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一本书读懂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用心理解人,才是HR的终极必修课 | 爱阅读

2周前 (09-23)读一读13

《一本书读懂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用心理解人,才是HR的终极必修课

最近翻完这本被HR圈朋友反复安利的《一本书读懂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本以为是本理论+案例的常规管理书,结果越读越惊喜——它像一把职场读心术的钥匙,不仅拆解了HR工作的底层逻辑,更让我这个刚入行的管理小白,突然看懂了办公室里那些没说出口的情绪欲言又止的需求

一、基本信息:一本“能装进口袋”的HR心理学指南

先报个底:作者是国内某985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副教授,深耕职场心理研究十余年,同时也是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顾问;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今年7月刚上市,目前在豆瓣收获了8.9分(截至发稿)。书不厚,200多页,排版疏朗,关键章节配了漫画示意图,通勤地铁上翻两章完全没压力——这设定对想充电但怕啃大部头的职场人太友好了。

二、内容:不是“教你套路”,是“帮你看见人”

很多人对HR的误解是招人、算工资、搞考核,但这本书一上来就推翻了这个认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用心理学读懂,再用人性规律设计管理动作​​

举几个让我拍案叫绝的细节:

​​招聘环节​​:书里没有罗列STAR面试法这类基础技巧,而是讲应聘者摸鼻子的小动作可能暴露紧张,但结合他交叉手臂的姿势和语速加快,其实是过度重视这份工作的焦虑”——作者用神经语言程序学(NLP)的理论解释非语言信号,还配了张对比图:左边是普通面试官记录候选人回答有条理,右边是懂心理学的HR标注说到团队合作时瞳孔放大0.3秒,核心动机可能是渴望被认可。这种显微镜式的观察拆解,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之前面试总招不到合拍的人——原来我只听懂了,没看懂

​​激励设计​​:针对95后员工不爱加班的痛点,书里没有批判年轻人吃不了苦,而是分析他们的成就感来源从集体荣誉转向了即时反馈’”:某互联网公司把月度优秀员工的奖状改成电子勋章,每天下班前在群里公示,结果团队效率提升了27%;还有个案例更戳心:某制造业车间给流水线工人设置了技能解锁榜,每掌握一项新操作就能在工位旁挂个小灯牌,老员工为了点亮所有灯牌主动带徒弟,离职率直接降了一半。这些案例没有正确的废话,全是原来还能这么做的启发。

最让我意外的是最后一章管理者的自我觉察:作者提醒HR,你在观察员工时,员工也在观察你——你的微表情、语气词,都会影响他们是否愿意说真话。这哪是一本工具书?分明是一面职场人性的镜子

三、写作特点:把“心理学”变成“职场生存指南”

这本书最聪明的地方,是把晦涩的心理学理论翻译成了HR能直接用的操作手册

​​案例像职场情景剧​​:每个理论都配了真实企业案例,有的是作者参与咨询的匿名项目(比如某教育公司用损失厌恶心理设计绩效考核,让员工主动提升业绩),有的是引用学术论文中的经典实验(比如霍桑效应在现代远程办公中的应用)。读起来像追剧,看到后来呢?就想翻页。

​​语言像朋友聊天​​:没有自我决定理论”“归因偏差这类术语堆砌,而是用人都有被看见的刚需”“老板画饼不如员工自己画饼这种大白话。我甚至看到作者吐槽:有些HR总想着搞定员工,其实员工要的不过是被当成人这种接地气的表达,让专业内容一点不端着。

​​结构像工具箱​​:全书按招聘-培养-激励-留任的HR工作流程分章,每章末尾有个心理工具卡,比如如何用共情式提问化解员工抵触”“峰终定律设计员工体验,相当于把精华浓缩成了即拿即用的模板。

四、阅读体验:从“焦虑”到“松弛”的职场顿悟

说实话,我刚开始读是带着功利心——想快速掌握搞定员工的技巧。但读到第三章员工的隐性需求显性诉求更重要时,突然被戳中了:

我之前总觉得员工提涨薪就是钱没给够,但书里有句话:当一个人反复强调我需要更多机会,可能是在说我的价值没被看见;当他说工作太累了,可能是在喊我需要被关心想起上个月部门有个同事申请调岗,我当时觉得他挑剔,现在才反应过来——他负责的模块总被打断,明明做了很多工作却没人提,他需要的不过是我的努力被记住

合上书那晚,我主动找那位同事聊了聊,没提调岗,只说:上次你做的用户调研,数据细节特别扎实,我后来跟领导汇报时专门提了,他说这小子挺靠谱他眼睛一下子亮了,说:真的?我还以为你没注意……”那一刻我突然懂了:​​管理的本质不是控制行为,是看见人心​​——而这本书,教会我的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对人性的温柔

