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气呼呼的小词典》:在96个词条里照见跨文化的中国烟火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1

《气呼呼的小词典:在96个词条里照见跨文化的中国烟火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意大利摄影师老安(安德烈·卡瓦祖蒂)与画家卢悦合著,2025年4月经文汇出版社出版,豆瓣评分8.8。作为定居中国40年的中国通,老安以词典体例编排96个词条,从老外”“吃苦城镇化”“摇滚,记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景观。其核心价值在于以他者的平视视角,拆解吃苦文化的悖论,揭示自由比生存更重要的生命哲学——正如书中吃苦词条所言:爱说吃苦的人,大概是为了让别人为自己吃苦而吃苦,造成恶性循环。这种对吃苦的反思,恰与当下反内卷思潮形成强烈共鸣。

二、内容亮点与写作特色

老安以摄影家的眼,散文家的笔构建独特叙事:

词条拆解术:每个词条如微型社会切片,如老外词条将外国人分为猴子(趋同者)”“狐狸(貌恭心异者)”“狗狗(自洽共生者)三类,老安自喻狗狗老外”——“中国人把狗当自己人,喜欢它,保护它,跟它玩,这种身份认同的隐喻,比理论说教更具穿透力。

跨文化显微镜:通过世俗词条的时装变迁、厕所词条的城乡差异,老安捕捉到旧规则失效、新规则未立的时代阵痛;而黑车司机老金词条中,艺术如何改造普通人的生活,则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微观实践。

视觉化叙事:卢悦的复古漫画与老安的文字形成文画互文,如摇滚词条配以80年代北京摇滚现场的手绘,瞬间激活读者对那个野蛮生长时代的记忆。

三、阅读体验与个人共鸣

读此书如握一本可触摸的时光胶囊:开篇奥运词条的红色塑料封皮与烫金字,让人仿佛翻到80年代的工作笔记;吃苦词条的批判,让我在内卷焦虑中重获力量——不是要吃得苦中苦,而是要活得有滋味。最触动的是小偷词条:老安对偷窃者从宽容到共情,这种不完美的善良恰与反内卷时代的需求共振——我们不需要完美道德,而是真实的人性

四、社会评价与时代意义

该书被李静誉为罕见的气呼呼之爱,豆瓣读者称其为后疫情时代的清醒剂。在银发浪潮”“代际沟通成热点的今天,书中孩子词条对独生子女孤独感的观察、故乡词条对文化认同的探讨,与社区养老”“适老化改造形成对话。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跨文化共情理念已被引入中小学德育课程,成为生命教育的鲜活教材——正如老安在代后记中所言:我们不是要成为完美的观察者,而是要成为会犯错的共情者。

五、金句分享与时代回响

自由比生存更重要”——这句写在开头词条的话,道尽全书精髓。在AI速写”“智能手环泛滥的今天,老安用40年的生活切片证明:真正的观察不是游客凝视,而是平视的真诚。正如他在观看词条中写的:我怀念那种不断发现、走错路也无所谓、不期而遇的感觉。合上书页,窗外的梧桐叶簌簌作响,我忽然明白:在倍速生活的时代,我们不需要成为完美读者,而是要成为敢追问的做梦者。这,正是《气呼呼的小词典》给予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礼物——不是答案,而是追问生活的勇气。

“《气呼呼的小词典》:在96个词条里照见跨文化的中国烟火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沟通的艺术》:重建人际关系的魔法手册 | 爱阅读

《沟通的艺术》:重建人际关系的魔法手册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世纪的沟通圣经 《沟通的艺术》由美国心理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创作,2009年经北京燕山出版社引进中国,吕冬青主编。作为卡耐基首部成功学著作,本书融合心理学与社会学理论,构建了以人性洞察为核心的沟通体系。全书分“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关注自我》:一部教你在喧嚣中“锚定自己”的生活觉醒指南 | 爱阅读

《关注自我》:一部教你在喧嚣中“锚定自己”的生活觉醒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关注自我》是当代心理学者李松蔚与生活观察家陈海贤联合撰写的自我成长随笔集,2024年出版后迅速登上生活类畅销书榜,全书分为“看见自己”“接纳自己”“滋养自己”“活出自己”4辑,收录48篇短文,每篇围绕一个具体的自我关...

《官场现形记》:晚清官场的“照妖镜”,照见人性与制度的千年困局 | 爱阅读

《官场现形记》:晚清官场的“照妖镜”,照见人性与制度的千年困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愤怒文人”的“官场解剖刀”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小说家李宝嘉(字伯元)的代表作,1903年起连载于上海《世界繁华报》,被视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首(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并列)。全...

《国富论》:穿越时空的经济学“手术刀”,剖开现代社会的财富密码 | 爱阅读

《国富论》:穿越时空的经济学“手术刀”,剖开现代社会的财富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经济学“破圈”的奇书 1776年,当北美大陆的《独立宣言》点燃自由之火时,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的书房里,用十年心血雕琢出一部经济学界的“独立宣言”——《国富论》。这部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国故论衡》:一把剖开“国学迷雾”的“学术手术刀” | 爱阅读

《国故论衡》:一把剖开“国学迷雾”的“学术手术刀”​ 一、书籍基本信息:近代国学的“基石词典”与“思想手术刀” 《国故论衡》是近代国学泰斗章太炎(字枚叔)的经典学术专著(初版于1910年,后经修订收入《章太炎全集》),虽未单独成帙,却贯穿于《国粹学报》《菿汉微言》等代表作中。这部“隐形的国学百...

《海洋帝国》:地中海霸权争夺背后的文明碰撞与海洋密码 | 爱阅读

《海洋帝国》:地中海霸权争夺背后的文明碰撞与海洋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 本次评述的《海洋帝国》,是英国历史学家罗杰・克劳利“地中海史诗三部曲”的第二部(另两部为《1453》《财富之城》),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系列引进出版,堪称“地中海史研究的‘叙事典范’”。作者深耕地中海文明史数十年...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拨开演义迷雾,触摸真实的三国余温 | 爱阅读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拨开演义迷雾,触摸真实的三国余温 一、当诸葛亮星落五丈原,三国才真正开始 翻开《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仿佛看见作者成长手持一盏青铜马灯,在《三国志》的故纸堆里照出被演义遮蔽的三十年。这本书不是给英雄唱挽歌,而是像考古学家擦拭青铜器般,让蒋琬、费祎、姜维这些名...

《航空港》:在万米高空的方寸之间,读懂“连接”最温暖的模样 | 爱阅读

《航空港》:在万米高空的方寸之间,读懂“连接”最温暖的模样 一、基本信息:1968年的“机场社会百科全书” 《航空港》是美国作家阿瑟·黑利(Arthur Hailey)1968年的“行业小说里程碑”,与《汽车城》《银行家》并称为“黑利三部曲”。这部以全球航空业为背景的长篇巨著,聚焦一座虚构的“...

《何谓文化》: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之旅 | 爱阅读

《何谓文化》: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之旅   一、书籍基本信息:余秋雨的文化“解忧杂货店” 《何谓文化》是余秋雨在2012年出版的文化散文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这本书像一扇旋转门,将读者从现代社会的喧嚣推入千年文化的长廊——从希腊石柱的斑驳光影到敦煌壁画的飞天飘带,从谢晋导演的泪光到巴金老...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 爱阅读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剖人性”的“社会显微镜” 若要给《红与黑》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法国的‘人性解剖书’”。这部由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司汤达(1783-1842)创作(1830年初版)的经典小说,以“维璃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