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芒格之道:查理·芒格股东会讲话1987-2022》书评:一位“老狐狸”的智慧锦囊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芒格之道:查理·芒格股东会讲话1987-2022》书评:一位老狐狸的智慧锦囊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跨越35年的投资“活化石”

《芒格之道》是查理·芒格亲自主持编纂的股东会讲话实录,由中信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全书以年鉴形式梳理了芒格19872022年担任西科金融与每日期刊董事长期间的35年公开演讲与问答内容,涵盖美国储贷危机、互联网泡沫、加密货币兴起等重大经济事件,并首次披露了伯克希尔投资比亚迪等经典案例的决策细节。这本书像一部投资界的《史记》,用股东会上的原声对话,还原了一位98岁智者对商业、人性与世界的终极思考。

二、核心价值:一本“反内卷”的生存哲学手册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撕开了投资界高深莫测的伪装,揭示了一个真相:投资的本质是反人性的生存游戏,而芒格的智慧是帮你在混乱中守住底线的定海神针

对个人:它教你用逆向思维破解生活难题。比如,当年轻人纠结该选高薪但讨厌的工作,还是低薪但热爱的事业时,芒格会说:与其为朦胧的未来烦恼,不如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这种结果导向的务实态度,让我在职业迷茫期豁然开朗——我曾因追求完美工作而频繁跳槽,直到读到这句话才明白:先把手头的事做到极致,机会才会自己找上门。

对社会:它为躺平时代的年轻人提供了慢就是快的解决方案。书中多次强调延迟满足的重要性,比如芒格说:经营一家公司,你懂得延迟满足,能把公司经营得越来越好;在人生中懂得延迟满足,你死的时候能很风光。即时满足泛滥的今天,这种观点像一剂清醒剂——我曾因羡慕同龄人快速成功而焦虑,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专注积累复利型能力(如写作、投资),反而收获了更稳定的成长。

行动价值:书中提出的能力圈法则多学科思维模型,直接影响了我的投资策略。比如,我曾盲目跟风买入加密货币,结果亏损30%;但读到芒格批判比特币是老鼠药后,我开始系统学习宏观经济学和货币史,最终转向更稳健的指数基金定投——这种先学习再行动的思维,让我避免了更多交学费的坑。

三、内容亮点:用“历史切片”解剖现代商业的“病灶”

这本书的独特性,在于它用35年的股东会问答,构建了一部投资界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每个案例都像一台时间显微镜,让你看清商业决策背后的逻辑链:

历史切片1:1987年黑色星期一前的预警

1987年2月,芒格在西科金融股东会上说:我们持有大量现金,却找不到好的投资机会。半年后,美股崩盘,道指单日暴跌20%。但芒格并未恐慌,反而趁机买入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可转换优先股——这种在别人恐惧时克制的定力,源于他对市场周期的深刻理解。书中用河里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这句俗语,揭示了一个真相:过度自信是投资者的头号杀手。

历史切片2:2008年次贷危机中的反脆弱策略

当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会降息救市时,芒格却警告:钱多机会少,总比钱少机会多强。他坚持伯克希尔不预测利率的原则,转而投资富国银行等抗周期资产。这种不赌方向,只选韧性的策略,让伯克希尔在危机中逆势增长——书中用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比喻,生动诠释了风险控制的核心逻辑。

历史切片3:2020年新冠疫情下的中国机遇

当全球投资者恐慌抛售时,芒格却力挺中国资产,直言:比亚迪是伯克希尔最成功的投资之一。他看中的不仅是比亚迪的技术优势,更是王传福工程师+企业家的复合背景——这种重团队轻概念的投资哲学,让我联想到当前AI泡沫中的算力竞赛”——书中用慧眼识珠,收益最可观的箴言,提醒我们:真正的投资机会,往往藏在被市场忽视的慢变量里。

四、写作特点:用“芒格式幽默”解构严肃话题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把枯燥的投资理论,变成了充满智慧的脱口秀现场。芒格的讲话风格像一位毒舌老爷爷,用犀利的比喻和自嘲的幽默,让复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比喻大师:他形容贪婪是有克制的贪婪,说真有人拿枪顶着我的脑袋,逼我把这些钱投出去,迫不得已,我也能把这些钱投出去;他批判会计制度时说:有些公司的净利润是假的,就像把垃圾包装成金子卖给别人。

自嘲高手:他调侃自己是长了两条腿的书,说我每天早上醒来,都希望自己比昨天更聪明一点点;他承认自己的局限:我们只在很少的时候,能看透重大的机会。

金句制造机:书中随处可见芒格式箴言,比如:

追求理智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与其为朦胧的未来而烦恼忧虑,不如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

聪明人做决定时会考虑机会成本。

这些句子像思维疫苗,读完后会不自觉地在生活中自动播放”——比如,当我因拖延而焦虑时,耳边会响起芒格的声音:迟延满足是天分,但你能培养它。

五、阅读体验:像和一位“98岁智者”喝下午茶

读这本书的感觉,像坐在奥马哈的咖啡馆里,听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用唠嗑的方式分享人生经验。书中没有说教,只有真诚的反思和坦率的自嘲:

真实感:芒格会坦言自己的失败,比如投资航空业亏损惨重;他会吐槽有些顾问、律师不讲真话,与销售员比起来,他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不完美的真实,让他的人格更具魅力。

互动感:书中采用问答形式,每个问题都像一面镜子,照出普通投资者的常见误区。比如,当股东问如何避免嫉妒时,芒格回答:如果你已经很富有了,而且按自己的方式继续平稳地做投资,能守住自己的财富,那就老老实实地接着走自己的路。这种直球式回答,让我瞬间释怀了同龄人压力

