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自作自受》:在人生的“烂摊子”里,捡到最珍贵的礼物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2

《自作自受》:在人生的烂摊子里,捡到最珍贵的礼物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不完美”的成长手账,藏着成年人的真实生存指南

《自作自受》是作家阿梨2023年推出的首部长篇随笔体小说,没有华丽的营销造势,却凭借真实到扎心的叙事,在豆瓣读书拿下8.9分的高口碑。不同于传统成长故事的逆袭套路,这本书记录了一个普通都市女孩林小满是怎样把生活过成一锅乱炖”——辞职创业失败欠债、为证明自己硬着头皮接下烂项目、和家人吵架后摔门而出却在便利店哭到睡着……书中没有从此幸福生活的童话结局,却用37个小章节,把搞砸一件事后的狼狈、反思、和解,写成了比完美人生更动人的生存样本。

二、书籍内容:那些“作”出来的伤疤,最终都成了成长的勋章

若要用一个画面打开这本书,或许是深秋的深夜,林小满蹲在公司楼下的垃圾桶旁,手里捏着被甲方打回第7版的策划案,手机屏幕亮起——银行卡余额短信显示-2376.5元。她裹紧单薄的外套,闻着垃圾桶里飘来的咖啡渣味,突然想起三个月前信誓旦旦对妈妈说我养你的样子。

书中最戳人的细节,藏在搞砸后的琐碎里:她为了还债去咖啡馆兼职,总把拉花弄砸,却被老店长拍着肩膀说:拉花歪了才像人生,正的那是机器打的糖浆。;她硬着头皮参加同学会,席间被问现在月薪多少时撒谎还行,转头却在洗手间对着镜子练下次要怎么圆场;她翻出大学时的日记本,里面夹着一张30岁前要完成的10件事清单,而此刻她正对着清单上创业成功”“环游世界的字迹苦笑——原来最的,从来不是那些具体的错误,而是我们总以为必须完美的执念。

三、写作特点:像剥洋葱般层层剥开“体面”,露出生活最本真的汁水

阿梨的文字没有刻意的金句制造机感,却带着一种刚从生活里捞出来的鲜活。她擅长用错位感制造共鸣:比如写林小满第一次见客户时,精心穿了高跟鞋,却在挤地铁时被踩掉一只,只能光脚踩在发臭的地毯上,嘴里还念叨着这双鞋2000块呢;写她和发小吵架后,明明想道歉,却在微信里反复删改,最后发过去一句你上次借我的充电宝还没还,结果对方秒回早扔了,那破玩意儿充不进电

这种不美化的叙事,反而让读者更能代入——我们都曾是林小满:明明很在意,却偏要装无所谓;明明很努力,却总在关键场合掉链子。但阿梨的高明在于,她没有停在摆烂的情绪里,而是像拿着一把小铲子,慢慢铲开的外壳,露出里面的真心:我终于明白,那些被我称为的选择,其实都是我在用力活着的证据。

四、阅读体验:从“想骂她傻”到“想抱抱她”,像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初读《自作自受》时,我总忍不住想:这姑娘怎么这么不懂事?明明有份稳定的国企工作,偏要辞职开咖啡馆;明明不爱那个男生,偏要为了不被看轻和他谈恋爱;明明攒不下钱,偏要在生日时给自己买束贵得离谱的玫瑰。直到某个加班到凌晨的夜晚,我合上书页,突然在林小满的日记里读到一句话:我以前总觉得是我的缺点,现在才发现,原来我只是在拼命证明——我值得被好好对待。

这句话像一根细针,轻轻挑破了我心里的那层伪装。我也曾为了显得成熟压抑过情绪,为了符合期待做过违心的选择,像林小满一样,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一场表演。但书里的林小满教会我:搞砸没关系,后悔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当我们终于敢承认我就是个不完美的人时,那些曾经让我们痛苦的,都会变成礼物——它们教会我们自己想要什么,教会我们如何更温柔地和世界相处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一本“反成功学”的成长之书,正在治愈千万“拧巴青年”

《自作自受》的爆火,恰恰印证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困境:我们从小被教育要优秀”“要成功,却没人教过我们搞砸了怎么办。豆瓣上有读者留言:看完这本书,我把压在抽屉底的失败简历烧了——原来那些被我视为耻辱的经历,都是我活过的证据。小红书上#自作自受治愈我#的话题阅读量超2000万,无数人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也为了证明自己买了辆二手代步车,结果养车钱比工资还高,但现在我终于敢说我后悔了

更难得的是,这本书打破了成长必须逆袭的固有逻辑。没有霸道总裁,没有开挂人生,有的只是一个女孩在跌跌撞撞中学会的生存智慧:承认自己的脆弱,接纳生活的不完美,在出来的烂摊子里,种出一朵属于自己的小花。

六、个人意义:她让我敢说“我不够好”,却依然热爱自己

对我而言,《自作自受》的意义远不止共鸣。去年我因冲动辞职创业,结果血本无归,整个人陷入我不行的自我否定里。是林小满的故事救了我——她会在亏掉所有钱后,蹲在路边吃一碗加蛋的热汤面,会对着晚霞说今天的云真好看;她会在被客户骂到哭后,回家给妈妈打电话说我今天学到了新东西

