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赌石师》:一刀剖开人性深渊,他让我看见“贪婪”的千万种模样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6

《赌石师:一刀剖开人性深渊,他让我看见贪婪的千万种模样

最近翻完一本让我反复摩挲的书——《赌石师》,作者陈砚用沾着翡翠粉尘的笔,在纸页间凿出了一面照见人性的镜子。作为近年少见的将传统行业与深度人性探索结合的作品,它不仅让我这个赌石小白看得心跳如擂鼓,更在合上书页时,后颈还残留着被现实扎了一针的凉意。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冷门行业”撞上“普世命题”

《赌石师》2024年8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陈砚是云南瑞丽土生土长的作家,曾蹲守赌石市场三年,跟着老坑摸过石头,也见过太多因一块玉暴富或破产的家庭。这本书是他用脚丈量行业,用心解剖人性的首部长篇。若用一句话概括定位: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业爽文,而是一部以赌石为切口、以欲望为底色的现实寓言。

二、书籍内容:每一块石头都是人性的“显影液”

故事围绕主角周野的成长展开——他是瑞丽野石斋赌石店的年轻掌柜,父亲因赌垮一块满绿玻璃种赔光家产,母亲因此病逝;他从小跟着师傅学相玉,练就了看石头先看人心的本事。书中没有一路开挂的赌神套路,反而充满了打碎牙往肚里咽的真实:

周野第一次独立接单,客人是个穿貂皮大衣的中年男人,拍着百万现金要赌个痛快。周野盯着对方手腕上的金表(仿品),故意挑了块皮壳乌黑、纹路杂乱的石头,切开却是冰阳绿飘花。男人红着眼眶吼:你耍我?周野却笑了:您要的不是石头,是输钱’——上个月您老婆刚查出身患重病,您怕她知道您把棺材本押在这儿。

最戳我的是空车那章:暴雨夜,周野为了救困在矿洞的老矿工,放弃了当天要切的高冰蓝水料子。石头被雨水泡了三天,裂出蛛网纹,原本能卖三百万的料子成了废品。老矿工攥着他磨破的手套说:这石头替我挡了灾。周野蹲在泥里抽烟:石头哪会挡灾?是你这条命,比它金贵。

这些细节像一把锋利的刻刀,把赌石从神秘的暴富游戏还原成人与石头、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博弈场。没有玄乎的鉴宝秘籍,只有沾着泥土和汗水的真实——你会看见暴发户为一块石头倾家荡产时的癫狂,也会看见拾荒老人用捡来的碎玉串成项链哄孙女开心时的温柔。

三、写作特点:用“石头的语言”讲人间的事

陈砚的文字有种粗粝的真实感,像瑞丽的阳光晒在青石板上,亮得晃眼却带着扎人的温度:

​​叙事节奏:张弛如切玉​​。赌石的高潮戏(比如解石现场)写得极慢,刀锋压在石头上的刺啦声、围观者的喘息、汗水滴在翡翠上的反光,每个细节都放大了未知的窒息感;而日常片段(比如周野教徒弟认皮壳、和摊主砍价)又写得极快,像快进的生活流,让人物更接地气。

​​隐喻体系:石头即人心​​。书中反复出现石头不会骗人的台词——皮壳上的蟒带可能藏着棉絮,也可能裹着玻璃种;就像一个人表面的精明,可能藏着善良,也可能裹着算计。这种石性即人性的设定,让每个角色都像一块待解的玉,越往后读越有原来如此的惊艳。

​​语言风格:土得掉渣,却闪着光​​。陈砚用了很多云南方言词汇(比如翻砂”“雾层”“蟒带),但解释得自然不生硬;最妙的是他的比喻——“赌石市场像个巨型斗兽场,有人举着钞票当剑,有人攥着经验当盾,可最后被戳破的,往往是自己心里的那层伪装。

四、阅读体验:从“手心冒汗”到“后背发凉”的真实震颤

我是深夜窝在沙发上读的这本书,结果越看越精神——第三章解石那场戏,我盯着刀刃压下0.3毫米的描写,手心全是汗,直到石头裂开露出绿意的那一刻,才长舒一口气,却发现锅里的泡面早糊了。

最让我意外的是它的后劲。合上书页时,我盯着书桌前的水晶镇纸发了半天呆——以前觉得赌石是猎奇,现在才懂:我们谁不是在?赌一份工作能升职,赌一段感情能长久,赌自己能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周野的师傅临终前说:赌石的最高境界,是知道自己要输得起什么,赢得起什么。这句话像根细针,突然扎破了我心里的侥幸”——我们总想着,却很少认真想过的代价。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从“小众题材”到“现象级讨论”

《赌石师》上市三个月销量破十万,豆瓣评分8.9,被读者称为近年来最扎心的现实主义小说。有珠宝行业从业者在书评里写:这才是真实的赌石圈!没有玄学,没有狗血,只有拿命换经验的苦哈哈。更有心理学博主分析:周野的成长线,本质是欲望管理的教科书——他从想赢学会输,恰恰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修炼的课题。

有意思的是,书中解石蒙眼摸石的情节被做成短视频,在抖音播放量超两千万。评论区有人说:看周野摸石头,像在看自己做人生选择——闭着眼的时候,反而更清楚心里要什么。这种跨越行业和年龄的共鸣,或许正是它的影响力所在:它不止讲赌石,更在讲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守住自己的锚点

六、它对我意味着什么?

