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软价值经济学:数字经济时代的底层逻辑》:当经济学遇上量子理论,一场认知革命正在发生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0

《软价值经济学:数字经济时代的底层逻辑》:当经济学遇上量子理论,一场认知革命正在发生

 

一、书籍基本信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经济学说明书”

《软价值经济学:数字经济时代的底层逻辑》由滕泰、张海冰、滕天逸合著,中译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这本书像一把数字手术刀,剖开了传统经济学在数字经济面前的失效困境——当ChatGPT月活破亿、苹果MR眼镜颠覆人机交互、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万亿美元时,我们突然发现:用土地+资本+劳动的旧框架,根本解释不了一个算法如何估值千亿”“一个虚拟主播为何能带货百亿的疯狂现实。这本书的野心,是给数字经济时代重新写一本经济学说明书

二、核心价值:从“硬价值”到“软价值”,重新定义财富创造规则

这本书最颠覆性的价值,在于它撕掉了传统经济学的旧地图,给出了一张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导航

对个人:如果你曾困惑为什么写代码的程序员比种地的农民更赚钱”“为什么抖音博主靠拍视频就能年入千万,这本书会告诉你:数字经济的核心价值源泉不是土地或机器,而是人的创新思维。它用创新函数拆解了软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当传统经济的投入产出是种瓜得瓜的线性关系,数字经济的投入产出更像量子跃迁:可能投入巨大却颗粒无收,也可能灵光一闪就改变世界。

对企业:当传统企业还在纠结如何降低成本,这本书却喊出先烧钱形成公众价值,再慢慢找盈利模式。它用平台-产品-场景-流量-变现的循环模型,揭示了数字经济免费+流量+生态的盈利密码——就像微信用社交免费积累10亿用户,再通过支付、小程序、广告变现,传统经济学家眼中的亏本买卖,在数字经济里却是放长线钓大鱼的智慧。

对社会:当全球都在争论数据该归谁”“AI会不会抢走人类工作,这本书从物质-信息融合发展论出发,给出了更深刻的答案:数字经济的财富分配,早已超越资本vs劳动的旧框架,而是平台+创作者+流量+数据的新博弈。比如,一个头部主播的财富,可能比背后100家工厂的老板还多——这不是不公平,而是数字经济时代注意力经济的必然结果。

我曾因传统行业如何数字化转型焦虑,直到读到书中那句:传统经济的循环是生产-流通-消费,数字经济的循环是平台-流量-变现突然明白:数字化转型不是把线下搬到线上,而是用数字思维重构价值创造链。这种认知颠覆,让我从焦虑者变成了观察者,开始用软价值的视角理解身边的商业现象。

三、内容亮点:用“量子理论+信息论”解密数字经济,案例比小说还精彩

这本书的独特性,在于它用物理学+哲学的跨界思维,给数字经济装上了显微镜望远镜

理论创新:从物质世界信息世界的哲学革命

作者提出物质-信息融合发展论,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世界由物质态信息态双重构成——就像量子物理中的波粒二象性,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既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比如芯片制造需要物理材料),更遵循信息世界的规律(比如算法优化靠数据反馈)。书中用相对论比喻数字经济的不确定性:在传统经济里,投入100元成本,大概能赚20元利润;但在数字经济里,投入100元可能赚1亿,也可能血本无归——这种不确定之美,正是软价值的魅力所在。

案例拆解:从ChatGPT到抖音,用显微镜看数字经济

书中没有堆砌枯燥的理论,而是用200+个真实案例,把数字经济解剖得明明白白:

ChatGPT的软价值函数:OpenAI用算法+数据+算力的组合,创造了智能这一新价值形态。它的价值不是卖硬件,而是卖服务”——用户每问一个问题,都在为它的智能付费。这种无实物交易,彻底颠覆了传统经济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抖音的流量变现魔法:抖音本身不生产内容,却通过算法推荐让用户上瘾,积累了海量流量;再通过广告、直播打赏、电商带货等方式变现。书中用平台-产品-场景-流量-变现的模型,拆解了抖音的软价值循环”——就像一个数字印钞机,流量在哪里,钱就在哪里。

网络主播的财富密码:为什么李佳琦一句OMG就能让口红卖断货?书中用叙事体验价值解释:主播通过语言、表情、互动,为商品赋予了情感价值,让消费者从买商品变成买快乐。这种价值升级,让传统经济的性价比逻辑彻底失效。