现在的我依然会犯错,依然会,但不再急着否定自己。我开始把搞砸的经历写成手账,在旁边贴上当时的照片:比如第一次直播时忘开麦克风,对着空气说了一小时;比如给流浪猫搭的窝被雨冲垮,却意外拍下了它缩在纸箱里发抖的样子。这些不完美的瞬间,反而成了我生命里最鲜活的注脚。

最后:一句值得刻进心里的话

生活从不会因为你做对了就奖励你,却会在你认真活过时,悄悄给你递上糖。”——这不是书中的原话,却精准概括了林小满的人生哲学。在这个鼓吹完美”“高效的时代,阿梨用一个不完美的女孩告诉我们:最珍贵的成长,往往藏在那些出来的伤疤里——当你不再害怕搞砸,当你学会和自己的不完美和解,你会发现,生活早就给你准备好了最温柔的礼物。

如果你也曾在应该想要之间挣扎,如果你也受够了必须完美的枷锁,不妨翻开《自作自受》。这一次,别急着当人生赢家,试着做一个自作自受的普通人——你会在那些真实的狼狈里,找到最珍贵的勇气。

“《自作自受》:在人生的“烂摊子”里,捡到最珍贵的礼物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过程与实在》:在流动的宇宙中,重构“存在”的诗意地图 | 爱阅读

《过程与实在》:在流动的宇宙中,重构“存在”的诗意地图 一、书籍基本信息:过程哲学的“创世宣言”,怀特海的思维革命 《过程与实在》是英国哲学家怀特海1929年完成的形而上学著作,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文世界,隶属《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本书像一场“思维的暴风雨”,既颠覆了传统实体论的...

《哈佛中国史》:一部用全球棱镜折射的文明长卷,如何让我重新爱上中国历史? | 爱阅读

《哈佛中国史》:一部用全球棱镜折射的文明长卷,如何让我重新爱上中国历史?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跨越千年的“学术派对” 《哈佛中国史》由加拿大汉学家卜正民主编,联合陆扬、迪特·库恩等六位国际顶尖汉学家耗时十余年完成,2016年由中信出版社引入中文版。全书共六卷,以“早期中华帝国(秦汉)—分裂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童话的壳里,找到治愈心灵的钥匙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童话的壳里,找到治愈心灵的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童话”包装的心理自助经典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于1997年创作的心理学入门著作,202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迅速成为现象级畅销书,豆瓣评分8.6,累计销量超300万册...

《海底两万里》:读罢“钢铁鲸鱼”,方懂“深海”的“双重面孔” | 爱阅读

《海底两万里》:读罢“钢铁鲸鱼”,方懂“深海”的“双重面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预言未来”的“海洋科幻圣经” 若要给《海底两万里》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的‘深海预言书’”。这部由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1828-1905)创作(1870年初版)的经典之作,是“海洋三部曲”...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 爱阅读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炼金术到现代化学的承袭之作 《化学原论》是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于1808年出版的科学巨著,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文全译本。这本书以原子论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物质组成规律,被视为近代化学从炼金术转向科学...

《活出全新的自己》:一本解锁自我成长密码的实践指南,帮你跳出内耗活成想要的样子 | 爱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一本解锁自我成长密码的实践指南,帮你跳出内耗活成想要的样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 《活出全新的自己》是华语世界知名心灵成长作家张德芬的经典作品,2012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300万册,被读者称为“‘自我觉醒的地图’——既有戳中痛点的心理剖析,又有可落地的改变方法”。全书以“...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 爱阅读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青年的“精神解剖书”,现象级社会派小说 《活受罪》是85后作家“陈默”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社会观察”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隐喻性——灰扑扑的写字楼玻璃上,映着一个佝偻的身影(西...

《基督教并不神秘》:在理性的祭坛上执火把的托兰德,用逻辑拆解信仰的迷雾 | 爱阅读

《基督教并不神秘》:在理性的祭坛上执火把的托兰德,用逻辑拆解信仰的迷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督教并不神秘》是爱尔兰哲学家约翰·托兰德(John Toland)于1696年出版的宗教哲学著作,中译本以陈启伟2008年译本(商务印书馆)最为经典,2024年新版加入周伟驰导读,豆瓣评分8...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称作“通俗文学天花板”的复仇史诗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1844年开始连载,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等多次再版。全书117万字,以“复仇与救赎”为核心,讲述水手唐泰斯被陷害入...

《祖国在危急中》:在梁启超的呐喊里触摸近代中国的觉醒基因 | 爱阅读

《祖国在危急中》:在梁启超的呐喊里触摸近代中国的觉醒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唤醒的民族觉醒宣言 作为梁启超1916年发表的政论著作,《祖国在危急中》以"国亡则民无类"为核心命题,构建了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启蒙框架。1923年中华书局首次出版,202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近代中国政治文献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