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少林八绝》:原来“少林功夫”不只是打打杀杀,是刻在骨血里的文化基因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9

《少林八绝》:原来少林功夫不只是打打杀杀,是刻在骨血里的文化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拳脚”和“香火”写成的少林文化密码

《少林八绝》是少林俗家弟子、作家释延达耗时十年,遍访少林寺老武僧、查阅古籍碑刻、整理口述史后创作的纪实作品,2024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不同于武侠小说的虚妄想象,也非文化旅游的表面解读,作者以守寺人视角,用300多张老照片、87段武僧口述、12幅古画复刻,还原了少林八绝(铁砂掌、易筋经、罗汉拳等)的传承脉络,更揭开了禅武合一的核心:武术不是杀人技,是修心术;寺院不是武林圣地,是人间道场。书中既有武僧凌晨五点练功的烟火气,也有方丈用武术教孩童做人的哲思,被读者称为给少林文化写的一封情书’”

二、书籍内容:少林寺里的“活态博物馆”,比武侠剧更鲜活的文化切片

翻开书前,我以为会看到少林武僧降妖除魔的传奇故事,结果被第一个细节击中——

78岁的武僧释永信(非小说同名人物)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先在塔林绕行三圈,再练半小时铁砂掌:手掌拍在青石板上,噗噗响,像敲老榆木桌,他却笑着说:这响声是和祖先说话呢。

少林寺藏经阁的老和尚释行远,藏着一本明代《易筋经》手抄本,纸页发黄卷边,却在韦驮献杵图旁用朱砂补了句:练到力贯指尖时,别想着打人,想想你娘纳鞋底的手——那才是真功夫。

最让我破防的是武僧教娃章节:寺里办暑期武术班,10岁的小弟子哭着说练拳太疼,释延达师父蹲下来,用自己的手掌垫在他拳头上:疼吗?你爹种地时,手磨破过十八道口子;你妈织布时,手指被针扎过三百回。疼,说明你在长本事。小弟子抹了把泪,接着练,汗水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个小圆圈,像朵小花儿。

这些细节像一串佛珠,串起了少林文化的活态传承:铁砂掌的藏着对土地的敬畏,易筋经的裹着对生命的慈悲,罗汉拳的裹着对规则的坚守。书中最让我脊背发凉的,是作者借老武僧之口说的:少林八绝不是绝招,是绝境里的活法’——明朝末年饥荒,武僧用铁砂掌劈开冻土挖野菜;抗战时,武僧用易筋经的气沉丹田护着伤员转移;现在,我们用武术教孩子遇事别慌,先稳住’——这才是的真意。

三、写作特点:用“寺院的晨钟”为节拍,把武术写成了一部“文化史诗”

释延达的写作手法像极了少林寺的晨钟:不急不躁,余韵悠长,把武术的和文化的揉进练功时的汗味”“古碑上的苔痕”“老和尚的咳嗽声里。

​​场景化的细节轰炸​​:她会记录武僧练铁砂掌时,青石板上被拍出的月牙印,像撒了把碎银;藏经阁的霉味混着老和尚身上的檀香味;小弟子练拳时,布鞋磨破了,露出里面补了又补的白棉袜——这些带着泥土味、檀香味、汗腥味的细节,让少林文化从抽象的传统符号,变成了能摸得着、闻得到的鲜活场景。

​​古今对话的叙事节奏​​:书中没有武僧一路开挂的爽感,而是用过去-现在的对比制造共鸣。比如明代武僧用铁砂掌劈开山贼的刀,现代武僧用同样的功夫劈开冻土种树苗;清代武僧用易筋经调理伤病,现在武僧用它教上班族缓解肩颈痛。这种穿越时空的实用主义,比武侠神话更让人信服。

​​大白话的禅意表达​​:释延达的语言像寺里的老井水,清冽甘甜却藏着深意。比如写铁砂掌:别总想着练到多硬,要想着这双手能帮你娘多搓几盆衣服,能给你娃多盖几床被子写易筋经:气沉丹田不是憋着,是把心放软’——像春天的泥土,松松的,才能长庄稼。这种接地气的禅理,让武术道理变得听得懂、记得住

四、阅读体验:从“猎奇”到“共情”的文化觉醒课

读《少林八绝》的过程,像在喝一杯少林素茶——前几章,我边看边好奇:少林功夫到底有多厉害?看到武僧拍青石板、老和尚补经书、小弟子哭着练拳,突然想起老家的武馆:师傅总说练拳先练德,却没说过帮邻居修篱笆”“给孤寡老人挑水;想起短视频里的武术网红:招式花哨却少了股子沉劲,像根没扎进土的芦苇。

最戳我的是书中的一段话:少林八绝的,不在一招制,在一生修心。你练的是拳,修的是性;打的是沙袋,磨的是脾气;拜的是佛,学的是如何好好活合上书页时,我站在小区广场看大爷打太极,他的动作慢得像揉面,却让我想起书里老和尚说的柔中带刚”——原来最好的武术,从来不在,而在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一本“不神化”却“激活传统”的现象级作品

《少林八绝》上市四个月销量破50万,豆瓣评分8.9,被《人民日报》文化版评为年度最有温度的传统文化读本。读者评价两极却真实:有人说看哭了,原来少林武僧这么接地气,有人说笑到打鸣,武僧教娃比我有办法作家二月河在推荐语里写:这不是一本关于少林的书,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人的书——少林八绝里藏着的,是遇强则刚,遇弱则柔的生存智慧,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化基因。

