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在快节奏时代,用NLP重启你的人生程序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1

《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在快节奏时代,用NLP重启你的人生程序

一、书籍基本信息:NLP的“使用说明书”,让心理学从书架走向生活

《重塑心灵NLP》是华人NLP大师李中莹于200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发行,ISBN9787506280272,全书240页。这本书被称作NLP的入门圣经,它将原本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12个可复制的思维程序,让读者像学Photoshop一样掌握改变心态的技巧。

二、核心价值:一套可编程的“心灵操作系统”

NLP的核心在于通过改变语言模式,重构思维程序。书中提出:

情绪不是敌人,是未被理解的信使:当焦虑来袭时,用换框法我完蛋了转化为这是提醒我调整策略的信号

关系矛盾的本质是沟通程序的冲突:通过感知位置平衡法,让夫妻从互相指责转为理解对方立场;

成功是复制出来的:书中拆解乔布斯、马云等人的思维代码,让读者直接安装顶级人物的决策模式。

李中莹用程序员的思维,将心理学变成可编辑的代码,让改变从知道升级为做到

三、内容亮点:从“情绪按钮”到“思维杀毒”,每个技巧都是“心理黑客”工具

1.情绪管理:给心灵装个防火墙

细节:当孩子哭闹时,用5步安抚法(识别情绪允许情绪标注情绪引导表达共同解决),比别哭了更有效;

案例:某企业高管因项目失败崩溃,通过时间线疗法回到过去,发现失败实则是避免更大损失的预警

2.沟通升级:把对牛弹琴变成双向奔赴

颠覆认知:书中提出沟通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而非自己的表达。例如,把你总迟到换成我担心项目进度,对方更容易接受;

金句:沟通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对方听到了什么。

3.目标达成:给梦想装个进度条

工具:SMART-R目标设定法在传统SMART基础上增加Resource(资源评估),避免flag立了就倒的尴尬;

案例:某读者用心锚设定法,在书桌放上成功照片,三个月后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四、写作特点:像学PS一样学NLP,步骤清晰到“手把手教学”

1.案例对比:失败VS成功模式直观展示

描述情绪失控的旧程序:被领导批评心跳加速反驳关系破裂;

给出情绪管理的新程序:被领导批评深呼吸标注情绪询问细节共同改进。

这种对比让改变路径一目了然。

2.语言风格:学术性与趣味性平衡

李中莹擅长用生活场景打比方:NLP就像给心灵装个杀毒软件,定期清理负面程序

但也会突然严肃:当我们在抖音刷3天学会情绪管理,NLP告诉你——改变需要21天形成新习惯

3.留白艺术:引发读者实践

书末设计7天改变计划:每天一个NLP技巧,从情绪标注目标可视化

这种即学即用的设计,让读者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改变

五、阅读体验:像给心灵做SPA,每个练习都带来“AHA时刻”

合上书时,你会像看完一场魔术表演——既被技巧震撼,又迫不及待想亲自尝试。比如书中提到:

感知位置平衡法处理亲子矛盾,孩子从你根本不爱我转为原来妈妈也有压力

时间线疗法缓解焦虑,发现未来灾难不过是当下情绪的投影

换框法转化职场挫折,把被裁员看成创业的机会

这些细节,像在心灵棋盘上帮你标出了所有的突破口

六、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从“心理学教材”到“企业内训宠儿”

1.读者评价:两极分化的实用派理论派之争

五星好评:读到情绪不是敌人,我立刻停止了和孩子的对抗,现在我们的关系像朋友一样。(豆瓣读者@暖阳)

一星差评:太简单了,难道心理问题能靠几个技巧解决?(豆瓣读者@匿名)

但正如一位读者所说:这本书不是万能药,而是给你一把钥匙——打开自我改变的大门。

2.社会影响:从个人成长组织管理

某世界500强企业将本书列为管理者必修课,HR总监评价:它教会领导者用NLP沟通法替代命令式管理,团队效率提升30%。而书中目标设定法,更被某互联网公司纳入员工成长计划

3.金句点睛:一语道破NLP哲学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拥有同样的地图,找到自己的地图,才能到达想要的彼岸。”——这句像GPS导航般精准的话,道出了NLP的核心:改变不是否定自己,而是升级心灵程序

七、这本书为何让我拍案叫绝?

