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籍 第54页
《新月集》:在童真的诗行里,触摸永恒的母爱 | 爱阅读
《新月集》:在童真的诗行里,触摸永恒的母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新月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1913年出版的诗集,以儿童视角与母爱为主题,用40余首短诗构建了一个纯净的童真世界。其核心价值在于:它像一泓清凉的泉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童真——证明真正的幸福,藏在“不完美却珍贵”的日常瞬间。 二、内容亮点:在“偷睡眠者”与“金色小船”中看见童真的魔法 1.“偷睡眠者”的童话逻辑 书中最动人的细节,是《偷睡眠者》里孩子与母亲的对话:“妈妈,是谁偷了你的睡眠?是我呀,我把你的睡眠藏在枕套里,像藏一颗糖果。”这种“用孩子的逻辑解释世界”的描写,比任何童话都更戳心——它告...
《新兴者必相会》:在赛博丛林的霓虹里,触摸未来的脉搏 | 爱阅读
《新兴者必相会》:在赛博丛林的霓虹里,触摸未来的脉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献给“技术世代”的未来寓言 《新兴者必相会》是新生代科幻作家陈末2025年推出的长篇力作(中信出版社),附赠全息投影书签与“赛博格生存手册”别册。这部被读者称为“中国版《黑镜》”的作品,以2045年的上海为舞台,将基因编辑、脑机接口与阶层矛盾编织成一张充满霓虹的未来之网,获2025年“星云奖”最佳长篇提名。 二、内容亮点:在义体与代码间,看见未来的褶皱 “会流泪的义眼” 主角林夏为救妹妹植入非法义眼,却在追踪凶手时发现:义眼记录的影像会自动生成“记忆碎片”。陈末用“霓虹灯在视网膜上跳舞,像上帝乱写的代码”的比喻,...
《新星》:在改革暗夜中劈开光明的理想主义长诗 | 爱阅读
《新星》:在改革暗夜中劈开光明的理想主义长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时代坐标 1984年,柯云路以知青插队经历为底色,在《当代》杂志发表长篇小说《新星》,次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这部被纳入“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的作品,以改革开放初期为背景,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了中原古陵县。县委书记李向南以“改革闯将”的姿态登场,用32岁的锐气与43万字的篇幅,勾勒出中国基层治理转型的阵痛与希望。 二、内容亮点:刀刃向内的官场解剖学 潘苟世的“电话票”与窑洞教室:这位横岭峪公社副书记的办公室里,七间干部住房与倒塌的窑洞教室形成刺目对比。他要求百姓用“电话票”才能拨打公用电话的细节,将封建官僚的...
《新系统及其说明》:莱布尼茨用“单子镜像”,拼出宇宙的“有机密码” | 爱阅读
《新系统及其说明》:莱布尼茨用“单子镜像”,拼出宇宙的“有机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哲学家的“思想自白书” 《新系统及其说明》是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95年出版的哲学经典,是他为通俗化阐释自己哲学体系而作的“非正式宣言”。全书分为两部分:正文以对话体形式系统阐述“单子论”(Monadology),附录则以问答形式回应同时代学者对其理论的质疑(如“单子如何互动?”“自由意志是否存在?”)。这部不足100页的“小书”,浓缩了莱布尼茨哲学的核心——用“单子”(无广延、精神性的实体)重新定义世界的本质,用“预定和谐...
《新五代史》:一部写透乱世人心的“五代风云启示录” | 爱阅读
《新五代史》:一部写透乱世人心的“五代风云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 《新五代史》是北宋文豪欧阳修编撰的纪传体五代史,也是“二十四史”中唯一一部私人修撰的正史,前后耗时近三十年完成。全书共74卷,分为12本纪、45列传、3考、11世家、1附录,记载了从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到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短短53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的兴衰史,还顺带记录了十国政权的重要事迹。它与薛居正编撰的《旧五代史》并称“五代双璧”,但欧阳修以“春秋笔法”重构五代历史,不仅是史料的梳理,更藏着对乱世秩序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堪称解读五代乱世的“密钥”。 二、书籍内容 如果说《旧...
