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星际种植大户》:当土豆藤爬上外星岩,我们终于读懂了“生存”的另一种答案 | 爱阅读

2周前 (09-21)读一读16

《星际种植大户》:当土豆藤爬上外星岩,我们终于读懂了生存的另一种答案

去年夏天,我在空调房里翻完《星际种植大户》最后一页,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很轻——原来最震撼的不是星际战争,是在宇宙的荒原上,一株土豆苗都能成为希望的火种

一、基本信息:从“科幻冷门”到破圈爆款,一本用“种植”重写星际生存的治愈神作

《星际种植大户》是作家青禾创作的科幻小说,2023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2024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出实体书。这部被读者称为星际版《小森林》的小说,上市首月销量突破60万册,豆瓣评分稳定在8.7,更被改编为科幻动画(B站独播,播放量破2亿)、漫画(快看漫画人气榜TOP4)。有编辑透露,初稿因种植设定太日常被要求增加冲突,最终却凭借用土豆写宇宙的独特视角,成为2024年最受关注的硬核治愈神作

二、内容:星际荒原上的“土豆革命”,每个细节都在说“生存从不是掠夺”

主角林深是地球最后一批星际农民”——他的任务不是开采矿石、建造基地,而是在寸草不生的外星岩板上种出能养活人类的土豆。他的日常是:用激光枪在岩板上烧出一个个小坑,撒下从地球带来的土豆种;用自制滴灌系统收集晨露,浇灌那些蔫头耷脑的幼苗;和外星岩鼠斗智斗勇——这些长着鳞片的小生物总爱偷土豆,却被林深发现它们会把没吃完的土豆埋进岩缝,第二年竟长出了更壮的苗。

书中最让我鼻酸的,是第一次丰收的细节:林深蹲在岩板前,看着自己种出的土豆从拇指大小长成拳头大,表皮泛着健康的紫色。他刚要伸手去挖,岩缝里突然钻出只岩鼠,叼起个土豆就跑。林深追了半里地,却在岩鼠窝里发现了更惊喜的东西——二十多个土豆堆成小山,每个都比他种的大一圈,旁边还压着片干枯的地球树叶(那是他去年春天落在这里的)。

没有狗血的外星入侵反转,没有强行圆满的人类胜利,有的只是这些藏在星际荒原里的真实:林深会因为土豆苗被岩鼠啃坏而蹲在地上哭,会在暴雨夜用身体护住幼苗,会在丰收时把最大的土豆留给路过的星际旅人;他也会和外星植物对话”——那些会发光的蓝藻、会唱歌的藤蔓,其实是宇宙给耐心者的礼物。

而最戳我的,是林深与外星守园人阿树的双向治愈:一个是被地球抛弃的失败农民,一个是被宇宙遗忘的孤独守护者。他们会因为林深种出变异土豆吵架(阿树说这不符合星际农业标准),也会在深夜一起坐在岩板上看星星,阿树突然摸出个玻璃罐:这是我存的地球雨水,你尝尝——和你种的水,味道好像。林深喝了一口,突然想起地球老家后院的菜园,想起母亲蹲在田埂上说:深儿,种地不是和土地较劲,是和它商量。

三、写作特点:用“土豆”织就宇宙网,把“生存”写成最温柔的诗

青禾的文字有种泥土般的温暖:写星际岩板,不用”“荒凉,而是写岩石缝里渗出的水痕,像极了老家后山的晨露;被激光烧过的岩面泛着浅金色,像撒了一地的碎金箔;写林深的孤独,不用无人理解”“内心空洞,而是写他蹲在土豆苗前,听着它们拔节的声音,突然觉得,原来宇宙里最热闹的声音,是植物生长的声音

最妙的是他对双线叙事的把控:一条线是林深与土豆共生的种植日常,另一条线是地球资源枯竭的背景——新闻里说地球最后一片森林消失”“淡水仅够维持百年,两条线像两根缠绕的藤蔓,偶尔交汇时迸溅出的火花,比任何星际战争都刺眼。比如林深收到地球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别再寄土豆了,我们撑不下去了。他却笑着把刚挖出的土豆装进罐子:告诉他们,我在宇宙里给他们留了片土豆田’——等地球好了,我们一起回来收。

而林深的成长更绝:他从为了生存种土豆为了希望种土豆,再到最后站在星际农业峰会上,举着变异土豆说这不是作物,是宇宙给我们的和解信’”——这种撕掉标签的过程,像极了我们每个人对抗绝望的真实路径:先是否定,然后挣扎,最后骄傲地说我能行

四、阅读体验:像蹲在岩板上数土豆苗,疼到心疼,暖到流泪

我是裹着薄毯子在深夜读这本书的。读到第一次丰收那章,窗外的月光突然洒在书页上——我捧着书冲到阳台,看见楼下绿化带的月季正开着花,突然想起书里林深说的:植物从来不会放弃生长,除非你先放弃它们。

合上书的那晚,我翻出阳台的花盆——里面种着去年枯死的薄荷,现在竟冒出了新芽。我给妈妈发了条消息:妈,我在阳台种了薄荷,等它长大,我们泡薄荷茶喝。她秒回:好,妈给你寄点有机肥。

凌晨一点,我刷到朋友圈,同事发了张加班到凌晨的照片,配文:今天项目又黄了,想辞职。我评论:我今天种的土豆发芽了,你看,有些事急不得。她秒回:你最近怎么这么佛系?我没说话,只是把《星际种植大户》的封面翻到她能看见的位置——上面印着:宇宙很大,但总有一块地,能让你种出希望。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书里的真相:所谓生存,从来不是掠夺资源,是和万物商量着过日子;所谓希望,也不是等待奇迹,是在荒原上种下一粒种子,然后等它发芽

