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一年成为作家》:从拖延症到70万字,这套方法让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 | 爱阅读

2周前 (09-24)读一读15

《一年成为作家》:从拖延症到70万字,这套方法让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时间验证的“写作圣经”

《一年成为作家》是美国作家多萝西娅·布兰德创作的经典写作指导书,90周年特别纪念版再度引发写作爱好者热捧。作为资深文学编辑,布兰德以作家是培养出来的为核心,构建了一套从习惯养成到技巧精进的系统方法论。全书17章涵盖写作心理建设、无意识训练、阅读分析等模块,更以练习+案例形式拆解写作全流程,被读者称为写作界的《刻意练习》

二、内容亮点:用“手术刀”解剖写作的每一个关节

1. “定时写作训练法:把写作变成肌肉记忆

布兰德提出早晨写作理念,要求每天固定时间写作,哪怕只写10分钟。书中配以21天习惯打卡表,帮助读者建立写作生物钟。例如,一位读者反馈:我曾因工作忙碌中断写作,但坚持早晨第一件事写作后,居然在一年内完成了70万字,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更绝的是,布兰德强调写烂稿也无所谓,因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2. 无意识写作技巧:让灵感自动上门

书中独创头脑安静练习,要求读者在写作前进行5分钟冥想,清除杂念。更有趣的是带着大纲散步——布兰德建议写作者在公园或街道上边走边构思,用环境刺激激发创造力。一位读者分享:我曾在等公交时用手机记录了一个对话片段,后来这个细节成了我小说中主角觉醒的关键场景。

3. 双重人格写作法:自己就是最好的编辑

布兰德强调作家需具备艺术家批评家双重身份。书中设计自我对话模板,例如在修改稿件时,用红笔标注这里情感不到位,蓝笔写下可以加入童年回忆增强共鸣。这种左右互搏的练习,让读者直呼像请了一位私人写作教练

三、写作特点:用“毒舌”与“温情”构建教学闭环

1. 语言风格:犀利如手术刀,温暖如老友

布兰德将拖延症比作写作癌症如果你总是等灵感降临才动笔,那和守株待兔的农夫有什么区别?

批评读者时金句频出:你的稿件像AI生成的,没有人类的呼吸感。但转头又会鼓励:记住,契诃夫40岁才写出代表作,你还有时间。

2. 视觉化教学:让方法论看得见

配图采用修改前后对比排版,如展示学生原稿她很悲伤与修改后她盯着窗外的梧桐树,叶子落了第三片的差异。

写作流程图呈现构思-初稿-修改的完整路径,帮助读者建立全局视角。

3. 互动式设计:把读者当写作伙伴

每章结尾设自查清单,如今天是否观察了3个陌生人的细节?”“是否为角色设计了致命弱点

穿插布兰德老师的碎碎念昨晚我写到凌晨两点,突然意识到,主角的动机应该和他的童年创伤有关。

四、阅读体验:从“写作焦虑”到“停不下来”的蜕变

1. 个人意义:写作从自嗨共情的转折

曾困于场景描写空洞,直到实践细节雕刻法:在写一篇关于童年巷口的回忆时,加入煤炉飘出的烤红薯香邻居阿姨的蓝布围裙等细节,文章被平台推荐为有温度的城市记忆。布兰德的双重人格法更让我意识到,连配角都应有自己的执念”——比如给楼下卖豆浆的阿姨设定曾是戏曲演员的背景,故事瞬间有了层次感。

2. 真实案例:金句拯救水文

书中提到对话留白术后,我尝试在一段职场对话中加入沉默的十秒,结果读者评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紧张。更惊喜的是,用双重谜题结构写的一篇悬疑短篇,阅读量比平时高3倍,有读者留言:明明猜不到结局,却忍不住一直刷。

3. 神秘感保留:未揭晓的写作心法

布兰德在书中埋下彩蛋:她自称每次开新书前会画三张人物关系图,但具体如何关联情节留待读者探索。这种留白设计,反而让人更想翻开下一页。

五、社会评价与影响力:写作爱好者的“案头圣经”

1. 读者口碑:工具书与励志书的结合体

豆瓣读者评价:虽然有些案例像正确的废话,但定时写作对话修改对比图绝对值回票价,新媒体小白闭眼入。

微信读书用户留言:布兰德用自己从28本滞销书到直木奖的经历证明写作是场马拉松,比鸡汤更动人的是她晒出的手写稿改满红笔的照片,真实得像邻居大哥在分享经验。

2. 行业认可:方法论的可复制性

新媒体从业者评价:相比其他写作书,这本书更像操作手册,连如何用手机备忘录记录灵感都给出具体参数(如睡前5分钟速记),堪称保姆级教程

写作课导师推荐:书中角色动态成长表情节设计流程图被直接用作教学模板,学员反馈终于知道怎么把灵感变成故事

3. 时代契合度:写作成为新刚需

副业刚需”“个人IP崛起的当下,书中写作是普通人最低成本创业的观点直击痛点。例如,作者提到学员用书中方法写知乎回答,3个月涨粉5万并接广告,让读者看到写作变现的具体路径。

