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我们的班规只有一条》:打破传统教育的“温柔革命”,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7

《我们的班规只有一条》:打破传统教育的温柔革命,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

《我们的班规只有一条》由资深班主任、儿童教育研究者李希贵所著,2020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8万字,分为一条班规的诞生”“班级里的自主故事”“教育者的反思与成长三大部分。不同于传统教育类书籍满是管教技巧,它更像一本班级自主管理日记,记录了李希贵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时,如何用只有一条班规的大胆尝试,让原本调皮的班级变成充满活力的自主成长空间,字里行间满是对孩子的尊重与教育的巧思。

二、书籍内容:不只有“班规”,更有“孩子自主成长的细节”

这本书最打动人的,是它跳出了老师制定规则、学生遵守规则的传统模式,把焦点放在孩子如何自己制定规则、自己解决问题的真实场景里。比如讲一条班规的具体内容时,它不是简单写不许打闹,而是记录孩子们的讨论过程——“有同学说不能欺负人,有人补充还要帮被欺负的同学,最后大家一起定出让每个人都感觉安全、快乐的核心原则,连课间追逐打闹到什么程度算过分,都是孩子们自己投票决定的;聊班级矛盾解决时,书中提到两个同学因抢绘本吵架,老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让他们坐在冷静角,先说出自己的感受,再一起想下次怎么借绘本不吵架,最后居然琢磨出绘本借阅登记本,还自己画了可爱的登记表格

更难得的是,它不回避自主管理中的问题。书中既讲了孩子们成功组织班级义卖的快乐,也坦诚记录第一次自主选班干部时,有人因为没选上哭鼻子,大家一起讨论怎么安慰落选的同学’‘下次选举怎么更公平’”;甚至提到有孩子故意破坏自己定的规则,老师没有惩罚,而是和他聊为什么不想遵守,最后发现他是想引起关注,孩子们还主动提出每天陪他玩10分钟游戏’”——这些细节让自主管理不再是理想化的口号,而是充满真实、温暖的教育实践。

三、写作特点:把“教育道理”变成“孩子能看懂、大人有共鸣的故事”

李希贵的文笔像一位温和的故事讲述者,没有教育理论的生硬,满是生活气息的细腻。他擅长用孩子的视角描述场景,比如写孩子们讨论班规时,会记录他们的童言童语:有个小胖子举着肉乎乎的手说我觉得快乐就是能吃到零食,大家笑完后,居然真的把课间可以分享健康零食加进了快乐清单’”;讲班级活动时,他会描写细节:孩子们办读书分享会,有人把绘本编成小话剧,连道具都是用纸箱做的,虽然歪歪扭扭,但演到小狐狸帮助朋友时,台下的小朋友都认真地鼓掌,读着文字,仿佛能看到教室里叽叽喳喳又充满活力的画面。

另外,书中还穿插了教育小笔记,比如解释为什么不制定多条班规时,李希贵老师写:就像给孩子穿衣服,穿太多会束缚行动,一条核心班规就像宽松的外套,既保暖又不影响孩子跑跳,剩下的细节让他们自己搭配;聊老师的角色时,他比喻成班级里的加油站,不是指挥家,而是当孩子没力气时,递上鼓励的小油桶’”,生动又好懂,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能轻松get到教育的巧思。

四、阅读体验:像看“孩子们的成长纪录片”,越读越温暖

我第一次读时,本想作为家长学习管教方法,结果读着读着就笑出了声。印象最深的是某个晚上,我坐在书桌前看班级自主办生日会那章,看到孩子们为给同学过生日,偷偷攒零花钱买蛋糕,还自己排练节目,有个孩子忘词了,全班一起帮他接,最后大家满脸奶油地唱生日歌,连老师都被抹了一脸奶油——瞬间想起自己上学时的班级生活,那种纯粹的快乐特别有感染力。

还有一次,我家孩子因为不想写作业和我吵架,我突然想起书中孩子们自己定作业计划’”的故事,试着让孩子自己决定先写数学还是先写语文”“每写30分钟玩10分钟,没想到他居然主动完成了作业,还说这是我的计划,我要做到”——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教育不是管住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管住自己,这种从书中获得的教育启发,比任何技巧都有用。

读完最后一页时,我没有看完一本教育书的沉重,反而有种心里暖暖的的柔软。以前总觉得教育是复杂的工程,现在才发现,最有效的教育,其实是把尊重还给孩子,让他们在试错中学会成长。就像书中的孩子们,没有被条条框框束缚,反而变得更懂事、更有责任感。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启蒙书”,口碑爆棚

从社会评价来看,这本书的认可度极高。它上市后连续3年稳居教育类书籍畅销榜,豆瓣评分高达8.8分,评论区里很多家长说这是第一本让我想放下家长权威的教育书,还有老师留言用书中的方法试了试,班级里调皮的孩子居然主动帮同学,太惊喜了;知名教育专家朱永新也推荐过它,说《我们的班规只有一条》打破了教育就是管教的误区,让我们看到,孩子其实有能力自己管理自己,这种教育理念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