金句点睛:书中有一句话让我拍案叫绝:在数字经济时代,价格既不是影响生产的关键要素,也不是影响消费的核心要素——因为很多平台和数字产品,都可以让客户长期免费使用。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所有还在用成本+利润定价的传统企业家。

四、写作特点:把“硬核理论”写成“侦探小说”,连经济学家都看入迷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像一场经济学脱口秀”——既有学术深度,又充满趣味。

跨界思维:经济学家+物理学家,用量子理论讲经济学

作者滕泰是知名经济学家,合作者滕天逸却是伦敦国王学院物理系研究生。这种经济学+物理学的跨界组合,让书中的理论充满硬核浪漫。比如,用量子纠缠比喻平台与用户的关系:当用户使用微信时,他们的每一次点赞、评论、分享,都在与平台纠缠,共同创造价值;用熵增定律解释数字经济的混乱与创新:传统经济追求有序,数字经济却靠混乱催生创新——就像互联网行业,今天还是团购大战,明天就变成短视频风口,后天又冒出AI大模型

场景化叙事:用你身边的故事讲透大道理

书中没有堆砌公式,而是用你身边的故事解释复杂理论。比如,用你刷抖音停不下来解释流量价值:你的每一次停留,都在为抖音贡献注意力资源,这些资源被打包卖给广告主,变成真金白银;用你为游戏皮肤付费解释叙事体验价值:一个虚拟的皮肤,因为承载了酷炫”“个性”“社交等叙事,就能让你心甘情愿掏钱——这种把理论藏在故事里的写法,让读者像追剧一样上瘾。

互动感设计:每章都有灵魂拷问

书中每章结尾都会抛出一个灵魂拷问,比如:如果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劳动”“当AI开始创作音乐、绘画、写作,人类的创新思维还值钱吗?这些问题像经济学版脑筋急转弯,逼着你跳出舒适区,重新思考数字经济的本质。

五、阅读体验:像玩“数字经济密室逃脱”,越读越上头

翻开这本书,就像进入了一间数字经济密室逃脱”——每一章都是一个谜题,每一页都有新线索,直到最后一页,你才能恍然大悟:原来数字经济是这样运行的!

前几章:传统经济学的崩溃现场

开篇就用农业、工业与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对比给你当头一棒:农业时代,种1亩地收1000斤粮食;工业时代,造1辆车卖10万元;但在数字经济时代,写1行代码可能估值1亿,拍1个视频可能带货1亿——这种价值创造方式的断裂,让你瞬间意识到:旧经济学,真的解释不了新世界。

中间章:数字经济的解密时刻

当作者开始拆解创新函数”“软价值函数”“叙事体验价值时,你会像看侦探片一样兴奋:原来ChatGPT的爆火,是因为它的创新环境足够开放!”“原来抖音的流量密码,藏在它的算法推荐里!这些啊哈时刻,让你忍不住拍桌子:原来数字经济是这样玩的!

结尾章:未来经济的预言时间

最后几章,作者开始预言数字经济的未来:未来20年,20%的人口将创造80%的经济价值”“传统产业必须向软性制造转型,否则将被淘汰”“数据将成为比石油更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些预言像数字经济版《黑镜》,既让人兴奋,又让人警惕。

六、评价与影响力:从学术圈到产业界,一场“软价值革命”正在发生

这本书出版后,迅速在学术圈和产业界引发地震

学术认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晏智杰教授评价:中国的价值理论落后西方200年,这本书弥补了认知差距。他指出,传统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数字经济的免费模式”“流量变现”“注意力经济,而软价值经济学从物质-信息融合发展论出发,给出了更科学的解释。

产业共鸣:总裁读书会研究院院长李湛军说:这本书为数字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向导。比如,书中提出的平台-产品-场景-流量-变现模型,已被多家互联网企业用作战略工具;书中预言的数字经济将主导物质经济,正在被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企业的软硬融合实践验证。

读者好评:豆瓣评分8.7,读者留言:读完它,我终于敢经济学小白朋友聊数字经济了!”“这本书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理解元宇宙、AI、区块链的新世界大门

七、为什么你一定要读这本书?