五、评价与影响力:HR圈的“现象级工具书”

这本书的口碑在HR圈几乎是开的:

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这是我今年读过最反套路的HR书,没有鸡汤,全是扎心但有用的真相。

某招聘平台做HR技能调研时,78%的从业者把心理学应用能力列为未来3年最想提升的技能,而这本书被多次推荐为入门首选

我认识的某互联网公司HR总监说:我们部门新员工入职必看前三章,现在面试时,候选人都说你们的HR好像能看透我在想什么

更难得的是,它不止对HR有用——书里的需求层次分析”“情绪管理技巧,对普通职场人理解领导、同事,甚至经营亲密关系都有启发。我妈看了两章,说:原来我和你爸吵架,是因为他觉得我没被尊重,不是单纯因为我唠叨。

最后想说:这不是一本答案之书,是提问之书

书里有句我反复摘抄的话:好的管理,不是让员工听话,而是让他们愿意;好的HR,不是解决问题的人,是发现问题的眼睛

读这本书的过程,像一场职场人性的觉醒”——它让我不再执着于搞定人,而是学会理解人;不再把管理当任务,而是当修行。如果你是HR,它能帮你少走五年弯路;如果你是普通员工,它能让你看懂职场里的潜台词;哪怕你只是对人性好奇,它也能给你一双观察世界的新眼睛

毕竟,所有的管理,最终都是的管理——而读懂人,才是最顶级的智慧。

“《一本书读懂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用心理解人,才是HR的终极必修课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 爱阅读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剖人性”的“社会显微镜” 若要给《红与黑》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法国的‘人性解剖书’”。这部由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司汤达(1783-1842)创作(1830年初版)的经典小说,以“维璃叶小...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时代的预言书 1973年,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如一颗思想炸弹,在西方学术界炸开。这位哈佛教授用20万字的篇幅,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技术革命颠覆社会结构的未来图景。书中提出的"中轴原理"与"知识成为核心资源...

《华氏451》:当火焰成为武器,我们为何要守护“无用的知识”? | 爱阅读

《华氏451》:当火焰成为武器,我们为何要守护“无用的知识”?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火焰写就的思想保卫战” 《华氏451》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于1953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具警示意义的文学预言”,全球销量超1亿册,被译成...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 爱阅读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黄河守望者”的“文化寻根之旅” 《黄河古道》是考古学家、文化学者李伯谦(1937-2023)先生2018年出版的压卷之作,成书于他“毕生研究黄河文明”的学术收官阶段。作为中国考古学界“黄河学派”...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 爱阅读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积极情绪的力量》是美国积极心理学领域权威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经典著作,2009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百万册,被读者称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入门圣经’”。全书以作者20余年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共8章,既打破了“积极情...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一、书籍基本信息:复仇文学的"百科全书"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被雨果称为"通俗小说的天花板"。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幅原版铜版画将伊夫堡监狱的潮气、基督山岛的宝藏永久封存,让19世纪的复...

《最后一张牌》:当旧牌面朝上,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未完成” | 爱阅读

《最后一张牌》:当旧牌面朝上,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未完成” 一、书籍基本信息:悬疑与温情的“时光标本”,2024年现象级治愈推理 《最后一张牌》是90后作家“时叙”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中信出版社“时光文丛”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巧思——深褐色牛皮纸底色上,一张磨损的扑克牌斜倚在旧相框旁(牌...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在“忙碌漩涡”里,找到“人生定盘星” | 爱阅读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在“忙碌漩涡”里,找到“人生定盘星” 一、书籍基本信息:管理圈的“清醒剂”,普通人的“效率指南”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是美国企业家加里·凯勒(Gary Keller)与管理顾问杰伊·帕帕森(Jay Papasan)2013年合著的“反内耗指南”,被《纽约时报》《福布斯...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 爱阅读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散曲”串起的“声音博物馆” 《中国韵文史》是词学泰斗龙榆生(字沐勋)的代表作(初版于1934年,后经修订收入《龙榆生全集》)。这部近40万字的专著,打破传统“诗”“词”“曲”“赋”分而治之的框架,以“韵文”为线索——从《诗经...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在礼教与欲望的夹缝中,解码晚清社会的“隐秘规则” | 爱阅读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在礼教与欲望的夹缝中,解码晚清社会的“隐秘规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是历史学家苏珊·布朗米勒(Susan Brownmiller)2023年推出的跨学科力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引进中文版。这本书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