谎。

这种克制的残忍反而更有力量。读者跟着文字走进病房,闻见消毒水混着中药的味道,看见阳光透过窗帘在地板上切出细长的金条,听见监护仪滴滴的心跳声——然后突然意识到:原来最残酷的不是死亡,是两个明明怕得要死的人,还要互相扮演我不疼”“我不怕的角色。

四、阅读体验:从“鼻酸”到“心暖”,一场关于爱的“沉浸式教学”

我是深夜窝在沙发里读的这本书,本以为会被虐得睡不着,结果越哭越精神——不是因为悲伤,而是被那些藏在疼痛里的温暖击中了。比如周明远为了给陈叙攒治疗费,偷偷接了兼职画插画,画的是他们养的那只橘猫阿福,每只阿福的肚子里都藏着一句话:陈叙今天喝了半碗粥”“陈叙摸了我的脸”“陈叙说等好了要去爬黄山”……

读到这些段落时,我突然想起自己去年住院时,室友每天给我带的凉拌木耳——她知道我吃不下油腻的,就变着法儿调酱汁,说这木耳脆得能听见响,你尝尝。原来所有的爱,到最后都会落在具体上:是一碗热汤的温度,是一句没说出口的我在,是哪怕自己也在疼,却还想给你编朵花的笨劲儿。

合上书时,我摸了摸床头柜上和男友的合照——照片里我们举着奶茶笑,背景是小区楼下的快递柜。突然觉得,那些平时觉得麻烦的小事,原来是上天给的珍贵限定款:一起挤在厨房做饭,为谁刷碗拌嘴,在下雨天抢最后一把伞……这些没什么大不了的日常,才是最该被攥在手心的救命稻草

五、核心价值与社会共鸣:当我们谈论“绝症”时,我们在害怕什么?

《老攻身患绝症》的爆火(豆瓣评分8.9,被读者称为2024年最治愈的催泪弹),恰恰击中了当代人最隐秘的焦虑:我们害怕疾病,害怕失去,更害怕来不及”——来不及好好说爱,来不及兑现承诺,来不及把平凡过成不凡

但书里有个细节让我泪崩:陈叙在生命最后一个月,和周明远在阳台种了株薄荷。他说:我以前总觉得要活成什么样子才算没白活,现在才明白,能和你一起等这盆薄荷长大,就已经赚了。后来陈叙走了,周明远把薄荷移栽到了陈叙的墓前,每年夏天,薄荷长得郁郁葱葱,风一吹,就散发出清清凉凉的香气——那大概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不是对抗死亡,而是带着彼此的温度,继续好好活。

六、个人意义:它教会我“爱”不是“拯救”,是“共赴”

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一场爱的急救课。去年我和男友因为异地恋吵架,我总觉得他不够在乎我,直到读到陈叙说:我不是不怕死,是怕你一个人撑不过去。突然就懂了:真正的爱不是要求对方永远坚强,而是愿意和他一起暴露脆弱;不是我要为你做很多事,而是我想和你一起做很多事

现在的我,会主动给男友发今天路过楼下的桂花开了,很香,会在他加班时煮碗热汤面,会在吵架后先递上一杯温水——因为我知道,爱情里最珍贵的从来不是完美,而是我们一起走过

最后想分享书里我最爱的一句话:死亡不是终点,是我们约好要一起走更远的路的起点。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和失去和解,但至少可以像陈叙和周明远那样——在有限的日子里,写成最详细的日记,让每一页都沾着烟火气,藏着小欢喜。

如果你也想在某个深夜,被一段真实的故事温暖到,不妨翻开这本书——它会让你在眼泪里,重新学会如何去爱。

“《老攻身患绝症》:当死亡阴影漫过床头,他们的爱却在褶皱里发了芽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用“文化手术刀”解剖佛教中国化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用“文化手术刀”解剖佛教中国化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民国佛学的“破冰巨轮” 1938年,当佛教被视为“外来宗教”时,汤用彤以一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劈开了学术研究的冰层。这部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发行的著作,是中国首部系统研究佛教中国化的学术专著。全书以“...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解码现代国家成长的“财政密码” | 爱阅读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解码现代国家成长的“财政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轻量级却“重磅”的财政政治学著作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由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刘守刚撰写,2023年7月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全书仅十余万字,却以“税收国家—生产国家—福利国家”三阶段模型为骨架,...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 爱阅读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剖人性”的“社会显微镜” 若要给《红与黑》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法国的‘人性解剖书’”。这部由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司汤达(1783-1842)创作(1830年初版)的经典小说,以“维璃叶小...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一、基本信息:哥特文学的“灵魂火山”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47年的“文学火山喷发”,与《简·爱》《傲慢与偏见》并称为“英国女性文学三峰”。这部以19世纪英...

《活出意义来》:在绝望与希望间,找到生命的锚点 | 爱阅读

《活出意义来》:在绝望与希望间,找到生命的锚点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经典著作《活出意义来》(1946)以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开创了“意义疗法”流派。作品获“美国图书馆协会畅销书”称号,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本心理学著作...

《几何原本》:两千年的“数学宪法”,如何重塑我的思维骨架? | 爱阅读

《几何原本》:两千年的“数学宪法”,如何重塑我的思维骨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数学“站”起来的“逻辑圣典”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00年完成的数学著作,全书13卷,包含5条公设、5条公理、119条定义,通过逻辑推导得出465个命题,系统总结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数论...

《走出非洲》:在咖啡香与星辰的裂隙里,触摸失去的永恒诗学 | 爱阅读

《走出非洲》:在咖啡香与星辰的裂隙里,触摸失去的永恒诗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殖民叙事的温柔突围 卡伦·布里克森创作的《走出非洲》1937年出版,以她在肯尼亚经营咖啡园的真实经历为蓝本,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优雅的存在主义寓言"。这部耗时十七年完成的回忆录体小说,融合自然观察、文化碰撞与...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掀开骑士铠甲下的“经济密码”,如何看懂欧洲从“封建”到“现代”的转身? | 爱阅读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掀开骑士铠甲下的“经济密码”,如何看懂欧洲从“封建”到“现代”的转身?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汤普逊”与中世纪城堡线稿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古镇旅游宣传”的照片发呆——青石板路、木质商铺、手工艺人现场打铁,这些被包装成“穿越体验”的场景,突然让我想起书里...

《仲夏夜之梦》:魔法与荒诞的夏日狂想曲 | 爱阅读

《仲夏夜之梦》:魔法与荒诞的夏日狂想曲 一、书籍基本信息:莎翁的奇幻喜剧圣殿 作为威廉·莎士比亚最富想象力的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以五幕剧形式,将雅典宫廷的严肃婚约与森林精灵的荒诞魔法交织,构建了一个"现实与幻象共舞"的戏剧世界。这部1590年代完成的剧本,被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称为"英语世...

《庄稼人》:在土地褶皱里打捞消失的匠人精神与乡愁密码 | 爱阅读

《庄稼人》:在土地褶皱里打捞消失的匠人精神与乡愁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时代追赶的乡土史诗 《庄稼人》是乡土文学作家黄孝纪潜心七年的非虚构力作,2024年7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推出。作为“中国乡存丛书”第八部,这部18万字的散文集以湖南永兴县八公分村为样本,聚焦1970-1990年代四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