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琉善哲学文选》:一场穿越千年的理性狂欢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7

《琉善哲学文选》:一场穿越千年的理性狂欢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琉善哲学文选》,收录了古罗马时期著名讽刺作家琉善的20余篇代表作,译者是罗念生、王焕生等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全书以希腊哲学发展脉络为暗线,涵盖了琉善对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等的辛辣批判,既保留了古希腊原文的思辨锋芒,又通过精准的中文译笔让千年智慧落地生根。

二、书籍内容

翻开书页,仿佛闯入一场热闹的哲学辩论会——琉善化身为戴着面具的喜剧演员,一会儿模仿犬儒学派信徒沿街乞讨的姿态,在《出售哲学》里将各派学说摆上货架明码标价;一会儿又在《冥间对话》中拉着苏格拉底、第欧根尼等先哲促膝长谈,用市井俚语解构他们的崇高理论。最妙的是《伊卡洛斯》一篇,他借代达罗斯之子飞离克里特岛的神话,嘲讽那些沉迷玄想却脱离现实的哲学家,就像翅膀涂满蜡的伊卡洛斯,终将在太阳下坠落。

三、写作特点

琉善最擅长用"笑的手术刀"解剖思想的病灶。他不像柏拉图那样用对话构建理想国,而是把哲学流派装进寓言的万花筒:在《摆渡》里,冥河船夫要给哲学家们收船费,犬儒学派说自己一无所有,斯多葛学派则滔滔不绝论证"付费与否都是自然法则",最后被船夫一脚踹进河里。这种带着市井烟火气的讽刺,让抽象的哲学论争突然有了体温,就像用葡萄汁浸泡的哲学酒,喝起来酸甜爽口,后劲却足以让人酒醒后冷汗涔涔。

四、阅读体验

初读时总被突如其来的幽默噎得笑出声——当看到琉善描写哲学家们为"一根头发是否能分成两半"争论三天三夜,最后互相揪着头发打起来时,忽然明白原来两千年前的思想界,也有这么多可爱的"杠精"。但读到《亚历山大的假先知》里,他揭穿神棍用腹语术装神弄鬼的把戏时,又会被那种穿透时代迷雾的清醒击中。就像在热闹的集市上逛了一圈,既看了场逗乐的杂耍,又顺手捡了把能劈开偏见的斧头。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专门为琉善留了位置,说他"以喜剧的形式完成了严肃的哲学批判";当代哲学家哈贝马斯则认为,琉善开创了"公共知识分子用通俗语言解构权威"的先河。在短视频时代重读这些文字,会发现他早就玩明白了"用段子讲道理"的传播密码——那些1800年前的讽刺,放到今天依然能精准戳中某些"伪学术"的痛点:比如为了发论文硬造概念的学者,像极了他笔下"给蚊子的腿安马刺"的哲学家。

六、核心价值与个人感悟

这本书最珍贵的,是它教会人用"怀疑的眼睛"欣赏思想的风景。去年我陷入对某类成功学的迷思时,正是《论发财》里那句"金子做的枷锁也是枷锁"点醒了我。琉善从不给标准答案,只是把各种思想的滑稽之处摆出来,像个耐心的导游说:"你看,这条路坑坑洼洼,那条路铺满蜜糖,但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合上书时总觉得心里敞亮,仿佛刚从挤满了装腔作势者的房间里走出来,深吸了一口带着风的空气。

就像琉善在《梦》里写的:"真正的哲学家应该像苏格拉底那样,承认自己一无所知,却又忍不住想在无知的荒野上种几棵树。"如果你也厌倦了那些板着脸说教的理论,不妨翻开这本让哲学笑出声的书,看一位古罗马的"段子手",如何用幽默为我们劈开思想的荆棘。

“《琉善哲学文选》:一场穿越千年的理性狂欢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策》:一部装满战国纵横智慧的“说话艺术宝典” | 爱阅读

《国策》:一部装满战国纵横智慧的“说话艺术宝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国策》又称《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谋臣策士言行的国别体史书,作者并非一人,而是由战国至秦汉间的学者陆续编撰,最终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按东周、西周、秦、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寓言,写尽人性的真实与荒诞 | 爱阅读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寓言,写尽人性的真实与荒诞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密西西比河水流写成的成长史诗”,马克·吐温的“美国精神镜像”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88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视为“美国文学的里程碑”。它的诞生源于马克·吐温对童年生活的...

《哈利波特》:翻开这封“魔法信”,我找到了对抗世界的勇气 | 爱阅读

《哈利波特》:翻开这封“魔法信”,我找到了对抗世界的勇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生长的童话书”,从伦敦破屋到全球文化现象 《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奇幻文学系列,1997年至2007年间陆续出版7部正文,后被改编为8部电影、舞台剧《被诅咒的孩子》,以及漫画、游戏、主题公园等多...

《华氏451》:当火焰成为武器,我们为何要守护“无用的知识”? | 爱阅读

《华氏451》:当火焰成为武器,我们为何要守护“无用的知识”?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火焰写就的思想保卫战” 《华氏451》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于1953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具警示意义的文学预言”,全球销量超1亿册,被译成...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当全息游戏撞上职场焦虑,这群造梦师用代码写下了理想的诗 | 爱阅读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当全息游戏撞上职场焦虑,这群造梦师用代码写下了理想的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虚拟造梦师的“极客生存指南”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是晋江文学城作者养乐多创作的现代都市职场励志小说,全文约40万字,以“全息游戏开发+职场逆袭”为标签,讲述菜鸟游戏测试员林小满与天才设计师江临从“测...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 爱阅读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青少年觉醒圣经”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2008年出版后横扫全球,首印20万册,两年内销量突破1亿,被《纽约时报》评为“2008年度最佳青少年小说”,更被《卫报》称为“21世纪最具...

《嫉妒》:在客观叙述的牢笼中,窥见人性最隐秘的幽光 | 爱阅读

《嫉妒》:在客观叙述的牢笼中,窥见人性最隐秘的幽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嫉妒》是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1957年创作的中篇小说,2007年由译林出版社引进中文版,译者李清安。这部被博尔赫斯盛赞“将小说带回史诗源头”的作品,以热带种植园为舞台,通过隐形丈夫的视角,记录妻...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 爱阅读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19世纪俄罗斯的道德实验室 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罪与罚》以1866年圣彼得堡为舞台,通过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害放高利贷老妇人的罪案,构建了一座人性深渊的解剖台。这部45万字的巨著,用"理论-实践...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 爱阅读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一、书籍基本信息:历史哲学的"思想手术刀" 本书由剑桥大学历史哲学教授理查德·埃文斯撰写,2019年首版即获沃尔夫森历史奖,2023年修订版新增了作者对AI历史预测的反思。全书45万字,以"思想史-行动史-记忆史"为三维框架,通过15...

《追风筝的人》:一场关于救赎与人性的史诗级追问 | 爱阅读

《追风筝的人》:一场关于救赎与人性的史诗级追问 一、书籍基本信息:阿富汗的伤痕与美国的救赎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出版于2003年,恰逢阿富汗战争硝烟未散之际。这部以阿富汗为背景的小说,用风筝的飘曳轨迹串联起两个少年跨越20年的命运沉浮。数据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