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尘世归原》:在烟火气里找回生活本真的治愈之书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1

《尘世归原》:在烟火气里找回生活本真的治愈之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由资深散文作家陈砚秋于2025年5月出版,归类为生活哲思散文,全书296页,封面设计自带返璞归真的气质——浅棕色牛皮纸底色上,印着一幅手绘的老院子场景:矮墙爬着牵牛花,竹椅上搭着半旧的蓝布衫,石桌上放着没喝完的粗陶茶碗,右下角用毛笔字写着把日子过成诗,不是矫情,是本事。没有华丽的宣传标语,却在上市首月就入围了年度生活散文榜,豆瓣评分8.9,评论区里满是读得心里暖暖的”“想回家给爸妈做顿饭的真实反馈。

二、书籍内容

全书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深奥的道理,只是把作者在江南小镇生活的365个细碎瞬间写成了文字:有清晨跟着邻居阿婆去菜市场,看她用方言和菜贩讨价还价,最后还多要了一把小葱;有雨天坐在老屋里,听瓦檐滴水的声音,顺便把去年晒的干豆角、干辣椒串起来挂在窗棂上;有傍晚在河边散步,看放学的孩子追着晚霞跑,手里的麦芽糖粘了嘴角也不在意。这些内容里没有网红打卡式的精致,全是生活里的粗粝温柔”——就像你老家衣柜里那件洗得软塌的旧毛衣,看着普通,穿在身上却格外暖。作者还写了回归生活的小尝试:比如把手机调成专注模式,花一下午包荠菜饺子;比如放弃网购的精致餐具,用外婆留下的粗瓷碗吃饭;比如在院子里种上薄荷和紫苏,炒菜时随手摘两片,香味能飘满整个屋子。每一个场景都像慢镜头,让你忍不住想起被自己忽略的生活细节

三、写作特点

作者最擅长用五感描写把生活写,像用文字给读者端上了一碗冒着热气的家常菜。比如写包荠菜饺子的场景:荠菜是早上在田埂边挖的,带着露水的凉,择菜时手指会沾上山野的清香;面粉和水要按三比一的比例,揉面时胳膊要绕着圈用力,直到面团光溜溜的,像婴儿的脸蛋;擀皮时要中间厚、边缘薄,包馅时要捏出12道褶,煮在锅里像一个个小元宝,咬开时汤汁会烫到舌头,却舍不得吐;再比如写老院的傍晚:夕阳把竹椅的影子拉得老长,风里混着晚饭的香味——张家炖了红烧肉,李家炒了青椒土豆丝,我家的锅里煮着玉米,剥开一个,热气裹着甜香扑满脸,啃得嘴角沾了玉米粒也不管。没有复杂的修辞,却能让你瞬间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坐在那个老院子里,闻着饭菜香,听着邻里的谈笑声。另外,书中每个章节都配了一幅作者手绘的小画,比如挂在窗棂上的干辣椒”“沾了面粉的手,线条简单却充满温度,像给文字加了层暖滤镜,越看越舒服。

四、阅读体验

我是在一个被工作填满的周末翻开这本书的,当时手机里满是未读消息,电脑屏幕还亮着没做完的报表,心里像塞了一团乱麻。可读到作者跟着阿婆去菜市场讨价还价的段落时,突然就静了下来——想起小时候跟着奶奶去赶集,奶奶总会和卖菜的阿姨聊上几句,最后多要一把青菜,回家的路上还会给我买根糖葫芦。尤其是看到煮玉米时热气扑满脸的描写,我突然起身去厨房,找出冰箱里冻着的玉米,煮了两根,啃着玉米的瞬间,眼泪差点掉下来——太久没好好享受过慢慢吃饭的时光了。这本书不像别的治愈书那样讲大道理,更像个生活向导,让你在翻页时,忍不住想放下手机,去做一件没用却开心的事:比如给绿植浇浇水,比如整理一下抽屉里的旧照片,比如给朋友打个没目的的电话。读完后,我把手机调成了专注模式,花一下午收拾了阳台,还种了两盆薄荷,看着绿油油的叶子,心里的乱麻好像被理顺了。

