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伪装学渣》:当学霸戴上傻气面具,藏着最戳心的成长糖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5

《伪装学渣》:当学霸戴上傻气面具,藏着最戳心的成长糖

最近重读《伪装学渣》,又一次被贺朝和谢俞这对伪装学渣组合逗得直拍大腿——表面上是教室最后一排的睡神组合,上课啃棒棒糖、考试故意错满篇,实际却是能把竞赛题当消遣的年级前二大佬。木苏里用最轻盈的笔调,写出了青春里最珍贵的模样:不必活成别人眼里的标准模板,敢在喜欢的的人面前暴露笨拙,也敢为了守护这份笨拙,悄悄藏起锋芒。

一、基本信息:校园耽美的“反套路”经典

《伪装学渣》是作家木苏里创作的一部校园题材耽美小说,2018年起在晋江文学城连载,后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木苏里校园三部曲之一(另两部为《AWM》《六爻》),它以独特的学霸伪装学渣设定脱颖而出,长期占据晋江耽美榜单前列,豆瓣评分稳定在8.5+,被读者称为校园文里的白月光。书中没有狗血撕逼或豪门恩怨,只聚焦于两个普通高中生的日常——上课、考试、吃食堂、打游戏,却在细碎的烟火气里,酿出了最动人的甜。

二、内容亮点:反套路的“伪装”,藏着最真实的成长

如果说传统校园文的学霸标签是完美无缺,那贺朝和谢俞的学渣人设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反套路

贺朝是表面社牛,实则心细如发:他会故意在数学课上把草稿纸折成青蛙,扔给前座的谢俞;会在课间和同学吹嘘我上次考试全靠蒙,结果下课后偷偷把错题本塞给谢俞说这题有点意思,你帮我看看;甚至连运动会报名铅球项目,都是为了显得更像学渣”——毕竟学霸谁会练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项目?而谢俞是外冷内热的小哭包:他会面无表情地把贺朝的青蛙草稿纸叠成更精致的青蛙,会在贺朝装模作样打游戏输掉时,突然从背后掏出一本《高考必刷题》说输了的人,今晚补三套卷子,也会在某个晚自习后,指着天空说贺朝,你看,月亮今天像块桂花糕

两人的伪装不是为了捉弄谁,而是青春里最青涩的保护色:贺朝怕谢俞觉得自己只会读书没趣,谢俞怕贺朝觉得自己太闷不好相处。直到某天贺朝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谢俞,我想和你考同一所大学。那些藏在草稿纸背面的心意,那些故意答错的题目,那些假装不在意的关心,终于都落进了彼此的眼睛里。

三、写作特点:木苏里的“松弛感”,把青春写成了糖

木苏里的语言向来以温柔细腻著称,《伪装学渣》更是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青春,而是用最贴近生活的细节,让读者瞬间代入:

​​场景感拉满​​:比如写教室的课间,后桌的男生把椅子翘得吱呀响,前排的女生凑在一起研究新贴的明星海报,讲台上堆着没批改完的作业,阳光从窗户斜斜切进来,在贺朝发梢镀了层金边

​​对话自然到像真实发生的​​:贺朝会拍着桌子喊老谢,这道题太简单了,我来教你,谢俞推推眼镜回你先把昨天布置的卷子写完

​​情感克制却动人​​: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只有贺朝在暴雨天把伞倾向谢俞,自己半边身子湿透;谢俞在贺朝发烧时,翻遍整栋教学楼找退烧药,回来时额角沾着汗,却笑着说药店老板说这药要配温水

这些细节像一颗颗散落的星子,串起来就是一片温柔的银河——原来青春里最美好的,不是非你不可的激烈,而是我懂你的伪装,你接我的默契的安心。

四、阅读体验:像喝了杯热可可,甜而不腻,暖到心里

第一次读《伪装学渣》是在高三备考期。那时我被月考成绩压得喘不过气,总觉得必须考第一才是成功。直到翻到贺朝和谢俞在晚自习偷偷传纸条,上面写着今天的数学最后一题,你用了参数方程,我用的是几何法,哪个更帅?”——突然就笑了。原来学霸也可以不用端着,原来努力的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小快乐。

合上书时,窗外的晚霞正漫过教室的窗户。我忽然明白:真正的优秀,从来不是活成别人眼里的标准,而是敢在喜欢的人面前暴露脆弱,敢为了守护这份喜欢,和自己和解。现在每次压力大时,我都会翻两章,看贺朝把谢俞的保温杯藏到讲台抽屉里,看谢俞一边骂贺朝你有病一边把自己的润喉糖塞给他——那些细碎的温暖,像一颗热可可,甜得刚好,暖得踏实。

