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宋稗类钞》:宋代市井的微博热搜与文人朋友圈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宋稗类钞:宋代市井的微博热搜与文人朋友圈

一、书籍基本信息:清代人编的“宋代朋友圈”合集

《宋稗类钞》是清代潘永因耗时十余年编纂的宋代笔记小说选集,成书于17世纪,全书共40卷,收录了宋代200余种笔记中的1800余则轶事,涵盖政治、文化、科技、市井生活等领域。与传统史书(《宋史》重官方叙事)不同,它以民间视角记录宋朝,被学者称为宋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二、核心价值: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的立体宋朝

这本书不是简单的故事汇编,而是用轶事解构历史的显微镜。它教会读者:

如何用市井细节还原宋代生活图景:比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州桥夜市摊位,从煎茶卖药,展现宋代商业的繁荣;

如何用文人笔记捕捉士大夫的精神世界:通过苏轼与佛印斗禅机”“王安石不修边幅等故事,揭示文人雅士的真实性格;

如何用民间传说补充官方史书的空白:如杨家将抗辽的不同版本,暗示民间对英雄的想象与官方叙事的差异

这些价值不是学术游戏,而是对历史多维度的还原”——正如学者邓广铭所说:读《宋稗类钞》,方知宋朝如何在民间。

三、内容亮点:在“笔记体”中,看见宋朝的“多副面孔”

1. “苏轼的朋友圈:从佛印到卖鱼翁的跨界社交

书中最鲜活的细节,是苏轼与各色人等的互动:

记他与佛印和尚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的禅机对话,用放屁的粗俗化解修行的严肃;

又记他与卖鱼翁论诗,用老翁不知诗,但知鱼鲜美的对比,暗示雅俗共赏的宋代文化;

作者总结:宋朝的文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在烟火里写诗的人。

这种用市井写雅士的写法,比任何传记都更真实——它让我们看见:文化不是高悬的月亮,而是脚下的泥土

2. “汴京物价:从一碗茶一套房的经济密码

书中对宋代物价的记载,像一部古代经济纪录片

州桥夜市一碗煎茶5文钱,结合当时日薪约100文,暗示普通人的消费水平

又记临安城一套房需千贯,用一贯=1000文的换算,揭示房地产泡沫的古代版本;

这种数据+场景的笔触,让阅读变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经济学课

3. “科技发明:从火药活字印刷的民间智慧

书中对宋代科技的刻画,充满了草根创新的活力:

百姓用火药驱兽,比官方记载火药用于战争更早;

又记毕昇发明活字印刷,通过邻居借胶泥的细节,强调民间发明家的日常

作者总结:科技不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千万人实践的结晶

这种用细节藏深意的智慧,比任何科技史都更生动。

四、写作特点:用“笔记体”重构历史认知的原始魅力

1. “碎片化的艺术:让历史长在故事里

潘永因的编纂堪称非虚构写作的典范

短篇记事件,如岳飞被害的民间传说与官方记载并存;

对话写人物,如朱熹与弟子论格物致知’”的课堂实录;

这种碎片化+场景化的写法,让厚重的历史变得像微博热搜一样易读。

2. “冷峻客观的贯穿:从朝堂市井的对比视角

书中两个关键对比:

宋徽宗建艮岳百姓卖儿鬻女并列,暗示奢靡之风如何摧毁一个王朝

辛弃疾抗金朝臣主和呼应,强调忠奸之辩在历史中的回响

这种正反对照的手法,让阅读变成了一场人性善恶的观摩

3. “幽默风趣的平衡:用段子讲透大道理

书中穿插民间笑话文人趣事

某官员因怕老婆被同僚嘲笑,实则暗示宋代女性地位的提升

苏轼用河东狮吼调侃友人,用谐音梗解构惧内的尴尬;

这种用幽默写严肃的笔触,让阅读变成了一场边笑边思考的旅程。

五、阅读体验:在“宋人的朋友圈”里,照见自己的“生活共鸣”

读《宋稗类钞》时,我总想起现代人的社交媒体焦虑。书中对苏轼发朋友圈的描写,让我意识到:古人同样有表达欲社交需求;对汴京物价的记载,又让我明白:所谓古代消费,和今天的打工人一样,充满算计与妥协

最触动我的,是书中百姓用火药驱兽的细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科技从来不是高大上的发明,而是普通人解决问题的智慧。而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或许就是在宋人的轶事里,学会如何与自己的生活认知和解。

六、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一部穿越八百年的“社会解剖手册”

1. 出版史的奇迹

《宋稗类钞》自成书以来,被历代学者视为珍本,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时称其采摭繁富,保存宋人遗闻颇多。2023年中华书局再版时,豆瓣读者评价:这是历史版的《故事会》,比《宋史》更接近人间烟火;某高校历史系教授称:我们至今还在用《宋稗类钞》校勘《宋史》的谬误。

