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不要随便摸我》:一本教会孩子“身体主权”的安全教育绘本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0

《不要随便摸我:一本教会孩子身体主权的安全教育绘本

一、书籍基本信息:藏在图画里的“身体保护指南”

《不要随便摸我》是美国儿童安全教育专家珊蒂·克雷文(Sandy Kleven)与插画师乔·伯克(Joe Burke)于1999年联合创作的性教育绘本,隶属于儿童安全系列。它诞生于欧美国家儿童性侵害案件频发的90年代,却以温暖的故事和清晰的指引,成为全球家庭与幼儿园的性教育入门神器”——被美国儿科学会(AAP)列为3-8岁儿童必读安全书,入选英国《儿童教育》杂志百本改变童年书单,更在国内被多地教育局纳入幼儿安全教育推荐书目。用家长的话说:这不是一本谈性色变的书,而是一本教孩子说NO的勇气手册。

二、书籍内容:用“吉米的冒险”讲透“身体主权”

初读这本书,最戳我的是它的儿童视角”——没有晦涩的术语,没有恐吓的情节,而是用5岁小女孩吉米的日常遭遇,把身体保护变成了一场可参与的冒险

吉米在公园玩时,遇到了三种触摸

邻居奶奶捏她的脸说真可爱(她觉得痒痒的,但可以接受);

小男孩拽她的辫子(她皱着眉头喊疼,松开!);

陌生的叔叔说要抱抱她(她后退两步,大声说不可以!)。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吉米回家后——妈妈没有急着说教,而是拿出身体地图(画着小背心和小内裤覆盖的区域),和她一起讨论:哪些地方只有自己能摸?”“别人碰你时,你觉得不舒服就该说最后,吉米举着自己画的安全触摸清单妈妈抱我”“医生检查)对妈妈说:我知道啦,我的身体我做主!

书中最妙的设计是互动环节:每页都有小问号引导孩子思考(如果是你,会怎么做?),书末附赠安全触摸卡片(正面画可以的触摸,背面画不可以的触摸)。这些细节让抽象的身体主权变成了孩子能触摸、能操作的游戏规则

三、写作特点:用“绘本语言”拆解“敏感话题”

珊蒂·克雷文的文字带着儿童文学特有的温柔智慧。她写吉米的害怕,不是浑身发抖的夸张描述,而是手指绞着衣角,声音像小蚊子;写妈妈的耐心,不是严肃的说教,而是蹲下来,眼睛和吉米一样高。这种平视的视角,让孩子觉得妈妈和我是一伙的

插画师乔·伯克的画面更像情绪调色盘:安全的触摸场景用暖黄色(妈妈的怀抱、小伙伴的击掌),危险的触摸用冷灰色(陌生人的手、紧皱的眉头),吉米的表情从疑惑坚定的变化,连睫毛的弧度都画得清清楚楚。这种视觉化表达身体保护的概念像动画片一样,深深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四、阅读体验:从“避而不谈”到“坦然对话”的亲子蜕变

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是在女儿4岁时——她总被亲戚开玩笑捏脸蛋,却只会躲在我身后哭。但当我和她共读吉米的故事时,她突然拽了拽我的袖子:妈妈,吉米的身体地图和小背心一样,对吗?

那天,我们按照书中的方法,一起画了小米的身体地图(用彩色笔标出小背心覆盖的区域)。女儿指着胸口说:这里只有妈妈能亲。又摸摸膝盖:这里小朋友拉我,我可以喊停下更惊喜的是,一周后,她在小区玩时遇到邻居爷爷要抱她,居然踮起脚说:爷爷,我有小背心保护,你不能随便抱我哦!爷爷愣了一下,笑着说:好,小米真棒!

这本书改变的不仅是孩子的表达,还有家长的性教育焦虑。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太小,说了也不懂,现在才明白:​​3岁是建立身体边界的关键期,与其等孩子被伤害后再补救,不如从小教会他们我的身体我做主​​。现在我和女儿的对话多了:这个阿姨摸你脸,你觉得舒服吗?”“如果不舒服,我们可以说谢谢,但我不想被摸这些对话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种下了自我保护的根。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从“家庭私藏”到“社会共识”的安全启蒙

《不要随便摸我》的影响力早已超越绘本的范畴。它被美国国家犯罪预防委员会(NCPC)推荐为儿童防性侵教育工具书,英国《卫报》评价:它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教会了最珍贵的生存技能——保护自己。

在国内,它成为无数家庭的性教育启蒙书。有妈妈在小红书分享:以前孩子被亲戚亲脸会笑,现在会说我只让妈妈亲,亲戚反而夸她有规矩有幼儿园老师把它改编成情景剧,孩子们在表演中学会说:我不喜欢这样,请停下。

