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第371页
《安妮日记》:一本在黑暗密室里点亮人性微光的生命手记 | 爱阅读
《安妮日记》:一本在黑暗密室里点亮人性微光的生命手记 一、书籍基本信息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期间的真实日记,1947年首次出版(由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整理),至今已被翻译成70余种语言,全球销量超3000万册,被读者称为“‘用青春笔迹写就的战争纪念碑’——既有少女的鲜活,...
《安娜·卡列尼娜》:在婚姻的牢笼里,看见“人性”的千万种裂缝 | 爱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在婚姻的牢笼里,看见“人性”的千万种裂缝 一、基本信息:俄国文学的“人性显微镜” 《安娜·卡列尼娜》(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1877年的“婚姻史诗”,与《战争与和平》《复活》并称为“托尔斯泰三部曲”。这部以19世纪俄国...
《安娜·卡列尼娜》:在道德铁轨与欲望火车的碰撞中,看见永恒的人性褶皱 | 爱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在道德铁轨与欲望火车的碰撞中,看见永恒的人性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沙皇俄国的“人性显微镜” 列夫·托尔斯泰1877年完成的《安娜·卡列尼娜》以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为舞台,通过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禁忌之恋、列文与吉蒂的乡村婚姻,构建起对婚姻制度、道德枷锁、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全...
《安娜·卡列尼娜》:在爱情与伦理的钢丝上,窥见人性的永恒困境 | 爱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在爱情与伦理的钢丝上,窥见人性的永恒困境 一、核心价值:一本照见现代人情感困境的“人性显微镜” 当1877年的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写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时,他早已预见了这本书的“预言性”——它不仅是一部19世纪俄国贵族的“情感百...
《安娜·卡列尼娜》:一场关于爱情、道德与自由的永恒辩论 | 爱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一场关于爱情、道德与自由的永恒辩论 一、书籍基本信息:俄国文学皇冠上的“双面镜”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于1873—187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高惠群译本、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靳戈译本均为经典版本。这部800多页的巨著,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
《安东尼·加斯廷的求婚》:一场用细节写就的“爱情验收仪式” | 爱阅读
《安东尼·加斯廷的求婚》:一场用细节写就的“爱情验收仪式” 上周六傍晚,我窝在沙发里翻这本《安东尼·加斯廷的求婚》,窗外的梧桐叶被风掀起,漏下斑驳的光。书里夹着一张便签,是我随手写的:“原来求婚不是‘我爱你’的句号,是‘我更懂你’的逗号。”合上书时,我盯着书脊上烫金的“求婚”二字,突然想起朋友...
《爱与意志》:我用三个月,读懂了“爱不是冲动,是意志的修行” | 爱阅读
《爱与意志》:我用三个月,读懂了“爱不是冲动,是意志的修行”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哲学手术刀解剖爱”的“情感清醒剂” 若要快速定位《爱与意志》(假设为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埃里希·弗洛姆等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译本),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哲学与心理学交叉经典、18万字“爱与意志关系指南...
《爱与生的苦恼》:当“生存意志”撕开现代人的焦虑面纱 | 爱阅读
《爱与生的苦恼》:当“生存意志”撕开现代人的焦虑面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时代“误读”的哲学急救包 《爱与生的苦恼》是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经典散文集,2006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首次引进中文版。这本仅226页的小书,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了人类生存的永恒困境。它既不是晦涩的学术专著,也...
《爱因斯坦文集》:一场跨越时空的科学与人文对话 | 爱阅读
《爱因斯坦文集》:一场跨越时空的科学与人文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三卷本的科学与哲学交响曲 《爱因斯坦文集》是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的三卷本著作,由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编译,隶属《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套书收录了爱因斯坦1909年至1955年间的论文、演讲、书信及社会政治评论,堪称“爱...
《爱因斯坦传》:在“相对论”之外,看见一个“用好奇心对抗世界的男孩” | 爱阅读
《爱因斯坦传》:在“相对论”之外,看见一个“用好奇心对抗世界的男孩”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科学传记大师”的“天才解码实验” 《爱因斯坦传》是美国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2007年出版的经典传记,成书于他“为时代偶像立传”的创作高峰期(此前著有《基辛格传》《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