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大爱无涯:走近李振华》:一位教育家扎根沂蒙七秩春的精神密码 | 爱阅读

2周前 (09-25)读一读15

《大爱无涯:走近李振华》:一位教育家扎根沂蒙七秩春的精神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教育家李振华与资深教育媒体人陶继新合著,2025年2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推出,系教育家精神传习录丛书首卷。全书通过对话体形式,将李振华70余年扎根沂蒙山区、践行爱国、爱学生、爱教育大爱精神的生平故事与教育思想娓娓道来。其核心价值在于向读者揭示:真正的教育不是功利计算,而是以心传火的生命实践——如李振华用破篮球胆做地球仪、将工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退休后仍捐献50万收入等细节,生动诠释了教育是点燃火焰的本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座精神灯塔

二、内容亮点:细节中的教育史诗

书中无空泛赞美,唯有显微镜式的细节切片:

破篮球地球仪的创造:在资源匮乏的年代,李振华用破篮球胆制作地理教具,让孩子们在触摸中理解地球的形状;这种变社会为课堂的智慧,比任何理论都更具说服力。

父病重时的抉择:1980年高考前,李振华收到父亲病危电报,却选择留下陪伴即将高考的山区学生,让儿子代为尽孝。他说:农民的孩子全靠高考改变命运,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恰是教育家精神的真实写照。

垃圾堆里的16000元:退休后,李振华与学生共捡垃圾8年,卖得16000元全部捐给教育基金。这种吝啬与慷慨的辩证法,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具象为可触摸的行动。

三、写作特点:对话体中的思想共振

全书采用即兴对话形式,如《论语》般在二对一的辅导课场景中自然流淌。陶继新与李振华的对话,既保留了李振华的南京方言韵味,又融入了教育哲学的深度思考。例如,当谈及为何坚守山区70年时,李振华引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喻,而陶继新则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总结其信念。这种平实、权威、感情、理性交织的叙事,让读者仿佛置身现场,感受思想的火花四溅。

四、阅读体验:穿越时空的沉浸感

读罢此书,仿佛置身沂蒙山区的课堂:李振华用情动而辞发的语文教学法让孩子们流泪,用互动政治课让抽象理论变得鲜活。最戳心的是乡亲接力尽孝的片段——8位沂蒙女孩轮流赴南京照顾李振华的老母亲,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情,让人想起最后一口粮做军粮的沂蒙精神。书中附赠的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故事,更让读者感受到教育精神的当代传承。

五、评价与影响力:破圈的教育启示

本书自出版即获学界与大众双重共鸣:顾明远教授称其为教育强国提供精神滋养,光明日报赞其破解教育形式化危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李振华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的理念,精准击中教育焦虑的痛点。更动人的是其附加值”——书中附录的4300场师德讲座案例,成为教师培训的鲜活教材,而振华基金至今仍资助着2400余名贫困学子。

六、个人意义与社会热点:给教育者的精神火种

作为从教十年的语文教师,此书于我如同精神的锚点。当我在分数焦虑中迷茫时,李振华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箴言让我重新审视初心;当我在职业倦怠中徘徊时,他61岁退休仍住门卫房的故事让我看见坚守的力量。在乡村振兴与教育公平成为时代议题的今天,李振华的大爱无涯恰是对教育为何的最好回答——它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用生命点燃生命,让每个孩子都能如苔花般绽放

结语:在教育的星河里照见自我

合上书页,李振华那句我依然是教育的行者仍在耳边回响。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教育家的传记,更是一面照见初心的镜子——当我们在内卷中追逐顶刊论文时,不要忘记教育最本真的模样;当我们在功利计算中权衡得失时,不要忘记那些如苔花般坚持的教育者。愿每位教育者都能手持这本书,在教育的星河里,书写属于自己的大爱无涯

“《大爱无涯:走近李振华》:一位教育家扎根沂蒙七秩春的精神密码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掀开“全球化”的幕布,看透强国如何“设计”世界规则 | 爱阅读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掀开“全球化”的幕布,看透强国如何“设计”世界规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全球化叙事”遮蔽的“秩序考古报告”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1963年的著作,出版时正值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如日中天、全球化浪潮初现端倪。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对“贸易...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不是“心理教材”,是“情绪低落时的温暖解药”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心理学童话,1997年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500万册,被《卫报》称为“英国国民心理咨...