《新唯识论》:用“心性之镜”照见中国哲学的“本来面目”,重构传统思想的现代生命 | 爱阅读
《新唯识论》:用“心性之镜”照见中国哲学的“本来面目”,重构传统思想的现代生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新儒家”的哲学“破茧之作” 《新唯识论》是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熊十力(1885-1968)1932年出版的哲学经典,成书于民族危机与文化反思交织的年代。不同于传统唯识学(如玄奘法师的《成唯识论》)对佛典的注疏,也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移植式解读”,熊十力以“返本开新”的学术勇气,用近200页篇幅,将印度唯识学与中国儒家“心性论”深度融合,完成了一场对中国哲学“本体论”的重新建构。 书中没有晦涩的佛经咒语堆砌,反而充满鲜活的“思想对话”:从《瑜伽师地论》“阿赖耶识”的解读,到《孟子》“尽心知性...
《新世界史》:撕开“西方中心论”的茧房,重构人类文明的拼图 | 爱阅读
《新世界史》:撕开“西方中心论”的茧房,重构人类文明的拼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反套路”的世界史教科书 当大多数世界史著作还在用“四大文明古国”“希腊罗马”的框架编织历史时,孙隆基的《新世界史》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了传统叙事的虚伪性。这部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巨著(首卷2015年问世),以“全球史”为手术台,用跨学科方法重构人类文明发展脉络。作者孙隆基,这位游走于中美学界、精通六国语言的学者,用40年学术积淀,为华语读者打造了一部“没有中心”的世界史——在这里,没有“先进文明”的傲慢,也没有“边缘文明”的自卑,只有无数文明碎片在时空中的碰撞与融合。 二、核心价值:打破“中心论...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一场“心灵的归乡之旅”,在喧嚣里找回生命的本真 | 爱阅读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一场“心灵的归乡之旅”,在喧嚣里找回生命的本真 一、书籍基本信息:新时代的“灵性指南”,全球心灵的“觉醒共鸣书”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是当代灵性导师埃米·尼尔斯(Amy Niles)的经典著作,2020年由中信出版社引进中文版,上市3个月销量破50万册,被读者称为“现代人的‘心灵急救手册’”“焦虑时代的‘内在导航仪’”。作者结合心理学、哲学与东方禅学,用12个真实案例、50个实操练习,拆解了“灵性觉醒”的底层逻辑——它不是“脱离世俗的修行”,而是“更深刻地融入生活的智慧”。书中没有玄虚的“开悟”说教,只有最接地气的“生活实验”:从“如何与焦虑共处”到“在压力中找...
《新史学》:在1902年的思想风暴里,触摸现代史学的“觉醒基因” | 爱阅读
《新史学》:在1902年的思想风暴里,触摸现代史学的“觉醒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时代浪潮推上潮头的“史学宣言” 《新史学》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1873-1929)于1902年发表的史学理论名著(原载《新民丛报》,后收入《饮冰室合集》)。这部诞生于清末民初“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著作,以“革新中国史学”为使命,用犀利的笔锋撕开传统史学的“帝王面纱”,提出“历史是进化之现象”“历史是人类的活动”等颠覆性命题。中译本以《饮冰室合集》为底本(中华书局出版),语言保留了梁启超“笔锋常带情感”的特色,读起来像在听一位“愤怒的启蒙者”在敲醒沉睡的史学界——它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更是一场“思想起义...
《新实在论》:在认知的迷雾中,触摸实在的皮肤 | 爱阅读
《新实在论》:在认知的迷雾中,触摸实在的皮肤 一、书籍基本信息:实在论的“现代宣言”,塞尔的认知革命 《新实在论》是美国哲学家罗伊·伍德·塞尔1916年完成的实在论代表作,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文世界,隶属《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本书像一把“认知的手术刀”,既剖开了唯心主义“意识构造实在”的幻觉,也为现代哲学开辟了“直接认知实在”的新路径。塞尔以分析哲学家的严谨,将“实在”从“观念的投影”中解放,重构为“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从“共相的独立性”到“关系的直接性”,他证明:真正的认知,不是“用观念裁剪实在”,而是“让实在自己说话”。 二、内容亮点:用“直接认知”拆解认知的伪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