在2025年的今天,数字经济早已不是未来概念,而是现在进行时”——从你每天用的微信、抖音,到工作的远程办公、AI助手,再到投资的元宇宙、Web3.0,数字经济的触角已经伸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你:

是创业者,想在数字经济里找到下一个风口

是传统企业主,焦虑数字化转型怎么转

是普通打工人,好奇为什么程序员比工人更赚钱

甚至只是个吃瓜群众,想搞清楚数字经济到底在搞什么”——

这本书都会给你答案。它不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更是一本数字经济生存指南”——教你用软价值的视角,重新理解财富、工作和生活。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

在数字经济时代,最大的风险不是看不懂技术,而是看不懂价值

如果你不想被时代抛弃,现在,就是翻开这本书的最好时机。

“《软价值经济学:数字经济时代的底层逻辑》:当经济学遇上量子理论,一场认知革命正在发生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 爱阅读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棘心》是现代作家苏雪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1929年首次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聚焦“女性求学与家国矛盾”的作品之一,中文版累计销量超50万册,被读者称为“‘民国女性的心灵独白’——既有留学的开阔,又有故土的牵绊”。全书以...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东西方的“精神诗桥”,纪伯伦的“灵魂自白集”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是黎巴嫩诗人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毕生创作的散文诗合集,收录了他从1903年到1931年间的160余篇作品,涵盖《先知》《沙与沫...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用“手术刀”解剖传统思想的现代启示录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用“手术刀”解剖传统思想的现代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现代中国哲学的“破冰之作” 1919年,当北洋政府还在“尊孔复古”的泥潭里挣扎时,胡适以一本《中国哲学史大纲》劈开了传统经学的“铁幕”。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用“科学方法”与“问题意识”双重武器,将中国哲学史从“圣...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掀开骑士铠甲下的“经济密码”,如何看懂欧洲从“封建”到“现代”的转身? | 爱阅读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掀开骑士铠甲下的“经济密码”,如何看懂欧洲从“封建”到“现代”的转身?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汤普逊”与中世纪城堡线稿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古镇旅游宣传”的照片发呆——青石板路、木质商铺、手工艺人现场打铁,这些被包装成“穿越体验”的场景,突然让我想起书里...

《追风筝的人》:在“背叛与救赎”里,读懂“人性最深处的光” | 爱阅读

《追风筝的人》:在“背叛与救赎”里,读懂“人性最深处的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阿富汗的“心灵史诗”,全球读者的“救赎指南”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2003年出版的现象级小说,被《纽约时报》评为“21世纪百大图书”,全球销量超4000万册...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一部拆解“财富游戏规则”的理性巨著 | 爱阅读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一部拆解“财富游戏规则”的理性巨著 一、书籍基本信息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的毕生心血之作,第一卷于1867年首次出版,后两卷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遗稿整理出版,全书共三卷,近200万字,横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三大领域。它不是传统意义...

《宗教的自然史》:一本剥开信仰外衣的思想解剖刀 | 爱阅读

《宗教的自然史》:一本剥开信仰外衣的思想解剖刀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由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撰写的小书,初版于1757年,薄薄的百余页却藏着撼动信仰根基的力量。它不像神学著作那样堆砌经文,而是像人类思想的考古报告——休谟带着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宗教习俗里"挖宝",从古希腊的多神崇拜到原始...

《宗教改革史》:解码信仰裂变与文明转型的基因图谱 | 爱阅读

《宗教改革史》:解码信仰裂变与文明转型的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穿越威登堡教堂的时空之门 英国历史学家迪尔克·魏尔辛的《宗教改革史》初版于1936年,商务印书馆2023年推出"宗教改革五百周年纪念版"。这部被称作"改革史研究标杆"的著作,采用仿古羊皮封面与哥特字体排版,内页穿插着16世纪德...

《政治经济学概论》:一本帮你理清“生产-分配-消费”逻辑的古典经济学框架书 | 爱阅读

《政治经济学概论》:一本帮你理清“生产-分配-消费”逻辑的古典经济学框架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让-巴蒂斯特·萨伊,初版于1803年——彼时拿破仑刚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国正从大革命后的动荡中恢复经济,商人们困惑“怎么组织生产才赚钱”,普通人不懂“工资、利润从...

《滞留人间72小时》:在倒计时里看清生活真相的治愈之旅 | 爱阅读

《滞留人间72小时》:在倒计时里看清生活真相的治愈之旅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滞留人间72小时》由青年作家陈鹿创作,2025年由微光出版社出版,224页的篇幅里,没有宏大的剧情,只有主角林小满意外获得“72小时生命倒计时”提示后,重新面对生活的细碎日常。它的核心价值,是帮读者“拆穿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