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现代美国的起源》:撕开“进步”的伪装,看见权力与资本的共谋 | 爱阅读

4周前 (09-11)读一读18

《现代美国的起源》:撕开进步的伪装,看见权力与资本的共谋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未完成”的惊世之作

《现代美国的起源》是美国自由意志论经济学家默里·罗斯巴德的遗作,由学者帕特里克·纽曼耗时十余年整理汇编,2023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推出中译本。全书聚焦1880-1920年代的美国进步时代,以奥地利学派方法论重构历史叙事,揭示这段被主流学界美化为民主改革的时期,实则是大企业、大政府与大工会结盟,将美国推向福利-战争国家的转折点。

二、核心价值:打破“进步主义”的神话,看清现代美国的基因缺陷

这本书像一把手术刀,精准解剖了美国现代政治经济体系的原罪

颠覆认知:你以为进步主义是打击垄断、保护弱者?罗斯巴德用史料证明,反垄断法、食品监管、联邦储备系统等政策,本质是大企业借政府之手消灭竞争对手、操控市场的工具。

预警当下:当全球陷入大政府与大资本合谋的争议时,书中对美联储通胀使命、知识分子与权力结盟的分析,恰似一面镜子,照见今天美国旋转门政治、科技巨头与政府勾结的乱象。

方法论启示:罗斯巴德将奥地利学派人的行动理论与计量史学结合,用宗教派别人口数据、政商关系网络等冷门史料,构建出比传统叙事更立体的历史图景。

三、内容亮点:当“进步”成为资本的遮羞布

铁路管控的真相:19世纪末,美国铁路公司竟主动要求政府管控票价!罗斯巴德揭露,这是因为大型铁路公司想通过政府认证排除小竞争者,同时以公共利益名义获取补贴——这不就是今天科技巨头呼吁加强监管的套路吗?

西奥多·罗斯福的双面托拉斯:这位进步主义总统一边挥舞反垄断大棒,一边对摩根财团控制的好托拉斯网开一面。罗斯巴德辛辣点评:他的反托拉斯,本质是维护金融寡头的市场地位。

知识分子的集体主义狂欢:书中专章剖析进步时代知识分子如何用科学管理”“优生学等理论,为种族隔离、移民限制背书。读到优生学家将天主教徒与黑人划为不适者’”时,不禁脊背发凉——这不就是当下某些精英主义言论的历史回响?

四、写作特点:像侦探一样拆解历史

数据当武器:罗斯巴德用1896年大选各教派投票数据证明,共和党胜选源于虔敬派(主张国家干预)对礼拜派(信奉自由放任)的宗教动员。这种用统计表讲故事的能力,让历史变得像推理小说般烧脑。

关系网织网:书中附有摩根财团与政客、学者的往来信件、宴会名单,甚至记录了洛克菲勒家族如何资助进步主义智库。这些细节让读者惊呼:原来历史上的改革都是圈内人的游戏!

金句点睛:

进步主义不是对腐败的战争,而是用新的腐败形式取代旧的。

美联储的使命从来不是稳定经济,而是通过通胀悄悄掠夺民众财富。

五、阅读体验:一场“认知地震”后的清醒

合上书时,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思想大扫除:

个人触动:作为关注科技伦理的读者,书中对专家治国的批判让我警醒——当硅谷精英们高呼AI监管时,是否也在重复进步时代科学管理的套路?

社会热议:2024年美国大选期间,两党候选人都在炒作反垄断,但读完本书才明白:真正的反垄断,不是拆分企业,而是拆散政商旋转门、切断知识分子的利益输送链。

阅读快感:尽管全书540页,但罗斯巴德犀利的文笔和纽曼精妙的编排(如用编者的话梳理争议点),让复杂的历史像悬疑剧般引人入胜。有读者调侃:这书应该配一包瓜子,因为你会忍不住想和人争论!

六、评价与影响力:从“学术异端”到“时代预言”

学界震荡:新左派史家加布里埃尔·科尔柯盛赞:罗斯巴德证明了,进步主义的本质是法团主义,而非民主改革。而主流学界虽批评其偏激,却不得不承认他对知识分子与权力结盟的洞察无法被忽视

读者反响:豆瓣短评中,有人写道:读完这本书,再看《华尔街之狼》《大空头》,突然觉得那些贪婪的资本家反而更’——至少他们不披着进步的外衣。

现实映射:2025年,当全球讨论AI监管”“平台经济时,书中对监管俘获的分析被频频引用。有媒体评论:罗斯巴德在1970年代写的书,竟成了数字时代的《乌合之众》。

七、为什么你必须读这本书?

