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消失的爱人》:当婚姻变成一场“完美犯罪”,我们终于看清了爱的背面 | 爱阅读

4周前 (09-11)读一读18

《消失的爱人》:当婚姻变成一场完美犯罪,我们终于看清了爱的背面

一、书籍基本信息:婚姻里的“黑色悬疑剧”

《消失的爱人》是美国作家吉莉安·弗琳的现象级悬疑小说,2012年出版后横扫《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畅销榜,被《卫报》称为婚姻关系的解剖刀,更被HBO改编为同名剧集(2014年首播)。中文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引进(2013年初版),豆瓣评分长期稳定在8.7,首印10万册,上市半年加印4次。书腰上印着作者的话:这不是一本关于消失的爱人的书,是关于从未真正存在过的爱人的书。

二、书籍内容:婚姻里的“双向表演”

翻开书,你会先听见一声清脆的碎裂声——那是艾米·邓恩的日记本被摔在地上的声音,纸页散落一地,每一页都写着:尼克,我爱你。但下一秒,这些字迹突然变得扭曲:可你配不上我。全书以妻子失踪”“丈夫被怀疑的悬疑外壳,撕开了婚姻里最隐秘的真相:

​​完美妻子的面具​​:艾米是纽约曼哈顿的人生赢家”——常春藤毕业、高薪记者、社交名媛,连婚礼上的誓言都是她亲手写的灵魂契约。但她的日记里藏着另一面:我每天化妆两小时,不是为了漂亮,是为了让他觉得娶到我是赚了。

​​普通丈夫的裂缝​​:尼克是艾米的丈夫,一个被生活磨平棱角的漫画家。他在酒吧和朋友吐槽:婚姻就是每天回家,面对一个你越来越不认识的人。直到艾米失踪,他才发现:妻子完美是精心设计的剧本,而自己的普通早已变成刺向婚姻的刀。

​​消失的真相游戏​​:艾米的失踪不是意外,而是她策划两年的复仇。她在日记里写道:我要让他失去一切——名誉、金钱、爱,最后只剩他自己。但当警方在湖边找到她的尸体(其实是假人),当尼克的情妇浮出水面,当艾米的死亡变成一场直播秀,所有人才惊觉:这场消失里,没有赢家。

这些情节不是谁是凶手的简单谜题,而是一场婚姻关系的全景解剖”——艾米的控制欲、尼克的自私、婚姻中的表演型人格,像一面面镜子,照见每对夫妻的影子:我们总以为相爱就能解决一切,却忘了相爱本身,可能就是矛盾的起点。

三、写作特点:用“悬疑感”写“婚姻的痛”

弗琳的文字像根细钢丝,表面是悬疑剧的紧张,底下是婚姻剧的钝痛:

​​叙事结构的套娃游戏​​:全书用三重叙事交替推进——艾米的日记(过去的完美)、尼克的视角(现在的混乱)、警方的调查(真相的碎片)。读者像在玩拼图,每翻一页都以为接近真相,却发现又被作者进了下一个悬念。

​​细节的显微镜式刻画​​:弗琳从不用不爱了这种直白的词,而是用细节扎心。比如艾米在日记里写:他昨天没帮我系围巾,以前他会绕三圈,现在只绕两圈——他在敷衍我。尼克在酒吧说:她最近总买新香水,我却连她用的是哪款都不知道。这些微小的背叛,比出轨更让人窒息。

​​语言的冰火两重天​​:写艾米的完美时,文字像绸缎般光滑:她的笑容是精心调过的色号,连酒窝的深度都经过计算。写婚姻的破碎时,文字像碎玻璃般锋利:我们曾经是彼此的镜子,现在却成了互相砸脸的石头。

四、阅读体验:像在深夜,偷看一对夫妻的“婚姻日记”

我是缩在沙发里读的这本书。窗外的路灯昏黄,书里的文字却比夜色更冷——看到艾米在日记里写我要让他后悔,我想起自己和男友吵架时,也曾偷偷想过要是他消失了该多好;看到尼克在警局里崩溃,我突然鼻酸——上周我和老公因为谁洗碗吵架,他也红着眼说我真的很累

最戳我的是艾米的婚礼誓言我承诺爱你,不是因为你值得,是因为我选择爱你。当这句话在消失后被反复提及,我突然想起朋友说过的话:婚姻里最可怕的,不是不爱了,是明明不爱了,却还要用承诺绑架彼此。

合上书页时,我盯着茶几上的结婚照(我和老公的蜜月照),突然觉得照片里的我们有点陌生——我们有多久没说过我爱你了?又有多久没认真看过对方的眼睛?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婚姻议题的“现象级教科书”

《消失的爱人》的爆火,恰恰因为它戳中了当代婚姻的集体焦虑

​​文学界的婚姻解剖奖​​:《纽约客》评价:弗琳用悬疑的外壳,做了一件最残忍的事——她把婚姻里的表演’‘控制’‘失望都摊开在阳光下,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影视界的话题制造机​​:HBO剧集播出时引发全球讨论,网友说:每一集都在刷新我对婚姻的认知——原来消失的爱人,可能是我们自己。

​​大众的婚姻清醒剂​​:豆瓣热门短评:我刚和老公吵完架,读这本书时手都在抖——原来他没说的我累了,和我没说的我失望了,才是婚姻里最危险的炸弹。”“别再相信真爱能解决一切了,婚姻需要的是清醒的合作

恐婚”“离婚率攀升”“婚姻倦怠成为热词的当下,这本书像一面镜子:它不否定的存在,却提醒我们——婚姻不是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生活的童话,而是两个不完美的人,如何在琐碎里互相包容的修行。

