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瓦》:在瓦片纹路中触摸日本建筑美学的千年脉搏 | 爱阅读

1周前 (09-27)读一读15

《瓦》:在瓦片纹路中触摸日本建筑美学的千年脉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瓦片写就的建筑史诗

《瓦》是日本建筑史学泰斗森郁夫2015年出版的学术专著,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引入万物简史译丛。全书279页配300余幅高清插图,从飞鸟时代的筒瓦到江户时期的文字瓦,系统梳理日本瓦构件千年演变史。作者森郁夫兼具考古学家与大学教授双重身份,用田野调查数据与文献考证,为冰冷建材注入文化温度。

二、核心价值:破解传统建筑的美学基因密码

森郁夫提出瓦是建筑的皮肤这一颠覆性观点,揭示三大核心价值:

解码文化基因:通过鸱尾的火焰造型、狮子口的排水功能,证明瓦构件是凝固的民俗教科书

重构时间维度:从奈良法隆寺的瓦当铭文到京都二条城的金箔瓦,展现同一技艺在不同时代的蜕变;

唤醒现代启示:当城市天际线被玻璃幕墙统治,书中让瓦片呼吸的理念,为当代建筑提供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范本。

个人体验:读到每片瓦都藏着匠人的指纹时,我忽然理解为何京都金阁寺的瓦顶历经六百年仍熠熠生辉——原来每道纹路都是匠人与时间对话的密码。

三、内容亮点:用放大镜观察瓦片的三个维度

1. 微观考古:一片瓦的生平

书中以奈良平城宫遗址出土的莲花纹瓦当为例,三度拆解其文化密码:

正面莲花纹样源自中国六朝金铜佛,印证佛教东传轨迹;

背面布纹证明采用辘轳拉坯+模印工艺,比欧洲同类技术早800年;

边缘锯齿状设计竟为防鸟筑巢,展现古人生态智慧。

这种解剖麻雀式研究,让千年瓦片瞬间有了生命体温。

2. 空间叙事:从屋顶到大地

森郁夫独创瓦构件地图学

在九州地区,寺院瓦当普遍采用唐草纹,体现大陆文化影响;

北海道虾夷人聚落则发现鲸鱼纹瓦,印证海洋文明的独特印记;

最震撼的是冲绳首里城遗址,通过瓦片烧制温度差异,复原出15世纪萨摩藩入侵的焚城路线。

这种以瓦为针,以地为布的叙事,让建筑史变成可触摸的侦探小说。

3. 符号学革命:瓦片上的留言板

全书高潮在第三章文字瓦的秘密

京都清水寺发现的愿主长寿瓦,字迹歪斜却充满温度,证明平民开始参与建筑叙事;

江户城遗址出土的德川家康铭文瓦,采用当时罕见的反书技法,暗示权力对技艺的垄断;

最有趣的是大阪城遗址的涂鸦瓦,匠人偷偷刻下今日酒钱未付,让严肃考古多了市井烟火气。

4. 金句点睛:一瓦见宇宙

瓦的裂痕里藏着地震的年轮,釉色中沉淀着火山灰的密码”——用地质学视角解构建筑史;

当现代人用激光切割瓦片时,是否听见千年前的陶轮转动声?”——古今技术对话的哲学叩问。

四、阅读体验:像考古学家一样读瓦

翻开此书,仿佛跟随森郁夫穿越时空:

他把瓦当纹样比作屋顶上的朋友圈,从忍冬纹到樱花纹,记录着审美趣味的变迁;

讲到瓦的烧制时,用泥土在火中跳圆舞曲形容窑变过程,比任何术语都更鲜活;

甚至教你实践瓦考古:通过瓦片边缘的磨损程度,判断屋顶翻修次数——就像给建筑做CT扫描。

最触动我的瞬间:读到1945年东京大空袭后,瓦砾堆中仍能拼出完整鸱尾时,我热泪盈眶。原来有些东西,火可以摧毁肉体,却烧不尽文化的DNA。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全球建筑学界的“瓦片革命”

学术认可:获日本建筑学会特别奖,被哈佛大学建筑系列为东亚建筑史必修教材

读者反馈:豆瓣9.2分,热评称原来屋顶藏着整个宇宙,更有读者驱车前往奈良,只为比对书中描述的瓦当纹样;

社会意义:在千城一面的今天,此书为城市更新提供微改造范本——京都某老街修复时,匠人正是参照书中技法复原了江户时期的猫背瓦

六、为什么这本书能“唤醒沉睡的屋顶”?

