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世间滋味》:在烟火气里打捞生活的甜与咸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1

《世间滋味:在烟火气里打捞生活的甜与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世间滋味》由作家林清欢于2022年出版,中信出版社烟火人间书系推出,定价45元,收录32篇以食物为媒介的散文。核心价值在于用一菜一饭的微观视角,解码人间至味是清欢的生活哲学——正如书中所写甜是蜜,咸是泪,酸是岁月,辣是人生,它教会读者在速食时代慢下来,从一碗热汤、一碟小菜中触摸生活的温度与厚度。

二、内容亮点:舌尖上的“非虚构小说”

林清欢绝非写菜谱式散文,而是以食物侦探的敏锐,挖掘每道菜背后的隐秘故事。比如外婆的腌笃鲜场景:春寒料峭时,外婆蹲在老灶前,用竹筷戳破咸肉看火候,汤滚时咕嘟声像极了童年冬夜的雨声,而她偷偷塞给的那块肋排,至今仍能在舌尖尝到阳光晒过的咸香。更妙的是巷口阿婆的酒酿圆子细节——阿婆总在圆子里藏一颗红豆,说吃到的人,一整年都有小确幸,这种甜中藏巧的智慧,恰似当下仪式感消费的祖师爷。书中还藏着反套路惊喜:如失败的糖醋排骨章节,写母亲第一次做这道菜把醋放成酱油,全家人却吃得比糖还甜,让不完美成为最动人的生活注脚。

三、写作特点:烟火气里的“文字炼金术”

林清欢的笔法堪称市井诗人:她写糖瓜粘的甜,用像把太阳揉碎了撒在齿间;写苦瓜汤的涩,则用初尝皱眉,再尝点头,最后竟舍不得放下碗。全书采用时间轴+空间轴双线结构,从清晨的豆浆油条写到深夜的烤冷面,从江南的青团写到东北的酸菜白肉,形成舌尖上的中国地图。最绝的是她的通感写法——梅干菜扣肉的香,竟能让人到老屋木梁上的陈香;辣子鸡的辣,则得像童年偷摘邻居辣椒被呛到的喷嚏,让读者在五感中完成对食物的立体记忆。

四、评价与影响力:从“私房菜”到“国民美食指南”

陈晓卿称其用文字重新定义了好吃’”,蔡澜在专栏中推荐这是一本能让人看饿的书。在豆瓣8.9分、超5000条短评的背后,是读者对食物即情感的深度共鸣。书中外婆的腌笃鲜章节,被美食博主改编成短视频,在抖音获千万播放,网友留言看哭了,想起我奶奶的萝卜牛腩。在预制菜”“外卖盛行的今天,它更成为慢食运动的倡导书——正如书中所写最好的味道,从来不是调料堆出来的,而是用心熬出来的

五、个人体验与社会共鸣

初读时,我曾笑林清欢写食物太矫情,但细品后却湿了眼眶——谁没在深夜为了一碗妈妈煮的粥,放下手机捧起碗?最触动我的是疫情期间的番茄炒蛋场景:封城时邻居送来番茄和鸡蛋,作者用仅剩的葱花炒了一盘,香气飘出窗户,竟引来整栋楼的云碰杯。这种食物传递温暖的力量,让我在居家隔离时学会用食物连接邻居,用共享菜单化解孤独。它让我想起那些在社区群里分享菜谱的普通人——正如书中所言:世间滋味,不在珍馐,而在人心。

结语:

《世间滋味》不是美食攻略,而是一场舌尖上的心灵按摩。它用烟火气,治愈每个被生活速食化的灵魂。正如林清欢在后记中所写:所谓世间滋味,不过是有人等你回家吃饭的平凡幸福。这,或许就是它出版仅两年便成为现象级散文的终极秘密——它不提供吃什么的答案,却让你在外婆的腌笃鲜失败的糖醋排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哲学

“《世间滋味》:在烟火气里打捞生活的甜与咸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当规则撞上人性的“暗礁” | 爱阅读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当规则撞上人性的“暗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规则制定者“后背发凉”的清醒指南 书名:《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作者:本雅明·范·罗伊(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学教授,研究工业污染、腐败等领域20余年)×亚当·费恩(美国...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当木筏划破19世纪的谎言,少年在密西西比河上读懂自由的重量 | 爱阅读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当木筏划破19世纪的谎言,少年在密西西比河上读懂自由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84年创作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以南北战争前的密西西比河为背景,讲述白人少年哈克与黑人奴隶吉姆为逃避各自命运,乘坐木筏开启的逃亡之旅。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用“人”的温度,融化教育的“冰河时代” | 爱阅读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用“人”的温度,融化教育的“冰河时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老教师的“教育手账”,写给所有“在讲台上迷茫的人”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是特级教师李华(化名)的30年教育沉思录,2024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推出。作者扎根乡村中学20年,后调任城市重点校,见证了中国教育从“...

《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解码动态经济的密码,在波动中把握资本本质 | 爱阅读

《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解码动态经济的密码,在波动中把握资本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动态视角重构经济认知的现代经典 193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里克·罗伯特·林达尔完成《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系统提出“动态经济理论”,彻底颠覆传统静态均衡分析框架。这部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称为“...

《几何原本》:两千年的“数学宪法”,如何重塑我的思维骨架? | 爱阅读

《几何原本》:两千年的“数学宪法”,如何重塑我的思维骨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数学“站”起来的“逻辑圣典”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00年完成的数学著作,全书13卷,包含5条公设、5条公理、119条定义,通过逻辑推导得出465个命题,系统总结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数论...

《醉眼看金庸》:以醉眼观江湖,以真性情解武侠密码 | 爱阅读

《醉眼看金庸》:以醉眼观江湖,以真性情解武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非典型”的金庸研究指南 《醉眼看金庸》是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金庸研究重磅炸弹”,作者孔庆东(北大醉侠)与蒋泥联手,用329页的篇幅,将金庸15部武侠小说的“灵魂切片”摆上学术解剖台。它既不是传统文学评...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 爱阅读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深耕商业管理领域10年的李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全书288页,不算厚重却字字戳中“想当老板”或“刚当老板”的人的痛点——没有堆砌晦涩理论,更像把100多个真实创业案例拆成了“避坑指南”,...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在礼教与欲望的夹缝中,解码晚清社会的“隐秘规则” | 爱阅读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在礼教与欲望的夹缝中,解码晚清社会的“隐秘规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是历史学家苏珊·布朗米勒(Susan Brownmiller)2023年推出的跨学科力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引进中文版。这本书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晚...

《自然的体系》:一部点燃启蒙之火的“唯物主义圣经” | 爱阅读

《自然的体系》:一部点燃启蒙之火的“唯物主义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震撼思想界的“唯物主义圣经” ​​作者​​: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1723—1789),百科全书派核心人物,无畏的无神论斗士。 ​​出版背景​​:1770年匿名出版于荷兰,因颠覆性思想遭巴黎法院焚毁、罗马教廷列为禁...

《自然法权基础》:一本帮你看透“权利从哪来”的哲学入门书 | 爱阅读

《自然法权基础》:一本帮你看透“权利从哪来”的哲学入门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古典哲学重要代表人物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初版于1796年,是德国古典哲学体系中“自然法权理论”的关键著作。它篇幅不算厚重,却像一把“思想挖掘机”——没堆砌晦涩的法律条文,也没空谈抽象的权利概念,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