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宿敌:山河无名》:在隐秘战线上触摸信仰的温度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19

《宿敌:山河无名》在隐秘战线上触摸信仰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宿敌:山河无名》是主旋律作家赖继创作的国安题材长篇小说,2024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同名影视剧于同年年底上线。小说以两代国安人吴豫与郭伟杰的探案经历为轴心,通过巨变”“雷霆专案等案件,揭开国家安全领域隐秘战线的冰山一角。其核心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部悬疑小说,更是一曲献给无名英雄的赞歌——通过吴豫19年卧底追踪的执念、郭伟杰在科技与人性博弈中的成长,让读者看见忠于使命四个字的重量,也重新理解山河无名背后的信仰力量。

二、内容亮点:细节里的真实与震撼

赖继的写作优势在于将纪实感与文学性完美融合。书中三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消失的刺青:吴豫为混入犯罪集团,用刀生生刮去手臂上的警号刺青,血肉模糊的画面背后,是一个警察对身份的彻底割舍。这个细节没有煽情,却让人想起现实中无数隐姓埋名的国安人员。

星箭航天案的科技博弈:作者依托法学与刑侦专业背景,详细描写了密码破译、外线跟踪等技术细节。例如,郭伟杰团队通过分析卫星数据流中的异常信号,锁定境外势力,这种硬核叙事让案件充满真实感。

西域的落日隐喻:在追踪跨国间谍时,吴豫站在戈壁滩上,看着夕阳将沙丘染成金色,突然想起自己曾对同事说等抓到人,一起去重庆吃火锅。这个画面像一把钝刀,割开英雄光环,露出人性的柔软——他们不是机器,而是会想念家乡、会害怕失败的人。

三、写作特点:双线叙事与人性勘探

小说采用双线交织的叙事结构:明线是2019年郭伟杰调查航天机密泄露案,暗线是19年前吴豫因误判被开除后独自追凶的经历。两条时间线如DNA双螺旋般缠绕,最终在收网行动中合龙。这种结构不仅增强了悬疑感,更通过对比凸显了两代国安人的精神传承。

赖继的笔触最动人之处在于对人性善恶的细腻刻画。例如,反派角色张池原本是航天所的科学家,因一次学术争议被境外势力拉拢,最终沦为间谍。书中没有将他简单化为坏人,而是通过他给女儿写的未寄出的信、对实验室的眷恋等细节,展现一步踏错,终身难赎的悲剧性。正如书中一句台词:电子信息技术在进步,但人心才是最不可计量的。

四、阅读体验:紧张感与共鸣感的平衡

读这本书时,我仿佛跟着郭伟杰的视角,在真相即将揭晓线索突然中断之间反复横跳。比如,当郭伟杰通过暗号找到吴豫的藏身处时,作者却突然切换到吴豫在19年前的一次失败任务——这种时间跳跃的写法,既制造了悬念,又让人物命运更显沉重。

但最触动我的,是书中对信仰的诠释。吴豫在卧底期间,曾因身份暴露被毒打,对方威胁他说一句后悔,就放你走,他只是笑:我这辈子,只后悔没早点抓到你。这种近乎执拗的坚持,让我想起现实中一位国安干警的话:我们的工作不能有姓名,但山河知道我们来过。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现实与文学的共振

小说出版后,引发了广泛讨论。有读者评价:它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国安工作的神秘面纱,却更让人肃然起敬。更有纪检监察干部撰文称:书中对忠诚’‘担当的探讨,与我们日常工作的信念高度契合。

从社会影响力看,小说恰好呼应了2025年的一个热点——国家安全与科技博弈。书中星箭航天案涉及的卫星数据泄露,与现实中某航天所被境外势力渗透的新闻形成互文,让读者意识到: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未停止。

六、个人意义:一本让我重新理解“英雄”的书

读《宿敌:山河无名》时,我正处在职业迷茫期。书中吴豫那句有的人,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不死不休,像一束光,照进了我对坚持的困惑。原来,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拯救世界,而是在无人看见的角落,守住底线,等一朵花开。

七、金句分享

书中最让我震撼的句子,是吴豫在卧底期间写给已故战友的信:我们不是超人,会怕死,会想家,但穿上这身衣服,就注定要把字咽进肚子里。因为有些秘密,比命重要。

 

