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1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潮流”的经济学小册子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是德国新历史学派领军人物古斯塔夫··施穆勒的代表作,2023年由东方出版中心推出中文译注本。这本184页的精装小书,像一把经济学考古铲,深挖16-18世纪欧洲重商主义政策与民族国家形成的共生关系。译者严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的导读堪称学术导游,不仅补全了德国历史学派的背景,还附上施穆勒未被广泛传播的《18世纪普鲁士丝绸工业》论文,让读者看清:重商主义不是过时政策,而是国家崛起的原始积累密码

二、核心价值:破解“国家与市场”的千年博弈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用历史演化论戳破了经济学界的两大迷思:

迷思一:重商主义是落后政策,自由贸易才是终极答案。

施穆勒用普鲁士丝绸工业的案例证明:当德国还是散装邦国时,重商主义的关税保护、产业补贴让丝绸从家庭作坊升级为规模化生产,最终推动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这不就是今天芯片战”“贸易战的19世纪翻版?

迷思二:经济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

施穆勒直言:经济法则不是绝对的,而是具有时空特性。就像他笔下的腓特烈大帝,既能对英国商品加征关税,又能对荷兰商人开放市场——这种灵活重商主义,让我想起2020年疫情初期,某些主张小政府的学者突然呼吁国家干预经济——原来德国人100多年前就玩过这套现实主义变通

个人触动:读到施穆勒说历史上伟大的成就,产生于经济组织与政治权力同构的时代,我瞬间想起自己曾参与的工业遗产保护项目。那些被废弃的工厂,何尝不是重商主义时代国家-产业联动的遗迹?这本书让我明白:经济政策从来不是纯学术游戏,而是国家在历史舞台上的生存策略

三、内容亮点:用“显微镜”看重商主义的“AB面”

施穆勒的写作像一位学术侦探,用三大线索拆解重商主义:

线索一:经济演化的四阶段模型

他提出欧洲经济经历了乡村市镇领地邦国民族国家的进化,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比如,中世纪的市镇靠行会垄断生存,而18世纪的民族国家则需要重商主义的贸易战争夺全球市场——这不就是从地方小老板到跨国巨头的升级路径?

线索二:重商主义的国家构建术

施穆勒揭露了一个残酷真相:重商主义的核心不是赚钱,而是造国家。他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例:由于货币区分散,各国竞相贬低货币,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这种内耗式竞争,让德国人痛定思痛,最终用关税同盟统一市场。读到这里,我忍不住想:今天的欧盟,是否也在重复这场重商主义2.0

线索三:被误解的零和博弈

施穆勒承认重商主义有狭隘性,但他更强调其合理性:当英国靠重商主义崛起后,却对落后国家宣扬自由贸易,这不就是登高抽梯?他引用李斯特的控诉:英国人靠《航海法令》富强,却告诉德国人自由竞争更好——这无异于让对手裸奔上赛场

金句点睛:

重商主义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国家竞争的永恒工具——只要主权国家存在,它就不会退出舞台。

自由贸易论者畅想全球联合,却忘了历史上的重商主义战争,曾用殖民扩张与商业霸权连接世界。

四、写作特点:学术严谨与叙事趣味的“混搭风”

施穆勒的笔法像一位经济学段子手,让硬核理论变得好吃又好消化

历史细节控:他考证出,18世纪普鲁士丝绸工人每天工作14小时,但政府仍强制要求他们使用国产生丝——这种既压榨又保护的矛盾政策,让读者瞬间理解重商主义的父爱主义本质。

跨学科视角:书中穿插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军事学。例如,分析重商主义与财政-军事国家的关系时,他引用委内瑞拉的例子:只要掌握财政和军事机器的国家希望血流成河,任何经济理论都是浮云。

画面感语言:形容重商主义时代时,他说:金银为血,商船作剑,国权凌驾万顷波涛。”——这哪是经济学著作?分明是经济学版《权力的游戏》

五、阅读体验:一场“烧脑”却“上瘾”的思想探险

真实体验:读前30页时,我被经济演化阶段”“领地邦国等概念炸得脑容量告急,但施穆勒用普鲁士丝绸工业这条主线串起所有碎片,像玩拼图游戏般逐渐清晰。读到德国人如何用关税同盟统一市场时,我忍不住拍案:原来德国模式的根,早在19世纪就埋下了!