读这本书时,我正面临职业选择的纠结——是接受一份稳定但没热情的工作,还是冒险创业。周野有一句话突然击中我:石头不会因为你怕输就不裂,人生也不会因为你犹豫就有捷径。他师傅还说:好玉都是被磨出来的,人也是。

合上书那天,我对着镜子给自己系了根红绳(瑞丽赌石市场的转运习俗)。不是迷信,是想提醒自己:像周野对待石头那样对待生活——先看清它的纹路,再决定下刀的力度;接受它会裂,但相信裂的地方也能透进光。

最后想分享书里我最爱的一句话:赌石刀落下时,切开的不是玉肉,是命运的褶皱。可再深的褶皱,也藏不住人心的光——那是我们在无数次输赢里,终于学会对自己说的那句够了

如果你也想在某个深夜,跟着一块石头看尽人间百态,这本书值得你泡杯茶,关掉手机,慢慢翻。毕竟,有些答案,只有石头知道;而有些答案,看完书你会发现,其实你早就懂了。

“《赌石师》:一刀剖开人性深渊,他让我看见“贪婪”的千万种模样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际警察组织》:在全球罪案的迷雾里,看见“合作”的光 | 爱阅读

《国际警察组织》:在全球罪案的迷雾里,看见“合作”的光 一、基本信息:解密“全球安全守护者”的入门指南 《国际警察组织》(The International Police)是英国犯罪学专家艾玛·莱文(Emma Levine)2022年的非虚构著作,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全球治理系列”首作。这部...

《海底两万里》:一本写给海洋的情书,更是一场跨越150年的“未来预演” | 爱阅读

《海底两万里》:一本写给海洋的情书,更是一场跨越150年的“未来预演” 一、书籍基本信息:藏在贝壳里的“科幻原点” 若要给“科幻小说的起点”找个体面的坐标,《海底两万里》一定在候选名单前列。它是法国“科幻之父”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的高潮之作(前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18...

《海军战略》:一本让你看懂海洋博弈逻辑的“战略说明书” | 爱阅读

《海军战略》:一本让你看懂海洋博弈逻辑的“战略说明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海权论”奠基人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初版于1911年,是马汉晚年整合自己数十年海军研究与实战观察的集大成之作。它不算厚,但字字透着“实战派智慧”——不是堆砌晦涩的军事术语,而是用历史案例拆解海军战略...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 爱阅读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低估的传统武侠短篇 《痕深刀浅》是阅文集团Lv.1作家金木要2018年创作的传统武侠小说,全书共20章,约6.89万字,于起点中文网、起点女生网等平台免费试读。小说以诗歌形式开篇,...

《红字》:当清教徒的道德利刃刺向人性,我们该审判谁? | 爱阅读

《红字》:当清教徒的道德利刃刺向人性,我们该审判谁? 一、书籍基本信息:17世纪新英格兰的"人性解剖台" 纳撒尼尔·霍桑1850年创作的《红字》以殖民时期波士顿为舞台,用239页的篇幅撕开清教徒社会的道德假面。这部被称作"美国文学开山之作"的小说,通过海丝特·白兰佩戴红字"A"(通奸)的遭遇,...

《基业长青》:翻开这本“企业长寿秘籍”,我看到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基业长青》:翻开这本“企业长寿秘籍”,我看到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6年光阴,解剖“活100年”的商业密码 《基业长青》是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与杰里·波拉斯耗时6年完成的经典研究著作,出版于1994年。两位作者筛选了18对“卓越企业”与“优秀企业”(前者在更长周期内保持市场...

《汲冢纪年》:在竹简血火中解码被遮蔽的华夏权力游戏 | 爱阅读

《汲冢纪年》:在竹简血火中解码被遮蔽的华夏权力游戏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盗墓者点燃的史海灯塔 《汲冢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史官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于汲郡魏襄王墓中出土。盗墓者"不准"为照明焚烧竹简,却意外让这部沉睡五百年的史书重见天日。经荀勖、束皙等人整理,现存"古本"...

《几何原理》:一本让逻辑“长出翅膀”的数学圣经 | 爱阅读

《几何原理》:一本让逻辑“长出翅膀”的数学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欧几里得的“数学宇宙说明书” 《几何原理》(又称《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于公元前3世纪完成的数学巨著,全书共13卷,用23个定义、5条公设、5条公理,构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公理...

《最后一课》:一盏照见“文化根脉”的“教室烛火” | 爱阅读

《最后一课》:一盏照见“文化根脉”的“教室烛火”​ 一、书籍基本信息:短篇小说的“精神原子弹”与“文化纪念碑”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 Daudet)的经典短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收录于《星期一故事集》),以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普鲁士占领为...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 爱阅读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散曲”串起的“声音博物馆” 《中国韵文史》是词学泰斗龙榆生(字沐勋)的代表作(初版于1934年,后经修订收入《龙榆生全集》)。这部近40万字的专著,打破传统“诗”“词”“曲”“赋”分而治之的框架,以“韵文”为线索——从《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