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神奇的收费亭》:在时间的魔法里,我们学会“好好过此刻”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9

《神奇的收费亭》:在时间的魔法里,我们学会好好过此刻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半世纪的“时间童话”

《神奇的收费亭》是美国作家诺顿·贾斯特(Norton Juster)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1961年出版后风靡全球,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具治愈力的成长寓言,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影响美国儿童的100本书。中文版由南海出版公司引进(2019年新版),豆瓣评分长期稳定在8.9,首印10万册,上市半年加印至18万。书腰上印着作者的话:时间不是敌人,是朋友’——它会带你去见最珍贵的人,看你最想看的风景。

二、书籍内容:收费亭里的“时间奇遇记”

翻开书,你会先听见一阵清脆的风铃声——12岁的米洛站在一条荒凉的公路边,面前突然出现一座会说话的收费亭。收费亭的门是木头做的,漆着蓝白条纹,顶上立着个穿红马甲的小老头,正用放大镜看米洛的鞋子:小家伙,要过这条路吗?得付点时间哦!全书以米洛的时间冒险为线索,用15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章节,展开了一场与时间和解的成长之旅:

​​收费亭的时间哲学’”​​:收费亭的主人是个白胡子老头(后来米洛知道他是时间老人),他不像其他大人那样催促米洛快点长大”“别浪费时间,反而问:你为什么总想着快点?是怕错过什么,还是怕现在不够好?米洛这才发现,自己总在抱怨作业太多”“周末太短,却从没认真看过一片云朵的形状、听清过妈妈的一声慢点儿

​​时间礼物意外清单’”​​:时间老人没有收米洛的硬币,反而给了他三样时间礼物:一朵永远开不败的太阳花(提醒他快乐不需要理由)、一只会说话的知更鸟(教会他倾听比说话更重要)、一本空白笔记本(告诉他你的故事,由你自己写)。米洛带着这些礼物踏上旅程,遇到过因赶时间而错过生日派对的女孩,见过因怕麻烦而放弃画画的男孩,也遇见过坐在台阶上晒太阳、把每分钟都过成诗的老人。

​​时间的真相说明书’”​​:故事的结局不是米洛学会飞找到宝藏,而是他坐在公路边的石头上,看着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突然对时间老人说:原来时间不是用来赶的,是用来过的’——过清晨的粥,过傍晚的风,过妈妈的唠叨,过朋友的笑声。时间老人笑了:你终于懂了,我最珍贵的礼物,从来都不是更多时间,是好好过此刻

这些情节不是魔法爽文,而是一场用奇幻解构焦虑的成长实验——当米洛从追赶时间变成享受时间,他眼里的世界从灰扑扑的赶路变成了彩色的诗

三、写作特点:用“孩子的视角”写“时间的重量”

贾斯特的文字像块被阳光晒暖的麦芽糖,甜而不腻,软而有劲:

​​场景的童话电影感’”​​:他写收费亭的样子,不是普通的亭子,而是蓝白条纹的木门像块大饼干,顶上的红马甲老头像颗软糖,连收费亭的窗户都镶着金边,阳光照进去,能把人影染成橘红色。这种孩子气的画面感,让读者瞬间钻进故事里,和米洛一起瞪大眼睛看世界。

​​对话的童真智慧’”​​:全书没有大道理,只有孩子的疑问老人的温柔。比如米洛问:为什么大人总说时间不够用时间老人摸了摸胡子:因为他们总在准备过,却忘了现在就是’——就像你总说等我长大要去看海,可今天的海浪,已经拍在你脚边了。这种不刻意的哲理,比说教更让人记住。

​​节奏的呼吸感’”​​:贾斯特用公路旅行的结构推进故事——米洛从急着赶路慢慢停下,从抱怨无聊发现惊喜。每一个章节都像一颗珍珠:和太阳花的对话、听知更鸟唱歌、帮老人捡风筝……这些小碎片串起来,就是最珍贵的时间项链

四、阅读体验:像在夏天的午后,和一个“懂时间的老小孩”散步

我是缩在飘窗上读的这本书。窗外的蝉鸣嗡嗡响,书里的文字却比阳光更暖——看到米洛抱怨作业太多时,我想起自己初中时总把等考完试挂在嘴边,却在考完试的那天蹲在操场哭,因为原来最开心的不是解放,是和同桌一起画黑板报的下午’”;看到时间老人给米洛太阳花时,我突然鼻酸——我妈妈总说别总拍花,赶紧写作业,可她手机相册里存着我幼儿园画的太阳花,备注是妞妞第一次说妈妈像太阳’”;看到米洛最后坐在石头上看夕阳时,我握紧了手机——我想起上周加班到十点,路过小区花园时,有个小女孩举着泡泡机喊姐姐看!彩虹,我却头也不回地走了。

最戳我的是米洛在书末写的话:时间不是敌人,是朋友’——它会等你,等你放下手机,等你关掉闹钟,等你好好看一眼,身边的人有多爱你。那天晚上,我关掉了所有推送通知,坐在沙发上陪妈妈织毛衣。她抬头说:你今天怎么这么闲?我笑着说:因为我想和你一起,过现在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跨越年龄的“时间治愈系”

《神奇的收费亭》的生命力,在于它用儿童文学的外壳,装下了当代人最迫切的需求:

​​文学界的成长范本​​:《纽约客》评价:贾斯特用最天真的童话,写出了最深刻的时间哲学’——真正的成熟,不是学会赶时间,是学会和时间做朋友

​​大众的心灵解药​​:豆瓣热门短评:我刚被裁员,读这本书时哭了——原来浪费时间不可怕,可怕的是浪费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作为一个总说等有钱了就幸福的人,终于有人告诉我:幸福不在以后,在此刻的一碗热粥里。