《宿敌:山河无名》的魅力,在于它用悬疑的外壳,包裹了一颗温暖的心。它告诉我们:英雄从未远离,他们只是换上了便衣,藏在人群里,用一生守着山河无恙的承诺。读完这本书,我更坚信——有些名字不必被记住,但有些精神,值得被永远传颂。

“《宿敌:山河无名》:在隐秘战线上触摸信仰的温度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古代的地理学》:星辰与河岳间触摸人类最初的“认知原力” | 爱阅读

《古代的地理学》:星辰与河岳间触摸人类最初的“认知原力”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羊皮卷与竹简封存的“认知密码” 《古代的地理学》并非某一位学者的独著,而是跨越千年、融合东西方文明的“地理认知合集”(中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译者陈村富)。这部书以时间为轴,从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地理附录,到中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童话的壳里,找到治愈心灵的钥匙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童话的壳里,找到治愈心灵的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童话”包装的心理自助经典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于1997年创作的心理学入门著作,202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迅速成为现象级畅销书,豆瓣评分8.6,累计销量超300万册...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 爱阅读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低估的传统武侠短篇 《痕深刀浅》是阅文集团Lv.1作家金木要2018年创作的传统武侠小说,全书共20章,约6.89万字,于起点中文网、起点女生网等平台免费试读。小说以诗歌形式开篇,...

《护花铃》:当铃声染上花香,我终于读懂了“守护”的重量 | 爱阅读

《护花铃》:当铃声染上花香,我终于读懂了“守护”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护花铃”串起守护与成长的“烟火江湖志” 《护花铃》是青年作家“月见”2024年推出的古代言情小说,以晚唐“长安花市”为背景,聚焦16岁少女阿阮的“护花生涯”。她是长安最大的花坊“锦绣阁”最末等的“花仆”,却因一次...

《化身一只蝴蝶》:跟着文字破茧,在柔软里找到重生的勇气 | 爱阅读

《化身一只蝴蝶》:跟着文字破茧,在柔软里找到重生的勇气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由新锐作家叶栖于2025年7月出版,属于“成长治愈类散文”,全书272页,封面设计自带“蜕变感”——淡紫色背景上,一只刚破茧的蝴蝶停在半透明的茧壳上,翅膀还带着湿润的光泽,下方用细线条写着“每一次‘不敢’,都是没展...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 爱阅读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积极情绪的力量》是美国积极心理学领域权威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经典著作,2009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百万册,被读者称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入门圣经’”。全书以作者20余年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共8章,既打破了“积极情...

《汲冢纪年》:在竹简血火中解码被遮蔽的华夏权力游戏 | 爱阅读

《汲冢纪年》:在竹简血火中解码被遮蔽的华夏权力游戏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盗墓者点燃的史海灯塔 《汲冢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史官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于汲郡魏襄王墓中出土。盗墓者"不准"为照明焚烧竹简,却意外让这部沉睡五百年的史书重见天日。经荀勖、束皙等人整理,现存"古本"...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 爱阅读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一、书籍基本信息:医疗行业的"照妖镜" 阿瑟·黑利1959年创作的《最后的诊断》以加拿大三郡医院为舞台,用362页的篇幅撕开医疗行业的华丽袍子。这部被称作"行业小说鼻祖"的作品,通过婴儿溶血病误诊事件,将医院收受红包、药物回扣等潜规则暴露在...

《洲风雷转》:在乱世棋局里,读懂英雄与信念的重量 | 爱阅读

《洲风雷转》:在乱世棋局里,读懂英雄与信念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由历史小说作家沈砚辞于2025年8月出版,聚焦南宋末年“宋元对峙”的乱世背景,属于“历史权谋类小说”,全书480页,封面设计自带“史诗感”——深褐色底色上,用墨色线条勾勒出残破的城郭与飘摇的战旗,战旗旁隐约可见一行小字“...

《庄稼人》:在土地褶皱里打捞消失的匠人精神与乡愁密码 | 爱阅读

《庄稼人》:在土地褶皱里打捞消失的匠人精神与乡愁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时代追赶的乡土史诗 《庄稼人》是乡土文学作家黄孝纪潜心七年的非虚构力作,2024年7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推出。作为“中国乡存丛书”第八部,这部18万字的散文集以湖南永兴县八公分村为样本,聚焦1970-1990年代四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