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如临大敌:谣言恐慌与大宋王朝1054》:盛世下的谣言危机与人心博弈 | 爱阅读

1周前 (09-27)读一读12

《如临大敌:谣言恐慌与大宋王朝1054:盛世下的谣言危机与人心博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黄博撰写,2025年6月由中华书局推出精装版,定价78元,ISBN9787101171198。全书聚焦宋仁宗朝甲午年(1054)四川再乱谣言,通过五代至北宋甲午年的魔咒规律”——如934年孟知祥据蜀、994年王小波起义——揭示谣言如何从民间歌谣演变为朝廷与民间的集体恐慌。核心价值在于用历史的听觉概念拆解谣言传播的底层逻辑:正如书中金句谣言是民意最简单粗暴的表达,它教会读者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透过谣言看清人心与社会机制的暗流。

二、内容亮点:从“甲午魔咒”到“破谣实验”的微观史

黄博绝非写枯燥史料,而是用显微镜+手术刀的笔法切开历史褶皱。比如郫县埋金场景:宋真宗年间,蜀地百姓听信白头翁吃人谣言,竞相将财宝埋入地下,县令主簿闻风而逃,唯有县尉司马池反其道而行——大开城门办元宵灯会,让百姓在灯影与笑语中自然消解恐惧。这种以乐破谣的智慧,恰似当下谣言止于智者的古代注脚。更妙的是超新星SN1054的隐喻:当1054年天幕划过超新星爆发,朝廷将其解读为祥瑞,民间却传为灾变预兆,这种天象的双面解读恰是谣言生成的心理燃料。书中还藏着反套路细节:如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实为精心设计的谣言工程——通过鱼腹藏书式传播,将点检做天子的预言烙进将士心间,让谣言成为夺权的心理武器

三、写作特点:非虚构的“历史侦探”叙事

黄博的笔法堪称学术界的悬疑大师:全书采用楔子+六章+结语的侦探小说结构,楔子以宋朝开国谣言史定调,正文则从甲午魔咒切入,通过六十甲子歌”“二郎神游街”“峨眉山限游令等具体场景,将谣言的传播链与社会的反应链编织成网。语言上,他善用视觉锤山岩褶皱如松酥的灰土”“灯影摇曳如碎银落湖,让冰冷史料有了温度;又以破案式推理,如从甲午再乱谣言倒推北宋对蜀地的系统性剥削,揭示血债引发谣言的深层逻辑。最绝的是历史的听觉概念——通过倾听史料中的沉默之声,还原被正史遮蔽的民间叙事,让历史从官方记录回归人间真实

四、评价与影响力:从学术圈到Z世代的“谣言启示录”

豆瓣评分8.9,获月度好书榜推荐,学者称其比《叫魂》更懂中国社会的谣言基因。书中司马池开城门破谣的案例,被自媒体改编为古代危机公关案例,在B站获百万播放;网友更二创甲午年谣言时间线,标注北宋应对措施,让历史瞬间成危机管理教材。在信息战”“认知战成为热词的今天,它更成为谣言辨识指南”——正如书中所言:真正的危机不是谣言本身,而是我们如何选择相信。这种洞见与当前反网络谣言”“提升媒介素养的社会诉求高度契合,出版三个月即登年度现象级历史书榜单。

五、个人体验与社会共鸣

初读时,我笑古人太迷信,但细品后却脊背发凉——谁没在社交媒体上被震惊体标题牵着走?最触动我的是读书人不传谣章节:宋仁宗年间,蜀地学子以读圣贤书自警,拒绝传播甲午再乱谣言,这种知识分子的自觉让我在疫情期间面对某药能预防病毒的谣言时,想起书中以理破谣的智慧。它让我想起那些在社区群里求证信息的普通人——正如书中所言:谣言从不是敌人,盲目才是。这种共鸣,在后真相时代尤为珍贵。

结语:

