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万达哲学:王健林首次自述经营之道》:一位千亿企业家的“商业裸奔”,藏着民营经济的“生存密码” | 爱阅读

1周前 (09-27)读一读22

《万达哲学:王健林首次自述经营之道》:一位千亿企业家的商业裸奔,藏着民营经济的生存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盖房子”到“写哲学”,一个企业家的成长注脚

《万达哲学:王健林首次自述经营之道》是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2017年出版的首部个人商业思想著作,全书20余万字,以自述形式系统梳理了万达从1988年创立至今30余年的发展历程,涵盖战略决策、组织管理、创新转型、危机应对等核心命题。书中不仅有万达广场如何从区域地标到全球网络的扩张逻辑,更有从房地产到文旅、影视、体育的跨界转型心得,更像是一部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备忘录”——它不仅是王健林的个人商业史,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摸着石头过河的缩影。

作为首部由企业家本人撰写的经营哲学著作,它的出版曾被《人民日报》评价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成长样本;财经作家吴晓波直言这是近年来最接地气的商业思想书;甚至万达内部员工称其为入职必读的老板心法’”

二、内容亮点:不是“成功学鸡汤”,是“商战现场的手术刀”

若用一个画面概括《万达哲学》,我想是工地上的指挥家”——王健林站在万达广场的工地上,手里拿着蓝图,嘴里念叨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钢筋要选哪种标号”“电梯井的位置是否影响未来业态。书中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堆砌,只有从实践中来的硬核经验,每一个观点都带着水泥味和烟火气。

​​最震撼的战略定力案例​​:书中详细记录了2000年万达转型商业地产的决策过程。当时中国房地产正处黄金期,卖房子利润高、见效快,但王健林敏锐意识到盖房子是一锤子买卖,而商业运营是长久的生意’”。他力排众议,坚持只租不售的商业模式,甚至抵押全部身家引进沃尔玛——这个疯决定最终让万达广场成为城市流量发动机,也让万达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抗住了风暴。这段反周期决策的细节,比任何战略课都更能让人理解:​​真正的战略,不是跟风,是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未来​​

​​最鲜活的组织管理智慧​​:王健林对的重视贯穿全书。他提到万达早期招聘时,坚持不用关系户,只用能扛事的人’”;他讲总裁办公会的规矩:开会不许迟到,迟到者罚站10分钟;他甚至透露,自己每年要和基层员工吃200顿饭,听他们骂娘,才能知道公司哪里病了。这些土办法听起来不高级,却让万达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正如他所说:企业不是出来的,是出来的。

​​最深刻的转型反思​​:书中不避讳万达的至暗时刻”——2015年万达因海外投资激进陷入债务危机,王健林亲自带队断臂求生:卖酒店、卖文旅项目、收缩海外战线。他坦言:转型不是换个赛道,是刮骨疗毒这种直面错误的勇气,比一路高歌的故事更有价值——它告诉我们:​​企业家的成熟,始于承认我错了​​

三、写作特点:用“大白话”讲“大道理”,像和老朋友聊“生意经”

王健林的写作风格和他的性格一样:直白、务实、带点江湖气。他没有用波特五力模型”“核心竞争力这类学术术语,反而用盖房子要打地基”“开车要踩刹车这类生活化比喻,把复杂的商业逻辑拆解得明明白白。

其一,​​现场感的叙事节奏​​。全书以时间为轴,从1988年在辽宁大连借债盖楼讲起,到2017年万达成为全球最大商业地产企业,每一段都像电影分镜:有跑断腿找银行贷款的艰辛,有签完合同手都在抖的兴奋,有被同行骂疯子’”的委屈。这种在场感让读者仿佛跟着王健林一起创业,而不是看故事

其二,​​反套路的金句频出​​。王健林的金句不刻意煽情,却直击本质:现金流比利润重要100倍”“创新不是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员工富了,企业才会强。这些句子像钉子,扎进读者心里——比如他说老板不是员工的,是给员工打工,瞬间颠覆了老板=权威的传统认知。

其三,​​接地气的商业认知​​。书中没有高大上的国际案例,反而全是中国式难题:如何和地方政府谈土地?如何应对拆迁纠纷?如何让员工在高压力下保持积极性?这些土问题的解决思路,恰恰是其他商业书籍很少触及的中国智慧”——比如他说和政府打交道,要讲规矩更要讲人情’”,道尽了民营经济在体制和市场间找平衡的生存哲学。

四、阅读体验:从“看热闹”到“找方法”,一场“商业认知的重启”

初读《万达哲学》时,我也被千亿企业家的光环吓到,觉得离自己太远。但当我读到​​王健林第一次贷款被拒,在银行门口抽了半包烟​​的细节,突然破防——原来成功不是天生富贵,是被拒绝100次后,第101次依然敲门

真正让我陷进去的是​​书中对坚持的解读​​。王健林说:做企业就像挖井,挖10米没水就换地方,永远找不到泉眼。他用万达做城市综合体的经历举例:前3个项目亏损,第4个才开始盈利,但他坚持把每个项目都做成标杆。这段话像一记重锤:我们总抱怨运气不好,却忘了坚持本身就是运气

合上书时,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项目进度表发了很久呆。以前做方案总想着快速出成果,现在却会不自觉地问自己:这个决定是否能扛10年”“如果失败了,我能不能从头再来这些改变不是刻意模仿,而是王健林教会我:​​商业的本质是长期主义,不是赚快钱​​

五、评价与影响力:从“企业自述”到“行业教科书”,它活成了“民营经济的灯塔”

