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持续的幸福》:积极心理学的幸福革命与人生操作系统升级指南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0

《持续的幸福》:积极心理学的幸福革命与人生操作系统升级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实验室到大众书架的幸福革命

《持续的幸福》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继《真实的幸福》后推出的里程碑著作,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2年首次出版,2020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修订版。全书基于塞利格曼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幸福实验室"的二十年研究成果,提出颠覆传统幸福观的PERMA模型(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被《纽约时报》评为"21世纪最值得阅读的心理学著作之一",全球销量突破500万册,成为企业培训、学校课程、心理咨询的必备参考书。

二、核心价值:从"追求快乐"到"创造幸福"的思维跃迁

1.理论突破:幸福是可培养的技能,而非偶然的馈赠

塞利格曼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幸福并非由基因或环境单方面决定,而是可通过PERMA模型主动构建。例如,书中揭示"积极情绪"可通过"情绪粒度训练"提升——记录每日三件好事并分析其来源,持续六周后积极情绪可提升25%。

2.实践指南:从理论到工具的完整操作系统

书中提供22个可操作的幸福练习,如"感恩拜访"(写一封信感谢恩人并当面朗读)、"时间胶囊"(写下未来五年的目标与行动计划)。这些工具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如同给生活安装了"幸福APP"。

3.跨领域应用:从个人成长到组织管理的幸福方案

PERMA模型被谷歌、微软等企业用于员工幸福感提升计划,哈佛大学将"意义教育"纳入本科课程,新加坡教育部更将其列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核心框架。这本书证明:幸福不仅是心理学课题,更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

三、内容亮点:在科学数据中看见幸福的肌理

1.PERMA模型:幸福五线谱的精准解码

积极情绪(P):提出"情绪调色盘"概念,区分20种正向情绪(如喜悦、感恩、希望)并给出培养方法。例如,"希望感"可通过"路径思维训练"提升——写下实现目标的三种可能路径。

投入(E):揭示"心流体验"的神经机制,指出当挑战与技能匹配时(如解数学题或弹钢琴),大脑会释放多巴胺与内啡肽,产生"忘我"的幸福感。

人际关系(R):提出"主动构建式关系"理论,建议每周进行一次"深度对话"(非日常寒暄),持续八周后关系满意度可提升40%。

意义(M):区分"快乐"与"意义"的神经学差异,指出追求意义时前额叶皮层更活跃,而追求快乐时伏隔核更活跃,证明意义感是更持久的幸福来源。

成就(A):提出"成就公式"——成就=技能×努力×方向感,强调方向感(意义)对成就的决定性作用,如同导航系统中的目的地设定。

2.反直觉发现:颠覆传统认知的幸福真相

金钱与幸福:收入超过7.5万美元/年后,金钱对幸福感的提升几乎归零,但"时间富裕感"(如每天多出1小时自由时间)可显著提升幸福感。

挫折与成长:提出"创伤后成长"理论,指出经历挫折的人中,60%会报告"更深刻的人际关系""更清晰的人生目标"等积极变化。

3.金句的力量:一句顶一万句的幸福箴言

"幸福不是天气,而是你可以培养的技能":将幸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创造,如同将"等待雨停"改为"学会撑伞"。

"意义感是幸福的终极货币":揭示追求意义时大脑释放的血清素与催产素,比短暂快乐更持久,如同"储蓄幸福"而非"消费幸福"。

四、阅读体验:在科学数据与顿悟感之间找到幸福密码

1.初读挑战与破解之道

书中充满"PERMA""心流""情绪粒度"等专业术语,初次阅读如同进入心理学实验室。但通过配合"每日幸福练习表"(书中附赠工具),可逐步将理论转化为行动。例如,记录三件好事时,发现"帮同事递文件"带来的微小幸福感,远超想象。

2.顿悟时刻:从"知道"到"做到"的跨越

读至"感恩拜访"练习时,突然决定给小学老师写信。当老师含泪读出"您教的乘法口诀让我受益一生"时,那种跨越三十年的情感共鸣,让我深刻理解"人际关系是幸福的土壤"——这比任何理论都更有说服力。

3.情感共鸣:职场人的"幸福急救包"

作为长期处于"压力模式"的职场人,书中"时间胶囊"练习让我重新审视目标。当写下"五年后希望成为行业专家"并规划具体路径时,那种"方向感"带来的踏实感,如同在迷雾中看见灯塔。

五、社会评价与影响力:从实验室到全球的幸福运动

1.学术界的"幸福圣经"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评价:"塞利格曼完成了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转折——从修复创伤到培养幸福。"

中国心理学会推荐本书为"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必读书目",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开设"积极心理学导论"课程,以PERMA模型为核心框架。

2.现实映射:从个人到组织的幸福革命

谷歌将"心理安全"(PERMA中的"人际关系"要素)列为团队效能关键指标,发现心理安全感高的团队创新力提升30%。

新加坡教育部推行"幸福教育计划",要求中小学每周开设一节"PERMA课程",通过角色扮演、感恩日记等实践培养幸福技能。

3.读者见证:从困惑到改变的旅程

豆瓣读者"幸福实验员"留言:"读这本书前,我以为幸福是买彩票中奖;读完后,我明白幸福是每天记录三件好事——这种改变,比中奖更持久。"

知乎高赞回答:"作为抑郁症康复者,PERMA模型中的'意义'要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当我在社区做义工时,那种'被需要'的感觉,比任何药物都有效。"

六、个人意义:一本改变幸福观的"人生操作系统"

1.认知升级:从"被动承受"到"主动创造"

