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今朝今夕如水流逝》:一本把时间写成诗的生活哲学手札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7

《今朝今夕如水流逝》:一本把时间写成诗的生活哲学手札

去年深秋,我在加班到凌晨的书桌前翻到这本书,屏幕蓝光刺得眼睛发酸时,偶然瞥见封面上那句时间不是奔跑的旅人,是坐在门槛上剥毛豆的老妇人——慢得让人心里发暖。鬼使神差地,我合上电脑,点开了电子版。这一读,竟在凌晨三点的寂静里,听见了自己心跳与时光共振的声音。

一、基本信息:藏在褶皱里的时光标本

《今朝今夕如水流逝》是作家苏晚晴的散文新作,2023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全书24万字,分晨雾”“日影”“暮钟”“星子四辑,收录了作者近十年间记录的128个时间的切片。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激烈的观点,它更像一本私人时光手账”——夹着干枯的茉莉、褪色的电影票根,还有作者用铅笔在页边写的歪歪扭扭的备注:2021年3月12日,和母亲在菜市场买菠菜,她蹲下来挑菜时,白发落进了菜筐。

书腰上印着编辑的话:这不是一本教你管理时间的工具书,而是一封写给时间的情书——它想带你看看,那些被我们嫌浪费的碎片里,藏着多少被忽略的生命重量。

二、内容:用“显微镜”观察时间的温柔褶皱

书中最戳我的,是晾衣绳上的四季那章。作者写老房子院子里那根竹编晾衣绳:春天的早晨,绳子绷得笔直,挂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领口沾着隔夜的露水,风一吹,飘来青草混着洗衣粉的味道;夏天的午后,绳子松松垮垮,湿毛巾搭在上面,滴下的水在青石板上砸出小坑,隔壁阿婆的竹椅就摆在下面,她摇着蒲扇说这是老天爷给的凉水澡;秋天的傍晚,绳子被夕阳染成橘红色,挂着刚晒好的毛衣,袖口蹭着桂花瓣,整栋楼都飘着甜丝丝的香;冬天的深夜,绳子冻得硬邦邦,晾着的厚围巾还带着体温,我哈着气搓手时,看见绳子结了层薄霜,像撒了把细盐。

这样的细节在书里俯拾皆是:早餐铺老板揉面时手腕的弧度,地铁上小学生数着地砖缝背乘法表,老书店的铃铛被风撞响时,店主抬头说的那句您来啦”——作者像拿着一把时间的细齿梳子,把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子梳出了毛茸茸的质感。最妙的是她写等待等公交车时,看地砖缝里的蚂蚁搬家,等咖啡煮好时,数壶嘴冒的热气有多少圈,等孩子长大时,翻他去年穿小的毛衣……原来所有的等待,都是时间在偷偷塞给我们礼物。

这些内容没有时间管理的技巧,却在字里行间教会读者:​​时间从不是需要征服的敌人,而是陪我们走完一生的老友——你认真看它,它就认真回你。​​

三、写作特点:把日子熬成了一碗桂花醪糟

苏晚晴的文字像她的名字一样,得温柔,得透亮。她拒绝华丽辞藻,偏爱用生活化的比喻:比如写时间过得快,她不说白驹过隙,而是像奶奶纳的千层底,针脚密得看不见,等发现时,鞋面已经磨得发亮;写回忆的模糊,她说是像泡了太久的茉莉花茶,茶汤淡了,可杯底还沉着几片完整的花瓣写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她用了腌菜的意象:和妈妈一起腌的糖蒜,在坛子里闷了整个冬天,等春天打开时,蒜瓣还是白的,可味道已经甜得发齁——原来最浓的情,是慢工出细活。