对我而言,它更像一位沉默的安全导师。每次我因不知道如何开口犹豫时,会想起吉米的妈妈——她没有完美,会蹲下来和孩子平视;每次我想等孩子大了再教时,会想起书中吉米的话:我现在就知道,我的身体很重要。

六、写在最后:身体主权的教育,是“爱与边界”的双向奔赴

在这个谈性色变侵害频发的时代,《不要随便摸我》不是一本教孩子防坏人的书,而是一本教孩子爱自己的书。它告诉我们:​​身体的主权,从不是禁止触摸的冷漠,而是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清醒;真正的保护,不是把孩子关在安全区,而是教会他们识别危险,勇敢说NO​​

书中有句话,我总想抄给每一个为性教育焦虑的家长:孩子的身体,是他们最珍贵的礼物。教会他们保护这份礼物,是我们能给的最长情的爱。

而这,或许就是珊蒂·克雷文最想传递的信念——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一本身体保护指南,每个家长都值得学会和孩子谈身体。毕竟,那些被温柔接住的不可以,终会变成孩子心里的我可以

“《不要随便摸我》:一本教会孩子“身体主权”的安全教育绘本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富种起源:人类是怎么变富的》:当经济学遇见进化论 | 爱阅读

《富种起源:人类是怎么变富的》:当经济学遇见进化论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颠覆认知的“经济史侦探小说” 《富种起源:人类是怎么变富的》由经济学家吴乐旻撰写,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出版。这位清华大学学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用十年时间打磨出一部“非典型经济学...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掀开“全球化”的幕布,看透强国如何“设计”世界规则 | 爱阅读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掀开“全球化”的幕布,看透强国如何“设计”世界规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全球化叙事”遮蔽的“秩序考古报告”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1963年的著作,出版时正值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如日中天、全球化浪潮初现端倪。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对“贸易...

《汉语方言概要》:解锁方言密码的中华文化基因图谱 | 爱阅读

《汉语方言概要》:解锁方言密码的中华文化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北大学堂到方言研究"圣经"的传奇 《汉语方言概要》是语言学家袁家骅基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授课讲义编纂而成的方言学经典著作,1960年由文字改革出版社首次出版,1983年语文出版社推出修订版。全书系统构建汉语方言研究框架,提出"七...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 爱阅读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一、凡尔纳的"时间管理圣经":如何用80天撬动19世纪全球化野心 翻开这部被称作"冒险文学模板"的典籍,就像坐进了一台穿越150年的时光机——1872年伦敦改革俱乐部的壁炉旁,菲利亚斯·福格用2万英镑赌注开启环球狂奔;...

《活着本来单纯》:在浮世里打捞一颗童心 | 爱阅读

《活着本来单纯》:在浮世里打捞一颗童心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装满生活糖块的“时光机” 2016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活着本来单纯》,是丰子恺女儿丰一吟授权编订的散文漫画精选集。全书收录55篇散文与原版复刻漫画,分为“渐”“无宠不惊过一生”“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等五部分,像五扇推开即见的窗...

《基业长青》:翻开这本“企业长寿秘籍”,我看到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基业长青》:翻开这本“企业长寿秘籍”,我看到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6年光阴,解剖“活100年”的商业密码 《基业长青》是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与杰里·波拉斯耗时6年完成的经典研究著作,出版于1994年。两位作者筛选了18对“卓越企业”与“优秀企业”(前者在更长周期内保持市场...

《吉檀迦利》:泰戈尔用诗篇架起的东方哲学与人类精神的永恒对话 | 爱阅读

《吉檀迦利》:泰戈尔用诗篇架起的东方哲学与人类精神的永恒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印度圣殿到诺贝尔奖台的诗性革命 《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910年创作的抒情诗集,1912年由英国伦敦印度协会首次出版英文版,1913年泰戈尔凭借此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全书以"献...

《最美不过诗经》:三千年的情话,藏着中国人最原始的心动 | 爱阅读

《最美不过诗经》:三千年的情话,藏着中国人最原始的心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呼吸的《诗经》译注本” 《最美不过诗经》是当代学者、《诗经》研究专家李山的新注本,201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不同于传统注疏的晦涩,这本书以“现代人的眼睛”重新审视《诗经》——保留原诗的韵律美感,用口语化的解读拆解...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 爱阅读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19世纪俄罗斯的道德实验室 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罪与罚》以1866年圣彼得堡为舞台,通过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害放高利贷老妇人的罪案,构建了一座人性深渊的解剖台。这部45万字的巨著,用"理论-实践...

《中世纪的城市》:在“石头的年轮”里,读懂人类文明的“生长密码” | 爱阅读

《中世纪的城市》:在“石头的年轮”里,读懂人类文明的“生长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城市考古学家”的“中世纪生存指南” 《中世纪的城市》是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69年出版的经典史学著作,与《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