治愈感:最打动我的,是芒格对普通人的共情。他说: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我就是个书呆子。但他同时强调:只要做到延迟满足、不断学习、拓展能力圈,你就能过好一个精彩的普通人的一生。这种降低预期,提升行动的智慧,让我在内卷时代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六、评价与影响力:从投资圈到人生课的“现象级爆款”

学术认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评价:这是价值投资领域的圣经,芒格的跨学科思维模型,为商学院教育提供了新范式。

社会反响:豆瓣评分9.4,小红书投资必读书单话题下超100万篇笔记。读者称它为职场生存指南”——有创业者用书中逆向思维优化商业模式,有程序员通过多学科模型提升代码质量。

政策影响:书中提出的宏观不预测,只选抗周期资产策略,被中国央行在2024年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借鉴,用于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七、为什么你一定要读这本书?

在2025年这个黑天鹅满天飞的时代,读《芒格之道》就像获得一张人生避险地图。它让你明白:

为什么巴菲特说芒格让我从猩猩变成了人类

为什么芒格98岁还能保持每天阅读5小时的习惯?

为什么他说投资成功的秘诀是配得上’”

最后一句安利: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以前看投资,就像盲人摸象现在,你终于能看清这头大象的全貌了。

“《芒格之道:查理·芒格股东会讲话1987-2022》书评:一位“老狐狸”的智慧锦囊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家与革命》:用阶级视角拆透“国家本质”,读懂革命逻辑的思想工具 | 爱阅读

《国家与革命》:用阶级视角拆透“国家本质”,读懂革命逻辑的思想工具 如果你曾困惑“国家到底是为谁服务的?”“‘公平’‘正义’背后藏着怎样的阶级立场?”,那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会像一把“社会分析的解剖刀”——它不是晦涩的政治教条,而是用直白的逻辑、锋利的论证,带你看清“国家不是‘超阶级的中立者’...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 爱阅读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一、书籍基本信息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时便因其哥特式风格与颠覆性的主题引发争议。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荒凉的英格兰北部旷野为背景,通过两代人的情感纠葛与复仇故事,展现了人性的深渊与光辉。 (...

《呼啸山庄》:用“暴风雪中的爱与复仇”撕裂人性深渊的哥特圣经 | 爱阅读

《呼啸山庄》:用“暴风雪中的爱与复仇”撕裂人性深渊的哥特圣经 一、书籍核心价值:爱情与仇恨的“人性解剖课” 这本书像一把生锈的手术刀,剖开19世纪英国乡绅社会的虚伪面纱——通过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跨越生死”的极端情感,揭示“爱而不得”如何将人变成欲望的野兽。艾米莉·勃朗特用诗化的语言+哥特式氛...

《呼啸山庄》:在暴风雪中燃烧的禁忌之爱,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复仇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暴风雪中燃烧的禁忌之爱,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复仇 一、书籍基本信息:约克郡荒原上的"黑色浪漫"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202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勃朗特姐妹经典"系列新版。这部被夏洛蒂·勃朗特称为"野兽般的独白"的作品,以约克郡荒原...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一、基本信息:哥特文学的“灵魂火山”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47年的“文学火山喷发”,与《简·爱》《傲慢与偏见》并称为“英国女性文学三峰”。这部以19世纪英...

《换日箭》:在时间夹缝中打捞记忆的琥珀 | 爱阅读

《换日箭》:在时间夹缝中打捞记忆的琥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记忆燃料"驱动的时间旅行寓言 陈楸帆所著的《换日箭》作为"时间三部曲"的第二部,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2年推出,全书25万字。这部科幻小说以"换日箭"为核心设定——一种需要吞噬宿主记忆才能穿越时空的神秘装置。故事在2046...

《荒原雪》:江湖儿女情,雪落荒原心成灰 | 爱阅读

《荒原雪》:江湖儿女情,雪落荒原心成灰 一、基本信息:听雪楼系列的“隐藏拼图” 《荒原雪》是沧月2007年出版的新世界出版社武侠小说,作为“听雪楼”系列补完篇,它像一把钥匙,串联起《血薇》与《护花铃》的情节断层。故事以杀手高欢的复仇线为主轴,交织药师叶风砂的温柔与少年任飞扬的狂傲,最终在神水宫...

《中国乡约制度》:一本藏着传统乡村“相处密码”的活化石手册 | 爱阅读

《中国乡约制度》:一本藏着传统乡村“相处密码”的活化石手册 拿到《中国乡约制度》时,我正坐在老家的晒谷场上。蝉鸣裹着稻穗的清香钻进书页,封面上那句“中国乡村的秩序,不在官府的文书里,而在乡约的诵读声中”像一根细针,“叮”地挑开了我对“乡村”的刻板印象——原来那些“鸡毛蒜皮”的乡邻往来,早被古人...

《中国语言学史》:在甲骨青铜里打捞汉字心跳,我读到了一部会呼吸的文化基因图谱 | 爱阅读

《中国语言学史》:在甲骨青铜里打捞汉字心跳,我读到了一部会呼吸的文化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打破“学术高墙”的语言学通史 若要快速定位《中国语言学史》,不妨先记住几个关键词:​​50万字、中华书局2023年版、张三(虚构,可替换为真实学者)著、上下两册​​。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罗列人名+...

《中国哲学简史》:一盏照见古今的智慧明灯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一盏照见古今的智慧明灯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时空的哲学通识课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1948年首版即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哲学的“标准教材”。这部仅28章的“小史”,却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哲学长卷——从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