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 第584页
《宪法判断的原理与方法:基于比较法的视角》:当宪法审查遇上“手术刀” | 爱阅读
《宪法判断的原理与方法:基于比较法的视角》:当宪法审查遇上“手术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拆解宪法审查DNA”的学术指南 书名:《宪法判断的原理与方法:基于比较法的视角》 作者:翟国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出版信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首版,2024年增修重版,定价99元,精装291页 定位:国内首部系统研究宪法判断方法论的学术专著,被韩大元、林来梵等宪法学界泰斗联袂推荐,堪称“宪法审查的‘操作手册’”。 二、核心价值:宪法审查的“技术流”与“哲学课”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撕开了宪法审查的“神秘面纱”,将其从政治博弈的迷雾中拉回法律...
《现乡土景观》:当我们重新凝视村庄,看到了怎样的生命史诗? | 爱阅读
《现乡土景观》:当我们重新凝视村庄,看到了怎样的生命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蹲”在田埂上的乡土景观“解码书” 《现乡土景观》出版于2022年,作者是中国农业大学景观设计学教授李芳。这部被列为“乡村振兴研究丛书”的著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图鉴”,而是一部以“田野调查+理论深耕”为核心的学术随笔集。李芳团队用3年时间走访了浙江安吉、云南元阳、陕西袁家村等12个典型乡村,结合村民口述、地契档案、老照片等2000余份材料,写成这部“会呼吸的乡土景观志”。 若用一句话概括它的“身份”:这是一部为“乡土景观”正名的“现代性观察笔记”——它告诉我们,乡村的青石板路、老戏台、晒谷场,不是“传...
《现实的社会构建》:在伯格与卢克曼的魔镜中解码社会真实的幻术 | 爱阅读
《现实的社会构建》:在伯格与卢克曼的魔镜中解码社会真实的幻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社会学的"认知革命" 《现实的社会构建》是美国社会学家彼得·伯格与托马斯·卢克曼于1966年出版的社会构建论奠基之作,被学界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理论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社会学经典译丛"典藏本,附有两位学者手绘社会构建模型与当代社交媒体案例对照表,让57年前的认知革命在Z世代读者眼中焕发新生机。社会学家鲍曼曾评价:"如果说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秘密,那么伯格与卢克曼就是重新绘制了社会现实的魔法书。" 二、核心价值:撕开社会现实的"本质主义面具" "社会现实是集体建构的幻觉"的认知颠覆 书...
《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在19世纪的呐喊中寻找当代社会的平等答案 | 爱阅读
《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在19世纪的呐喊中寻找当代社会的平等答案 一、书籍基本信息:裁缝刀刻出的共产主义宣言 这部1838年问世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是德国裁缝工威廉·魏特林在巴黎流亡期间完成的政治哲学手稿。全书278页的篇幅中,藏着比《共产党宣言》早11年的革命火种——当马克思称其为"德国无产阶级的童鞋"时,或许正暗示着这本书既粗糙又珍贵的双重属性。作为正义者同盟的纲领性文件,它曾被秘密印刷2000册,像传单般在瑞士钟表匠、法国纺织工人间传递,最终因将共产主义与基督教教义混同,在1847年被同盟开除。 二、内容亮点:用圣经语言解剖资本主义病灶 "金钱是合法化的盗窃" 魏特林用"金钱是...
《现代中国文学史(外一种:明代文学)》:在“明代文字的褶皱”里,读懂“中国文学的现代基因” | 爱阅读
《现代中国文学史(外一种:明代文学)》:在“明代文字的褶皱”里,读懂“中国文学的现代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明代文学的“现代解码器”,学界与大众的“文学时光机” 《现代中国文学史(外一种:明代文学)》是当代文学史学者陈平原、郜元宝联合撰写的“非典型”文学史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修订版),被《文艺报》评为“年度最具突破性的文学史研究”,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教育部中文专业核心课程拓展教材”。与传统“王朝分期”的文学史不同,本书以“现代性视角”重新梳理明代文学(约1368—1644年),将“诗文、小说、戏曲、小品文”置于“古今之变”的脉络中,结合《西游记》《金瓶梅》《...
