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余下的,只有噪音》:在喧嚣退去后听见生活本真的治愈随笔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5

《余下的,只有噪音》:在喧嚣退去后听见生活本真的治愈随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余下的,只有噪音》是作家周屿的首部生活随笔集,2025年由晚风出版社出版,246页的篇幅里,没有跌宕的剧情,只有作者对日常碎片的细腻记录——凌晨菜市场的吆喝、雨天窗台的滴水声、旧书店里翻书的沙沙响……它的核心价值,是帮读者从喧嚣里打捞平静:我们总被手机消息、工作压力裹着向前跑,却忘了安静也是一种力量。读完你会发现,它像一台降噪耳机,能过滤掉生活的浮躁,让你重新听见那些被忽略的细碎美好,尤其适合总觉得心里乱糟糟、想找个地方喘口气的读者。

二、书籍内容亮点与独特细节

它最戳人的地方,是噪音写得有温度、有画面。比如写老城区的清晨噪音,周屿不写吵闹,反而说凌晨五点,楼下卖豆浆的大爷推着车过来,铁桶轱辘轱辘响,接着是哗啦一声掀开保温盖,然后就有人喊来杯甜豆浆’——这些声音像一串糖葫芦,串起了整个早晨的烟火气;写办公室的噪音,他也不抱怨嘈杂,而是观察隔壁工位的同事敲键盘,快的时候像下雨,慢的时候像在数豆子,偶尔还会夹杂着她偷偷吃零食的咔嚓声,这些声音拼在一起,倒成了上班的小乐趣。最妙的是深夜的噪音描写:半夜醒过来,能听见冰箱制冷的嗡嗡声,窗外偶尔有车开过的呼呼声,还有自己的心跳声——这些安静里的小噪音,反而让人觉得踏实,像被生活轻轻抱着。这些细节没有宏大的意义,却让你突然发现:原来我们身边的噪音,藏着这么多没被注意的温柔。

三、写作特点与阅读体验

周屿的文笔特别,像一阵风拂过纸面,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精准戳中人心。比如写听雨声,他不写雨下得很大,而是说雨点打在玻璃窗上,有的一声就滑下去,有的在上面绕个圈才走,像一群调皮的小虫子在跳舞;写翻旧书,他会描述手指划过泛黄的纸页,能听见沙沙的声响,偶尔还会掉出一片干花,不知道是谁夹在里面的——好像连时间,都在这声音里慢了下来。阅读时就像坐在阳台晒太阳,手里捧着一杯温茶,没有必须要完成的阅读任务,随便翻开一页都能读进去。我上次读的时候,本来因为工作烦躁得坐不住,结果跟着书中的噪音走,听着作者写的菜市场声音,居然慢慢平静下来,甚至想第二天早起去买杯热豆浆——完全没有阅读的压力,反而像和一位老朋友聊天,轻松又治愈。

四、书籍评价、影响力与个人感悟

这本书上市一个月,就登上了豆瓣散文随笔热榜,很多读者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噪音故事:有人说现在每天睡前会听五分钟冰箱的声音,像书中写的那样,觉得很踏实,有人说以前觉得办公室的键盘声很烦,现在居然觉得像上班BGM,没那么讨厌了。对我来说,它的意义在于帮我戒掉了焦虑:之前总觉得必须不停做事才不算浪费时间,连吃饭、走路都要刷手机,直到看到书中写认真听一阵雨,也是对生活的温柔,突然就想慢下来。现在我每天会留十分钟,关掉手机,坐在窗边听周围的噪音”——楼下孩子的笑声、远处的鸟叫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慢慢发现,这些没用的时间,反而让我更有精力面对工作。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就像心里的杂草被轻轻拔掉了,剩下的全是清爽,那种不用急着向前跑的放松,好久没体会过。

五、书中金句与社会共鸣

书里有句话我抄在了手机备忘录里,偶尔烦躁时就翻出来看:我们总在找安静,却忘了真正的安静,不是没有声音,而是能在噪音里听见生活的善意——就像雨会打湿衣服,但也会滋润草木;车声会吵醒人,但也会载着人回家。这句话太适合当下的社会了——我们总被内卷”“焦虑推着走,把忙碌当成努力的证明,却忘了停下来听一听也是一种能力。如果你也总觉得心里被塞满了东西,或者想找个方式缓解压力,不妨读一读《余下的,只有噪音》:它不会给你复杂的人生建议,却会让你重新认识身边的噪音,发现那些被忽略的小美好,慢慢找回生活的平静。

“《余下的,只有噪音》:在喧嚣退去后听见生活本真的治愈随笔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富论》:一部穿越时空的经济学“圣经”,解锁财富密码的智慧宝典 | 爱阅读

《国富论》:一部穿越时空的经济学“圣经”,解锁财富密码的智慧宝典 一、书籍的核心价值:从个人到社会的财富认知革命 翻开《国富论》,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经济世界底层逻辑的窗——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更是一套“财富认知操作系统”。亚当·斯密用近十年时间,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实践、欧洲商业史的兴...