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不仅是教育参考书,更是和孩子相处的心态调整剂。以前我总爱对孩子说你应该这样做”“不许那样做,读完书后,我开始试着问你觉得怎么做更好”“遇到问题你想怎么解决,孩子不仅更愿意沟通,还学会了主动承担责任——比如上周他忘带作业本,没有像以前一样哭,而是自己给老师打电话道歉,还制定了睡前检查书包的计划。这种孩子的成长,是这本书给我最珍贵的礼物。

六、书籍核心价值:帮教育者“放下控制,让孩子学会自主成长”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不是教家长怎么管孩子,而是帮大家重新理解孩子”——它让我们明白,孩子不是需要被管教的对象,而是有想法、有能力的自主成长者。一条班规的背后,是对孩子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分辨对错,相信他们能解决矛盾,相信他们能在自主中学会责任。

这恰好戳中了当下很多家庭教育的痛点:家长总怕孩子出错,忍不住事事包办,结果孩子越来越依赖;而书中的实践证明,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们自己制定规则、自己承担后果,反而能培养出更独立、更有同理心的孩子。就像李希贵老师在书中说的:最好的班规,不是管住孩子的行为,而是唤醒孩子心里的善意和责任感。

七、书中金句分享

1.我们的班规只有一条:让每个人都在这个班里感觉安全、快乐。因为当孩子觉得安全时,才敢表达;当孩子觉得快乐时,才愿意成长。

2.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帮他们找到自己本来的样子——就像给种子浇水,不是让它长成玫瑰,而是让它长成自己该有的模样,可能是小草,也可能是大树,都有自己的价值

如果你是正在为管孩子头疼的家长,或是想改变传统班级管理的老师,一定要读《我们的班规只有一条》——它不会给你复杂的技巧,却会让你明白:教育的本质,是尊重与信任;而孩子的成长,远比我们想象中更有力量。

“《我们的班规只有一条》:打破传统教育的“温柔革命”,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沟通的艺术》:重建人际关系的魔法手册 | 爱阅读

《沟通的艺术》:重建人际关系的魔法手册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世纪的沟通圣经 《沟通的艺术》由美国心理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创作,2009年经北京燕山出版社引进中国,吕冬青主编。作为卡耐基首部成功学著作,本书融合心理学与社会学理论,构建了以人性洞察为核心的沟通体系。全书分“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不是“心理教材”,是“情绪低落时的温暖解药”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心理学童话,1997年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500万册,被《卫报》称为“英国国民心理咨...

《好饿的毛毛虫》:在洞洞页与蝴蝶翅膀的裂隙里,解码成长的魔法公式 | 爱阅读

《好饿的毛毛虫》:在洞洞页与蝴蝶翅膀的裂隙里,解码成长的魔法公式 一、书籍基本信息:童书界的色彩核爆 艾瑞·卡尔创作的《好饿的毛毛虫》1969年出版即成为全球现象级童书,获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童书奖,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聪明的认知启蒙术"。这部以贪吃毛毛虫周游美食世界最终蜕变为蝴蝶为主...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 爱阅读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低估的传统武侠短篇 《痕深刀浅》是阅文集团Lv.1作家金木要2018年创作的传统武侠小说,全书共20章,约6.89万字,于起点中文网、起点女生网等平台免费试读。小说以诗歌形式开篇,...

《红楼梦日历》:在时光褶皱里重读红楼 | 爱阅读

《红楼梦日历》:在时光褶皱里重读红楼 当一本日历能让你在撕页时心生不舍,它便早已超越了计时工具的意义。《红楼梦日历》便是这样一部奇书,以三百六十五页的篇幅,将大观园的四季流转、人情冷暖拆解成可触摸的日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部日历由中华书局出版,特邀红学专家团队编纂,每年更新一版却始终保持经...

《红与黑》:阶层跃迁的野心与宿命,司汤达笔下的现代性寓言 | 爱阅读

《红与黑》:阶层跃迁的野心与宿命,司汤达笔下的现代性寓言 一、书籍核心价值:一场献给所有"社会攀爬者"的镜像剧场 翻开这本19世纪的阶层启示录,你会发现它竟是部精妙的"社会生存模拟器"。于连从锯木厂少年到市长秘书的蜕变史,暗藏阶层跃迁的隐秘法则:当他在市长家抄写拉丁文典籍时,用羽毛笔在羊皮纸上...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 爱阅读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一、书籍基本信息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时便因其哥特式风格与颠覆性的主题引发争议。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荒凉的英格兰北部旷野为背景,通过两代人的情感纠葛与复仇故事,展现了人性的深渊与光辉。 (...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一、基本信息:哥特文学的“灵魂火山”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47年的“文学火山喷发”,与《简·爱》《傲慢与偏见》并称为“英国女性文学三峰”。这部以19世纪英...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迷宫中寻找人性灯塔的史诗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迷宫中寻找人性灯塔的史诗   一、核心价值:一本写给“困兽”的生存哲学手册 当你在职场被同事构陷、在感情中被挚爱背叛、在人生关键节点遭遇不公时,是否幻想过化身“复仇者”?大仲马用1392页的鸿篇巨制告诉你:真正的复仇不是毁灭敌人,而是在深渊中守住灵魂的完整。书中那句“人类...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 爱阅读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幽默拆解天才”的成长寓言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巴克利(Christopher Buckley)于1990年出版的幽默成长小说,全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