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解锁法律如何像“隐形大手”塑造社会秩序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19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解锁法律如何像隐形大手塑造社会秩序

一、书籍基本信息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由美国法学家罗斯科·庞德创作,于1942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彼时美国社会正从自由资本主义迈向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丛生,传统法学理论难以应对新问题。庞德身为社会学法学运动的奠基者,凭借深厚的法学素养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在这本书中为法律与社会关系构建了全新视角。全书共分4章,从文明、社会控制和法律的关系切入,探讨了法律的定义、任务以及价值问题,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法律,强调法律在社会控制中的关键作用,是美国社会学法学的扛鼎之作,影响了无数法学家对法律本质与功能的认知。

二、书籍内容

庞德在书中指出,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社会控制,而法律已成为现代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他打破常规,没有将法律单纯定义为条文或规则,而是从社会控制角度,把法律视为一种制度,涵盖法律秩序、权威性资料以及司法和行政过程。比如在探讨什么是法律时,他分析历史上人们对法律概念的混淆,认为不应局限于传统观念,像分析法学家将法律看作权力,自然法学派把法律设想为权威性价值准则,这些都不够全面。

谈及法律的任务,庞德深受耶林社会功利主义法学影响,认为法律旨在以最小浪费调节利益冲突,保障社会利益。他把利益细致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以个人利益为例,其中包含人格利益,如我们享有的意志自由、荣誉名誉保护、私人秘密权以及信仰言论自由等;家庭关系方面利益,像父母子女、夫妻间的权益;还有物质利益,如财产权、契约自由、结社自由等。法律就是在这些复杂交织的利益中寻找平衡,力求满足人们尽可能多的需求。

三、写作特点

庞德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他擅长把复杂的法学理论融入生动的社会场景。在阐述社会控制手段演变时,他描述在人类社会早期,道德、宗教和法律紧密相连,在希腊城邦,人们甚至用一个词表达宗教礼仪、伦理习惯和城邦法律,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不同社会控制手段的发展脉络。讲解法律概念时,他把法律比作一个工具箱,里面有规则、原则、概念和标准等不同工具,规则如同精确的螺丝刀,对确定事实赋予确定后果;原则像是坚固的扳手,作为法律论证的权威出发点;概念类似灵活的万能插座,能容纳各种情况;标准则是衡量行为的标尺。这种比喻让抽象的法律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读起来就像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法律与社会的迷宫中穿梭,每一个理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场景,理解起来毫不费力。

四、阅读体验

起初翻开这本书,我对法律社会控制的概念一知半解,感觉满是晦涩理论。但读着读着,就像打开了新世界大门。有次我看到社区关于垃圾分类的规定引发争议,一些居民觉得麻烦不愿遵守。用庞德的理论思考,这其实是个人利益(居民觉得方便自己最重要)与社会利益(良好环境利于整个社区)的冲突,而法律(社区规定可视为一种小法律)就是要平衡两者,通过宣传教育、适当惩罚等手段,引导居民遵守,实现社会控制。还有一次,在讨论网络言论自由边界时,我不再单纯从言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角度出发,而是想到庞德对利益冲突的分析,意识到网络言论涉及个人表达利益、他人名誉利益以及社会公共秩序利益,法律要在其中权衡,不能让个人言论肆意侵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戴上透视镜,能看穿日常法律现象背后复杂的社会关系与利益博弈,对法律的理解从表面条文深入到社会控制本质。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在学界,庞德的这本书被誉为社会学法学的经典之作,开启了从社会学视角研究法律的新范式。法学家们称赞它为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角色提供了全新且全面的框架,后世众多社会学法学研究都以其为基石。在社会层面,它的影响力同样深远。随着社会发展,利益冲突愈发复杂多样,从环境资源分配到网络空间权益界定,庞德提出的法律社会控制理论、利益分类及平衡方法,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比如在制定环保政策时,立法者参考他对不同利益的分析,权衡经济发展(公共利益)与生态保护(社会利益),力求制定合理法律实现社会控制。它就像一座灯塔,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浪潮中,为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指引方向。

六、书籍核心价值与亮点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重塑我们对法律的认知,它不是冷冰冰的条文集合,而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通过调节利益冲突保障社会和谐发展。读者阅读后,能学会从社会整体视角看待法律问题,理解法律规则背后深层的社会逻辑。内容亮点体现在庞德对法律概念的创新整合以及细致入微的利益分类。他突破传统,将法律多方面要素统一于社会控制概念下,使法律概念更立体全面;对利益的分类精准且贴合实际,像为复杂的社会利益网络绘制了清晰地图,让我们能精准把握不同利益诉求及法律平衡要点。

