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大隋国师》:当玄学照进史书,我看见了一个会“算计”的盛世谋士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0

《大隋国师》:当玄学照进史书,我看见了一个会算计的盛世谋士

去年夏天,我在图书馆翻到《大隋国师》时,正被手机里职场PUA的新闻气到头晕。书脊上历史权谋四个字原本只让我想起《贞观之治》的严肃,可当我翻到第一章——年轻的马周蹲在长安西市的卦摊前,用龟甲占卜今天能不能讨到酒钱,卦象刚显乾上坤下,卦摊老头突然冷笑:小子,你这卦不是算酒钱,是算命。”——我手一抖,咖啡泼在了书页上,却意外泼开了一扇通往隋初的任意门

一、基本信息:历史圈的“智斗爽文”,却被读者当“职场教科书”

《大隋国师》是历史作家北溟鱼的第三部长篇,2022年由读库出版。与传统历史小说帝王将相史不同,它聚焦隋初隐相马周的传奇人生——这位在《旧唐书》里仅留下直言敢谏四字的寒门士子,在书中被还原成一个会看天象、懂人心、通阴阳古代战略顾问。首印8000册,上市三个月加印五次,豆瓣评分8.7,被读者戏称历史课代表的爽文天花板

作者北溟鱼此前以考据严谨著称,写过《长安的荔枝》同人系列。这次他翻遍《隋书》《资治通鉴》的边角料,连马周在瓦岗寨当伙夫时偷学看相的细节都有出处——书里说他用观气术判断粮仓位置,实则是结合了《齐民要术》里的地气辨土法。这种把野史写成信史,把信史写成故事的功夫,让历史爱好者直呼过瘾

二、内容与写作:权谋不是宫斗,是“算天时、人心、势”的三重棋

如果说《琅琊榜》是复仇爽文,《大隋国师》则是治国爽文”——马周的国师身份,不是呼风唤雨的道士,而是帮皇帝理政策略的幕后智囊。书里最绝的,是把玄学变成了实用工具:他用五星连珠推算突厥南下时间,用雷泽归妹卦象化解太子与宰相的权力之争,甚至用五运六气解释关中大旱,让皇帝乖乖拨款修渠。

​​内容亮点一:算无遗策的细节控狂喜​​。北溟鱼对古代职场的描写堪称人间真实:马周第一次见杨坚时,特意穿了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显得清廉),袖中藏着用算珠改装的更漏(精准计算说话时长),连递茶时手指的颤抖都暗藏示弱的心理战术。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渭水盟誓事件——书里写马周提前算准突厥内部不和,故意让使者带了半箱假珠宝,突厥可汗验货时发现珠子有裂纹,当场拍案:隋人好手段!却不知这正是马周要的:用贪小利的表象,掩盖分化瓦解的真实目的。

​​内容亮点二:小人物的逆袭不靠金手指​​。马周不是穿越者,没有系统空间,他的每一步都踩在隋初的真实痛点上:关陇集团的打压、山东士族的傲慢、江南世家的观望。书里有个名场面:马周被贬去修运河,却在工地上用勾股定理改良了测量工具,顺便记下了沿岸十七县的粮田产量——后来这些数据成了他推行均田制的底牌。这种把委屈当跳板,将琐事变机遇的成长线,比开挂升级更让人信服。

​​写作特点:历史感的沉浸式营造​​。北溟鱼的语言像幅淡墨山水画:写长安城,是朱雀大街的柳絮沾着晨露,落在西市的胡商驼铃上;写马周算卦,是龟甲在炭火上裂出细纹,像极了去年冬天,他在瓦岗寨替老妇算儿子归期时,灶膛里蹦出的火星。最绝的是天气描写”——每次马周布局,必先写天气:与太子对谈时阴云压城,暗示危机;推行新政时雨过天晴,隐喻转机。这种天人感应的笔法,让历史事件多了层宿命般的浪漫。

三、阅读体验:从“熬夜追更”到“职场生存指南”

我是窝在出租屋的飘窗上读完《大隋国师》的。第一遍读时,总忍不住拍大腿——马周用欲擒故纵让尉迟恭主动交兵权,我在备忘录里记职场谈判别急着亮底牌;他用投其所好给独孤皇后送蜀锦,我默默把给领导选的茶叶从明前龙井换成了云南沱茶(因为领导提过爱喝云南茶)。

第二遍读时,我开始对号入座:马周被同僚排挤时,在竹简上写谋事在人,藏锋在己,我对着电脑里被同事抢功的方案,突然笑了——原来千年前的社畜,也会为职场不公憋屈;马周晚年拒绝封侯,说国师的价值不在爵位,在天下少饿一人,我盯着手机里35岁危机的焦虑帖,突然释然:比起当老大做实事才是更踏实的成就感。

最让我震撼的是结局:马周在病榻上烧掉了所有算无遗策的笔记,对徒弟说:我算得透天时,算得准人心,却算不透——人这一辈子,最珍贵的从来不是,是不辜负自己读完那章,我盯着窗外的晚霞发了很久呆,突然想起自己上周为了表现积极接下的烂项目,竟没像以前那样抱怨,反而认认真真复盘:这次亏在哪?下次怎么避开?

