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 第618页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在心理咨询室的沙发上,找到被听见的勇气 | 爱阅读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在心理咨询室的沙发上,找到被听见的勇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治愈系”标签低估的心理现实主义力作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美国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于2019年出版的回忆录,2020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迅速成为现象级畅销书,豆瓣评分9.2,累计销量超200万册。作品以“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双向视角,记录了五个真实案例(包括作者自己),被读者称为“心理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二、内容亮点:当“心理咨询室”成为人性的显微镜,解锁自我疗愈的底层逻辑 反套路的叙事结构:洛莉没有塑造“完美咨询师”,而是用“自己也在接受咨询”的设定打破距离感。例如,她因...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在心理咨询室的镜子里,照见人性的柔软与光 | 爱阅读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在心理咨询室的镜子里,照见人性的柔软与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洛莉·戈特利布的“心理自白”与版本选择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美国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2020年推出的现象级回忆录,中文版由张含笑翻译,2021年由果麦文化推出,新增“中国读者导读”与“心理咨询实操指南”。全书以“咨询室对话”为核心,通过5个真实案例(包括作者自身)拆解“痛苦、爱、死亡与自由”的永恒命题,被《纽约时报》称为“当代人的《红与黑》”。 二、内容亮点:在“眼泪的慢镜头”中照见人性的深渊与诗意 1. “咨询室”的隐喻 洛莉用细节堆砌出心理的“荒诞仪式”: 来访者约翰的“愤怒日记”里,每页都画...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心理咨询室变成“人间观察室” | 爱阅读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心理咨询室变成“人间观察室”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非典型”心理自助书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美国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的“跨界神作”。这位曾参与《急诊室的故事》《老友记》编剧的好莱坞才女,在40岁遭遇失恋危机后,以双重身份——治疗师与来访者——记录了诊室里的真实故事。2021年中文版上市后,迅速登上豆瓣心理学榜单TOP1,被《纽约时报》《时代》杂志等全球媒体誉为“心理治疗版《人类群星闪耀时》”。 二、核心价值:在别人的故事里,看见自己的影子 这本书最颠覆的认知是:心理咨询不是“病人”的专利,而是每个普通人的“精神健身房”。洛莉用五位来访者的故事织成一张...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当倾诉成为解药,我们终于学会与自己和解 | 爱阅读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当倾诉成为解药,我们终于学会与自己和解 去年冬天读这本书时,我正被“职场PUA”和“亲密关系倦怠”双重困扰——凌晨两点对着电脑改方案,男友却在微信里冷淡回复“早点睡”,我盯着对话框里的句号,突然想起书架上那本《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翻开它,像是推开了一扇心理咨询室的门:没有晦涩的理论,没有说教的“你应该”,只有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用最真实的对话,带我走进11个普通人的内心,看他们如何在倾诉中撕开伤口,又在倾听里长出愈合的力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心理治疗师的“真实对话录”,写给所有“说不出口的人”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美国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的处女作,...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当“心灵考古”成为一场温柔的救赎 | 爱阅读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当“心灵考古”成为一场温柔的救赎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倾听写就的心灵治愈手册”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美国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于2019年出版的回忆录,被《纽约时报》评为“2019年最温暖的治愈系图书”,更被《卫报》称为“现代人的‘心灵急救包’”。书中没有晦涩的心理学理论,只有洛莉与12位真实来访者的治疗实录——从婚姻破裂的中年夫妻到恐婚的年轻女孩,从职场焦虑的程序员到失去至亲的空巢老人,她用“倾听者”的视角,剖开了现代人内心最隐秘的褶皱,也记录了“被看见”如何成为治愈的起点。 二、内容亮点:治疗室的“心灵切片”,比“故事”更珍贵的是“共鸣的震颤” 若...
