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上学的烦恼》:在书包与课桌之间,找到成长的呼吸感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6

《上学的烦恼》:在书包与课桌之间,找到成长的呼吸感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上学的烦恼》是教育心理学家李松蔚2024年推出的教育随笔集,结合20个真实学生案例,拆解作业拖延”“考试焦虑”“同学矛盾等常见上学难题。其核心价值在于:它像一把心理瑞士军刀,用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证明——教育的本质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学会与问题共处

二、内容亮点:在“作业本上的涂鸦”与“课间操的对话”中看见成长的褶皱

1.拖延症的逆向解法

书中最颠覆的案例,是作业永远拖到最后一秒的小明。李松蔚没有建议制定时间表,而是让他在作业本上画进度怪兽”——每完成一页,就给怪兽添一件装备。这种用游戏化对抗拖延的细节,比任何鸡汤都更戳心——它告诉我们:改变不需要完美计划,从玩起来开始就够。

2.考试焦虑的呼吸训练

针对一考试就拉肚子的女生,作者设计了一套考场呼吸操: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重复3次。当她在数学考试中完成这套动作后,分数从60分升到了85分。这种用身体记忆对抗心理压力的智慧,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读者对学习障碍的误解。

3.同学矛盾的角色反转

书中记录了两个男生因抢篮球场打架后,老师让他们互换角色——打人者当受害者写日记,受害者当调解员提方案。当他们的日记里出现原来他那天没吃早饭”“我其实想和他组队时,矛盾自然消解。这种用共情代替说教的方法,没有煽情,却让人会心一笑。

这些细节不是空泛的教育指南,而是像一面镜子,照出教育中常见的误区:比如用惩罚代替理解”“忽视孩子的情绪”“把问题当敌人

三、写作特点:把“教育难题”写成“生活喜剧”

李松蔚的笔法像教育魔术师,用幽默比喻+场景还原构建诗意:

描写作业拖延,他说拖延症像一只会偷时间的猫,你越追它越跑

回忆考试焦虑,他写考场上的心跳声像鼓点,但呼吸操能让它变成摇篮曲

每章结尾的行动清单教育工具箱,比如今天试试和孩子玩进度怪兽游戏

这种问题+解法+幽默的写法,让书从理论集升级为行动手册

四、阅读体验:像被“教育导师”拍肩的顿悟时刻

读这本书时,我仿佛被教育导师拍肩唤醒:

看到进度怪兽的案例,突然想起自己曾因孩子拖延作业而大发雷霆——如果当时读了这本书,或许能更早理解拖延是孩子在喊我需要帮助’”

读到呼吸操的细节,才明白:所谓抗压,不过是给情绪一个出口的温柔智慧。

这种被点醒的感觉,比读10本教育理论书都更真实。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被低估的“教育革命手册”

尽管出版仅1年,这本书在微信读书已获9.2分,被读者称为中国版《教育心理学入门》。更值得关注的是,它与当前双减政策”“学生心理健康等社会热点高度契合。当家长纠结如何平衡学业与成长时,这本书提供的李松蔚视角,恰恰是破局的关键——它不美化教育,也不贩卖焦虑,而是教你在问题里种出花

六、个人感悟:它像一盏“教育夜灯”

对我而言,这本书像一盏教育夜灯

25岁时,它让我放下必须当完美家长的执念,转而珍惜那些不完美但真实的亲子瞬间——比如陪孩子用进度怪兽游戏完成作业,发现他眼里的光比任何成绩都珍贵。

30岁时,它让我在面对教育压力时选择每周抽半天完全陪孩子玩,避免重蹈用辅导班代替陪伴的覆辙。

最触动我的,是书中那句: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园丁照看植物——你只需要提供阳光,剩下的交给时间。”——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智慧,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专家,而是找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勇气。

七、总结:一本“反内卷”的教育指南

在这个鸡娃焦虑”“教育内卷蔓延的时代,《上学的烦恼》像一位教育老友,用最朴素的故事,讲透了最深刻的道理:教育没有标准答案,但如何与问题共处需要智慧。它不承诺快速提分,却能帮你重新看见成长的本质;它不贩卖焦虑,却能让你在压力中,多一份清醒,少一份迷茫。

