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一本“心灵工具箱”,教你把“愿望”变成“生活本身”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22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一本心灵工具箱,教你把愿望变成生活本身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人的“愿望实现指南”,从“焦虑内耗”到“顺流而生”的“心灵通关秘籍”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是青年作家、心理咨询师林溪的畅销书,2021年出版后连续8个月登上当当网自我成长类图书畅销榜,被读者称为当代年轻人的许愿攻略’”“焦虑时代的心灵解药’”。作者结合心理学中的吸引力法则”“正向思维训练,用20个真实案例、30个实操练习,拆解了如何让愿望落地的底层逻辑——不是拼命追赶,而是先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书中没有空洞的成功学口号,只有最接地气的生活实验:从每天记录三件小确幸把目标拆成跳一跳够得到的步骤,从与焦虑对话用行动代替内耗,它像一把心灵钥匙,帮读者打开愿望实现的门。

二、书籍内容:愿望的“实现公式”,藏在“日常的小魔法”里

初翻目录时,我以为会是心灵鸡汤成功学教材,结果被第一章你才是自己愿望的设计师惊到——林溪用一个真实案例开篇:一位总抱怨工作没意义的女生,通过愿望拆解法,把想成为有温度的职场人细化为每周帮同事解决1个小问题”“每月读1本专业书,半年后不仅涨了薪,还成了团队的暖心担当

书中最让我反复实践的,是愿望可视化练习:作者让读者想实现的目标写在纸上,用彩色笔标注关键步骤,再贴在床头。我试过把学会做咖啡拉花的愿望拆成本周看3个教学视频”“下周买拉花缸”“月底找朋友练习,结果真的在一个月内学会了——不是因为我多努力,而是可视化让我每天有了明确的行动锚点

另一个戳心的细节,是与焦虑的对话章节:林溪教读者把我做不到的焦虑写成信,再用未来的自己的身份回信。我有次因为项目搞砸陷入自我否定,试着写了封信:亲爱的焦虑,我知道你现在很慌,但你看,上周我完成了用户调研,这已经是很棒的开始了呀!写完再看,突然笑了——原来焦虑只是我想变好的另一种表达。

这些内容的独特性在于:它们拒绝心灵麻醉,而是用拆解目标”“记录反馈”“对话情绪这些可操作的方法,把心想事成玄学变成科学。林溪的高明在于,她不否定愿望的重要性,而是教你如何让愿望在日常里”——不是等愿望实现才快乐,是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每天都在快乐

三、写作特点:用“朋友的口吻”写“成长的课”,亲切里藏着最深的智慧

林溪的文字像一杯温热的蜂蜜柚子茶——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清甜的真诚。她写愿望愿望不是我要成为谁,是我想怎样活’——是想每天多爱自己一点,是想和世界多产生一点温暖的联结。;写行动别等准备好再出发,准备好本身就是出发的一部分——你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准备好的证明。

更绝的是她的案例真实感:她会引用读者的真实故事(@小A用3个月减掉10斤,不是靠节食,是靠每天记录今天比昨天多吃了一口蔬菜’”),会记录自己的失败经验我曾因为急于求成,把副业搞砸,后来才明白才是的密码)。这些不完美的故事,让读者觉得原来她和我一样,也会搞砸,但她找到了方法”——这种共情说教更有力量。

四、阅读体验:从“自我怀疑”到“轻轻松一口气”的“心灵松绑”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考研二战失败后,整个人陷入我是不是不够好的内耗。翻到愿望不是必须实现,是指引方向的灯’”那章时,我盯着书里的案例突然哭了——原来,没考上不是失败,是我在尝试的路上,已经比去年的自己更勇敢了

上周和朋友聊天,她抱怨想辞职开咖啡馆,但怕失败,我推荐她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她读完后发消息:林溪说先把开咖啡馆拆成每天学做一杯拉花’‘每周谈一个供应商,我今天真的去咖啡馆学了手冲——原来愿望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是今天多做的一件小事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在“内卷焦虑”时代,它成了一座“心灵避难所”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的生命力,在于它击中了当代人的集体困境:当必须成功”“不能落后成为社会默认的规则,当内耗”“自我否定像乌云一样笼罩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心想事成,不是得到全世界,是得到内心的平静;真正成长,不是变成完美的人,是学会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豆瓣上有条高赞评论:以前读成功学总觉得离我很远,现在读林溪的书,觉得她就是在说我’——她会承认我也焦虑,会教我如何和焦虑共处,这种真实鸡汤有用100倍。

社交媒体上,#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话题阅读量超1.5亿,许多职场新人留言:我把转行的愿望拆成每天投1份简历’‘每周约1个行业前辈聊天,现在真的拿到了offer!;宝妈们说:我用小确幸记录法,每天写宝宝今天笑了’‘老公帮我煮了粥,原来幸福一直在我身边。

六、个人意义:它让我学会“把‘愿望’过成‘日子’”

这本书对我而言,是成长路上的指南针。它让我明白,焦虑不是敌人,是我想变好的信号;愿望不是压力,是生活的方向标实现不是终点,是每一步的积累

现在的我,会在每天睡前写愿望小记(不是我要赚100万,是今天和同事分享了一块蛋糕”“明天想尝试新的早餐);会在焦虑时拿出未来自己的信亲爱的XX,你今天已经做得很好了,慢慢来);会在迷茫时翻到愿望拆解法把大目标拆成小步骤,每一步都值得庆祝)。上周部门团建,领导让我们分享最近的小成就,我站起来说:我最骄傲的是,我用林溪的方法,把想学好英语变成了每天背10个单词’——虽然还没流利对话,但我已经坚持了90天。领导笑着说:这就是心想事成的秘诀——不是等成功,是在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七、精华句子:一句话道尽《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的灵

