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我不能在鸟兽身旁只是悲伤》:在16个荒野故事中重寻人与自然的共生密码 | 爱阅读

1周前 (09-27)读一读10

《我不能在鸟兽身旁只是悲伤:在16个荒野故事中重寻人与自然的共生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生态作家花蚀与旅行摄影师帕索卡合著,2025年3月经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豆瓣评分9.5。作为《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的姊妹篇,全书历时三年实地考察,通过西藏墨脱、新疆阿尔金山等16个中国生态热点区域的223幅全彩摄影与16个滚烫故事,揭示自然的一千条道途都通向人类的核心命题——生态保护不是远离尘嚣的浪漫想象,而是根植于当地生活逻辑的生存智慧。书中提出保护穿山甲与养活村庄同等重要的实践观,教会读者在钢筋水泥中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与行动力。

二、内容亮点与写作特色

花蚀以调查者+诗人的双重笔触,拆解16个生态故事的复杂肌理:墨脱棕熊攻占乡政府的荒诞场景中,藏着人类活动挤压野生动物空间的隐忧;云南鸟塘经济转型案例里,猎鸟人变身护鸟人的温情转折,印证着利益共生才能持久保护的朴素真理。帕索卡的摄影则如视觉诗,雪豹脚印特写、傈僳族孩童拍雪豹的侧影,将瞬间凝固为永恒。书中科学”“何以共存四章尤显锋利,用红外相机数据与村民口述史交织,证明行之有效的保护必须根植于文化传统”——正如新疆牧民女儿拍雪豹时,传承的不仅是摄影技术,更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三、阅读体验与个人共鸣

读此书如踏入一场自然沉浸式展览:开篇墨脱雨雾中的棕熊影像,让人瞬间置身热带雨林;中段上海社区改造鸟塘的故事,又拉回都市现实。我曾在深夜重读穿山甲救助者与盗猎者对峙篇,忽然理解为何作者强调不要预设盗猎者是坏人”——当贫困成为盗猎的诱因,保护需先解决生计,这种不完美的保护理念,恰与当前反内卷思潮形成强烈共鸣。书中百万大象章节让我在朋友抑郁时学会:真正的陪伴不是说教,而是陪她骂该死的健康KPI,在共情中重建力量。

四、社会评价与时代意义

该书被奚志农、沈志军等学者盛赞为生态生存启示录,豆瓣读者称其为后疫情时代的清醒剂。在AI速写”“智能手环泛滥的今天,书中自然之力打开理解中国的命题,与反内卷”“心灵治愈形成共振——当年轻人开始流行摆烂养生,企业推行强制休假制度,本书用社会学理论证明了这种需求的合理性。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生态保护需根植生活逻辑的理念,已被上海某社区反健康焦虑工作坊实践,成为极简生活的行动指南。

五、金句分享与时代回响

自然的一千条道途都通向人类”——这句镌刻在书脊的箴言,道尽全书精髓。在倍速生活的时代,花蚀用最朴素的案例证明:真正的保护不是喊口号,而是在他人沉默时说出真相。正如他在后记中写的:我们不能在鸟兽身旁只是悲伤,而要行动起来——哪怕只是减少一次塑料使用,也是对自然的呵护。合上书页,窗外的梧桐叶簌簌作响,我忽然想起书中那句守护生态的半边天”——这或许就是本书最动人的启示:在生态焦虑泛滥的时代,我们不需要成为完美环保者,而是要成为敢行动的人。这,正是本书给予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礼物——不是答案,而是追问自然的勇气。

“《我不能在鸟兽身旁只是悲伤》:在16个荒野故事中重寻人与自然的共生密码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际警察组织》:在全球罪案的迷雾里,看见“合作”的光 | 爱阅读

《国际警察组织》:在全球罪案的迷雾里,看见“合作”的光 一、基本信息:解密“全球安全守护者”的入门指南 《国际警察组织》(The International Police)是英国犯罪学专家艾玛·莱文(Emma Levine)2022年的非虚构著作,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全球治理系列”首作。这部...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不是“心理教材”,是“情绪低落时的温暖解药”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心理学童话,1997年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500万册,被《卫报》称为“英国国民心理咨...

《好的孤独》:当独处成为礼物,我终于读懂了生命的另一种丰盈 | 爱阅读

《好的孤独》:当独处成为礼物,我终于读懂了生命的另一种丰盈 去年深秋,我在图书馆角落翻到《好的孤独》时,封面是幅淡墨画——一个人坐在老藤椅上,膝头摊开一本书,窗外是飘着银杏叶的街道,标题字体像被风揉过的云,温柔又疏离。翻到第一章,作者写:“孤独不是‘没人陪’,是‘我与自己,与世界,与所有未说出...

《红字》:一枚刺在灵魂上的勋章,照见人性最隐秘的光 | 爱阅读

《红字》:一枚刺在灵魂上的勋章,照见人性最隐秘的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清教时代的“人性解剖刀”,美国文学的精神原点 《红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于185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17世纪波士顿清教社区为背景,围绕年轻母亲海丝特·白兰因“通奸罪”被判处佩戴红色字母“A”(A...

《荒原雪》:江湖儿女情,雪落荒原心成灰 | 爱阅读

《荒原雪》:江湖儿女情,雪落荒原心成灰 一、基本信息:听雪楼系列的“隐藏拼图” 《荒原雪》是沧月2007年出版的新世界出版社武侠小说,作为“听雪楼”系列补完篇,它像一把钥匙,串联起《血薇》与《护花铃》的情节断层。故事以杀手高欢的复仇线为主轴,交织药师叶风砂的温柔与少年任飞扬的狂傲,最终在神水宫...

《吉檀迦利》:泰戈尔用诗篇架起的东方哲学与人类精神的永恒对话 | 爱阅读

《吉檀迦利》:泰戈尔用诗篇架起的东方哲学与人类精神的永恒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印度圣殿到诺贝尔奖台的诗性革命 《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910年创作的抒情诗集,1912年由英国伦敦印度协会首次出版英文版,1913年泰戈尔凭借此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全书以"献...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 爱阅读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玄幻版的"极限修炼启示录" 《极限大魔尊》是网络作家"魔尊本尊"自2024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玄幻小说,目前已更新至138.21万字。小说以"主角通过极限修炼突破九重天劫"为核心设定,构建了涵盖魔功、天劫、宗门争霸的...

《几何原本》:用公理搭建的数学圣殿,如何塑造人类的理性思维 | 爱阅读

《几何原本》:用公理搭建的数学圣殿,如何塑造人类的理性思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逻辑写就的数学宪法”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完成的数学巨著,原名为《光学》(Optics),后因内容聚焦几何学被更名为《几何原本》(Elements)。它的首版...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用“马克思主义手术刀”重构传统思想的现代图谱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用“马克思主义手术刀”重构传统思想的现代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哲学解剖学” 1937年,当中国哲学界还在“玄学循环”与“科学主义”之间摇摆时,张岱年以一部《中国哲学大纲》劈开了传统研究的“认知迷雾”。这位融合中西哲学的学者,用“辩证唯物论”与“问题...

《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我用半年,读懂了“东西方灵魂的对话密码”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我用半年,读懂了“东西方灵魂的对话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对比写尽哲学”的“中西思想入门指南” 若要快速定位《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冯友兰、张东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简装版),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中国哲学史泰斗冯友兰与西方哲学研究者张东辉的“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