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我的记忆》:在细碎的时光碎片里,捡回被忽略的温柔与力量 | 爱阅读

3周前 (09-15)读一读18

《我的记忆》:在细碎的时光碎片里,捡回被忽略的温柔与力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是当代散文家李娟的首部个人记忆散文集,2023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全书272页,封面设计像一封泛黄的旧信”——浅灰色底面上印着手写体书名,旁边缀着几枚模糊的老照片剪影:有晒在院子里的旧床单,有握在手里的麦芽糖,还有傍晚胡同口的路灯,翻开来能闻到淡淡的纸墨香,像捧着一捧带着温度的时光。它不是厚重的自传,更像一本写给过往的私密笔记,不管是怀念童年的成年人,还是在快节奏生活里想慢下来的年轻人,都能在文字里找到被时光藏起的小确幸

二、书籍内容:不写“波澜壮阔的人生”,只讲“藏在记忆里的小碎片”

李娟最会做的,是把被我们遗忘的日常小事写成闪着光的记忆标本,全书46篇短文,每一篇都像从旧相册里抽出的照片,细碎却动人。比如《外婆的糖罐》写她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日子:外婆的床头柜上总放着一个铁皮糖罐,里面装着水果糖,糖纸皱巴巴的,却总带着淡淡的甜。每次她犯错哭了,外婆就会从罐子里摸出一颗糖,塞进她嘴里说甜的吃了,苦的就忘了。后来外婆走了,她在整理遗物时找到那个糖罐,里面还剩两颗融化后粘在一起的糖,她捏着糖罐,突然就想起外婆的手——粗糙却温暖,像晒过太阳的棉花。没有刻意煽情,却让你想起自己记忆里的外婆/奶奶的小物件,突然鼻子一酸。

还有《放学路上的云》写她小学时的放学路:每天下午放学,她都会和同学沿着河边走,看天上的云一会儿变成兔子,一会儿变成飞船,路过小卖部时,用攒了一周的零花钱买一根冰棍,你咬一口我的,我咬一口你的,冰棍化在手上,黏糊糊的,却笑得特别开心。这些小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像一股清泉,悄悄淌进你心里,让你想起原来自己也有过这么简单的快乐

三、写作特点:像坐在老槐树下聊天,温柔里藏着治愈的魔力

李娟的文笔最特别的是有生活的烟火气,她不用复杂的修辞,也不刻意营造意境,而是用唠家常的语气分享记忆,像坐在你对面的朋友,晒着太阳跟你聊小时候的事。比如写记忆里的味道时,她没说童年的味道很珍贵,而是举了个具体的例子:我妈以前总在冬天腌萝卜干,切好的萝卜条撒上盐,码在坛子里,坛口用塑料袋扎紧,放在阳台角落。等过半个月,打开坛子,一股咸香扑面而来,萝卜干嚼在嘴里,脆生生的,配白粥能吃两大碗。现在超市里也有卖萝卜干,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后来才知道,少的是阳台角落里的阳光味,和我妈蹲在坛子前扎塑料袋的背影。

还有写为什么要记录记忆时,她也特别实在:记忆就像院子里的落叶,不捡就会被风吹走,等想找的时候,连影子都没了。我写这些小事,不是想炫耀什么,就是怕有一天,我忘了外婆的糖罐、忘了放学路上的云,忘了那些让我觉得活着真的瞬间。把它们写下来,就像把落叶夹在书里,不管过多少年,翻开书,还能闻到当年的味道。这种直白又温暖的表达,没有距离感,反而让你觉得原来记录记忆,也是在守护自己

四、阅读体验:像裹着旧毛毯晒太阳,暖到心里还不刺眼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处在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阶段——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家后倒头就睡,连给家人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总觉得生活像一台停不下来的机器,没点温度。某天晚上,我翻到《爸爸的自行车》这篇,李娟写她小时候,爸爸每天骑自行车送她上学,自行车是旧的,链条总在半路掉,爸爸就蹲在路边,用黑乎乎的手摆弄链条,她坐在车后座,看着爸爸的头发被风吹得乱蓬蓬的,心里却特别踏实。她在文末写:现在我有了自己的车,开起来又快又稳,却总想起那辆掉链条的旧自行车——原来最珍贵的不是,是有人愿意为你蹲在路边,慢慢修一辆旧车。