书中有两句话,我抄在笔记本最显眼的位置:

愿望不是我要成为谁,是我想怎样活’——是想每天多爱自己一点,是想和世界多产生一点温暖的联结。

真正的心想事成,不是得到全世界,是得到内心的平静;不是完成目标,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每天都在快乐

结语:愿你我都能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不是完美的人,是完整的自己

在这个快到让人喘不过气的时代,《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最珍贵的地方,是告诉我们:所谓心想事成,不过是好好活在当下的另一种说法——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你;你怎样爱自己,世界就会怎样爱你。

如果此刻的你,也在为不够成功焦虑,为愿望遥远委屈,不妨翻开这本书。它不会给你一步登天的魔法,但会让你在林溪的文字里,看见自己的影子——那个在深夜里自我怀疑的自己,那个在尝试中跌跌撞撞的自己,那个在慢慢来里慢慢变好的自己。

毕竟,最好的心想事成,从来不是实现某个目标,而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成为那个自己想成为的人’”。而这,才是这本书能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一本“心灵工具箱”,教你把“愿望”变成“生活本身”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规训与惩罚》:福柯的权力解剖刀与现代社会的隐形监狱 | 爱阅读

《规训与惩罚》:福柯的权力解剖刀与现代社会的隐形监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权力“现形”的哲学炸弹 《规训与惩罚》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于1975年出版的著作,全书共4部14章,以“刑罚史”为切口,揭露“权力如何通过规训技术渗透到社会毛细血管”。该书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权力分析的奠基作”,其...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童话的壳里,找到治愈心灵的钥匙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童话的壳里,找到治愈心灵的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童话”包装的心理自助经典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于1997年创作的心理学入门著作,202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迅速成为现象级畅销书,豆瓣评分8.6,累计销量超300万册...

《回忆苏格拉底》:当“古希腊的提问者”穿越时空,我读懂了“思考的勇气” | 爱阅读

《回忆苏格拉底》:当“古希腊的提问者”穿越时空,我读懂了“思考的勇气” 一、书籍基本信息:苏格拉底的“思想备忘录”,用对话体写透“哲学的诞生现场” 《回忆苏格拉底》(Memorabilia)是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色诺芬(Xenophon)于公元前4世纪撰写的苏格拉底传记,全书约300页(中译本...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 爱阅读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一、书籍基本信息:历史哲学的"思想手术刀" 本书由剑桥大学历史哲学教授理查德·埃文斯撰写,2019年首版即获沃尔夫森历史奖,2023年修订版新增了作者对AI历史预测的反思。全书45万字,以"思想史-行动史-记忆史"为三维框架,通过15...

《朱自清与他的散文》:解码民国文人的精神底片,重绘中国散文的审美坐标 | 爱阅读

《朱自清与他的散文》:解码民国文人的精神底片,重绘中国散文的审美坐标 一、书籍基本信息:民国文人的“散文解剖课” 《朱自清与他的散文》是学者陈武耗时十年完成的学术专著,2023年由三联书店推出,全书412页,配150余幅朱自清手稿、老照片及经典散文场景复原图。书中以“生平-文本-影响”为脉络,...

《祝你逃跑愉快》:舒国治的“生活逃逸指南”,教你在忙碌里找回“呼吸感” | 爱阅读

《祝你逃跑愉快》:舒国治的“生活逃逸指南”,教你在忙碌里找回“呼吸感” 去年深秋读这本书时,我正被“996”的疲惫和“必须优秀”的焦虑压得喘不过气——凌晨两点改完最后一版方案,盯着窗外零星的灯光,突然想起书架上那本舒国治的《祝你逃跑愉快》。翻开它,像是推开了一扇木格窗:没有说教的口号,没有刻意...

《追忆似水年华》:在时间的长河里打捞记忆的珍珠 | 爱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在时间的长河里打捞记忆的珍珠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文字搭建的“时间博物馆” 《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耗尽一生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首卷《在斯万家那边》出版于1913年,全七卷完成于1927年。这部被译林出版社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的作品,以32...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彼特的“制度三问”,如何解码现代经济的“灵魂博弈”? | 爱阅读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彼特的“制度三问”,如何解码现代经济的“灵魂博弈”?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约瑟夫·熊彼特”与19世纪工厂烟囱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国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闻发呆。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熊彼特(Joseph A. Sch...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法律、政治和制度》书评:当资源困局遇见“跨界手术刀” | 爱阅读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法律、政治和制度》书评:当资源困局遇见“跨界手术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硬核”的跨界教科书 2023年,商务印书馆将美国卡尔顿学院经济学教授马克·金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法律、政治和制度》引入中国。这部由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团队耗时两年翻译的教材,以“...

《字母表谜案》:在字母的迷宫里,触摸推理的真相与光 | 爱阅读

《字母表谜案》:在字母的迷宫里,触摸推理的真相与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大山诚一郎的“推理革命”与版本选择 《字母表谜案》是日本推理作家大山诚一郎2022年推出的短篇集,被誉为“本格推理的最后一块拼图”。全书以“字母表”为框架,通过4个独立案件(P的妄想、F的告发、C的遗言、Y的诱拐),构建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