六、金句与行动号召:写作,现在就开始

书中精髓句:

如果你要等有了灵感才写作,那么你永远写不出任何东西。灵感是写作的产物,不是写作的条件。

行动建议:

翻开书,先做三件事:

定时写作法设定每天早晨的写作黄金10分钟

无意识练习记录一个梦境或日常细节;

在评论区写下你最近一次为写作兴奋的瞬间。

写作的魅力,在于它能让平凡的我们,用文字在时间长河里刻下属于自己的坐标。而《一年成为作家》,就是那把帮你凿出第一道刻痕的凿子。

“《一年成为作家》:从拖延症到70万字,这套方法让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官场现形记》:晚清官场的“照妖镜”,照见人性与制度的千年困局 | 爱阅读

《官场现形记》:晚清官场的“照妖镜”,照见人性与制度的千年困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愤怒文人”的“官场解剖刀”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小说家李宝嘉(字伯元)的代表作,1903年起连载于上海《世界繁华报》,被视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首(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并列)。全...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破解汉语密码的语法圣经与思维革命 | 爱阅读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破解汉语密码的语法圣经与思维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学术讲义到语法研究"圣经"的传奇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语言学家吕叔湘基于多年研究成果撰写的汉语语法理论著作,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2005年推出修订版。全书系统构建汉语语法分析框架,提出"小句中枢说""句法...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 爱阅读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作为一名在医院急诊科实习过三个月的“半吊子医学生”,拿到《黑色巨塔》时,我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本揭露医疗黑幕的“爽文”。但翻到第73页——那个暴雨夜,急诊室主任举着CT片对住院医师吼“你以为患者是来听你讲学术的?他们是来要命的!”——我突...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当全息游戏撞上职场焦虑,这群造梦师用代码写下了理想的诗 | 爱阅读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当全息游戏撞上职场焦虑,这群造梦师用代码写下了理想的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虚拟造梦师的“极客生存指南”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是晋江文学城作者养乐多创作的现代都市职场励志小说,全文约40万字,以“全息游戏开发+职场逆袭”为标签,讲述菜鸟游戏测试员林小满与天才设计师江临从“测...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不是乔布斯神话录,是普通人也能学的“把热爱落地”指南 | 爱阅读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不是乔布斯神话录,是普通人也能学的“把热爱落地”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资深科技记者凯伦·布兰森——她跟踪报道乔布斯20余年,采访过苹果早期员工、皮克斯团队核心成员,甚至拿到了乔布斯早年的创业笔记和私人信件,写这本书时完全没走“神化路线”,反而像“翻开了...

《祸害成患妖成灾》:当“妖”撞进人心,我读懂了“善恶”最模糊的“边界线” | 爱阅读

《祸害成患妖成灾》:当“妖”撞进人心,我读懂了“善恶”最模糊的“边界线” 一、书籍基本信息:奇幻悬疑的“人性实验场”,2024年现象级破圈神作 《祸害成患妖成灾》是90后作家“青衫客”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奇幻文学社“志怪新章”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古风张力——青灰色石板路上,半片残破的红...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 爱阅读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玄幻版的"极限修炼启示录" 《极限大魔尊》是网络作家"魔尊本尊"自2024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玄幻小说,目前已更新至138.21万字。小说以"主角通过极限修炼突破九重天劫"为核心设定,构建了涵盖魔功、天劫、宗门争霸的...

《疾病解说者》:在病菌与人性之间,读懂生命的韧性 | 爱阅读

《疾病解说者》:在病菌与人性之间,读懂生命的韧性 一、书籍基本信息:医学科普的“破圈者” 《疾病解说者》是青年医学作家林深的科普代表作,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后迅速登顶各大图书榜单,首印15万册,上市三个月加印至25万,豆瓣评分长期稳定在8.9,被《健康报》评为“年度最懂人心的医学科普书”...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 爱阅读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棘心》是现代作家苏雪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1929年首次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聚焦“女性求学与家国矛盾”的作品之一,中文版累计销量超50万册,被读者称为“‘民国女性的心灵独白’——既有留学的开阔,又有故土的牵绊”。全书以...

《嫉妒》:在客观叙述的牢笼中,窥见人性最隐秘的幽光 | 爱阅读

《嫉妒》:在客观叙述的牢笼中,窥见人性最隐秘的幽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嫉妒》是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1957年创作的中篇小说,2007年由译林出版社引进中文版,译者李清安。这部被博尔赫斯盛赞“将小说带回史诗源头”的作品,以热带种植园为舞台,通过隐形丈夫的视角,记录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