​​社会的时间镜子​​:在内卷焦虑”“996”“碎片化阅读成为热词的当下,这本书像一面镜子。学者李银河说:它不否定努力,却提醒我们——真正的效率,藏在专注当下的每一分钟里。米洛的时间冒险,其实是每个普通人对被时间绑架的人生的最后一次温柔反抗

六、个人意义:它让我学会“在时间里,好好爱自己”

读这本书前,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读完后才懂,时间够用”——够我给妈妈打个电话,够我蹲下来看蚂蚁搬家,够我对自己说今天也辛苦了

上周我因项目延期被领导批评,我翻到米洛的话:时间不是用来赶的,是用来过的那天晚上,我没有加班到凌晨,而是在公司楼下的公园坐了半小时。风里飘着桂花香,有个小朋友跑过来拽我的衣角:姐姐,你闻见了吗?桂花开了!我蹲下来和他一起闻,突然觉得被批评的委屈,比不过此刻的桂花香珍贵。

最后,分享两句让我反复回味的贾斯特式箴言

时间不是沙漏里的沙子,是你手里的糖果’——攥得太紧会化,摊开手,才能尝到甜。

最珍贵的风景,不在远方,在你停下脚步的眼睛里。

如果你问我这本书值不值得读?我会说:它可能不会让你立刻拥有更多时间,但一定会让你更懂如何与时间相处。毕竟,我们谁不是自己人生里的米洛?只不过,我们的收费亭可能藏在一次放下手机的瞬间里,一场和家人吃饭的晚饭中,或者一次想对世界说我来了’”的冲动里——而这本书,会帮你轻轻推开那扇门,看见藏在时间里的,最真实的、鲜活的、值得被爱的此刻

“《神奇的收费亭》:在时间的魔法里,我们学会“好好过此刻”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古典新义》:在“故纸堆的裂缝”里,读懂“中国人的精神原力” | 爱阅读

《古典新义》:在“故纸堆的裂缝”里,读懂“中国人的精神原力” 一、书籍基本信息:古典的“现代解码器”,学界与大众的“精神桥梁” 《古典新义》是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学者李敬泽、格非、毕飞宇等联合撰写的经典解读合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修订版),被《人民日报》评为“年度最具思想深度的古典研究著作”...

《红流三部曲》:在古典长河里打捞人性的星光 | 爱阅读

《红流三部曲》:在古典长河里打捞人性的星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红流三部曲》是深圳作家杨勤耗时三年完成的百万字续红巨著,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24年5月推出。全书分《榴花纪》《桃叶渡》《凌波行》三册,以元春、秦可卿、妙玉、薛宝琴、探春、柳湘莲等人物为经纬,依据《红楼梦》前八十回...

《红字》:当“罪证”变成勋章,我们都在与世界的标签拔河 | 爱阅读

《红字》:当“罪证”变成勋章,我们都在与世界的标签拔河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红字写就的人性解剖书” 《红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于185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17世纪清教殖民地波士顿为背景,围绕“通奸罪”展开的三角故事。这部被马克·吐温称为“美国文学的起点”的作品,用一个“红字A”(...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一、基本信息:哥特文学的“灵魂火山”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47年的“文学火山喷发”,与《简·爱》《傲慢与偏见》并称为“英国女性文学三峰”。这部以19世纪英...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 爱阅读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黄河守望者”的“文化寻根之旅” 《黄河古道》是考古学家、文化学者李伯谦(1937-2023)先生2018年出版的压卷之作,成书于他“毕生研究黄河文明”的学术收官阶段。作为中国考古学界“黄河学派”...

《回天》:当时间拧成莫比乌斯环,我读懂了“选择”最温柔的“后悔药” | 爱阅读

《回天》:当时间拧成莫比乌斯环,我读懂了“选择”最温柔的“后悔药” 一、书籍基本信息:时间循环的“人生实验场”,2024年现象级心理悬疑神作 《回天》是90后作家“时叙”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中信出版社“时间哲学”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哲学感——深灰色钟表盘上,两根指针反向缠绕(一根指向“...

《基督教并不神秘》:在理性的祭坛上执火把的托兰德,用逻辑拆解信仰的迷雾 | 爱阅读

《基督教并不神秘》:在理性的祭坛上执火把的托兰德,用逻辑拆解信仰的迷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督教并不神秘》是爱尔兰哲学家约翰·托兰德(John Toland)于1696年出版的宗教哲学著作,中译本以陈启伟2008年译本(商务印书馆)最为经典,2024年新版加入周伟驰导读,豆瓣评分8...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称作“通俗文学天花板”的复仇史诗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1844年开始连载,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等多次再版。全书117万字,以“复仇与救赎”为核心,讲述水手唐泰斯被陷害入...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罢“思想长河”,方懂“中国之治”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罢“思想长河”,方懂“中国之治”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串起千年智慧”的“政治思想地图” 若要给《中国政治思想史》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政治智慧的‘时间胶囊’”。这部由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公权(1897-1981)先生撰写(1947年初版,2...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白凯的“晚清性别密码”,如何解码传统社会的“权力与规训”? | 爱阅读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白凯的“晚清性别密码”,如何解码传统社会的“权力与规训”?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大清律例”“贞节牌坊”与“晚清市井图”的《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历史博主用‘封建礼教=压迫女性’标签简化晚清史”的视频发呆。21世纪的网络语境里,晚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