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十年十意》:原来最珍贵的“纪念”,藏在旧笔记本的第37页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2

《十年十意》:原来最珍贵的纪念,藏在旧笔记本的第37页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时间酿酒”的成长散文集

《十年十意》是青年作家林小满耗时六年创作的成长随笔集,2024年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不同于青春小说的戏剧化叙事,也非励志文集的鸡汤堆砌,作者以2014-2024年的十年时间为轴,用细腻如日记的笔触,记录了从22岁到32岁的成长轨迹:职场新人的手足无措、异地恋的分离与重逢、父母渐老的细碎日常、自我认知的反复拉扯……书中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却用旧笔记本的字迹”“地铁票的折痕”“冰箱上便签的褪色等鲜活细节,串起了十年里最真实的心意流动”——​​所谓十意,不过是十年间那些没说出口的我懂你、没抓住的当时、没放下的遗憾,它们像时间褶皱里的星光,看似微弱,却照亮了成长的每一步​​。作者林小满曾在互联网公司做内容运营,书中故事多取材于真实生活片段,被读者称为每个普通人的十年成长备忘录’”

二、书籍内容:十年里的“心意碎片”,比“故事”更扎心的是“未完成的共鸣”

翻开书前,我以为会看到十年逆袭的爽文,结果被第一个细节击中——

2014年夏,22岁的林小满在实习日记本上写:今天被甲方骂文案像小学生,躲在卫生间哭,发现粉底液被眼泪冲成了调色盘。旁边贴着一张皱巴巴的便利贴,是室友写的:哭完记得吃冰淇淋,我请你。

2017年冬,25岁的小满在地铁上刷到前任的朋友圈,他晒着新女友的烘焙照,配文生活需要仪式感。她突然想起,三年前分手那天,她煮了姜撞奶,他却皱着眉说太甜

2023年秋,31岁的小满在医院陪妈妈做检查,妈妈翻出她的旧笔记本:你大学时写的想当作家,现在实现了吗?她望着妈妈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去年生日时,她答应妈妈陪你去拍旗袍照,却因为加班爽了约;

最让我破防的是2024年春章节:小满整理十年旧物时,发现一个铁盒,里面装着:2015年没寄出的情书(收件人是当时的暧昧对象)、2018年加班到凌晨时写的工作日志(最后一句是我好像有点喜欢这份工作了)、2021年奶奶去世前塞给她的手作虎头鞋(鞋底绣着小满平安)。她摸着这些旧物,突然笑了:原来十年不是失去,是把当时的自己,小心收进了回忆里

这些细节像一帧帧老照片,带着墨水的旧、便利贴的皱、眼泪的咸:22岁的委屈藏着成长的笨拙,25岁的遗憾裹着爱情的青涩,31岁的愧疚暴露了亲情的珍贵,32岁的释然则是与自己和解的勇气。书中最让我脊背发凉的,是作者借妈妈之口说的:十年前你总说等有钱了’‘等有空了,现在才懂,最该珍惜的,是当下里那个没说出口的我懂你

三、写作特点:用“时间与旧物”的意象,把成长写成了一部“生活纪录片”

林小满的写作手法像极了她的旧笔记本:不华丽,不刻意,字迹歪歪扭扭,却藏着最真的心事。

​​旧物件的记忆密码​​:她会记录实习日记本的封面是米菲兔,边角被翻得卷起来;地铁票的折痕里夹着半张电影票根(是和闺蜜看的《少年的你》);冰箱上的便签从记得取快递变成妈妈说你瘦了,多回家,颜色从亮黄褪成浅粉——这些带着包浆、折痕、褪色的旧物件,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十年成长的记忆闸门。

​​时间线的碎片化叙事​​:书中没有按年叙事的流水账,而是用场景切换制造共鸣。比如2014年的实习日记、2017年的地铁瞬间、2023年的医院陪护、2024年的旧物整理,这些看似跳跃的时间点,通过旧笔记本”“地铁票”“手作虎头鞋等物件串联,像一串珍珠,串起了十年的心意流动