看到这句话时,我突然就红了眼眶——那天我给爸爸打了个电话,听他絮絮叨叨说家里的白菜熟了,等你回来吃,挂了电话,心里像被晒了太阳一样暖。后来每次觉得生活没劲儿时,我就翻几页《我的记忆》,看着李娟笔下的小事,慢慢想起自己记忆里的温暖瞬间,好像又有了继续往前走的力气。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开始写记忆小笔记,把每天遇到的小事记下来,比如今天楼下的小猫蹭了我的裤腿”“同事给我带了一颗糖,慢慢发现生活原来没那么糟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不止是“散文集”,更是“当代人的记忆疗愈手册”

《我的记忆》出版仅三个月,就登上了当当网散文类销量榜TOP3,豆瓣评分8.7分,评论区里满是被治愈了”“想起自己的小时候的留言。作家迟子建评价它:李娟的文字像时光的小灯笼,照亮了我们被忽略的记忆角落,让我们明白: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其实藏着最珍贵的幸福。

很多读者也分享了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有人说看完这本书,我给多年没联系的小学同学打了电话,原来大家都还记得放学路上一起追过的蝴蝶;有人说我开始跟奶奶学腌萝卜干,虽然做得没奶奶好,却觉得离她更近了;甚至有心理博主把这本书推荐给焦虑症患者,说在李娟的记忆里,能找到生活的小确幸,慢慢卸下心理的负担。这本书就像记忆的纽带,一边连着我们的过去,一边连着我们的现在,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回慢下来的勇气

六、书籍核心价值:帮你在“快节奏里慢下来,找回记忆里的温暖与力量”

读《我的记忆》最大的收获,不是记住了多少优美的句子,而是学会了在平凡里发现珍贵。以前我总觉得幸福是大成就’”——要赚很多钱、要升职加薪,才叫幸福,却忽略了外婆的糖罐、爸爸的自行车、放学路上的云这些小瞬间。但李娟的文字让我明白:幸福不是等出来的,而是记下来的,那些被我们遗忘的记忆,其实藏着最治愈的力量。

同时,它也教会我与自己的过去和解。以前我总因为时候的遗憾而耿耿于怀,比如没跟外婆好好说再见”“没跟小学同学好好告别,读了《未说出口的再见》后才知道:很多遗憾,其实不用刻意弥补,把它们记在心里,想起的时候,对自己说一句没关系,就是最好的和解。记忆里的人,从来不会真正离开,只要你还记得,他们就永远在你身边。

七、与当下社会热点的关联:回应“快节奏焦虑”,给出“慢下来的解法”

现在很多人被快节奏生活裹挟——上班要赶地铁、工作要赶deadline、连吃饭都要赶时间,慢慢忘了生活本来的样子,甚至出现记忆模糊的情况,比如忘了昨天吃了什么、忘了上周跟朋友聊了什么。而《我的记忆》正好给出了解药:不是逼自己慢下来’”,而是学会记录记忆”——每天花5分钟,写一件小事、记一个瞬间,慢慢找回感知生活的能力

比如面对“‘内卷带来的焦虑,李娟说:别总盯着别人跑得多快,偶尔停下来,看看自己脚下的路,想想自己为什么出发。记忆里的那些小事,就像路边的小石子,捡起来,握在手里,能帮你找回自己的节奏这种反内卷的生活态度,像一股清流,让被压力裹挟的人,终于敢给自己的生活踩踩刹车’”

最后,想分享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记忆不是用来怀念过去的,是用来提醒我们:哪怕生活再忙,也别忘了那些让我们觉得活着真好的瞬间——它们是藏在时光里的糖,咬一口,就能甜很久。如果你现在觉得生活太快、心里太慌,或者想找回记忆里的温暖,那这本《我的记忆》一定值得一读——不会给你解决问题的捷径,却会给你慢下来的勇气,让你明白:那些被忽略的记忆,其实是生活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我的记忆》:在细碎的时光碎片里,捡回被忽略的温柔与力量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姆莱特》:一面照见人性深渊的“镜子剧场” | 爱阅读

《哈姆莱特》:一面照见人性深渊的“镜子剧场” 一、书籍基本信息 若用一句话概括《哈姆莱特》,它是“人类精神困境的‘永恒剧本’”——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于1600-1601年创作的悲剧,与《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并称“四大悲剧”。全剧约3万字,分五幕,以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主...