书的结构更像散点透视:没有按时间线排列,而是按场景归类——厨房、弄堂、公交站、医院走廊……每个场景里都藏着时间的密码。比如医院的走廊,她写陪父亲化疗时,看见护工推着坐轮椅的老人晒太阳,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切进来,把老人的白发染成了金色,而父亲的手背上还插着针管,却笑着说:你看,连阳光都在赶时间呢。这种不刻意煽情,却让人鼻子发酸的笔力,让书里的每个字都带着体温。

四、阅读体验:像被按下了“慢放键”的心灵按摩

我是抱着解决时间焦虑的目的翻开这本书的——那时的我,总在抱怨没时间读书”“没时间陪家人,却又在刷短视频时浪费两小时。可读第一章晨雾时,我就被拽进了另一个世界:作者写自己早起做早餐,揉面时听面团噗叽噗叽的声音,煎蛋时看油花滋啦滋啦跳舞,端着热粥走到阳台,看楼下的快递员蹲在台阶上啃包子,流浪猫蹭他的裤脚……我突然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认真感受过做早餐的十分钟了。

合上书的那天早晨,我关掉了手机闹钟,试着像作者那样浪费时间:用手搓洗米缸里的糙米,看水从清变浑;煮咖啡时不看手机,听壶底咕嘟咕嘟的响;送女儿上学时,蹲下来和她一起数地砖缝里的蜗牛。那天晚上,女儿举着一片银杏叶说:妈妈,今天的时间像叶子一样,黄黄的,软软的。我突然懂了书里的一句话:​​我们总以为要抓住时间,其实是要被时间抓住’——当你不再追赶,它反而会停下来,给你看它藏了很久的礼物。​​

五、评价与影响力:一本“反速食时代”的时光之书

这本书的口碑在读者圈里被称为治愈系天花板。豆瓣书评里有句话:读它时,我数次放下手机,只是因为想多感受一会儿’——这种久违的浪费时间的快乐,比刷100条爆款视频都珍贵。文化学者陈晓明在推荐语中写道:苏晚晴用最朴素的语言,完成了一次对时间崇拜的温柔反叛。她告诉我们:真正的富有,不是拥有多少,而是在场多少。

从社会价值看,它精准回应了当代人的时间困境”——996”“内卷”“碎片化的包围下,我们习惯了用效率丈量一切,却忘了活着本身就是需要沉浸的艺术。《今朝今夕如水流逝》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内心的焦虑;又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慢生活的门。

六、属于我的“时间觉醒”

现在,我的床头永远摆着这本书。偶尔加班到深夜,翻到星子辑里的段落:今晚的月亮像块化了一半的奶糖,挂在楼角。楼下便利店的灯还亮着,老板娘在擦柜台,收音机放着老歌,有个穿校服的男孩买了关东煮,站在门口吃,热气糊住了他的眼镜。风里有桂花香,我突然想:这样的夜晚,要是能永远重复一遍,该多好啊——可转念一想,正因为不能重复,此刻才显得珍贵。

这段话像一颗温柔的钉子,把我从焦虑未来的漩涡里拔出来,让我学会认真活在现在。上周母亲来北京看我,我推掉了晚上的应酬,陪她在小区里散步。路过广场时,看见几个老人在跳广场舞,音乐是《最浪漫的事》。母亲笑着说:我和你爸年轻时,也在厂子里的广场跳过这种舞。那一刻,我突然听见时间的声音——它不是从指缝里溜走的,而是落在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里,藏在每一声笑里,浸在每一次陪伴里。

书里有句我最爱的话:​​今朝今夕,如水流逝——但你看,水流过的地方,都长了青苔;风刮过的地方,都开了花。我们走过的每一段路,都是时间写给我们的情书,只是需要弯下腰,才能看清上面的字。​​

愿我们都能放下追赶时间的焦虑,弯下腰,看看脚下——那里有晨露、有星光,有你爱的人的脚印,有正在流逝的、却永远新鲜的时光。

“《今朝今夕如水流逝》:一本把时间写成诗的生活哲学手札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好饿的毛毛虫》:在洞洞页与蝴蝶翅膀的裂隙里,解码成长的魔法公式 | 爱阅读

《好饿的毛毛虫》:在洞洞页与蝴蝶翅膀的裂隙里,解码成长的魔法公式 一、书籍基本信息:童书界的色彩核爆 艾瑞·卡尔创作的《好饿的毛毛虫》1969年出版即成为全球现象级童书,获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童书奖,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聪明的认知启蒙术"。这部以贪吃毛毛虫周游美食世界最终蜕变为蝴蝶为主...