《黑郁金香》:在17世纪荷兰的疯狂赌局中,一株黑花如何改写爱情与命运 | 爱阅读

《黑郁金香》:在17世纪荷兰的疯狂赌局中,一株黑花如何改写爱情与命运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法国作家大仲马1850年创作的《黑郁金香》,以17世纪荷兰"郁金香狂热"为背景,讲述园艺师与贵族少女为培育世间首株黑色郁金香,卷入权力、爱情与投机漩涡的传奇。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株花的命运,...

《红与黑》:当野心撞上时代的铁壁,谁在为“逆袭”定价? | 爱阅读

《红与黑》:当野心撞上时代的铁壁,谁在为“逆袭”定价?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时代“锤”出来的心理解剖刀 1830年,法国作家司汤达在七月革命前夕完成《红与黑》,这部以“1830年历史纪实”为副标题的小说,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肌理。2017年译林出版社推出的...

《红字》:当清教徒的道德利刃刺向人性,我们该审判谁? | 爱阅读

《红字》:当清教徒的道德利刃刺向人性,我们该审判谁? 一、书籍基本信息:17世纪新英格兰的"人性解剖台" 纳撒尼尔·霍桑1850年创作的《红字》以殖民时期波士顿为舞台,用239页的篇幅撕开清教徒社会的道德假面。这部被称作"美国文学开山之作"的小说,通过海丝特·白兰佩戴红字"A"(通奸)的遭遇,...

《画怖》:当名画变成逃生副本,这场艺术与恐怖的狂欢藏着人类对自由的终极叩问 | 爱阅读

《画怖》:当名画变成逃生副本,这场艺术与恐怖的狂欢藏着人类对自由的终极叩问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名画做“杀人迷宫”的无限流神作 《画怖》是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啾啾大王创作的无限流小说,全文134万字,已完结。主角柯寻与队友牧怿然意外卷入一幅会“吃人”的古画,从此必须在《白泽》《薛定谔的猫》《最后...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 爱阅读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一、凡尔纳的"时间管理圣经":如何用80天撬动19世纪全球化野心 翻开这部被称作"冒险文学模板"的典籍,就像坐进了一台穿越150年的时光机——1872年伦敦改革俱乐部的壁炉旁,菲利亚斯·福格用2万英镑赌注开启环球狂奔;...

《皇袍加身》:当龙袍裹住血肉,我终于看清了权力的“温度” | 爱阅读

《皇袍加身》:当龙袍裹住血肉,我终于看清了权力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龙袍”解剖权力与人性的“古代生存启示录” 《皇袍加身》是青年作家“锦瑟”2024年推出的历史权谋小说,以架空王朝“大胤”为背景,聚焦从市井乞儿到权倾朝野的“魏九郎”的“上位之路”。他本是汴梁城街头卖糖人的小乞丐...

《活着》:当命运举起铁锤,他用脊梁写下“活着”的哲学 | 爱阅读

《活着》:当命运举起铁锤,他用脊梁写下“活着”的哲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时代“锤”出来的文学丰碑 1992年,余华在《收获》杂志发表长篇小说《活着》,次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单行本。这部仅12万字的小说,以中国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为背景,用“剥洋葱式”的叙事,将一个农民的苦难史...

《活着活着就老了》: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生命的真谛 | 爱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生命的真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中年叛逆者”的生存指南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2010年初版、2023年修订的随笔集,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分五卷,以“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为经纬,串联起93篇杂文。冯唐以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