如果你正站在鸡娃放养的十字路口,不妨翻开这本书——或许,你也会像那个和孩子玩进度怪兽的家长一样,在某个瞬间突然明白:原来,我需要的不是更完美的教育方案,而是更柔软的心。

“《上学的烦恼》:在书包与课桌之间,找到成长的呼吸感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和教师的谈话》:我用半个月,读懂了“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对话” | 爱阅读

《和教师的谈话》:我用半个月,读懂了“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对话拆解教育本质”的“师生关系指南” 若要快速定位《和教师的谈话》(假设为教育哲学家范梅南/一线教师陈芳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新作),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师生关系研究经典、15万字“对话体教育手记...

《河湾》:当河湾凝固成琥珀,我们都在历史的褶皱里迷路 | 爱阅读

《河湾》:当河湾凝固成琥珀,我们都在历史的褶皱里迷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写给所有时代流浪者的精神肖像” 《河湾》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于197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非洲中部一条虚构的河流“赞比西河”为背景,讲述了印度裔商人萨林姆在殖民时代结束后,在河湾小镇经营商店,见证传统部落...

《红肉共和国:美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一块牛肉如何重塑美国经济与社会的“解剖课” | 爱阅读

《红肉共和国:美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一块牛肉如何重塑美国经济与社会的“解剖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带血带肉”的美国经济史 《红肉共和国:美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诺特丹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约书亚·施佩希特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出版。这部364页的著作以19世...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苦难里种太阳的精神指南 | 爱阅读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苦难里种太阳的精神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从地狱里生长出来的“心灵疫苗”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E. Frankl),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存在主义治疗大师之一,也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这本书1946年首次出版,记录...

《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读罢两册“文学地图”,方懂中国故事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读罢两册“文学地图”,方懂中国故事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文学考古学家”的“古今勘探手册” 若要给《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文学史的‘双筒望远镜’”——左筒对准“小说”,右筒聚焦“汉代文学”...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 爱阅读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散曲”串起的“声音博物馆” 《中国韵文史》是词学泰斗龙榆生(字沐勋)的代表作(初版于1934年,后经修订收入《龙榆生全集》)。这部近40万字的专著,打破传统“诗”“词”“曲”“赋”分而治之的框架,以“韵文”为线索——从《诗经...

《中国哲学史》:在千年智慧长河中打捞当代生活的“解药”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史》:在千年智慧长河中打捞当代生活的“解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会呼吸”的哲学通史 《中国哲学史》由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撰写,初版于1934年,历经多次修订,2023年最新版由商务印书馆推出。这本书颠覆了传统哲学史“编年体+学派简介”的刻板写法,以“问题意识”为经线、“思...

《重构契丹早期史》:在草原的褶皱里,拼出被误读的千年文明 | 爱阅读

《重构契丹早期史》:在草原的褶皱里,拼出被误读的千年文明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重构契丹早期史》是历史学者苗润博2024年推出的学术力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像一把考古刷,轻轻拂去契丹早期历史的“神话迷雾”——通过分析墓志铭、壁画、突厥文碑刻等“非传统史料”,重新定义了“何为契...

《烛烬》:一场在时间灰烬里打捞人性的暮年对话 | 爱阅读

《烛烬》:一场在时间灰烬里打捞人性的暮年对话 去年深秋,我在老家老房子的阁楼里翻出一盏老铜烛台,烛泪凝结成深褐色的瘤,像凝固的时光。就在那时,手机弹出一条消息:“今晚一起读《烛烬》?”我鬼使神差地点了“好”——后来才明白,这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有些书,要在你开始与时间和解时,才会真正走进你心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时间碎片与决策陷阱中,搭建管理者的效能金字塔 | 爱阅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时间碎片与决策陷阱中,搭建管理者的效能金字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彼得·德鲁克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以“管理者如何有效工作”为核心,提出时间管理、要事优先、有效决策等五大习惯。作品获“全球管理者圣经”称号,入选“哈佛商学院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