五、评价与影响力:它不是“爽文”,是面照见“人类与自然”的镜子

《星际种植大户》的热度远超文学圈。有读者在豆瓣留言:以为是星际爽文,结果是催泪弹,哭湿了三包纸巾;有环保博主分析:林深的土豆种植其实是当代可持续发展的隐喻——我们总想着征服自然,却忘了和自然合作才是最长久的方式。

动画播出后,#星际种植大户#话题阅读量破9亿,粉丝们整理治愈种植清单,画林深阿树岩板日常图;多地学校把这本书列为生态教育推荐读物”——不是因为它科幻,是因为它教会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是包容;真正的生存,不是掠夺,是共生。

2024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将这本书评为年度最具思想深度的科幻文学。评委说:它用土豆的外壳,包裹了最珍贵的人性哲学——在这个强调效率的时代里,慢下来,和自然商量,才是最奢侈的智慧。

六、它对我意味着什么?

这本书出版时,我正陷在职场焦虑的泥潭里。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快”“不够强,于是每天加班到凌晨,连浇花都要掐着表算时间——直到读到林深说的:土豆苗不会因为你急着长大就长得更快,它们只会在你用心照顾时,悄悄把根扎得更深。

现在的我,会在加班后绕路去买束花,会在周末去郊区种块小菜园,甚至会在和同事吵架时笑着说:别急,咱们慢慢商量。因为我终于明白:种植从来不是完成任务,是和土地、和时间、和自己,好好相处生存也不是拼命向前,是在荒原上种下一粒种子,然后等它发芽,等它开花,等它结果

最后想分享书里最戳我的两句话:

他说,宇宙很大,大到容得下所有没用的种子;

我说,原来最珍贵的有用

种下一粒种子,

然后等它,

长成自己的样子

或许这就是《星际种植大户》最动人的地方——它没有教我们如何征服宇宙,却教会我们:

要相信,

在你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刻,

总有一粒种子,

正藏在你的口袋里,

等着和你一起,

在宇宙的荒原上,

种出属于自己的春天。

“《星际种植大户》:当土豆藤爬上外星岩,我们终于读懂了“生存”的另一种答案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殖民地经济家的实用智慧与当代启示 | 爱阅读

《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殖民地经济家的实用智慧与当代启示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时光打磨的实用经济学圣经 《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是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1750-1790年间经济论文的合集,1983年由商务印书馆纳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刘大明、刘大椿译。全书收录《关于纸币的考察》...

《红与黑》:我用一个月,读懂了“野心与灵魂的角力” | 爱阅读

《红与黑》:我用一个月,读懂了“野心与灵魂的角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血色写尽人性的现实主义巅峰” 若要快速定位《红与黑》(司汤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经典译本),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40万字“个人奋斗悲剧史”、以“于连·索雷尔”为主角的阶级突围记、提...

《忽必烈的挑战》:在马蹄与账本间重构的欧亚帝国启示录 | 爱阅读

《忽必烈的挑战》:在马蹄与账本间重构的欧亚帝国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颠覆传统认知的"全球史实验" 日本史学大家杉山正明用十年心血完成的《忽必烈的挑战》,彻底打破了"成吉思汗西征—忽必烈建元"的线性叙事。全书以"跨文明网络构建者"的视角,将忽必烈定位为13世纪欧亚大陆的"首席架构师"。书...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 爱阅读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码古代通俗文学”的“说话指南” 若要给《话本小说概论》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话本小说的‘考古说明书’”。这部由古典文学研究大家胡士莹(1901-1979)先生撰写的专著(1957年初版,1...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 爱阅读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油污”和“烟火”写成的边缘群体生存志 《混子也有自尊》是社会观察者老周耗时两年,深入城中村、夜市、修车摊、外卖站等“边缘地带”,记录23位“混子”真实生活的纪实作品,202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不同于“底...

《吉米·科里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当天才儿童撞上真实世界,我们终于读懂了“聪明”的另一副模样 | 爱阅读

《吉米·科里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当天才儿童撞上真实世界,我们终于读懂了“聪明”的另一副模样 一、书籍基本信息:天才的“成长观察日记” 《吉米·科里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是美国作家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纪实文学代表作,2021年出版后横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畅销榜,被《时代周刊》评...

《几何原理》:一本让逻辑“长出翅膀”的数学圣经 | 爱阅读

《几何原理》:一本让逻辑“长出翅膀”的数学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欧几里得的“数学宇宙说明书” 《几何原理》(又称《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于公元前3世纪完成的数学巨著,全书共13卷,用23个定义、5条公设、5条公理,构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公理...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当“欲望”与“幻相”在灵魂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痛苦”的真相 | 爱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当“欲望”与“幻相”在灵魂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痛苦”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德国哲学的“意志启示录”,用500页写透“世界的本质是欲望的战场”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是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于...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用“思想望远镜”穿越千年信仰,看透中国宗教的“共生密码” | 爱阅读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用“思想望远镜”穿越千年信仰,看透中国宗教的“共生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会呼吸”的中国宗教“思想年轮”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是中国近代宗教史研究泰斗王治心1933年的经典著作,出版时正值“西学东渐”与“本土文化自觉”的碰撞期。不同于同时代“西方中心论”的宗教...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在代码森林里寻找创新的基因序列 | 爱阅读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在代码森林里寻找创新的基因序列 一、书籍基本信息:硅谷神话的"管理解剖刀" 《重新定义公司》是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与前产品副总裁乔纳森·罗森伯格2014年合著的企业管理著作,被《哈佛商业评论》称为"数字时代的管理圣经"。中信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案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