书中有句话十分经典:法律必须稳定,但又不能静止不变。这句话深刻体现庞德对法律的理解,法律要有稳定性保障社会秩序,又要随社会发展变革,以应对新利益冲突与社会问题。如果你对法律如何塑造社会秩序充满好奇,渴望深入理解法律背后的社会逻辑,那么《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佳作,它将带你领略法律在社会大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探寻法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奥秘。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解锁法律如何像“隐形大手”塑造社会秩序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呼啸山庄》:用“暴风雪中的爱与复仇”撕裂人性深渊的哥特圣经 | 爱阅读

《呼啸山庄》:用“暴风雪中的爱与复仇”撕裂人性深渊的哥特圣经 一、书籍核心价值:爱情与仇恨的“人性解剖课” 这本书像一把生锈的手术刀,剖开19世纪英国乡绅社会的虚伪面纱——通过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跨越生死”的极端情感,揭示“爱而不得”如何将人变成欲望的野兽。艾米莉·勃朗特用诗化的语言+哥特式氛...

《货币的界碑》:在数字货币的浪潮中,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灯 | 爱阅读

《货币的界碑》:在数字货币的浪潮中,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灯   一、书籍基本信息:解码数字货币的“百科全书” 当比特币价格如过山车般起伏,当各国央行竞相推出数字货币,当“元宇宙”里的虚拟货币开始影响现实经济,《货币的界碑:数字货币的经济逻辑》像一场及时雨,为迷茫的读者拨开迷雾。这本由北京大学国家发...

《基业长青》:翻开这本“企业长寿秘籍”,我看到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基业长青》:翻开这本“企业长寿秘籍”,我看到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6年光阴,解剖“活100年”的商业密码 《基业长青》是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与杰里·波拉斯耗时6年完成的经典研究著作,出版于1994年。两位作者筛选了18对“卓越企业”与“优秀企业”(前者在更长周期内保持市场...

《吉檀迦利》:在灯芯与星光的对话中,触摸永恒的神性褶皱 | 爱阅读

《吉檀迦利》:在灯芯与星光的对话中,触摸永恒的神性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东方哲思的“诺奖诗典” 泰戈尔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成为首位亚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部由103首散文诗组成的“献给神的诗”,以“采果人”“旅人”等意象为载体,构建起对生命、自然与神性的终极叩问。诗集融合印度《奥义书》...

《最美不过诗经》:在烟火人间,打捞三千年前的温柔 | 爱阅读

《最美不过诗经》:在烟火人间,打捞三千年前的温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呼吸的译注本” 《最美不过诗经》是青年作家李颜垒的《诗经》通俗读本,2010年首次出版后风靡全国,2019年推出典藏版。全书精选《诗经》中30余篇经典诗作,围绕爱情、劳作、战争等主题划分为七大章节,如“情为何物”“男耕...

《中国语言学史》:在甲骨青铜里打捞汉字心跳,我读到了一部会呼吸的文化基因图谱 | 爱阅读

《中国语言学史》:在甲骨青铜里打捞汉字心跳,我读到了一部会呼吸的文化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打破“学术高墙”的语言学通史 若要快速定位《中国语言学史》,不妨先记住几个关键词:​​50万字、中华书局2023年版、张三(虚构,可替换为真实学者)著、上下两册​​。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罗列人名+...

《祝你逃跑愉快》:舒国治的“生活逃逸指南”,教你在忙碌里找回“呼吸感” | 爱阅读

《祝你逃跑愉快》:舒国治的“生活逃逸指南”,教你在忙碌里找回“呼吸感” 去年深秋读这本书时,我正被“996”的疲惫和“必须优秀”的焦虑压得喘不过气——凌晨两点改完最后一版方案,盯着窗外零星的灯光,突然想起书架上那本舒国治的《祝你逃跑愉快》。翻开它,像是推开了一扇木格窗:没有说教的口号,没有刻意...

《自卑与超越》:用“个体心理学”拆解人性困境的成长地图 | 爱阅读

《自卑与超越》:用“个体心理学”拆解人性困境的成长地图 一、书籍核心价值:现代人专属的“自卑转化指南” 这本书像一把温柔的手术刀,剖开人类共同的“自卑情结”——通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教会我们“自卑感不是弱点,而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用毕生研究...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数学语言破解自然法则的永恒经典 | 爱阅读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数学语言破解自然法则的永恒经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剑桥实验室到科学圣殿的奠基之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于1687年创作的科学巨著,2023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这本书以拉丁文初版为基础,系统阐述了经典力学的理论框架,确立了运动三定...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法律、政治和制度》书评:当资源困局遇见“跨界手术刀” | 爱阅读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法律、政治和制度》书评:当资源困局遇见“跨界手术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硬核”的跨界教科书 2023年,商务印书馆将美国卡尔顿学院经济学教授马克·金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法律、政治和制度》引入中国。这部由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团队耗时两年翻译的教材,以“...