2. 当代社会的镜像回响

国潮”“非遗成为热词,书中宋代文人雅集”“市井手工艺的记载显得格外亲切。它们像一面镜子,照出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潘永因对民间智慧的重视,又像极了当下草根创新”“大众创业的潮流——我们都在等待自己的历史觉醒时刻

3. 金句的力量:一句话,一辈子

文化不是高悬的月亮,而是脚下的泥土(书中对宋代文化的诠释)

科技从来不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千万人实践的结晶(对发明创造的总结)

历史不是帝王的家谱,而是千万人生活的总和(对历史本质的诗意概括)

这些句子像钉子,钉在历史的木板上,也钉进读者的心里。

七、结语:在历史的“朋友圈”里,我们都是“宋人”

《宋稗类钞》不是一本严肃的历史书,它太鲜活,太真实,太像一部宋代版的微博热搜。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它成为历史爱好者书架上的必备武器。当你在某个深夜翻开这本书,或许会像我一样,在苏轼与佛印的禅机里看见文人的可爱,在汴京夜市的喧嚣中听见市井的烟火。而《宋稗类钞》想告诉我们的,或许只是:在历史的战场里,保持对生活的敬畏,比追求正确都更重要。

“《宋稗类钞》:宋代市井的微博热搜与文人朋友圈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麻瓜的世界里,我们都是等待被唤醒的“魔法师” | 爱阅读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麻瓜的世界里,我们都是等待被唤醒的“魔法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猫头鹰信开启的全球童话”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英国作家J.K.罗琳(J.K.Rowling)于1997年出版的奇幻文学经典,首印仅500册,却凭借“魔法世界的极致想象”和“成长主题的普世共鸣”...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 爱阅读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剖人性”的“社会显微镜” 若要给《红与黑》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法国的‘人性解剖书’”。这部由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司汤达(1783-1842)创作(1830年初版)的经典小说,以“维璃叶小...

《护教篇》:当信仰撞进现实的墙,古人如何为思想“打官司”? | 爱阅读

《护教篇》:当信仰撞进现实的墙,古人如何为思想“打官司”? 最近翻完这本被学界朋友称为“文明对话密码本”的《护教篇》,合上书页时已是凌晨一点。窗外的路灯透过纱窗洒在封面上——烫金的“护教”二字被揉出一层暖光,像极了书中那些穿越千年的思想者,在历史的迷雾里举着火把,向我招着手说:“来看看我们当年...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 爱阅读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黄河守望者”的“文化寻根之旅” 《黄河古道》是考古学家、文化学者李伯谦(1937-2023)先生2018年出版的压卷之作,成书于他“毕生研究黄河文明”的学术收官阶段。作为中国考古学界“黄河学派”...

《饥饿的路》:在魔幻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 爱阅读

《饥饿的路》:在魔幻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非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瑞1991年出版的《饥饿的路》获当年布克奖,成为史上最年轻获奖者。这部532页的巨著以约鲁巴神话为骨、现实主义为肉,中文版由王维东翻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引进。小说通过“鬼孩”...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 爱阅读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积极情绪的力量》是美国积极心理学领域权威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经典著作,2009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百万册,被读者称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入门圣经’”。全书以作者20余年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共8章,既打破了“积极情...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 爱阅读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基度山伯爵》,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背景,讲述水手邓蒂斯遭人诬陷入狱十四年,化身"基度山伯爵"完成惊天复仇的传奇故事。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柄"复仇的镐头",凿开了命运的铁壁——当世界把...

《极品风水师》:在都市异闻中,读懂风水文化的现代生存法则 | 爱阅读

《极品风水师》:在都市异闻中,读懂风水文化的现代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爽文”标签低估的风水异能经典 《极品风水师》是岱岳峰创作的都市异能小说,2017年起在纵横中文网、百度小说等平台连载,以396万字、1406章的体量构建了一个风水秘术与现代刑侦碰撞的悬疑世界。小说以青年风水师陈...

《最美不过诗经》:在烟火人间,打捞三千年前的温柔 | 爱阅读

《最美不过诗经》:在烟火人间,打捞三千年前的温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呼吸的译注本” 《最美不过诗经》是青年作家李颜垒的《诗经》通俗读本,2010年首次出版后风靡全国,2019年推出典藏版。全书精选《诗经》中30余篇经典诗作,围绕爱情、劳作、战争等主题划分为七大章节,如“情为何物”“男耕...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罢“思想长河”,方懂“中国之治”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罢“思想长河”,方懂“中国之治”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串起千年智慧”的“政治思想地图” 若要给《中国政治思想史》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政治智慧的‘时间胶囊’”。这部由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公权(1897-1981)先生撰写(1947年初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