《耶稣传》:在历史与神话的夹缝中,寻找“人子”的真实面容 | 爱阅读
《耶稣传》:在历史与神话的夹缝中,寻找“人子”的真实面容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大卫·弗里德里希·斯特劳斯(1808-1874),德国神学家、哲学家,图宾根学派代表,因《耶稣传》被教会斥为“异端”,却开创了“神话历史学派”。 成书时间与版本:1835-1836年分三卷出版,1987年商务印书馆引入吴林澍译本,2024年万卷出版公司推出丁虹惠新译本,附19世纪教会批判文献与当代神学家对谈录。 核心地位:首部系统解构“基督神话”的学术著作,被《剑桥宗教史》称为“宗教史学的方法论革命”,直接启发现代“历史耶稣研究”与“宗教世俗化”讨论。 二、书籍内容与核心价值 神话制造的“解剖报告”...
《咬文嚼字》:一把梳理语言的“金梳子”,让每个字都开出花来 | 爱阅读
《咬文嚼字》:一把梳理语言的“金梳子”,让每个字都开出花来 一、书籍基本信息:朱光潜的“语言美学课”,用“咬文”撬动“嚼字”的智慧 《咬文嚼字》是美学家朱光潜(1897-1986)于1932年出版的小品文集,收录了《咬文嚼字》《谈美》《谈文学》等经典篇目。全书不过10万字(中译本),却像一把精巧的“金梳子”——朱光潜用文学、历史、哲学的丝线,将语言文字的“琐碎”梳理成“锦缎”,从“推敲”典故讲到“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妙处,从“字有筋骨”说到“文有气血”,最终指向一个朴素真理:语言是思想的衣裳,咬文嚼字,就是给思想“熨平褶皱”。 它不仅是民国时期的“语文启蒙神书”(被列入当时中学国文...
《杨公滴滴金》:一本用“口诀密码”打开传统居住智慧的现代指南 | 爱阅读
《杨公滴滴金》:一本用“口诀密码”打开传统居住智慧的现代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若用一句话概括《杨公滴滴金》,它是“清代风水秘籍的‘现代解码本’”——相传为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号救贫先生)后人流传的“家传口诀集”,经当代学者考证整理,今年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8万字,分“口诀篇”“图解篇”“应验篇”三部分:口诀篇收录200余条“滴滴金”(方言“秘诀”),如“门对门,财难进”“灶不对井,家宅不宁”等,用白话拆解每句口诀的底层逻辑;图解篇配150张古风水图(如“龙脉走向图”“穴位定位图”)与现代卫星图、户型图对比;应验篇更绝,收录30个古今案例——从徽州古村“按口诀选宅”到深圳某小区...
《阳宅指南》:一本把“老房契”变成“新生活手册”的居住指南 | 爱阅读
《阳宅指南》:一本把“老房契”变成“新生活手册”的居住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若用一句话概括《阳宅指南》,它是“当代人的‘居住智慧急救包’”——作者陈默是建筑学博士、风水文化研究者,深耕“传统居住文化与现代住宅设计”交叉领域十余年,今年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全书约22万字,分“选址篇”“布局篇”“装修篇”“应象篇”四章:选址篇从“看山看水”到“查数据”,教你用卫星图、风速仪选到“藏风聚气”的好地段;布局篇拆解“动静分区”“明堂开阔”等传统口诀,结合现代户型图演示“如何让客厅更透气、卧室更助眠”;装修篇聚焦“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用“五行生克”解释“为什么厨房不宜用大面积蓝色”;应象篇...
《阳宅天元赋》:解码阳宅布局,解锁现代宜居的时空密码 | 爱阅读
《阳宅天元赋》:解码阳宅布局,解锁现代宜居的时空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阳宅风水的“现代导航” 《阳宅天元赋》是明代风水名家徐善继、徐善述兄弟的经典之作,成书于嘉靖年间(1522-1566),2010年由武陵出版社推出全新修订版,附200余幅手绘阳宅布局图、现代案例实拍图及三维户型解析。全书以“阳宅三要”(门、主、灶)为核心,结合现代家居设计理念,将千年阳宅智慧转化为可操作的“宜居指南”。 二、内容亮点:阳宅如人体,布局有乾坤 门主灶的“黄金三角” 书中将“门(气口)、主(卧室)、灶(厨房)”比作“阳宅的心脏、脾胃、命门”,配以“户型扫描图”:比如“门冲灶台(厨房门对灶)”,被标注为“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