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在生命的倒计时里,奏响永恒的乐章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6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在生命的倒计时里,奏响永恒的乐章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是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在生命最后阶段写下的自传体散文,由白荷翻译,中信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作为《音乐即自由》的续篇,这本书记录了他从57岁确诊口咽癌到70岁离世期间,与疾病共生的十年历程。它不仅是音乐家的生命备忘录,更是一部关于时间、艺术与存在的哲学启示录——教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意义。

二、内容亮点:用音乐解构生命的重量

1.时间哲学的诗意颠覆

坂本龙一提出时间是我们大脑的幻觉,将牛顿的绝对时间观与主观体验对比。他在书中写道:开始不得不坦然面对和思考自己的生命终点——死亡。这种对死亡的坦然,并非消极,而是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理解。例如,他在创作《满月》时,将电影《遮蔽的天空》中一生也许只能看二十次满月的台词,翻译成多国语言并邀请艺术家朗诵,让时间的流逝成为跨越国界的艺术共鸣。

2.病痛中的创作狂欢

书中最动人的细节,是他在化疗间隙的创作瞬间。在纽约的庭院里,他坐在自然老化的钢琴旁,将风吹树叶的声音转化为音乐灵感;在病床上,他仅用30秒便构思出《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的经典旋律。他写道:即使身体无法自由行动,在创作和倾听音乐的瞬间,也能忘却疼痛和悲哀。这就是Music sets me free啊。

3.社会活动的矛盾与真诚

坂本龙一坦言参与反核运动时不是作秀的困惑,也记录创办日本东北青年管弦乐团、用音乐疗愈灾区儿童的故事。这些行动看似矛盾,却透露出艺术家介入社会的复杂心态——他既渴望改变世界,又清醒于个体的局限。

三、写作特点:文字如音乐,留白处见深情

坂本龙一的文字与他的音乐一脉相承:克制而富有画面感,留白处暗藏震撼。例如,他描述福岛核电站抗议音乐会的场景仅用挥着旗帜演奏六字,却让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健壮身影与病弱现实的强烈对比。译者白荷的精准翻译,更将日语中的哲思与温度完整传递,如四季并非以春夏秋冬的顺序更迭,而是适于冬季的颠覆性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四、阅读体验:在文字中完成一次生命教育

合上书时,窗外正悬着一轮满月。我忽然想起书中那个画面:坂本龙一在纽约庭院中,与那台随时间回归自然的钢琴并肩而坐。那一刻,音乐、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对抗虚无的锚点。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将死亡写成了生命的加冕礼。坂本龙一在书中说:我不想通过改变他人的看法来获得动力,只要能默默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足够了。这种对自我真诚的坚持,让我在焦虑的现代生活中找到片刻宁静——原来,不必成为成功者,只需在有限的时间里,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当艺术遇见生命倒计时

媒体盛赞:豆瓣9.2分,入选豆瓣2023年度艺术·设计图书,知乎专栏称其为生命的绝响

社会反响:书中对自然保护的呼吁与当前环保议题高度契合,坂本龙一参与配乐的电影《遮蔽的天空》台词一生也许只能看二十次满月成为网络热议的生命倒计时隐喻。

六、结语:数一数你的满月次数

在这个内卷与焦虑并存的时代,《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像一剂温柔的解药。它不提供答案,却让人重新审视生命的质量——每一次满月的升起,都是宇宙赠予的礼物,而如何度过这些次数,才是生命的真谛。

正如坂本龙一在书中所言:直到过了60岁,经历了严重的疾病,脱离世俗欲望回归质朴状态后,那座我该去攀登的山峰才显露出身影。此刻,不妨放下手机,抬头看看今晚的月亮——你,还能看到多少次这样的满月呢?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在生命的倒计时里,奏响永恒的乐章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规训与惩罚》:福柯的权力解剖刀与现代社会的隐形监狱 | 爱阅读

《规训与惩罚》:福柯的权力解剖刀与现代社会的隐形监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权力“现形”的哲学炸弹 《规训与惩罚》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于1975年出版的著作,全书共4部14章,以“刑罚史”为切口,揭露“权力如何通过规训技术渗透到社会毛细血管”。该书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权力分析的奠基作”,其...

《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在“经史子集”里,读懂“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 爱阅读

《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在“经史子集”里,读懂“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一、书籍基本信息:传统文化的“标准答案库”,当代人的“精神导航仪” 《国学经典规范读本》是由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中华书局2023年出版的权威国学读本(全四册,定价298元),被《光明日报》评为“近年来最系统的国学普及读物”,...

《海底两万里》:读罢“钢铁鲸鱼”,方懂“深海”的“双重面孔” | 爱阅读

《海底两万里》:读罢“钢铁鲸鱼”,方懂“深海”的“双重面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预言未来”的“海洋科幻圣经” 若要给《海底两万里》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的‘深海预言书’”。这部由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1828-1905)创作(1870年初版)的经典之作,是“海洋三部曲”...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 爱阅读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一、书籍基本信息:改变世界的新闻实验室 《总统班底》是卡尔·伯恩斯坦与鲍勃·伍德沃德合著的调查新闻巅峰之作,1974年出版后引发全球舆论海啸,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这部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悬疑剧"的作品,不仅斩获普利策奖...

《饥饿的毛毛虫》:在虫茧里,我们读懂“成长”的温柔密码 | 爱阅读

《饥饿的毛毛虫》:在虫茧里,我们读懂“成长”的温柔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全球宝宝的“生命启蒙圣经” 《饥饿的毛毛虫》是美国绘本大师艾瑞·卡尔(Eric Carle)的经典代表作,1969年出版后风靡全球,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儿童绘本”,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每个孩子必读...

《极端的年代》:在20世纪的多米诺骨牌中解码文明危机的时空预言 | 爱阅读

《极端的年代》:在20世纪的多米诺骨牌中解码文明危机的时空预言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左翼史学到全球危机的20世纪解剖刀 《极端的年代》是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三部,1994年首次出版,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推出全新译本。这本书以“极端的年代”为核,系统剖析了1914-...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 爱阅读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卧底”美联储的实战手册 《极简央行课》由前纽约联储公开市场交易室高级交易员王造撰写,2023年由格致出版社推出。作者拥有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背景,现任MonetaryMacro公司首席投资官,曾在美...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 爱阅读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一、书籍基本信息:医疗行业的"照妖镜" 阿瑟·黑利1959年创作的《最后的诊断》以加拿大三郡医院为舞台,用362页的篇幅撕开医疗行业的华丽袍子。这部被称作"行业小说鼻祖"的作品,通过婴儿溶血病误诊事件,将医院收受红包、药物回扣等潜规则暴露在...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 爱阅读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一、书籍基本信息:历史哲学的"思想手术刀" 本书由剑桥大学历史哲学教授理查德·埃文斯撰写,2019年首版即获沃尔夫森历史奖,2023年修订版新增了作者对AI历史预测的反思。全书45万字,以"思想史-行动史-记忆史"为三维框架,通过15...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 爱阅读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误解千年的"文明转折点" 作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史系教授克里斯托弗·道森的代表作,《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以1348年黑死病爆发为分水岭,用十二章篇幅拆解了欧洲从"神权统治"到"人文觉醒"的惊险一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