五、书籍核心价值

它最大的价值,是帮现代人找回慢下来的能力。现在我们总被效率”“结果绑架,吃饭要吃快餐,走路要赶时间,连聊天都要直奔主题,慢慢忘了生活本来的样子——忘了荠菜的清香,忘了玉米的甜,忘了和邻居说句话的温暖。但这本书告诉你,好好生活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给自己充电:花一下午包饺子,不是矫情,是感受动手的快乐;和菜贩讨价还价,不是小气,是体验生活的烟火气;听瓦檐滴水,不是闲得慌,是让自己静下来。读完你会明白,生活的意义不是做了多少大事,而是抓住了多少小美好”——就像作者说的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不是一天一天赶的,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声,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六、书籍内容亮点

最独特的是“‘反精致的生活细节,作者不写网红式的慢生活,反而写生活里的小粗糙:比如包饺子时捏错了褶,煮出来的饺子歪歪扭扭,却比精致的饺子更入味;比如粗瓷碗有个小缺口,却因为是外婆留下的,用起来比新买的骨瓷碗更安心;比如院子里的薄荷长疯了,乱糟糟的,却能在夏天带来满院清凉。这些不完美的细节特别真实,就像我们自己的生活——没有那么多滤镜里的精致,却有很多藏在粗糙里的温暖。另外,书中还穿插了生活小技巧,不是网红教程,而是老一辈的智慧:比如煮玉米时加一勺盐,会更甜”“干辣椒和橘子皮一起晒,能防虫”“旧毛衣可以改成收纳袋,这些小技巧简单又实用,我试着煮玉米时加了盐,果然比平时甜很多,这种从书中获得的小快乐,比读大道理更有成就感。

七、个人与社会评价

从个人角度说,这本书是我的生活救星。之前我总把自己逼得很紧,觉得不努力就会落后,结果越忙越焦虑,甚至连吃饭都没胃口。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试着慢下来:每天早起10分钟,煮杯咖啡,看看窗外的树;晚上少看半小时手机,读几页书;周末去菜市场逛逛,买点新鲜的蔬菜。慢慢的,焦虑少了,胃口好了,连和家人的关系都变亲密了。现在我把这本书放在床头,偶尔翻几页,就像给心里的焦虑浇了点水,很快就能平静下来。

从社会评价来看,这本书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反精致生活的讨论。小红书上,有博主发起#跟着《尘世归原》过生活话题,不到一个月就有5000多人分享自己的慢生活:有人晒出自己包的歪扭饺子,有人分享自己种的乱糟糟的薄荷,有人拍下自己用旧毛衣改的收纳袋;知乎上,有社会学博主评价这本书戳中了现代人的精致焦虑,告诉我们好好生活不需要昂贵的成本,只需要一颗认真对待的心’”;就连《中国青年报》都发文推荐,说它像一剂生活解药,让在快节奏里奔波的年轻人,重新发现生活的本真

八、书籍与社会热点的关联

它正好戳中了现在年轻人对抗精致焦虑、追求真实生活的需求。最近精致穷”“无效社交的话题很火,很多人一边追求网红式的精致生活,一边又被经济压力、时间压力压得喘不过气。而《尘世归原》告诉大家,好好生活不需要买昂贵的餐具”“去网红打卡地,只需要认真对待每一餐、每一件小事”——比如用外婆的粗瓷碗吃饭,比用网红餐具更有温度;在自家阳台种薄荷,比去网红花店拍照更开心。这种低成本的快乐,正是现在年轻人需要的生活解药。另外,书中回归家庭、重视邻里关系的内容,也和现在社区互助”“家庭陪伴的社会趋势相契合,让更多人明白温暖的生活,藏在身边的烟火气里