社会评价:

豆瓣读者天人李子留言:译者的分析对理解原书很有帮助——只要多国竞争的格局还存在,重商主义的种种政策就不会消失。

熊彼特评价施穆勒:他的著作中最有价值的主题,包括经济政策与行政管理的关系、社会的阶级结构、工业组织形式——这些至今仍是经济学家的必修课

六、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一部“没有终章”的经典

学术价值:这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重商主义与国家形成关系的专著,填补了经济学思想史的空白。施穆勒的历史方法论,让读者明白:经济政策不是实验室产物,而是历史现场的应急方案

社会意义:在贸易战”“科技封锁横行的今天,施穆勒笔下残酷的重商主义竞争仿佛又复现于当下。他提醒我们:全球化从未终结,只是从重商主义1.0(殖民扩张)升级为重商主义2.0(技术霸权)。

个人推荐:如果你对以下问题好奇,这本书会给你思想暴击

为什么德国能从散装邦国崛起为工业强国?

今天的芯片战”“贸易战,与19世纪的丝绸战争有何本质区别?

经济政策真的能超越国家利益吗?

最后一句安利:

读这本书,就像坐上一台经济学时光机’——从16世纪的汉萨同盟商船,到19世纪的普鲁士工厂,再到21世纪的贸易战现场,你会看到:重商主义从未消失,它只是换上了不同的皮肤,继续在国家竞争的舞台上狂欢。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顾维钧回忆录》:在“弱国外交”的棋盘上,触摸一个外交家的灵魂 | 爱阅读

《顾维钧回忆录》:在“弱国外交”的棋盘上,触摸一个外交家的灵魂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外交老将”的“人生自白书” 《顾维钧回忆录》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1888-1985)晚年撰写的口述史,历时十余年完成(1960-1976),被视为“中国近代外交史的活字典”。全书以英文写成(后译为中...

《关注自我》:一部教你在喧嚣中“锚定自己”的生活觉醒指南 | 爱阅读

《关注自我》:一部教你在喧嚣中“锚定自己”的生活觉醒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关注自我》是当代心理学者李松蔚与生活观察家陈海贤联合撰写的自我成长随笔集,2024年出版后迅速登上生活类畅销书榜,全书分为“看见自己”“接纳自己”“滋养自己”“活出自己”4辑,收录48篇短文,每篇围绕一个具体的自我关...

《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用生命丈量信仰的科学家群像 | 爱阅读

《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用生命丈量信仰的科学家群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由《环球人物》杂志社编著,东方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这本书以30位科学界功勋模范人物为切口,通过深度采访与史料挖掘,勾勒出中国科学家群体“以家国为锚点、以创新...

《红字》:一枚刺在灵魂上的勋章,照见人性最隐秘的光 | 爱阅读

《红字》:一枚刺在灵魂上的勋章,照见人性最隐秘的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清教时代的“人性解剖刀”,美国文学的精神原点 《红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于185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17世纪波士顿清教社区为背景,围绕年轻母亲海丝特·白兰因“通奸罪”被判处佩戴红色字母“A”(A...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在战火与废墟中,解码文明崩塌的“慢镜头” | 爱阅读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在战火与废墟中,解码文明崩塌的“慢镜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隳三都》是历史学者周思成2024年推出的力作,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聚焦13世纪蒙古灭金战争中“中都、汴京、蔡州”三座都城的沦陷史。这本书像一把高精度手术刀,剖开“文明崩塌”的微观过程——通过分...

《婚姻的镜子》:照见亲密关系里藏着的“小真相”与“小温柔” | 爱阅读

《婚姻的镜子》:照见亲密关系里藏着的“小真相”与“小温柔”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拥有15年婚姻家庭咨询经验的李念老师,2025年1月由暖光出版社推出,全书320页,封面设计特别戳人——不是常见的“浪漫情侣照”,而是一对夫妻的手:左手是妻子带着婚戒的手,指尖沾着面粉(像是刚揉完面团)...

《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解码动态经济的密码,在波动中把握资本本质 | 爱阅读

《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解码动态经济的密码,在波动中把握资本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动态视角重构经济认知的现代经典 193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里克·罗伯特·林达尔完成《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系统提出“动态经济理论”,彻底颠覆传统静态均衡分析框架。这部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称为“...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 爱阅读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青少年觉醒圣经”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2008年出版后横扫全球,首印20万册,两年内销量突破1亿,被《纽约时报》评为“2008年度最佳青少年小说”,更被《卫报》称为“21世纪最具...

《嫉妒》:在客观叙述的牢笼中,窥见人性最隐秘的幽光 | 爱阅读

《嫉妒》:在客观叙述的牢笼中,窥见人性最隐秘的幽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嫉妒》是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1957年创作的中篇小说,2007年由译林出版社引进中文版,译者李清安。这部被博尔赫斯盛赞“将小说带回史诗源头”的作品,以热带种植园为舞台,通过隐形丈夫的视角,记录妻...

《几何原理》:一本让逻辑“长出翅膀”的数学圣经 | 爱阅读

《几何原理》:一本让逻辑“长出翅膀”的数学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欧几里得的“数学宇宙说明书” 《几何原理》(又称《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于公元前3世纪完成的数学巨著,全书共13卷,用23个定义、5条公设、5条公理,构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