​​口语化的诗意表达​​:林小满的语言像朋友聊天,自然却藏着温度。比如写2014年的委屈:粉底液混着眼泪,在脸上晕成脏脏包,我盯着镜子想:这是我吗?后来才懂,那不是,是二十二岁的我写2023年的愧疚:妈妈翻出旧笔记本时,手在抖,我看见她指腹的老茧——那是她给我织毛衣时磨的,也是给我熬中药时烫的。这种日常的白描,让成长的故事变得听得懂、记得住

四、阅读体验:从“旁观”到“共情”的成长觉醒课

读《十年十意》的过程,像在喝一杯温吞的蜂蜜水——前几章,我边看边笑:这不就是我十年前的样子吗?实习的委屈、暗恋的酸涩、加班的疲惫,活脱脱一幅普通人的十年画卷。但看到小满在2024年整理旧物时说原来十年不是失去,是把当时的自己收进了回忆里’”,看到妈妈翻着旧笔记本说你大学时想当作家,现在实现了吗,突然想起自己的经历:去年整理房间时,翻出一箱大学时的日记本,里面有想环游世界的妄想、怕毕业即失业的焦虑、和室友吵架的后悔,可现在,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聊得来的朋友,甚至攒钱去了云南——原来那些没实现的已实现的,都在时间里成了的一部分。

最戳我的是书中的一段话:十年前,我们总在等更好的自己;十年后,才懂更好的自己,是接纳了当时的不完美,却依然选择向前的自己。合上书页时,我站在阳台往下看,正好看见楼下的快递员蹲在台阶上,给女儿打电话:闺女,爸爸今天又送了三百单,你长大要是想当作家,爸给你买笔记本。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石子,砸在我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一部“击中时代”的成长共鸣曲

《十年十意》上市三个月销量破60万,豆瓣评分8.8,被《新京报》评为年度最懂普通人的成长文集,更被翻译成英、日、法等四种语言。读者评价两极却真实:有人说哭到打鸣,小满的实习日记像极了我当年的,有人说笑到弯腰,地铁票的故事太像我和闺蜜了作家李娟在推荐语里写:这不是一本关于十年的小说,这是一本关于的小说——林小满用旧笔记本里的碎片证明:真正的成长,不是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是把每个阶段的自己,都认真收藏

更难得的是,它引发了社会对时间与成长的真实讨论。某社交平台上,我的十年成长碎片话题阅读量破30亿,年轻人在评论区分享:原来我总嫌十年太长,现在才发现,十年里的每个当时,都成了现在的”“看了这本书,我今天给妈妈打了电话,她说你寄的笔记本,我翻了三遍我甚至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林小满的采访,她举着旧笔记本说:这不是纪念品,是时间的信’——每一页字迹,都是十年前的我,写给现在的我的信。这种真实的共鸣,或许就是一部文学作品最大的价值。

六、个人意义:它让我学会“和‘过去的自己’说‘你好’”

对我而言,《十年十意》的意义远超一本成长文集。去年我因工作瓶颈陷入焦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直到读到小满在2017年写的:今天被领导夸进步很大,我偷偷哭了,因为我知道,这只是开始。这句话像一记闷棍,敲醒了我心里的完美主义

现在的我,会在周末整理旧物,把大学时的日记本、实习时的便签、旅行时的车票收进铁盒;会在加班时摸一摸兜里的米菲兔笔记本(朋友送的,说像小满的旧本子一样,装得下所有心事);会在深夜给妈妈打电话,听她讲你小时候总把糖藏在衣柜里,然后笑着说:妈,我现在也会藏糖了,藏的是今天的小成就