《海洋》:一本用浪花写就的“蓝色警报”与生命史诗 | 爱阅读

《海洋》:一本用浪花写就的“蓝色警报”与生命史诗 去年夏天,我在三亚潜水时,亲眼看见一片珊瑚礁像被抽干了颜色的画卷——原本斑斓的鱼群消失不见,只剩下灰白的珊瑚枝桠在海水中摇曳。上岸后,我盯着手机里拍的照片发愣,突然想起刚读完的《海洋》——书里有句话像根细针,狠狠扎进我心里:“​​我们总以为海洋...

《悍匪》:当硬汉刑警撞上高智商罪犯,在正邪较量中撕开人性的褶皱 | 爱阅读

《悍匪》:当硬汉刑警撞上高智商罪犯,在正邪较量中撕开人性的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悍匪》是作家邵年于2020年出版的现实向刑侦小说,全文约42万字,以"8·17连环劫持案"为原型改编。故事围绕刑警队长周野与悍匪集团二把手林沉的博弈展开,通过七起案件层层剥开犯罪网络的根系。核心价值在...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一、基本信息:哥特文学的“灵魂火山”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47年的“文学火山喷发”,与《简·爱》《傲慢与偏见》并称为“英国女性文学三峰”。这部以19世纪英...

《互动仪式链》:一本带你看懂“人与人互动背后情感密码”的社会学经典 | 爱阅读

《互动仪式链》:一本带你看懂“人与人互动背后情感密码”的社会学经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初版于1986年,是“情感社会学”与“符号互动论”领域的里程碑著作。它跳出了“把互动当日常小事”的认知,第一次用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哪怕是“和朋友吃顿饭”“在电梯里...

《幻想农场》:在田园牧歌里种出奇幻的治愈良药 | 爱阅读

《幻想农场》:在田园牧歌里种出奇幻的治愈良药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社畜”撞上“会下金币的母鸡” 《幻想农场》是晋江签约作者西子绪于2018年创作的现代奇幻轻喜剧,全文52.3万字,2020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实体书,累计销量突破8万册。故事以“龙溪镇”为背景,将被迫辞职的社畜林洛,与神秘...

《荒原》:当1922年的伦敦雾霾撞上2025年的“信息荒原” | 爱阅读

《荒原》:当1922年的伦敦雾霾撞上2025年的“信息荒原” 一、当艾略特的打字机撞上Z世代的"精神雾霾" 翻开这部被称作"现代主义诗歌地标"的长诗,就像打开了一台穿越时空的情绪解码器——1922年伦敦的咖啡馆里,艾略特用碎片化的意象拼贴出战后欧洲的精神废墟;2025年,我们在刷到"年轻人集体...

《基业长青》:翻开这本“企业长寿秘籍”,我看到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基业长青》:翻开这本“企业长寿秘籍”,我看到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6年光阴,解剖“活100年”的商业密码 《基业长青》是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与杰里·波拉斯耗时6年完成的经典研究著作,出版于1994年。两位作者筛选了18对“卓越企业”与“优秀企业”(前者在更长周期内保持市场...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 爱阅读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卧底”美联储的实战手册 《极简央行课》由前纽约联储公开市场交易室高级交易员王造撰写,2023年由格致出版社推出。作者拥有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背景,现任MonetaryMacro公司首席投资官,曾在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 爱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一、书籍基本信息:撕开表象世界的哲学手术刀 叔本华的这部哲学巨著像一把锋利的冰锥,1818年首次出版便刺穿了康德哲学的华丽帷幕。这位柏林大学教授用德语写就的"痛苦宣言",将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的温床拽进意志的深渊,被尼采称为"欧洲精神的地震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