《万达哲学》的影响远超一本企业家自传的范畴:它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列为EMBA推荐读物,被中小企业协会作为创业培训教材;万达内部将书中的战略复盘”“组织管理方法论转化为万达商学院课程;甚至地方政府将万达转型经验纳入民营经济扶持政策参考。

但最让我触动的是普通读者的反馈:有位创业5年的小老板说:读这本书前,我总觉得小公司不需要战略,现在才明白战略是活下来的底线’”;有位国企高管说:王健林讲员工富了企业才强,让我重新思考激励机制的设计;甚至在抖音上,#万达哲学#话题播放量超2亿次,年轻创业者们用王健林金句给自己打气。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31条”“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热点,《万达哲学》的价值反而更清晰——它不是成功学,而是生存学:当我们讨论中小企业如何穿越周期”“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企业家精神如何传承,王健林早就在书里给出了答案:​​真正的商业智慧,不在颠覆,在扎根;不在模仿,在坚持​​

六、核心价值:它教会我们,比“赚钱”更重要的,是“活成一个有韧性的企业”

如果说《万达哲学》有什么,我想是它教会我们:​​企业的生命力,不在规模多大,在抗风险能力多强;企业家的格局,不在赚多少钱,在能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

书中有两句话,我反复读了十遍:

做企业就像做人,要站着挣钱,更要跪着挣钱’——前者是尊严,后者是韧性。(道破企业生存的底线

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为了解决客户的问题’——客户痛了,机会就来了。(揭示商业创新的本质

最后:它不是富豪的自白,是我们身边的商业导师

合上书页时,我突然明白:王健林写的从来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我走过哪些坑,踩过哪些雷,又如何爬起来的”——他用自述的方式,把商业哲学云端拉到地面,让我们看见:所谓成功,不过是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推荐这部看起来很严肃的书,我会说:它或许没有小说的情节,没有散文的抒情,但绝对值得你花一个周末读。当你在某个深夜读到​​王健林抵押房产引进沃尔玛​​的决绝,或在某个清晨想到​​员工富了企业才强​​的朴素道理,你会突然发现:那些让你纠结的创业方向、让你头疼的团队管理、让你迷茫的转型焦虑,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被王健林写透了。

毕竟,读《万达哲学》的过程,就像和一位走了很远路的老朋友聊天——他不会说教,但会告诉你:别慌,我走过的坑,你不用再踩;我找到的路,你可以跟着走。而这,或许就是经验最珍贵的意义:它让我们在未知中,多了一份确定的勇气。

“《万达哲学:王健林首次自述经营之道》:一位千亿企业家的“商业裸奔”,藏着民营经济的“生存密码”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词典》:三语对照下的文明对话“金钥匙” | 爱阅读

《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词典》:三语对照下的文明对话“金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重量级”的跨文化工具书 当45000余条术语、21卷厚重的书页、汉藏英三语对照的精密编排,与西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300余位专家六年的心血相遇,《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词典》便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座“里程碑...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 爱阅读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作为一名在医院急诊科实习过三个月的“半吊子医学生”,拿到《黑色巨塔》时,我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本揭露医疗黑幕的“爽文”。但翻到第73页——那个暴雨夜,急诊室主任举着CT片对住院医师吼“你以为患者是来听你讲学术的?他们是来要命的!”——我突...

《红字》:在“罪”的烙印里,读懂人性最隐秘的光 | 爱阅读

《红字》:在“罪”的烙印里,读懂人性最隐秘的光 一、基本信息:19世纪美国的“道德寓言标本” 《红字》是美国文学大师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50年的“现象级经典”,被公认为“美国心理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以17世纪波士顿清教社区为背景,围绕年轻母亲海丝特·白兰...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时代的预言书 1973年,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如一颗思想炸弹,在西方学术界炸开。这位哈佛教授用20万字的篇幅,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技术革命颠覆社会结构的未来图景。书中提出的"中轴原理"与"知识成为核心资源...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一、基本信息:哥特文学的“灵魂火山”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47年的“文学火山喷发”,与《简·爱》《傲慢与偏见》并称为“英国女性文学三峰”。这部以19世纪英...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我们如何“活成自己的光” | 爱阅读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我们如何“活成自己的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王小波的“时代解剖刀”,写给所有“在荒诞中寻找真实”的人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1991年出版),与《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并称为“时代三部曲”。小说以1960-1970年代的“文革”为背景,通过知识分...

《活着本来单纯》:在浮世里打捞一颗童心 | 爱阅读

《活着本来单纯》:在浮世里打捞一颗童心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装满生活糖块的“时光机” 2016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活着本来单纯》,是丰子恺女儿丰一吟授权编订的散文漫画精选集。全书收录55篇散文与原版复刻漫画,分为“渐”“无宠不惊过一生”“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等五部分,像五扇推开即见的窗...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 爱阅读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卧底”美联储的实战手册 《极简央行课》由前纽约联储公开市场交易室高级交易员王造撰写,2023年由格致出版社推出。作者拥有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背景,现任MonetaryMacro公司首席投资官,曾在美...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 爱阅读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危机应对者写的操作手册” 2023年末,中信出版社推出了一本重磅经济著作——《极速应对:美国应对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的作者阵容堪称“金融界复仇者联盟”: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几何原本》:用公理搭建的数学圣殿,如何塑造人类的理性思维 | 爱阅读

《几何原本》:用公理搭建的数学圣殿,如何塑造人类的理性思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逻辑写就的数学宪法”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完成的数学巨著,原名为《光学》(Optics),后因内容聚焦几何学被更名为《几何原本》(Elements)。它的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