如果你关心这些问题:

为什么反垄断总沦为大企业的游戏?

美联储真的是独立央行吗?

知识分子为何总成为权力的帮凶?

那么,《现代美国的起源》会给你答案。它像一剂清醒剂,提醒我们:所谓进步,有时不过是权力与资本的共谋;而真正的改革,永远始于对进步本身的质疑。

正如罗斯巴德在书中冷峻的预言:当国家主义取代自由市场,我们失去的不仅是财富,更是作为平等者对话的权利。在这个进步口号满天飞的时代,或许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的历史解毒剂

“《现代美国的起源》:撕开“进步”的伪装,看见权力与资本的共谋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公有法典》: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如何用“法律显微镜”解剖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 爱阅读

《公有法典》: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如何用“法律显微镜”解剖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一、书籍基本信息:1842年的“共产主义宪法” 这不是一本枯燥的法律条文汇编,而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埃蒂耶纳·卡贝在1842年抛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核弹”。全书以12章365条的篇幅,用科学家的严谨与诗人的激情,构...

《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词典》:三语对照下的文明对话“金钥匙” | 爱阅读

《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词典》:三语对照下的文明对话“金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重量级”的跨文化工具书 当45000余条术语、21卷厚重的书页、汉藏英三语对照的精密编排,与西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300余位专家六年的心血相遇,《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词典》便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座“里程碑...

《红字》:当“罪证”变成勋章,我们都在与世界的标签拔河 | 爱阅读

《红字》:当“罪证”变成勋章,我们都在与世界的标签拔河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红字写就的人性解剖书” 《红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于185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17世纪清教殖民地波士顿为背景,围绕“通奸罪”展开的三角故事。这部被马克·吐温称为“美国文学的起点”的作品,用一个“红字A”(...

《忽必烈的挑战》:在马蹄与账本间重构的欧亚帝国启示录 | 爱阅读

《忽必烈的挑战》:在马蹄与账本间重构的欧亚帝国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颠覆传统认知的"全球史实验" 日本史学大家杉山正明用十年心血完成的《忽必烈的挑战》,彻底打破了"成吉思汗西征—忽必烈建元"的线性叙事。全书以"跨文明网络构建者"的视角,将忽必烈定位为13世纪欧亚大陆的"首席架构师"。书...

《灰塔笔记》:当记忆爬上灰塔,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遗忘诗” | 爱阅读

《灰塔笔记》:当记忆爬上灰塔,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遗忘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记忆迷宫的“时光标本”,2024年现象级心理悬疑神作 《灰塔笔记》是90后作家“时叙”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中信出版社“时光文丛”推出。封面设计极具隐喻感——浅灰色水泥墙面爬满常春藤(叶片间夹着半张泛黄的便签)...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东西方的“精神诗桥”,纪伯伦的“灵魂自白集”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是黎巴嫩诗人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毕生创作的散文诗合集,收录了他从1903年到1931年间的160余篇作品,涵盖《先知》《沙与沫...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 爱阅读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一、书籍基本信息:历史哲学的"思想手术刀" 本书由剑桥大学历史哲学教授理查德·埃文斯撰写,2019年首版即获沃尔夫森历史奖,2023年修订版新增了作者对AI历史预测的反思。全书45万字,以"思想史-行动史-记忆史"为三维框架,通过15...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在历史长河中打捞“治理密码”的智性冒险 | 爱阅读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在历史长河中打捞“治理密码”的智性冒险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跨界通识”的破壁之作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张凯教授撰写,2023年12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为一本通识类著作,它脱胎于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的热门...

《自然的体系》:一部点燃启蒙之火的“唯物主义圣经” | 爱阅读

《自然的体系》:一部点燃启蒙之火的“唯物主义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震撼思想界的“唯物主义圣经” ​​作者​​: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1723—1789),百科全书派核心人物,无畏的无神论斗士。 ​​出版背景​​:1770年匿名出版于荷兰,因颠覆性思想遭巴黎法院焚毁、罗马教廷列为禁...

《自私的基因》:在基因的“生存程序”里,我们读懂“生命”的底层代码 | 爱阅读

《自私的基因》:在基因的“生存程序”里,我们读懂“生命”的底层代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进化生物学的“认知革命手册” 《自私的基因》是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经典科普著作,197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引发全球科学界震动,被《自然》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