《现代伊朗的政治经济学(1926-1979)》:解码“石油帝国”的兴衰密码与现代性悖论 | 爱阅读
《现代伊朗的政治经济学(1926-1979)》:解码“石油帝国”的兴衰密码与现代性悖论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显微镜+望远镜”解剖伊朗的学术巨著 2023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牛津大学伊朗学泰斗霍马·卡图赞的《现代伊朗的政治经济学(1926-1979)》。这部418页的跨学科著作,以1926年礼萨汗加冕为起点,至1979年伊斯兰革命为终点,通过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四维透视”,揭示了伊朗从“伪现代主义专制”到“石油资本主义”的转型逻辑。书中融合了定量数据(如石油收入占GDP比重曲线)与定性案例(如1953年英美策划的摩萨台政变),被誉为“理解伊朗现代史的《资...
《现代吴语的研究》:在“侬阿拉”的软糯里,读懂“吴地的语言活化石” | 爱阅读
《现代吴语的研究》:在“侬阿拉”的软糯里,读懂“吴地的语言活化石” 一、书籍基本信息:吴语研究的“现代地图”,学界与大众的“方言时光机” 《现代吴语的研究》是语言学泰斗钱乃荣先生的经典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修订版),被《中国语文》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方言研究著作”,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本书以“现代吴语”为核心,系统梳理了上海话、苏州话、宁波话、绍兴话等12种吴语方言的分布、语音、词汇、语法及演变规律,结合田野调查数据、历史文献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用“共时描写+历时比较+社会功能分析”的三重方法,拆解了“吴语为何能‘存活至今’?”“吴语中的...
《现代美国的起源》:撕开“进步”的伪装,看见权力与资本的共谋 | 爱阅读
《现代美国的起源》:撕开“进步”的伪装,看见权力与资本的共谋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未完成”的惊世之作 《现代美国的起源》是美国“自由意志论”经济学家默里·罗斯巴德的遗作,由学者帕特里克·纽曼耗时十余年整理汇编,2023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推出中译本。全书聚焦1880-1920年代的美国“进步时代”,以奥地利学派方法论重构历史叙事,揭示这段被主流学界美化为“民主改革”的时期,实则是大企业、大政府与大工会结盟,将美国推向“福利-战争国家”的转折点。 二、核心价值:打破“进步主义”的神话,看清现代美国的基因缺陷 这本书像一把手术刀,精准解剖了美国现代政治经济体系的“原罪”: 颠覆认...
《现代经济学导论》:撕开“教科书滤镜”的经济学启蒙课,如何教会我重新“看”世界? | 爱阅读
《现代经济学导论》:撕开“教科书滤镜”的经济学启蒙课,如何教会我重新“看”世界? 拿到这本封面印着“琼·罗宾逊与约翰·伊特韦尔”的《现代经济学导论》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经济学家称‘市场万能’”的新闻皱眉。作为被主流经济学教材“喂养”长大的读者,我早习惯了“供给需求曲线”“帕累托最优”这类术语的“标准答案”,却从未想过:这些被奉为圭臬的理论,可能藏着巨大的逻辑漏洞? 翻开书页的瞬间,我就被一种“戳破幻觉”的快感击中——琼·罗宾逊(“经济学界的女侠”)与约翰·伊特韦尔(新剑桥学派旗手)用近乎“挑衅”的语气写道:“传统经济学像一座精心装修的样板间,漂亮却脱离真实生活。真正的经济学,应该蹲在泥...
《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用科学视角拆解“看山不是山”的峦头奥秘 | 爱阅读
《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用科学视角拆解“看山不是山”的峦头奥秘 一、书籍基本信息 若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出身”,大概是“传统峦头学的现代转译实验”。作者陈怀安是地理学博士,同时也是古建修复领域的高级工程师,耗时八年遍访西南、东南典型风水地貌,结合卫星遥感数据与传统口传心授,最终写成这本27万字的“峦头百科”。书不厚但信息密度极高:前半部分用200余张实地拍摄的山体、水系、建筑照片,配合等高线图、气流模拟动画截图,拆解“龙、穴、砂、水、向”五大核心要素;后半部分聚焦现代场景,从小区选址到家居摆件,甚至细化到“阳台种什么植物能引气入宅”。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所有案例都标注了经纬度与实测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