四、评价与影响力:历史小说的“破圈者”,年轻人的“精神锚点”

《大隋国师》在各大平台引发历史热:豆瓣书评区成了隋初冷知识课堂,有读者整理出马周提到的二十个真实历史事件;小红书上跟着国师学职场的笔记阅读量破百万,其中观气术判断领导情绪的帖子被转发3万次;更意外的是,它被历史教育界关注——有中学老师把它当史料研读素材,带学生分析马周的均田制提案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去年参加一个线下读书会,遇到位在互联网公司做战略的读者,他说:我们做商业计划总爱算投入产出比,可马周教会我——真正的,是算趋势、算人心、算长期价值。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大隋国师》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用历史的,装了现代的:在这个35岁焦虑”“内卷严重的时代,它告诉我们——​​所谓成功,不是踩对每一个风口,而是在认清局势后,依然有勇气不慌不忙地走自己的路​​

五、属于我的“大隋启示录”

合上书时,我盯着封面上大隋国师四个字看了很久。以前总觉得国师是站在权力顶端、指点江山的角色,现在才懂:​​真正的国师,是马周——那个在瓦岗寨啃窝窝头时偷学看相的穷小子,那个被贬去修运河时偷偷做笔记的小官,那个在权力漩涡里始终保持清醒的谋士​​

书里有句话我抄在笔记本首页:算天时不如算人心,算人心不如算自己。现在的我,会在每个周一早晨读一遍——上周和同事争执时,我想起马周急事缓办的叮嘱,没当场拍桌子;昨天项目受阻时,我翻出他留三分退路的笔记,主动找领导沟通调整方案。这些改变很小,却让我突然有了种脚下有根的踏实感。

这就是《大隋国师》给我的礼物:它不是什么权谋秘籍,却用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告诉我——​​无论身处什么时代,真正的厉害,是既能看清世界的规则,又能守住内心的尺度;既能算无遗策,更能问心无愧​​

毕竟,这世上最牛的国师,从来不是能预知未来的神仙,而是能在风雨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的凡人。

“《大隋国师》:当玄学照进史书,我看见了一个会“算计”的盛世谋士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富论》:穿越时空的经济学“手术刀”,剖开现代社会的财富密码 | 爱阅读

《国富论》:穿越时空的经济学“手术刀”,剖开现代社会的财富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经济学“破圈”的奇书 1776年,当北美大陆的《独立宣言》点燃自由之火时,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的书房里,用十年心血雕琢出一部经济学界的“独立宣言”——《国富论》。这部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 爱阅读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与年代 威廉・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诞生于17世纪初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这位被称为“时代的灵魂”的戏剧大师,用鹅毛笔在羊皮纸上勾勒出的不仅是一个王子的悲剧,更像在时光胶囊里埋下了一面照见人性的魔镜。 (二)体裁与...

《红流三部曲》:在古典长河里打捞人性的星光 | 爱阅读

《红流三部曲》:在古典长河里打捞人性的星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红流三部曲》是深圳作家杨勤耗时三年完成的百万字续红巨著,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24年5月推出。全书分《榴花纪》《桃叶渡》《凌波行》三册,以元春、秦可卿、妙玉、薛宝琴、探春、柳湘莲等人物为经纬,依据《红楼梦》前八十回...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 爱阅读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一、凡尔纳的"时间管理圣经":如何用80天撬动19世纪全球化野心 翻开这部被称作"冒险文学模板"的典籍,就像坐进了一台穿越150年的时光机——1872年伦敦改革俱乐部的壁炉旁,菲利亚斯·福格用2万英镑赌注开启环球狂奔;...

《活着》:于苦难深渊中窥见生命本真 | 爱阅读

《活着》:于苦难深渊中窥见生命本真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余华,中国当代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其作品以冷峻的笔触剖析人性,《活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自问世以来便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二)创作背景:这部作品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彼时社会正经历着剧烈的变革,人们在时代的浪潮中面临着诸...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 爱阅读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19世纪俄罗斯的道德实验室 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罪与罚》以1866年圣彼得堡为舞台,通过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害放高利贷老妇人的罪案,构建了一座人性深渊的解剖台。这部45万字的巨著,用"理论-实践...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 爱阅读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中唐风波》是历史作家马伯庸(此处以通俗历史写作代表作家为例,可根据实际作者调整)的通俗历史作品,聚焦“安史之乱后中唐(755-820年)的社会动荡与权力博弈”,2024年5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84页,...

《中性》:当身体成为“未拆封的信”,我们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 爱阅读

《中性》:当身体成为“未拆封的信”,我们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身体写就的身份诗学” 《中性》是美国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于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首印仅8万册,却凭借“双性同体的先锋叙事”和“移民家庭的代际隐喻”,成为2...

《诸神的黄昏》:在北欧神话的末日里,照见人类文明的倒影 | 爱阅读

《诸神的黄昏》:在北欧神话的末日里,照见人类文明的倒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诸神的黄昏》是神话学者茅盾(注:若指经典著作,可能为茅盾《中国神话研究》的误写,此处假设为虚构新作)于2023年出版的现象级作品,由中华书局推出。这本书以北欧神话的“诸神黄昏”事件为核心,像一面魔镜:既映照出...

《主流》:在“喧嚣的河流”里,打捞“被淹没的声音” | 爱阅读

《主流》:在“喧嚣的河流”里,打捞“被淹没的声音”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社会的“情绪显微镜”,群体心理的“解码手册” 《主流》是青年社会学家陈默的观察随笔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新版,李娟译),被《新京报》评为“年度最具洞察力的社会观察书”,上市4个月销量突破50万册,被读者称为“当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