书中"幸福是技能"的观点,让我从"幸福依赖者"转变为"幸福创造者"。例如,当工作遇到挫折时,不再抱怨"运气差",而是通过"成就公式"分析技能与方向的匹配度,主动调整策略。

2.价值观重塑:从"追求快乐"到"追求意义"

塞利格曼对"意义感"的强调,使我重新审视人生目标。在规划职业路径时,不再仅关注薪资,而是优先考虑"能否带来社会价值"——这种转变,如同从"消费者"升级为"创造者"。

3.跨界应用:幸福理论的"万能适配性"

书中理论甚至启发了我对艺术的理解。例如,分析一部电影时,尝试用PERMA模型拆解其"积极情绪"(喜剧元素)、"意义"(主题深度)等要素,发现了传统影评未曾触及的解读维度。

七、结语:在幸福的实验室里,我们都是自己的研究员

《持续的幸福》不仅是一部心理学著作,更是一把解锁幸福密码的钥匙。它告诉我们:幸福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可以通过PERMA模型主动构建的花园。当你在深夜加班时感到疲惫,在人际关系中感到迷茫时,不妨翻开此书——那里藏着塞利格曼在幸福实验室发现的真相,也藏着你此刻最需要的幸福指南。

“《持续的幸福》:积极心理学的幸福革命与人生操作系统升级指南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富论》:一部穿越时空的经济学“圣经”,解锁财富密码的智慧宝典 | 爱阅读

《国富论》:一部穿越时空的经济学“圣经”,解锁财富密码的智慧宝典 一、书籍的核心价值:从个人到社会的财富认知革命 翻开《国富论》,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经济世界底层逻辑的窗——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更是一套“财富认知操作系统”。亚当·斯密用近十年时间,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实践、欧洲商业史的兴...

《海边的房间》:在都市的褶皱里,触摸人性的孤独与救赎 | 爱阅读

《海边的房间》:在都市的褶皱里,触摸人性的孤独与救赎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用文字解剖人性的“医学观察” 《海边的房间》是台湾作家黄丽群的短篇小说集,2012年首次由联合文学出版社推出,2024年理想国引进简体版。全书收录《海边的房间》《猫病》《卜算子》等12个短篇,以“城市畸爱者”为主角,用...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 爱阅读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一、书籍基本信息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时便因其哥特式风格与颠覆性的主题引发争议。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荒凉的英格兰北部旷野为背景,通过两代人的情感纠葛与复仇故事,展现了人性的深渊与光辉。 (...

《饥饿的毛毛虫》:在虫茧里,我们读懂“成长”的温柔密码 | 爱阅读

《饥饿的毛毛虫》:在虫茧里,我们读懂“成长”的温柔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全球宝宝的“生命启蒙圣经” 《饥饿的毛毛虫》是美国绘本大师艾瑞·卡尔(Eric Carle)的经典代表作,1969年出版后风靡全球,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儿童绘本”,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每个孩子必读...

《极品风水师》:在都市异闻中,读懂风水文化的现代生存法则 | 爱阅读

《极品风水师》:在都市异闻中,读懂风水文化的现代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爽文”标签低估的风水异能经典 《极品风水师》是岱岳峰创作的都市异能小说,2017年起在纵横中文网、百度小说等平台连载,以396万字、1406章的体量构建了一个风水秘术与现代刑侦碰撞的悬疑世界。小说以青年风水师陈...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在追逐世俗成就的路上,如何守住内心的光 | 爱阅读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在追逐世俗成就的路上,如何守住内心的光 最近翻完这本被朋友塞进背包的“职场解药”,合上书页时,窗外的晚霞正把写字楼玻璃染成蜜色——忽然想起书里的一句话:“我们总以为成功是爬到山顶,却忘了山路上脚下的花。”这大概就是它最戳我的地方:不否定“成功”的世俗意义,却温柔提醒我们...

《走到人生边上》:一场“与生命对话”的温柔旅程,教会我们如何“优雅地老去” | 爱阅读

《走到人生边上》:一场“与生命对话”的温柔旅程,教会我们如何“优雅地老去”​​ 一、书籍基本信息:杨绛先生的“生命备忘录”,写给所有“走在人生边上”的人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96岁高龄时创作的散文集(2007年出版),收录了她对生命、死亡、命运、亲情的终极思考。全书约15万字,没有宏大的...

《最后的诊断》:当1959年的手术刀剖开2025年的医疗困局 | 爱阅读

《最后的诊断》:当1959年的手术刀剖开2025年的医疗困局 一、病理科的显微镜:如何用一场误诊撬动医疗体系的神经 翻开这部被称作"行业小说教科书"的作品,就像打开了一台穿越66年的医疗CT机——1959年加拿大三郡医院的手术灯下,皮尔逊医生用颤抖的手签下误诊报告;2025年,我们在刷到"医患...

《最后一张牌》:当旧牌面朝上,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未完成” | 爱阅读

《最后一张牌》:当旧牌面朝上,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未完成” 一、书籍基本信息:悬疑与温情的“时光标本”,2024年现象级治愈推理 《最后一张牌》是90后作家“时叙”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中信出版社“时光文丛”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巧思——深褐色牛皮纸底色上,一张磨损的扑克牌斜倚在旧相框旁(牌...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在“忙碌漩涡”里,找到“人生定盘星” | 爱阅读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在“忙碌漩涡”里,找到“人生定盘星” 一、书籍基本信息:管理圈的“清醒剂”,普通人的“效率指南”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是美国企业家加里·凯勒(Gary Keller)与管理顾问杰伊·帕帕森(Jay Papasan)2013年合著的“反内耗指南”,被《纽约时报》《福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