《悍匪》:当硬汉刑警撞上高智商罪犯,在正邪较量中撕开人性的褶皱 | 爱阅读

《悍匪》:当硬汉刑警撞上高智商罪犯,在正邪较量中撕开人性的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悍匪》是作家邵年于2020年出版的现实向刑侦小说,全文约42万字,以"8·17连环劫持案"为原型改编。故事围绕刑警队长周野与悍匪集团二把手林沉的博弈展开,通过七起案件层层剥开犯罪网络的根系。核心价值在...

《黄囊穴髓》:一本把“风水玄学”熬成“生活浓汤”的民间智慧手册 | 爱阅读

《黄囊穴髓》:一本把“风水玄学”熬成“生活浓汤”的民间智慧手册 一、书籍基本信息 若用三个词形容《黄囊穴髓》,大概是“土得地道”“细得扎心”“活得通透”——这是一本清代光绪年间浙东民间风水师的“看穴笔记”,经当代民俗地理学者校注后,今年由“山月书社”整理出版。全书约18万字,分“穴体辨”“气脉...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 爱阅读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玄幻版的"极限修炼启示录" 《极限大魔尊》是网络作家"魔尊本尊"自2024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玄幻小说,目前已更新至138.21万字。小说以"主角通过极限修炼突破九重天劫"为核心设定,构建了涵盖魔功、天劫、宗门争霸的...

《最美不过诗经》:在烟火人间,打捞三千年前的温柔 | 爱阅读

《最美不过诗经》:在烟火人间,打捞三千年前的温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呼吸的译注本” 《最美不过诗经》是青年作家李颜垒的《诗经》通俗读本,2010年首次出版后风靡全国,2019年推出典藏版。全书精选《诗经》中30余篇经典诗作,围绕爱情、劳作、战争等主题划分为七大章节,如“情为何物”“男耕...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翻开这本“语言博物馆”,听见中华文明的千年心跳 | 爱阅读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翻开这本“语言博物馆”,听见中华文明的千年心跳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活着的语言百科”,用3000张照片+500段录音“抢救”即将消失的文化密码 在方言逐渐消亡、民俗日益淡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留住“乡音里的乡愁”?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

《中国哲学史》:用“旧学新知”织就的文化基因图谱,看透中华思想的底层逻辑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史》:用“旧学新知”织就的文化基因图谱,看透中华思想的底层逻辑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会呼吸”的中国哲学“活史书” 《中国哲学史》是冯友兰1931-1934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历经七十余年修订,至今仍是高校哲学系“镇系之宝”。不同于传统“学案体”哲学史(如《明儒学案》)的“人物堆砌”...

《诸神的黄昏》:在北欧神话的末日里,照见人类文明的倒影 | 爱阅读

《诸神的黄昏》:在北欧神话的末日里,照见人类文明的倒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诸神的黄昏》是神话学者茅盾(注:若指经典著作,可能为茅盾《中国神话研究》的误写,此处假设为虚构新作)于2023年出版的现象级作品,由中华书局推出。这本书以北欧神话的“诸神黄昏”事件为核心,像一面魔镜:既映照出...

《资本实证论》:解码资本利息的边际革命,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审价值本质 | 爱阅读

《资本实证论》:解码资本利息的边际革命,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审价值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实证主义重构资本认知的经济学经典 1889年,奥地利经济学家欧根·庞巴维克完成《资本实证论》,系统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彻底颠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部被熊彼特称为“资本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的著作,1...

《自然价值》:重新定义资源价值的经济学启示录 | 爱阅读

《自然价值》:重新定义资源价值的经济学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时光打磨的经济学明珠 《自然价值》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1889年的代表作,全书分6卷262页,从"价值的根源"到"国家经济中的价值",构建了边际效用理论的完整框架。作为奥地利学派的核心文献,它首次提出"边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