九、书中经典句子分享

1.日子不是用来的,是用来——就像煮玉米,要等水开了慢慢煮,才能煮出满屋子的甜香,急不得

2.所谓尘世归原,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把被我们弄丢的生活细节捡起来,把被我们忽略的小美好找回来

十、总结

《尘世归原》不是一本教你怎么生活的书,而是一本带你感受生活的书。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道理,却用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瞬间,让你明白生活的美好,藏在每一个慢下来的时刻里。如果你也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感到焦虑,如果你也忘了好好吃饭”“好好聊天的快乐,不妨找个安静的下午,泡杯茶,翻开这本书——说不定你会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本真,也会发现:原来好好生活,从来都不难。

“《尘世归原》:在烟火气里找回生活本真的治愈之书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红与黑》:阶层跃迁的野心与宿命,司汤达笔下的现代性寓言 | 爱阅读

《红与黑》:阶层跃迁的野心与宿命,司汤达笔下的现代性寓言 一、书籍核心价值:一场献给所有"社会攀爬者"的镜像剧场 翻开这本19世纪的阶层启示录,你会发现它竟是部精妙的"社会生存模拟器"。于连从锯木厂少年到市长秘书的蜕变史,暗藏阶层跃迁的隐秘法则:当他在市长家抄写拉丁文典籍时,用羽毛笔在羊皮纸上...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 爱阅读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一、书籍基本信息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时便因其哥特式风格与颠覆性的主题引发争议。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荒凉的英格兰北部旷野为背景,通过两代人的情感纠葛与复仇故事,展现了人性的深渊与光辉。 (...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性”解构时代的黑色幽默史诗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创作于1994年的中篇小说,收录于“时代三部曲”之一,中文版由花城出版社首次出版。全书以文革时期的云南农场为背景,通过“流氓”王二与“破鞋”陈清扬的荒诞故事,拆解了时代...

《基督山伯爵》:当仇恨成为一把“双刃剑”,我们终将在宽恕里找到光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当仇恨成为一把“双刃剑”,我们终将在宽恕里找到光 一、基本信息:19世纪法国的“命运交响诗”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文学巨匠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44-1846年的“现象级神作”,被公认为“通俗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19世纪法国波旁复辟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青年...

《激荡三十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触摸中国企业的成长基因 | 爱阅读

《激荡三十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触摸中国企业的成长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吴晓波2008年出版的《激荡三十年》,以1978-2008年中国企业史为轴,通过年广久卖瓜子、海尔张瑞敏砸冰箱等百余个经典案例,系统解构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的商业变革。作品获“新浪年度十大...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 爱阅读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卧底”美联储的实战手册 《极简央行课》由前纽约联储公开市场交易室高级交易员王造撰写,2023年由格致出版社推出。作者拥有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背景,现任MonetaryMacro公司首席投资官,曾在美...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 爱阅读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玄幻版的"极限修炼启示录" 《极限大魔尊》是网络作家"魔尊本尊"自2024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玄幻小说,目前已更新至138.21万字。小说以"主角通过极限修炼突破九重天劫"为核心设定,构建了涵盖魔功、天劫、宗门争霸的...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用诗写就人生哲学”的“东方哲人” 若要给《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20世纪的‘灵魂诗笺’”。这部由黎巴嫩诗人、哲学家卡里·纪伯伦(1883-1931)创作(1923年初版,后结集为《先知...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 爱阅读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一、书籍基本信息:医疗行业的"照妖镜" 阿瑟·黑利1959年创作的《最后的诊断》以加拿大三郡医院为舞台,用362页的篇幅撕开医疗行业的华丽袍子。这部被称作"行业小说鼻祖"的作品,通过婴儿溶血病误诊事件,将医院收受红包、药物回扣等潜规则暴露在...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罢“思想长河”,方懂“中国之治”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罢“思想长河”,方懂“中国之治”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串起千年智慧”的“政治思想地图” 若要给《中国政治思想史》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政治智慧的‘时间胶囊’”。这部由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公权(1897-1981)先生撰写(1947年初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