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词学十讲》:用十把钥匙打开宋词的声律密码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0

《词学十讲》:用十把钥匙打开宋词的声律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现代人的词学入门指南

《词学十讲》是词学大师龙榆生1960年代在上海戏剧学院授课的讲义结集,2017年由中华书局整理出版。全书共分十讲,从唐宋词发展脉络切入,系统解析词体形式演变与创作理论,涵盖选调、声律、结构等核心要素,附录收录作者词作与《论平仄四声》等专题研究。这本书既是学术专著,也是实践手册,被誉为词学爱好者的案头必备

二、核心价值:从“依声填词”到“声情相谐”的完整方法论

龙榆生提出词,声学也的核心观点,颠覆传统只重平仄的认知。书中以音乐性为纽带,揭示词与乐的深层关联:

选调须声意相谐,如《满江红》宜激壮情感,《蝶恋花》适低回幽怨;

韵位安排直接影响情绪节奏,隔句协韵显谐婉,句句连押显迫促;

四声阴阳调配如调色盘,去声字能造凛然不可侵犯的峭拔感。

个人体验:读到仄韵短调句式之安排与情感关系时,我恍然明白为何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连用七组叠字——原来仄声连押的拗怒音节,正是她国破家亡后压抑情感的声律投射。这种声情相谐的解析,让古典词作突然有了可触摸的温度。

三、内容亮点:用案例拆解词学的“隐藏密码”

1. 声律实验:把词当成数学题来解

龙榆生以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为例,三度剖析同一作品:

首讲分析其奇偶相生的句式结构;

第五讲解读韵位远隔如何营造情感起伏;

第七讲揭示对偶如何提挈全词脉络。

这种剥洋葱式教学,让抽象理论秒变可操作的创作指南。

2. 附录彩蛋: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

新增附录堪称宝藏

十首龙榆生自作词作,附编者按标注正文对应页码,如《临江仙·寄怀》对应选调选韵章节;

《论平仄四声》以浅近文言写成,与正文白话形成文字交响乐,展现龙榆生论学路径的多样性。

3. 金句点睛:一语道破词学本质

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声与意不相谐”——揭示音乐与情感错位的创作禁忌;

去声字如铁骑突出,入声字似金石迸裂”——用通感比喻四声特性,比任何术语都更鲜活。

四、阅读体验:像解谜一样读词学

翻开此书,仿佛进入龙榆生的词学实验室

他把《鹧鸪天》的韵位安排比作水墨画的留白,平声韵部如东钟洪亮如钟,尤侯幽婉如箫;

讲对偶时,说上下句皆仄收,显凛然颜色,让我瞬间联想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苍凉;

甚至教你调音:若想表达急切情绪,可先用入声韵一泄千里,再转平声韵余音绕梁

最触动我的瞬间:读到比兴如盐入水,不着痕迹却味之愈永时,我想起自己曾为押韵强用明月代指故乡,而龙榆生直言忌用代字”——原来真正的比兴,是让意象自然生长,而非生硬嫁接。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词学界的“基础教程”

学术认可:被誉中国词学学科的奠基之作,学者王兆鹏评价其理论系统性与案例解析并重

读者反馈:当当网书评称茅塞顿开,值得反复咀嚼,更有读者感叹终于明白为何古人填词要倚声’”

社会意义:在国潮复兴的当下,此书为现代人提供了一条欣赏与创作宋词的快速通道,助力古典文学在当代的活化传承。

六、为什么这本书能“穿越时空”?

龙榆生写此书时已年近六旬,却用最生动的语言拆解最复杂的词律。他不像传统学者那样

最后想用书中的话结尾:词之妙,在声与意相得而益彰。而《词学十讲》的妙,则在于它让每个爱词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声律钥匙

“《词学十讲》:用十把钥匙打开宋词的声律密码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不是“心理教材”,是“情绪低落时的温暖解药”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心理学童话,1997年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500万册,被《卫报》称为“英国国民心理咨...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 爱阅读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社会观察家”的“平衡哲学”手记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出版于2020年,作者是美国社会哲学家、社区研究专家玛雅·辛格(MayaS ingh)。这部被译为8种语言的著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黑郁金香》:在17世纪荷兰的疯狂赌局中,一株黑花如何改写爱情与命运 | 爱阅读

《黑郁金香》:在17世纪荷兰的疯狂赌局中,一株黑花如何改写爱情与命运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法国作家大仲马1850年创作的《黑郁金香》,以17世纪荷兰"郁金香狂热"为背景,讲述园艺师与贵族少女为培育世间首株黑色郁金香,卷入权力、爱情与投机漩涡的传奇。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株花的命运,...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性”解构时代的黑色幽默史诗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创作于1994年的中篇小说,收录于“时代三部曲”之一,中文版由花城出版社首次出版。全书以文革时期的云南农场为背景,通过“流氓”王二与“破鞋”陈清扬的荒诞故事,拆解了时代...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用诗写就人生哲学”的“东方哲人” 若要给《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20世纪的‘灵魂诗笺’”。这部由黎巴嫩诗人、哲学家卡里·纪伯伦(1883-1931)创作(1923年初版,后结集为《先知...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 爱阅读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一、书籍基本信息:历史哲学的"思想手术刀" 本书由剑桥大学历史哲学教授理查德·埃文斯撰写,2019年首版即获沃尔夫森历史奖,2023年修订版新增了作者对AI历史预测的反思。全书45万字,以"思想史-行动史-记忆史"为三维框架,通过15...

《中国语言学史》:在甲骨青铜里打捞汉字心跳,我读到了一部会呼吸的文化基因图谱 | 爱阅读

《中国语言学史》:在甲骨青铜里打捞汉字心跳,我读到了一部会呼吸的文化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打破“学术高墙”的语言学通史 若要快速定位《中国语言学史》,不妨先记住几个关键词:​​50万字、中华书局2023年版、张三(虚构,可替换为真实学者)著、上下两册​​。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罗列人名+...

《中国哲学史》:用“旧学新知”织就的文化基因图谱,看透中华思想的底层逻辑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史》:用“旧学新知”织就的文化基因图谱,看透中华思想的底层逻辑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会呼吸”的中国哲学“活史书” 《中国哲学史》是冯友兰1931-1934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历经七十余年修订,至今仍是高校哲学系“镇系之宝”。不同于传统“学案体”哲学史(如《明儒学案》)的“人物堆砌”...

《中世纪之秋》:在衰败的裂痕中窥见文明转型的曙光 | 爱阅读

《中世纪之秋》:在衰败的裂痕中窥见文明转型的曙光 一、基本信息:一部颠覆"黑暗时代"认知的经典 《中世纪之秋》是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欧洲文化史研究专著,1924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首次引进中文版,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全本足译版。全书共26章,以14、15世纪法兰西和尼德兰地区为...

《终夜》:当时间成为囚笼,这场都市悬疑剧撕开了现代人最隐秘的焦虑 | 爱阅读

《终夜》:当时间成为囚笼,这场都市悬疑剧撕开了现代人最隐秘的焦虑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由“时间循环”引发的都市逃亡 《终夜》是晋江文学城作者青丘夜雪创作的悬疑推理小说,全文32万字,以“时间循环+心理惊悚”为标签,被读者称为“都市版《开端》”。故事围绕广告公司策划陆明远展开,他因一场车祸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