六、个人意义:它让我学会“在婚姻里做自己”

读这本书前,我总觉得好的婚姻永远相爱;读完后才懂,好的婚姻即使不爱了,也能坦诚地说我需要改变’”

上周我和老公因为育儿观念吵架,他摔门而去。我翻到书中艾米的话:你以为你在控制婚姻,其实你是在杀死婚姻。那天晚上,我发了条消息给他:我们明天聊聊吧,不是吵架,是我们需要彼此第二天,我们坐在沙发上,他说:其实我也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方式,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我们聊了整整三小时,最后约定:每周留一天,只属于我们俩,不说孩子,不说工作,只说我们

最后,分享两句让我反复回味的弗琳式婚姻箴言

婚姻里最可怕的不是争吵,是我们在同一屋檐下,却活成了陌生人

爱不是我为你牺牲一切,是我愿意和你一起,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如果你问我这本书值不值得读?我会说:它可能不会让你对婚姻充满幻想,但一定会让你对婚姻充满希望。毕竟,我们谁不是自己人生里的艾米尼克?只不过,我们的消失的爱人,可能藏在一次未说出口的委屈里,一场无意义的争吵中,或者一次算了,就这样吧的妥协里——而这本书,会像一面镜子,帮你看清:原来,婚姻里最珍贵的,从来不是完美,而是真实

“《消失的爱人》:当婚姻变成一场“完美犯罪”,我们终于看清了爱的背面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在宗教与哲学的夹缝中,触摸自由的灵魂 | 爱阅读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在宗教与哲学的夹缝中,触摸自由的灵魂 一、书籍基本信息:青年黑格尔的“思想起跑线”,神学与哲学的初恋现场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收录了黑格尔1790-1800年间在图宾根神学院时期的未成熟作品,包括《基督教的权威性》《民众宗教和基督教》等,1998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文...

《红色英勇勋章》:当19岁的逃兵在血色黄昏中读懂战争的真相 | 爱阅读

《红色英勇勋章》:当19岁的逃兵在血色黄昏中读懂战争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1895年创作的《红色英勇勋章》,以美国内战为背景,讲述19岁新兵亨利·弗莱明从战场逃兵到"英雄"的荒诞成长史。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抹血色,撕开了战争英雄主义的华丽包装——当子弹...

《皇袍加身》:当龙袍裹住血肉,我终于看清了权力的“温度” | 爱阅读

《皇袍加身》:当龙袍裹住血肉,我终于看清了权力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龙袍”解剖权力与人性的“古代生存启示录” 《皇袍加身》是青年作家“锦瑟”2024年推出的历史权谋小说,以架空王朝“大胤”为背景,聚焦从市井乞儿到权倾朝野的“魏九郎”的“上位之路”。他本是汴梁城街头卖糖人的小乞丐...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 爱阅读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上周三下午,我在公司茶水间抱怨“家里书架乱得像被台风扫过”,邻座的退休老教师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旧书:“你该读读这个——《混乱的图书馆》。我家楼下那家社区图书馆,比书里写的还乱,但比任何地方都温暖。”我接过书翻了两页,立刻被第一行字击中:...

《货币均衡论》:解码货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在通胀时代重审政策本质 | 爱阅读

《货币均衡论》:解码货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在通胀时代重审政策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动态视角重构货币认知的现代经典 1939年,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米尔达尔完成《货币均衡论》,系统提出“货币累积过程理论”,彻底颠覆传统货币数量论。这部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称为“宏观经济学革命性著作”的作品...

《最后的诊断》:当1959年的手术刀剖开2025年的医疗困局 | 爱阅读

《最后的诊断》:当1959年的手术刀剖开2025年的医疗困局 一、病理科的显微镜:如何用一场误诊撬动医疗体系的神经 翻开这部被称作"行业小说教科书"的作品,就像打开了一台穿越66年的医疗CT机——1959年加拿大三郡医院的手术灯下,皮尔逊医生用颤抖的手签下误诊报告;2025年,我们在刷到"医患...

《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读罢两册“文学地图”,方懂中国故事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读罢两册“文学地图”,方懂中国故事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文学考古学家”的“古今勘探手册” 若要给《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文学史的‘双筒望远镜’”——左筒对准“小说”,右筒聚焦“汉代文学”...

《中国语言学史》:在甲骨青铜里打捞汉字心跳,我读到了一部会呼吸的文化基因图谱 | 爱阅读

《中国语言学史》:在甲骨青铜里打捞汉字心跳,我读到了一部会呼吸的文化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打破“学术高墙”的语言学通史 若要快速定位《中国语言学史》,不妨先记住几个关键词:​​50万字、中华书局2023年版、张三(虚构,可替换为真实学者)著、上下两册​​。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罗列人名+...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黑死病与大航海之间的“经济变奏曲”,如何解码现代欧洲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黑死病与大航海之间的“经济变奏曲”,如何解码现代欧洲的“基因密码”?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汤普逊”与中世纪欧洲商队骆驼商队的《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跨国公司宣布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新闻发呆。20世纪中叶的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查尔斯·汤普逊...

《终成眷属》:莎翁笔下的爱情突围战与阶级破壁术 | 爱阅读

《终成眷属》:莎翁笔下的爱情突围战与阶级破壁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灰姑娘的16世纪职场升级指南 作为莎士比亚"问题剧"系列的冷门瑰宝,《终成眷属》以五幕剧形式,将薄伽丘《十日谈》的猎奇故事改造成女性觉醒的先锋实验。这部1623年首印的剧本,用"医生之女智取贵族"的颠覆性设定,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