森郁夫写此书时已77岁高龄,却用最童真的笔触拆解最复杂的建筑密码。他不像传统学者那样堆砌术语,而是把瓦片变成会说故事的时间胶囊”——每道裂纹都是历史的呢喃,每片釉色都是文明的呼吸。这种化厚重为轻盈的智慧,让千年建筑史突然有了心跳。

最后想用书中的话结尾:当你在暴雨中看见鸱尾吐出水流,那不是排水,是千年文明在漱口。而《瓦》的真正魅力,或许在于它让每个抬头看屋顶的人,都成了文明的倾听者。

“《瓦》:在瓦片纹路中触摸日本建筑美学的千年脉搏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芙蓉镇》:在米豆腐的热气里,触摸时代的伤痕与温度 | 爱阅读

《芙蓉镇》:在米豆腐的热气里,触摸时代的伤痕与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碗米豆腐熬出的时代寓言 《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湘南芙蓉镇为背景,通过“豆腐西施”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运动狂”王秋赦等人物命运,串联起1960-1970年代中国乡村的政治运动与人性挣扎。小说以“米...

《海洋》:一本用浪花写就的“蓝色警报”与生命史诗 | 爱阅读

《海洋》:一本用浪花写就的“蓝色警报”与生命史诗 去年夏天,我在三亚潜水时,亲眼看见一片珊瑚礁像被抽干了颜色的画卷——原本斑斓的鱼群消失不见,只剩下灰白的珊瑚枝桠在海水中摇曳。上岸后,我盯着手机里拍的照片发愣,突然想起刚读完的《海洋》——书里有句话像根细针,狠狠扎进我心里:“​​我们总以为海洋...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拨开演义迷雾,触摸真实的三国余温 | 爱阅读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拨开演义迷雾,触摸真实的三国余温 一、当诸葛亮星落五丈原,三国才真正开始 翻开《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仿佛看见作者成长手持一盏青铜马灯,在《三国志》的故纸堆里照出被演义遮蔽的三十年。这本书不是给英雄唱挽歌,而是像考古学家擦拭青铜器般,让蒋琬、费祎、姜维这些名...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 爱阅读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低估的传统武侠短篇 《痕深刀浅》是阅文集团Lv.1作家金木要2018年创作的传统武侠小说,全书共20章,约6.89万字,于起点中文网、起点女生网等平台免费试读。小说以诗歌形式开篇,...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 爱阅读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油污”和“烟火”写成的边缘群体生存志 《混子也有自尊》是社会观察者老周耗时两年,深入城中村、夜市、修车摊、外卖站等“边缘地带”,记录23位“混子”真实生活的纪实作品,202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不同于“底...

《霍乱时期的爱情(2015版)》:当爱情成为一场跨越世纪的“霍乱” | 爱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2015版)》:当爱情成为一场跨越世纪的“霍乱”   一、书籍的核心价值:一剂治愈“爱情虚无症”的文学疫苗 在这个“速食爱情”泛滥的时代,马尔克斯用《霍乱时期的爱情》为我们注射了一针直抵灵魂的疫苗。它不是教你如何“脱单”的恋爱指南,而是一面照见爱情本质的魔镜——书中穷尽人类爱...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称作“通俗文学天花板”的复仇史诗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1844年开始连载,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等多次再版。全书117万字,以“复仇与救赎”为核心,讲述水手唐泰斯被陷害入...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 爱阅读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基度山伯爵》,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背景,讲述水手邓蒂斯遭人诬陷入狱十四年,化身"基度山伯爵"完成惊天复仇的传奇故事。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柄"复仇的镐头",凿开了命运的铁壁——当世界把...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用交易成本解锁企业与市场的底层逻辑 | 爱阅读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用交易成本解锁企业与市场的底层逻辑 一、书籍基本信息 本次评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E.威廉姆森的巅峰之作,由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收录(权威译本由段毅才、王伟翻译),堪称“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组织理论的‘圣经’”。作者威廉...

《资治通鉴》:一部能让人读懂历史与人性的“时空宝典” | 爱阅读

《资治通鉴》:一部能让人读懂历史与人性的“时空宝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资治通鉴》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耗时19年编撰完成,全书共294卷,约300万字,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跨越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最初是为宋神宗提供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