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李嘉诚创业启示录》:一本写给普通人的“商业哲学手册”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7

《李嘉诚创业启示录》:一本写给普通人的商业哲学手册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李嘉诚创业启示录》是陈正侠编著、201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实战指南。它像一本创业错题集,用李嘉诚从塑胶花小厂到全球商业帝国的真实案例,拆解了创业的底层逻辑——白手起家不是碰运气,而是用借力思维”“风险控制资源整合术撬动财富的技术活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不灌心灵鸡汤,而是手把手教你:如何用一张名片打开贵人圈?怎样把空手套白狼变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甚至细化到第一次见投资人该说哪三句话

二、内容亮点:用“烟火气”案例拆解创富密码

书中最鲜活的细节,是那些接地气的实战策略:

塑胶花到地产的魔幻转型:李嘉诚在塑胶花市场饱和前,果断低价购入香港暴动后的土地,这一决策为地产帝国奠定基础。这像极了现在传统行业转型的雏形,提前10年预判了危机中藏机遇的真相。

蛇吞象收购和记黄埔:1979年,李嘉诚以2400万美金收购价值10亿美金的英资财团,靠的是善因善果的口碑与精准谈判。书中直言:创业不是比谁不犯错,而是比谁能在错里挖出金矿。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李嘉诚在塑胶厂时期,因质量问题连夜召回产品,并立下没有次品的规矩。这种把失败当数据思维,比任何说教都真实。

这些细节不是成功学,而是像一面镜子,照出创业中常见的误区:比如用技术思维做产品”“忽视人脉的隐形价值”“把失败当终点

三、写作特点:把“创富经”写成“故事会”

陈正侠的笔法像位创业老友,用李嘉诚跑堂”“塑胶厂危机等案例,把抽象的商业哲学讲得通俗易懂。比如,他写风险控制时说:做任何决策前,先想清楚最坏结果,能接受再动手。”——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精准打开冲动创业者的心结。

更妙的是,书中穿插的创业者自白更显真实:比如李嘉诚说我曾凌晨2点看报表,7点见客户,但每笔投资都是数据说话,这种苦中带甜的细节,比任何说教都动人。

四、阅读体验:像被“当头棒喝”后的清醒

读这本书时,我仿佛被当头棒喝

看到塑胶花转型地产的案例,突然想起自己曾想开餐厅,却忽略了政策变化的风险——如果当时读了这本书,或许能少走3年弯路。

读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论,才明白:所谓用户忠诚度,不过是把每个产品当作品的巧妙设计。

这种被点醒的感觉,比读10本成功学都管用。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被低估的“创业启蒙书”

尽管出版已15年,这本书在豆瓣仍保持高推荐值,有读者留言:20岁读不懂,30岁读哭——原来我创了5年业,却从没懂过创富的逻辑。更值得关注的是,它与当前大众创业”“副业经济的社会热点高度契合。当年轻人纠结打工还是创业时,这本书提供的实操策略,恰恰是破局的关键——它不鼓励盲目冒险,也不贬低稳定工作,而是教你用最小的成本,试最准的错

六、个人感悟:它像一盏“创业夜灯”

对我而言,这本书像一盏创业夜灯

25岁时,它让我放弃为创业而创业的执念,转而观察用户真实需求——比如发现社区里老人需要代收快递,就开了家快递驿站+老年茶座的小店,月入过万。

30岁时,它让我在融资时选择保留控制权,避免重蹈被资本牵着走的覆辙。

最触动我的,是书中那句:创业不是比谁胆子大,而是比谁看得准。”——这让我明白,真正的创富成功,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独角兽,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小而美赛道。

七、总结:一本“反焦虑”的创业指南

在这个内卷躺平交织的时代,《李嘉诚创业启示录》像一位创业智者,用最朴素的故事,讲透了最深刻的道理:创富没有标准答案,但如何少走弯路需要智慧。它不承诺速成秘籍,却能帮你少走10年弯路;它不贩卖焦虑,却能让你在创业路上,多一份清醒,少一份迷茫。

如果你正站在打工创业的十字路口,不妨翻开这本书——或许,你也会像那个蛇吞象的李嘉诚一样,在某个瞬间突然明白:原来,我需要的不是更酷的创意,而是更聪明的借力

“《李嘉诚创业启示录》:一本写给普通人的“商业哲学手册”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顾维钧回忆录》:在“弱国外交”的棋盘上,触摸一个外交家的灵魂 | 爱阅读

《顾维钧回忆录》:在“弱国外交”的棋盘上,触摸一个外交家的灵魂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外交老将”的“人生自白书” 《顾维钧回忆录》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1888-1985)晚年撰写的口述史,历时十余年完成(1960-1976),被视为“中国近代外交史的活字典”。全书以英文写成(后译为中...

《国民经济学基础》:一本颠覆你经济学认知的经典之作 | 爱阅读

《国民经济学基础》:一本颠覆你经济学认知的经典之作 一、书籍基本信息:德国经济学皇冠上的明珠 《国民经济学基础》是德国弗莱堡学派代表人物瓦尔特·欧肯的代表作,初版于1939年。这位曾与凯恩斯隔空论战的经济学大师,用手术刀般的文字解剖了传统经济学的痼疾,构建了“经济秩序”与“经济政策”二元分析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不是“心理教材”,是“情绪低落时的温暖解药”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心理学童话,1997年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500万册,被《卫报》称为“英国国民心理咨...

《皇袍加身》:原来最狠的“帝王术”,藏在“不敢回头”的背影里 | 爱阅读

《皇袍加身》:原来最狠的“帝王术”,藏在“不敢回头”的背影里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反套路”的历史权力启示录 《皇袍加身》是历史学者陈默耗时八年创作的明清史题材小说,20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不同于“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也非“宫斗权谋”的猎奇演义,作者以明嘉靖朝为背景,聚焦一个从县衙小吏成...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 爱阅读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青年的“精神解剖书”,现象级社会派小说 《活受罪》是85后作家“陈默”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社会观察”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隐喻性——灰扑扑的写字楼玻璃上,映着一个佝偻的身影(西...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 爱阅读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幽默拆解天才”的成长寓言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巴克利(Christopher Buckley)于1990年出版的幽默成长小说,全球销...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用“手术刀”解剖传统思想的现代启示录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用“手术刀”解剖传统思想的现代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现代中国哲学的“破冰之作” 1919年,当北洋政府还在“尊孔复古”的泥潭里挣扎时,胡适以一本《中国哲学史大纲》劈开了传统经学的“铁幕”。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用“科学方法”与“问题意识”双重武器,将中国哲学史从“圣...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 爱阅读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潮流”的经济学小册子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是德国新历史学派领军人物古斯塔夫·冯·施穆勒的代表作,2023年由东方出版中心推出中文译注本。这本184页的精装小书,像一把“经济学考古铲”...

《追风筝的人》:当风筝划破战火,人性在救赎中重生 | 爱阅读

《追风筝的人》:当风筝划破战火,人性在救赎中重生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风筝串联的阿富汗史诗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2003年横空出世后迅速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全球销量突破4000万册,被翻译成60余种语言。这部以阿富汗30年动荡为背景的小说,以“风...

《自然宗教对话录》:一场“理性与信仰的茶话会”,我在18世纪的对话里找到了“信仰的新答案” | 爱阅读

《自然宗教对话录》:一场“理性与信仰的茶话会”,我在18世纪的对话里找到了“信仰的新答案” 一、书籍基本信息:18世纪的“信仰辩论实录”,用200页写透“自然宗教的合理性困局” 《自然宗教对话录》(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是苏格兰哲学家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