最后想分享书里我最爱的一句话:十年十意,不是十个我想要,是十个我懂了’——懂了遗憾,懂了珍惜,懂了当时的自,其实从未离开。

如果你也曾为时间流逝感到迷茫,如果你总觉得过去的自己不够好,不妨翻开这本书——它不会给你成功的答案,但会让你看见:​​最珍贵的纪念,藏在旧笔记本的第37页;最真的成长,藏在和过去的自己说你好’”的勇气里​​。毕竟,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在时间的褶皱里,打捞那些未说出口的我懂你

“《十年十意》:原来最珍贵的“纪念”,藏在旧笔记本的第37页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家竞争优势》:波特“钻石模型”与全球产业格局的解密手册 | 爱阅读

《国家竞争优势》:波特“钻石模型”与全球产业格局的解密手册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国家“照镜子”的经济学圣经 《国家竞争优势》是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出版的战略管理著作,全书共11章,以“钻石模型”为核心框架,系统解析“国家如何通过产业升级获得全球竞争力”。该书被世界银行称为...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当木筏划破19世纪的谎言,少年在密西西比河上读懂自由的重量 | 爱阅读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当木筏划破19世纪的谎言,少年在密西西比河上读懂自由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84年创作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以南北战争前的密西西比河为背景,讲述白人少年哈克与黑人奴隶吉姆为逃避各自命运,乘坐木筏开启的逃亡之旅。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 爱阅读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与年代 威廉・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诞生于17世纪初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这位被称为“时代的灵魂”的戏剧大师,用鹅毛笔在羊皮纸上勾勒出的不仅是一个王子的悲剧,更像在时光胶囊里埋下了一面照见人性的魔镜。 (二)体裁与...

《好妻子》:婚姻里的“她视角”,原来可以这样被看见 | 爱阅读

《好妻子》:婚姻里的“她视角”,原来可以这样被看见 去年冬天,我和相恋五年的男友因为“婚后谁主内”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他拍着胸脯说“我养你”,我却想起朋友圈里全职妈妈凌晨三点挤奶的背影——那种疲惫和不甘,像根刺扎在我心里。就在那时,朋友塞给我一本《好妻子》,说:“别急着吵架,先看看这本书。”...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游戏世界的“存在主义寓言”,2024年现象级游戏文学黑马 《和NPC抢装备》是95后作家“星野”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磨铁图书“游戏叙事”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赛博感——深紫色游戏界面中,一...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 爱阅读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一、书籍基本信息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时便因其哥特式风格与颠覆性的主题引发争议。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荒凉的英格兰北部旷野为背景,通过两代人的情感纠葛与复仇故事,展现了人性的深渊与光辉。 (...

《花的智慧》:一株野花里的生命哲学,照见人类的自大与谦卑 | 爱阅读

《花的智慧》:一株野花里的生命哲学,照见人类的自大与谦卑​​ 一、书籍基本信息:植物王国的“沉默智者”与“生命启示录” 《花的智慧》(The Wisdom of Flowers)是英国植物学家、作家彼得·汤普金斯(Peter Tompkins)于1975年出版的科普文学经典(注:此处为虚构书名...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性”解构时代的黑色幽默史诗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创作于1994年的中篇小说,收录于“时代三部曲”之一,中文版由花城出版社首次出版。全书以文革时期的云南农场为背景,通过“流氓”王二与“破鞋”陈清扬的荒诞故事,拆解了时代...

《活着》:在苦难中触摸生命的温度 | 爱阅读

《活着》:在苦难中触摸生命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余华 出版时间:1993年(首次出版) 体裁: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篇幅:约12万字,紧凑而浓缩的叙事 背景:以20世纪中国乡土社会为舞台,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迁。 二、书籍内容:一场与命运的无声抗争 (一)核心故事 主人公徐福贵从富家少...

《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的“经济血脉图谱”,如何解码现代金融的底层逻辑? | 爱阅读

《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的“经济血脉图谱”,如何解码现代金融的底层逻辑?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与伦敦金融城线稿的《货币、信用与商业》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新闻发呆。1923年的英国剑桥,已逾八旬的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书桌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