更难得的是,它引发了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真实讨论。某中小学将少林八绝纳入体育课,孩子们练铁砂掌时喊:这是帮奶奶揉面的手!;某文旅项目以少林八绝为主题,游客可以体验打醋坛”“推石磨,而不是单纯看武术表演;我甚至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释延达的采访,他举着老武僧的铁砂掌手套说:这不是武器,是老祖宗的手’——它揉过面,抱过娃,挖过野菜,现在要教你们怎么好好生活这种真实的共鸣,或许就是一本书最大的价值。

六、个人意义:它让我学会“和传统说‘你好’”

对我而言,《少林八绝》的意义远超一本文化纪实。去年我因工作压力陷入焦虑,总觉得生活没意思,直到读到老武僧释行远说:我练了六十年易筋经,最明白的道理是——‘不是为了,是为了。活得踏实,活得明白,比什么都强。这句话像一记闷棍,敲醒了我心里的浮躁

现在的我,会在下班路上绕路去小区广场,看大爷打太极,听他说这招云手,像不像哄娃睡觉?;会在周末陪妈妈揉面,故意把面团拍得噗噗响,像书里武僧练铁砂掌;会在孩子哭闹时,蹲下来告诉他:你看,少林武僧练拳时也会疼,但他们知道是长本事——你也一样。上周妈妈说:你最近怎么变了?我笑:因为我知道,老祖宗的东西,不是老古董,是活宝藏

最后想分享书里我最爱的一句话:少林八绝在塔林的晨雾里,在武僧的汗水中,在每一个认真活着的中国人的骨血里。它不是绝学,是活法’——教你如何用一双手,揉开生活的褶皱,活出最朴素的从容。

如果你也对传统文化有距离感,如果你总觉得老东西没用,不妨翻开这本书——它不会给你武林秘籍,但会让你看见:​​最厉害的功夫,从来不在拳脚上,而在好好生活的本事里;最珍贵的传承,从来不是复制过去,而是让传统活在今天​​。毕竟,少林寺的晨钟响了上千年,响的从来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间烟火里的智慧

“《少林八绝》:原来“少林功夫”不只是打打杀杀,是刻在骨血里的文化基因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用童话拆解心理困境的温柔手术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用童话拆解心理困境的温柔手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经典童话撞上心理咨询,一场治愈风暴席卷全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于1997年创作的心理学普及读物,202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引进中文版后,迅速成为现象级畅销书,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册...

《航空港:一部揭开机场神秘面纱的行业史诗》 | 爱阅读

《航空港:一部揭开机场神秘面纱的行业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机场跑道上的"社会解剖课" 阿瑟·黑利1968年创作的《航空港》像架精密的CT扫描仪,用72小时的时间切片,将芝加哥奥黑尔机场解剖成微型社会模型。这部被《纽约时报》评为"改变人类对交通枢纽认知"的小说,不仅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更成为航...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用“人”的温度,融化教育的“冰河时代” | 爱阅读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用“人”的温度,融化教育的“冰河时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老教师的“教育手账”,写给所有“在讲台上迷茫的人”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是特级教师李华(化名)的30年教育沉思录,2024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推出。作者扎根乡村中学20年,后调任城市重点校,见证了中国教育从“...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时代的预言书 1973年,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如一颗思想炸弹,在西方学术界炸开。这位哈佛教授用20万字的篇幅,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技术革命颠覆社会结构的未来图景。书中提出的"中轴原理"与"知识成为核心资源...

《华盛顿选集》:解剖美国国父思想的政治圣经,在权力迷雾中寻找共和密码 | 爱阅读

《华盛顿选集》:解剖美国国父思想的政治圣经,在权力迷雾中寻找共和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演讲与书信铸就的建国纲领 1789年,乔治·华盛顿在就任美国首任总统前,系统整理其政治思想与治国理念,形成《华盛顿选集》。这部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称为"美国政治思想的《圣经》"的著作,1983年由商务印书...

《换日箭》:在时间夹缝中打捞记忆的琥珀 | 爱阅读

《换日箭》:在时间夹缝中打捞记忆的琥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记忆燃料"驱动的时间旅行寓言 陈楸帆所著的《换日箭》作为"时间三部曲"的第二部,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2年推出,全书25万字。这部科幻小说以"换日箭"为核心设定——一种需要吞噬宿主记忆才能穿越时空的神秘装置。故事在2046...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我们如何“活成自己的光” | 爱阅读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我们如何“活成自己的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王小波的“时代解剖刀”,写给所有“在荒诞中寻找真实”的人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1991年出版),与《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并称为“时代三部曲”。小说以1960-1970年代的“文革”为背景,通过知识分...

《祸害成患妖成灾》:当“妖”撞进人心,我读懂了“善恶”最模糊的“边界线” | 爱阅读

《祸害成患妖成灾》:当“妖”撞进人心,我读懂了“善恶”最模糊的“边界线” 一、书籍基本信息:奇幻悬疑的“人性实验场”,2024年现象级破圈神作 《祸害成患妖成灾》是90后作家“青衫客”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奇幻文学社“志怪新章”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古风张力——青灰色石板路上,半片残破的红...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 爱阅读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积极情绪的力量》是美国积极心理学领域权威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经典著作,2009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百万册,被读者称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入门圣经’”。全书以作者20余年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共8章,既打破了“积极情...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 爱阅读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幽默拆解天才”的成长寓言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巴克利(Christopher Buckley)于1990年出版的幽默成长小说,全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