五、评价与影响力:不止是耽美,更是青春的成长寓言

《伪装学渣》的爆火从不是一时的流量狂欢。它在豆瓣、LOFTER、微博等平台拥有超高的二创热度,同人文、手账、漫画层出不穷,甚至被读者称为校园文的入门神作。有读者留言:以前觉得耽美文只是谈恋爱,现在才懂,贺朝和谢俞的故事里,藏着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与世界温柔相处的答案。

甚至有教育博主引用书中的情节讨论内卷当所有人都逼着你当学霸时,贺朝和谢俞用伪装学渣告诉我们——优秀可以是低调的,努力可以是轻松的,重要的是,你永远可以选择做自己。

最后想说:它教会我伪装也可以很珍贵

现在再看《伪装学渣》,伪装二字早已不是重点。贺朝和谢俞的伪装,不过是青春里一场双向的试探”——我愿意把最真实的自己藏在你面前,等你慢慢发现;你愿意陪我演这场戏,等时机到了,再给我一个最温暖的拥抱。

就像书里写的:他们把学渣两个字穿成校服,却把心动写成了只有彼此能看懂的密码。青春或许本就是一场又一场的伪装,但最幸运的是,总有人愿意陪你演到最后,然后在落幕时,笑着说一句:其实,我早就识破你的伪装了。

这大概就是《伪装学渣》最动人的地方——它不仅写了一段甜甜的恋爱,更写了一段关于成长的真相:不必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敢在喜欢的人面前不完美,本身就是最勇敢的浪漫。

“《伪装学渣》:当学霸戴上傻气面具,藏着最戳心的成长糖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家竞争优势》:波特“钻石模型”与全球产业格局的解密手册 | 爱阅读

《国家竞争优势》:波特“钻石模型”与全球产业格局的解密手册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国家“照镜子”的经济学圣经 《国家竞争优势》是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出版的战略管理著作,全书共11章,以“钻石模型”为核心框架,系统解析“国家如何通过产业升级获得全球竞争力”。该书被世界银行称为...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 爱阅读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与年代 威廉・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诞生于17世纪初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这位被称为“时代的灵魂”的戏剧大师,用鹅毛笔在羊皮纸上勾勒出的不仅是一个王子的悲剧,更像在时光胶囊里埋下了一面照见人性的魔镜。 (二)体裁与...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 爱阅读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一、凡尔纳的"时间管理圣经":如何用80天撬动19世纪全球化野心 翻开这部被称作"冒险文学模板"的典籍,就像坐进了一台穿越150年的时光机——1872年伦敦改革俱乐部的壁炉旁,菲利亚斯·福格用2万英镑赌注开启环球狂奔;...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苦难里种太阳的精神指南 | 爱阅读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苦难里种太阳的精神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从地狱里生长出来的“心灵疫苗”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E. Frankl),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存在主义治疗大师之一,也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这本书1946年首次出版,记录...

《极端的年代》:在20世纪的多米诺骨牌中解码文明危机的时空预言 | 爱阅读

《极端的年代》:在20世纪的多米诺骨牌中解码文明危机的时空预言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左翼史学到全球危机的20世纪解剖刀 《极端的年代》是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三部,1994年首次出版,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推出全新译本。这本书以“极端的年代”为核,系统剖析了1914-...

《中国艺术精神》:用“心眼”看懂东方美学的“精神密码”,解锁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力 | 爱阅读

《中国艺术精神》:用“心眼”看懂东方美学的“精神密码”,解锁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新儒家”的艺术哲学宣言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196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成书于他旅居香港、潜心研究中国文化的特殊时期。作为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以“文化自觉”为底色,用近300页篇幅,将...

《中国哲学简史》:一盏照见古今的智慧明灯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一盏照见古今的智慧明灯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时空的哲学通识课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1948年首版即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哲学的“标准教材”。这部仅28章的“小史”,却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哲学长卷——从先秦...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罢“思想长河”,方懂“中国之治”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罢“思想长河”,方懂“中国之治”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串起千年智慧”的“政治思想地图” 若要给《中国政治思想史》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政治智慧的‘时间胶囊’”。这部由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公权(1897-1981)先生撰写(1947年初版,2...

《中世纪史学史》:在羊皮卷与墨水渍间解码历史的真相 | 爱阅读

《中世纪史学史》:在羊皮卷与墨水渍间解码历史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史学史的"全息投影" 作者以"显微镜+望远镜"的双重视角,将中世纪史学发展解构为12个关键切片。从8世纪贝德《英吉利教会史》的墨迹未干,到15世纪薄伽丘《十日谈》的世俗狂欢,每个章节都像一具史学标本,用修道院手稿与宫廷编年史...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 爱阅读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误解千年的"文明转折点" 作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史系教授克里斯托弗·道森的代表作,《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以1348年黑死病爆发为分水岭,用十二章篇幅拆解了欧洲从"神权统治"到"人文觉醒"的惊险一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