作为曾因情绪内耗吃过无数亏的职场人,我在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曾因孩子成绩下滑暴跳如雷,却忘了问他最近在学校遇到了什么

曾在项目失败后陷入自我怀疑,用时间线疗法回到过去,才发现失败实则是避免更大损失的预警

曾在沟通中反复踩坑,直到学会换框法,才懂得你错换成我们可以一起改进’”的智慧。

合上书的那个深夜,我试着用感知位置平衡法处理夫妻矛盾。当我说出我理解你加班的辛苦,也希望你能理解我带孩子的疲惫时,丈夫的眼眶突然红了——那是被看见后的释然。

八、当下读它,正是时候

内卷”“躺平”“情绪焦虑成为热词的今天,这本书像一剂心灵疫苗

它不教你压抑情绪,而是教你给情绪装个开关

它不否定努力,而是告诉你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它不制造焦虑,而是给你一张心灵重启指南

正如书中所言:NLP不是魔法,是让你从自动巡航模式,切换为手动掌控模式的驾驶技术。而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所谓成功快乐,不过是把我被生活推着走换成我主动设计生活的生存智慧。

“《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在快节奏时代,用NLP重启你的人生程序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在快节奏时代重构心理边界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在快节奏时代重构心理边界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心理界的"产权说明书"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亨利·克劳德与约翰·汤森德合著,海天出版社于2021年4月推出修订版。作为"生活技巧界线系列"核心著作,该书通过家庭、职场、婚姻...

《哈克贝利·芬尼历险记》:在木筏上漂流的道德觉醒指南 | 爱阅读

《哈克贝利·芬尼历险记》:在木筏上漂流的道德觉醒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美国文学的"童年解剖刀" 《哈克贝利·芬尼历险记》是马克·吐温1884年创作的成长小说,被海明威称为"美国文学的起源"。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幅原版插画将密西西比河的晨雾、木筏上的烤火鸡永久封存,...

《孩子你慢慢来》:我用三个月,读懂了“教育不是冲刺,是陪孩子看沿途的风景” | 爱阅读

《孩子你慢慢来》:我用三个月,读懂了“教育不是冲刺,是陪孩子看沿途的风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生活写就的慢教育诗” 若要快速定位《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经典版),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台湾作家龙应台亲子散文代表作、18万字“成长观察手记”、记录“安德烈...

《海中篱》:在潮间带种一片精神的珊瑚林 | 爱阅读

《海中篱》:在潮间带种一片精神的珊瑚林 最近翻完《海中篱》,合上书页时窗外的晚霞正漫过阳台。书里夹着半片干枯的海藻标本,是编辑寄书时特意塞的——她说这是作者林小满在海边捡的,“像不像被潮水吻过的信笺?”我盯着那抹暗绿,忽然想起书里最动人的场景:主人公阿昭蹲在退潮的礁石缝里,用指尖轻轻托起一只迷...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在商海浮沉里,照见“人性”的商业寓言 | 爱阅读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在商海浮沉里,照见“人性”的商业寓言 一、基本信息:晚清商界的“兴衰启示录”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是当代作家高阳(或同类历史纪实作家,具体以实际版本为准)的经典历史传记作品,以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生平为核心,结合大量史料与民间传说,全景式呈现了他从钱庄学徒...

《互动仪式链》:一本带你看懂“人与人互动背后情感密码”的社会学经典 | 爱阅读

《互动仪式链》:一本带你看懂“人与人互动背后情感密码”的社会学经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初版于1986年,是“情感社会学”与“符号互动论”领域的里程碑著作。它跳出了“把互动当日常小事”的认知,第一次用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哪怕是“和朋友吃顿饭”“在电梯里...

《幻想农场》:在田园牧歌里种出奇幻的治愈良药 | 爱阅读

《幻想农场》:在田园牧歌里种出奇幻的治愈良药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社畜”撞上“会下金币的母鸡” 《幻想农场》是晋江签约作者西子绪于2018年创作的现代奇幻轻喜剧,全文52.3万字,2020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实体书,累计销量突破8万册。故事以“龙溪镇”为背景,将被迫辞职的社畜林洛,与神秘...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 爱阅读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一、书籍基本信息:改变世界的新闻实验室 《总统班底》是卡尔·伯恩斯坦与鲍勃·伍德沃德合著的调查新闻巅峰之作,1974年出版后引发全球舆论海啸,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这部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悬疑剧"的作品,不仅斩获普利策奖...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 爱阅读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危机应对者写的操作手册” 2023年末,中信出版社推出了一本重磅经济著作——《极速应对:美国应对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的作者阵容堪称“金融界复仇者联盟”: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最后的诊断》:当1959年的手术刀剖开2025年的医疗困局 | 爱阅读

《最后的诊断》:当1959年的手术刀剖开2025年的医疗困局 一、病理科的显微镜:如何用一场误诊撬动医疗体系的神经 翻开这部被称作"行业小说教科书"的作品,就像打开了一台穿越66年的医疗CT机——1959年加拿大三郡医院的手术灯下,皮尔逊医生用颤抖的手签下误诊报告;2025年,我们在刷到"医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