《如临大敌》不是古代谣言大全,而是一场人心与谣言的千年对话。它用甲午年的谣言危机,照见每个时代的信息困境”——从北宋到微信时代,谣言的形态在变,但人心的弱点未变。正如黄博在结语中所写:历史的听力,是听见沉默者的声音;而我们的选择,决定谣言是成为枷锁,还是成为镜子。这,或许就是它出版即破圈的终极秘密——它不提供防谣秘籍,却让你在甲午年的风中,触摸到人心不古,但智慧常新的永恒命题。

“《如临大敌:谣言恐慌与大宋王朝1054》:盛世下的谣言危机与人心博弈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海盗经济》:当掠夺成为全球化最早的“创业指南” | 爱阅读

《海盗经济》:当掠夺成为全球化最早的“创业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常识”的历史经济学跨界之作 《海盗经济》由“科技界的达尔文”史蒂文·约翰逊撰写,2023年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以17世纪英国海盗亨利·埃夫里劫掠莫卧儿帝国宝船为起点,用“海盗王”的传奇人生串联起早期全球化进程中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本让育儿焦虑“软着陆”的“生活教育指南” | 爱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本让育儿焦虑“软着陆”的“生活教育指南” 上周接女儿放学时,她突然扑过来拽我袖子:“妈妈,今天我们学了《丑小鸭》,老师说丑小鸭最后变成了天鹅!你说,我要是现在不够漂亮,以后还能变厉害吗?”我蹲下来抱她,想起半年前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做的笔记——“孩子的自信,藏在每一...

《黑暗的心》:一场关于人性与殖民的灵魂叩问 | 爱阅读

《黑暗的心》:一场关于人性与殖民的灵魂叩问 一、书籍基本信息:穿透殖民迷雾的文学手术刀 《黑暗的心》是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于1899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以刚果河为舞台,用马洛船长的非洲之行揭开殖民主义的华丽帷幕。这部不足百页的作品,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帝国主义扩张下人性的扭曲与文...

《红字》:在“罪”的烙印里,读懂人性最隐秘的光 | 爱阅读

《红字》:在“罪”的烙印里,读懂人性最隐秘的光 一、基本信息:19世纪美国的“道德寓言标本” 《红字》是美国文学大师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50年的“现象级经典”,被公认为“美国心理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以17世纪波士顿清教社区为背景,围绕年轻母亲海丝特·白兰...

《忽必烈的挑战》:在马蹄与账本间重构的欧亚帝国启示录 | 爱阅读

《忽必烈的挑战》:在马蹄与账本间重构的欧亚帝国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颠覆传统认知的"全球史实验" 日本史学大家杉山正明用十年心血完成的《忽必烈的挑战》,彻底打破了"成吉思汗西征—忽必烈建元"的线性叙事。全书以"跨文明网络构建者"的视角,将忽必烈定位为13世纪欧亚大陆的"首席架构师"。书...

《换日箭》:在时间夹缝中打捞记忆的琥珀 | 爱阅读

《换日箭》:在时间夹缝中打捞记忆的琥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记忆燃料"驱动的时间旅行寓言 陈楸帆所著的《换日箭》作为"时间三部曲"的第二部,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2年推出,全书25万字。这部科幻小说以"换日箭"为核心设定——一种需要吞噬宿主记忆才能穿越时空的神秘装置。故事在2046...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 爱阅读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油污”和“烟火”写成的边缘群体生存志 《混子也有自尊》是社会观察者老周耗时两年,深入城中村、夜市、修车摊、外卖站等“边缘地带”,记录23位“混子”真实生活的纪实作品,202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不同于“底...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废墟里,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答案 | 爱阅读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废墟里,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答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不是“心灵鸡汤”,是“人性黑暗中的光”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经典著作,1946年出版后横扫欧美,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本书”,全球销量超3000...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 爱阅读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青年的“精神解剖书”,现象级社会派小说 《活受罪》是85后作家“陈默”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社会观察”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隐喻性——灰扑扑的写字楼玻璃上,映着一个佝偻的身影(西...

《货币万能》:18世纪经济预言家的现代回响 | 爱阅读

《货币万能》:18世纪经济预言家的现代回响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数学武装的货币宣言 《货币万能》是英国经济学家雅各布·范德林特1734年完成的经济学著作,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中文出版,王兆基译,收录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全书以"货币数量论"为核心,提出"商品价格与货币流通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