《幻世》:当电子蝴蝶落在掌心,我终于看清了真实的重量 | 爱阅读

《幻世》:当电子蝴蝶落在掌心,我终于看清了真实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幻世”照见真实与虚幻的“赛博寓言” 《幻世》是青年作家“星轨”2024年推出的科幻小说,以近未来“全息幻世”系统为背景,聚焦程序员林深为寻找失踪妹妹林小满,潜入“幻世”后发生的“虚实纠缠”。他本以为这是一款“沉浸式...

《回忆苏格拉底》:当“古希腊的提问者”穿越时空,我读懂了“思考的勇气” | 爱阅读

《回忆苏格拉底》:当“古希腊的提问者”穿越时空,我读懂了“思考的勇气” 一、书籍基本信息:苏格拉底的“思想备忘录”,用对话体写透“哲学的诞生现场” 《回忆苏格拉底》(Memorabilia)是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色诺芬(Xenophon)于公元前4世纪撰写的苏格拉底传记,全书约300页(中译本...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 爱阅读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油污”和“烟火”写成的边缘群体生存志 《混子也有自尊》是社会观察者老周耗时两年,深入城中村、夜市、修车摊、外卖站等“边缘地带”,记录23位“混子”真实生活的纪实作品,202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不同于“底...

《活着》:在苦难中触摸生命的温度 | 爱阅读

《活着》:在苦难中触摸生命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余华 出版时间:1993年(首次出版) 体裁: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篇幅:约12万字,紧凑而浓缩的叙事 背景:以20世纪中国乡土社会为舞台,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迁。 二、书籍内容:一场与命运的无声抗争 (一)核心故事 主人公徐福贵从富家少...

《极简学理财》:用三步法管好钱,让财务自由不再遥不可及的极简指南 | 爱阅读

《极简学理财》:用三步法管好钱,让财务自由不再遥不可及的极简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极简学理财》是国内理财导师简七的代表作,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推出全新修订版,全书288页,定价55元。这本书以“极简主义”为核心理念,提出“理财三步法”(记账-规划-投资),将复杂的财务知识转化为...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 爱阅读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卧底”美联储的实战手册 《极简央行课》由前纽约联储公开市场交易室高级交易员王造撰写,2023年由格致出版社推出。作者拥有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背景,现任MonetaryMacro公司首席投资官,曾在美...

《主流》:在“喧嚣的河流”里,打捞“被淹没的声音” | 爱阅读

《主流》:在“喧嚣的河流”里,打捞“被淹没的声音”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社会的“情绪显微镜”,群体心理的“解码手册” 《主流》是青年社会学家陈默的观察随笔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新版,李娟译),被《新京报》评为“年度最具洞察力的社会观察书”,上市4个月销量突破50万册,被读者称为“当代年...

《追寻生命的意义》:在虚无的迷雾里,我们如何找到“活着的锚点”? | 爱阅读

《追寻生命的意义》:在虚无的迷雾里,我们如何找到“活着的锚点”?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苦难写就的存在主义答案之书”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E.Frankl)于1946年出版的哲学心理学著作,基于他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亲身经历写成。这部被称为“20世纪...

《资本主义与自由》:解码自由市场的“权利宣言”与现代经济启示录 | 爱阅读

《资本主义与自由》:解码自由市场的“权利宣言”与现代经济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自由市场理论的“圣经” 《资本主义与自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1962年完成的经典著作,1986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国,属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全书以“自由市场是维护自由的最有效手段”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